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西双版纳
5783600000010

第10章 士气旺盛齐退敌(3)

当车佛南三县刚被支队占领,鲁文聪就立即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怎么办。当时,原佛海简师教导主任后为支队政治部主任的赵民安看到鲁部还不是共产党领导的真正革命队伍,就提出应当马上去找共产党。赵的主张和提议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加上许多民众也同意并推举赵代表车佛南军民去找共产党,少数不同意的人则不吭声了。

当时大家都认为共产党在“普光部队”司令员罗正明那里。据说罗正明叫罗光亮,“普光部队”是“普洱”加上罗光亮的名取的,其意是使普洱光明,还是光复普洱,难以考证。当时“普光部队”力量很强,鲁文聪勐养举义,就是借此军威,自称“普光部队三支队”的。

开完会后,赵民安便带着见面礼——价值千元左右的两架四平头的鹿茸,身负军民的重托,于1949年3月底前往勐主找罗正明司令员。可巧黄应文家就在罗正明家隔壁,所以,黄应文还专门派了两个人,一匹马送赵民安,并嘱咐赵到勐主后住在他家。赵跋涉6天,步行了400多里到了勐主。那时鲁文聪与罗正明各自控制的地域已连接在一起,因此,赵在路上较安全。

到勐主后,赵民安顺利地找到了罗正明。罗正明约40来岁,身材魁梧,不善言谈。在勐主,赵才知道罗正明也不是共产党员,只不过有一个共产党员住在那里。关于赵代表车佛南军民请共产党去领导的事,他作不了主。赵只好先住下。

没几天,“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卓孟晋和“普光部队”副司令