书城成功励志不可不知的励志故事全集
5779000000026

第26章 成功源于你的抉择(4)

三天后,小吴参加了面试,表现非常活跃,无论是现场进行电脑操作,还是为虚拟的产品做口头推介,他都完成得不错。在校读书时曾身为学校戏剧社骨干社员的小吴,还即兴表演了一段小品,赢得面试负责人的啧啧称赞。当他结束面试走出办公室时,一位负责的小姐对他说:“你是今天面试者中最出色的一个。”

然而,面试过去一周后,小吴依然没有得到回复。他急了,忍不住打电话向那位小姐询问情况。小姐沉默了一会,告诉他:“其实招聘负责人对你是很满意的,但你败在了简历上。老总说,一个连简历都保管不好的人,是管理不好一个部门的。你应该知道,简历实际上代表的是你的个人形象。将一份凌乱的简历投出去,有失严谨。”

生活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把日常的工作做好,把手头的工作做细,特别是养成一种严谨的工作习惯,你就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失败积累成的财富

某著名大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应者云集,其中不乏高学历、多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经过初试、笔试等四轮淘汰后,只剩下6个应聘者,但公司最终只选择一人作为经理。所以,第五轮将由老板亲自面试。看来,接下来的角逐将会更加激烈。

可是当面试开始时,主考官却发现考场上多出了一个人,出现7个考生,于是就问道:“有不是来参加面试的人吗?”这时,坐在最后面的一个男子站起身说:“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再参加一下面试。”

人们听到他这么讲,都笑了,就连站在门口为人们倒水的那个老头子也忍俊不禁。主考官也不以为然地问:“你连考试第一关都过不了,又有什么必要来参加这次面试呢?”这位男子说:“因为我掌握了别人没有的财富,我自己本人即是一大财富。”大家又一次哈哈大笑了,都认为这个人不是头脑有毛病,就是狂妄自大。

这个男子说:“我虽然只是本科毕业,只有中级职称,可是我却有着10年的工作经验,曾在12家公司任过职……”这时主考官马上插话说:“虽然你的学历和职称都不高,但是工作10年倒是很不错,不过你却先后跳槽12家公司,这可不是一种令人欣赏的行为。”

男子说:“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2家公司先后倒闭了。”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一个考生说:“你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男子也笑了:“不,这不是我的失败,而是那些公司的失败。这些失败积累成我自己的财富。”

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头子走上前,给主考官倒茶。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2家公司,我曾与同事努力挽救它们,虽然不成功,但我知道错误与失败的每一个细节,并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这是其他人所学不到的。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男子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容易模仿;而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用10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经历错误与失败,所学的东西更多、更深刻;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是!”

男子离开座位,做出转身出门的样子,又忽然回过头:“这10年经历的12家公司,培养、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举个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惊愕,目光转而注视着倒茶的老头。那老头诧异之际,很快恢复了镇静,随后笑了:“很好!你被录取了,因为我想知道——你是如何知道这一切的?”

老头的言语表明他确实是这家大公司的老板。这次轮到这位考生笑了。

这个考生能够从倒茶水的老头的眼神、气度、举止等,看出他是这个企业的老板,说明他是一个观察力很强的人。这种洞烛入微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而需要长期的积累,在注重对一个细节的观察中不断地训练和提高。

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从失败和错误中总结经验,能够抓住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因此,他们成功的机会总是显得比别人更多些。

以一颗敞开的心积极地面对生活

上了通往考艾岛机场的公共汽车,本尼特暗暗地笑了笑。汽车到总站的路途很短,往返一圈也就15公里。

本尼特把包放到行李架上,找个座位坐下来,冲司机点了点头。司机关了车门,然后慢慢地加大油门。本尼特开玩笑地说:“我敢打赌,每天一成不变地在这同一条路上兜圈子,你肯定烦透了。”

那位老兄轻轻地转过头来,礼貌地笑了笑,回答道:“我从不重复同一旅程。”噢?

“我在汽车上总是遇到各种有趣的人,”他补充说,“我喜欢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从哪里来。他们总是讲些关于自己旅程的有趣的故事。我喜欢这项工作。”噢。

这位卑微的司机给我们上了怎样的一课!他满脸带着喜悦。他的工作经常是单调无味的,但是他却把它转变成为一项他永远赢的游戏。

烦躁不是一种境况,而是一种态度。如果你以一颗关闭的心去面对,那么任何事情都会令你感到厌烦;如果你以一颗敞开的心积极地去面对,那么任何事情也都会令你着迷的,这其中的心情是取决于你的。

当我们看到小孩子能够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看同一部录像时,也许会感到很惊讶。本尼特的孙女看《三个男人与一个婴儿》已经21遍了!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许在看了第二遍或第三遍已经厌烦了。但是儿童就有这了不起的本事。他们总能找出离奇之处与吸引人的地方。他们不会因一些旧框架而阻碍自己的新体验。他们总是生活在刺激的当前时刻,而当前时刻则总是清新并充满活力的。伟大的卡比尔曾写道:“不管你身处何处,那都是你生命的转折点。”

在本尼特的经历中,与重复不变地看录像相同的经历是日复一日地与不同的人交谈,他没有感到厌烦;恰恰相反的是,他每次都可以听出新的东西。在本尼特最喜欢的其中一盘磁带里,一位工厂的工人问亚伯拉罕,总是在重复地回答同一道题是什么感觉。“啊,我们从来没有第二次回答同一道问题呀!”亚伯拉罕回答道。

著名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如果你可以做到在每一个新的时刻都能够全新的思考与感受,那么你将永远不老。

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迪波特在刚刚工作了两周之后,来见他的舅舅约翰。

迪波特穿着标准的办公室工作服,西装、领带、新皮鞋,还拎着公文包;不过领带松松垮垮地耷拉着,像是泡湿了的毛巾,鞋带子根本没有系。除了狼狈之外,迪波特看起来还很憔悴,就像6岁时候得麻疹时一样。他把公文包往桌子下面一塞,大大咧咧地瘫坐在椅子里。约翰把桌子向后拉了一下,示意外甥坐下。

“工作怎么样?”

“不就是一份工作嘛!”

“现在是你的上班时间?”

迪波特没有说话,算是默许。

“怎么了?没有生活费了?”约翰说着,做了一个掏钱包的动作。

“没有,这个不是问题。而是……”

看到外甥欲言又止的样子,约翰接过了话题,“工作很枯燥,可以说腻歪透顶。”

“对,那些办公室的家伙实在可恶,我真是一点也不想在那里呆下去了。”

“你和同事相处得怎么样?”

“他们基本不和我说话。”

“那你呢?”

“他们不和我说话,我还有什么和他们说的?!”

“那你为什么不辞职?”

迪波特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因为你舍不得那份不错的薪水?”

“……”

“我有一件事情忘了告诉你,工作确实是件苦差使,早出晚归、阅读报告、制作报表、约见客户、承担责任……如果没有那份比较可心的薪水,那么工作将是更苦的一件事。既然已经如此,你为什么不在办公室里找点乐子?!”

听到“乐子”这个词,迪波特立刻坐直了,盯着舅舅问:“有什么乐子可找?”

当约翰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笑话大全》递给迪波特时,他皱着眉头接过去,“舅舅,这是给小学生看的。”

“这可是最新版的,”约翰指着书的封面对他说,“里面收集了不少克林顿和布什的笑话。既然你能够在上班时间跑出来找我,那为什么不在上班的时候看看这个?!”

迪波特勉强着把书塞进了公文包。约翰又拿出了100块钱递给他,“好吧,算是我雇佣你读这本书,这行了吧!它对你绝对有帮助,真的。”迪波特接钱的时候倒是很爽快。

大约又过了两个星期,迪波特又来见约翰。

约翰看见自己的外甥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边放着打开的笔记本和一份《商业日报》,领带系得整齐,袖口翻在手腕上方。完全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你的变化很大,你怎么做到的?”

迪波特显然有些激动,他把手按在桌上,“我也不知道,舅舅,自己也感到很惊奇,仿佛是走错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我现在每天都迫不及待地上班,因为在办公室里有许多人在等着我,他们需要我。瞧,”他把双手摊开,“我的头发,我知道他们喜欢这样;我也开始注意着装了,这样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我。”

“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

“我按你说的开始看那本书,有一个笑话我实在觉得太可笑了,我忍不住把它讲给了隔壁的同事听。在那之前我连他长什么样子都没有注意过。那个笑话实在太可笑了,可是到了下午,它又被别人讲给我听。这件事太神奇了,笑话居然又绕了回来。于是,我在下班前又给更多的人讲了另外一个好笑的笑话。后来,我每天都会在休息时间讲一些笑话,或者自己编和当天的事有关的笑话,就像脱口秀一样。”

“就这么简单?”

“就是这样,大家开始喜欢我,他们有什么工作都喜欢和我商量解决。在他们看来我够聪明,也够幽默。”

一个笑话缩短了了迪波特与他人相处的距离,也使他找到了工作的状态、找到了工作的乐趣、对于工作充满期待。

多和同事沟通,你才能真正找到工作的快乐。被别人注意和重视的感觉真好,这比你在舞台上被别人关注、在乐队里演奏一段吉他曲的感觉好多了。虽然没有掌声,但是这比有掌声更让人有成就感。

绝对不要把油洒出来

从前,在一个铁矿山上,有一个小矿工被要求去买食用油。在离开前,矿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们最近财务状况不是很理想,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矿工答应后就下山到城里,到厨师指定的店里买油。在上山回矿的路上,他想到厨师凶恶的表情及严重的告诫,愈想愈觉得紧张。小矿工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丝毫不敢左顾右盼。

很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厨房门口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结果踩到了一个地上一个坑。虽然没有摔跤,可是却洒掉三分之一的油。小矿工非常懊恼,而且紧张到手都开始发抖,无法把碗端稳。终于来到厨房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半了。

厨师拿到装油的碗时,当然非常生气,他指着小矿工大骂:“你这个笨蛋!我不是说要小心吗?为什么还是浪费这么多油,真是气死我了!”

小矿工听了很难过,开始掉眼泪。另外一位老矿工听到了,就跑来问是怎么一回事。

了解事情的经过以后,他就去安抚厨师的情绪,并私下对小矿工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看到的人、事、物,并且需要跟我做一个报告。”

小矿工想要推卸这个任务,强调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端油,还要看风景、作报告。

不过在老矿工的坚持下,他只有勉强上路了。在回来的途中,小矿工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真是美。远方看得到雄伟的山峰,又有农夫在梯田上耕种。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边的空地上玩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两位老先生在下棋。这样走看风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觉就回到矿上了。当小矿工把油交给厨师时,发现碗里的油,装的满满的,一点都没有损失。

如果我们想比较快乐地生活,不妨让自己放松些。与其天天紧紧张张地在乎自己的成绩和物质利益,不如每天努力在上学、工作,或生活中,享受每一次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从中学习成长中的教训。

皮尔·卡丹的成功秘诀

曾有人向皮尔·卡丹请教过成功的秘诀,他很坦率地说:“创新!先有设想,而后付诸实践,又不断进行自我怀疑。这就是我的成功秘诀。”

19世纪出的一天,23岁的皮尔·卡丹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踌躇满志地来到了法国首都巴黎。他先后在“帕坎”、“希亚帕勒里”和“迪奥”这3家巴黎最负盛名的时装店当了5年的学徒。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便掌握了从设计、裁剪到缝制的全过程,同时也确立了自己对时装的独特理解。他认为,时装是“心灵的外在体现,是一种和人联系的礼貌标志”。在巴黎大学的门前,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引起了皮尔·卡丹的注意。这位姑娘虽然只穿了一件平常的连衣裙,但身材苗条,胸部、臀部的线条十分优美。皮尔·卡丹心想:这位姑娘如果穿上我设计的服装,定会更加光彩照人。于是,他聘请20多位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组成了一支业余时装模特队。

后来,皮尔·卡丹在巴黎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时装展示会。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身穿各式时装的模特逐个登场,顿时令全场的人耳目一新。时装模特的精彩表演,使皮尔·卡丹的展示会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巴黎所有的报纸几乎都报道了这次展示会的盛况,订单雪片般地飞来。皮尔·卡丹第一次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之后,在服装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功之后,皮尔·卡丹又把目光投向了新的领域。他在巴黎创建了“皮尔·卡丹文化中心”,里面设有影院、画廊、工艺美术拍卖行、歌剧院等,成为巴黎的一大景观。

在巴黎的一家高级餐馆“马克西姆餐厅”濒临破产。由于这家餐厅建于1893年,历史悠久,当店主打算拍卖时,美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大财团都企图买下。皮尔·卡丹不想让法国历史上有名的餐厅落到外国人手上,于是,他用15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马克西姆餐厅。

皮尔·卡丹将简单的来餐厅用餐提高到一种生活享受的高度,不仅让客人品尝到驰名世界的法式大菜,同时也让客人享受到马克西姆高水平、有特色的服务。经过皮尔·卡丹的精心调治,3年后,马克西姆餐厅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它不但恢复了昔日的光彩,而且影响波及全球。

从一个小裁缝走向亿万富翁,皮尔·卡丹创造了一个商业王国的传奇。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他用每天工作18个小时的代价换来的。“我的娱乐就是我的工作!”在皮尔·卡丹的那间绿色办公室里,有一个地球仪,这个没有时间娱乐的大师也许可以从中数清楚他的帝国在地球上有多少个站点。他从中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满足,一种生活的乐趣。

把工作当作娱乐,目光远大,善于控制约束自己,以苦作乐,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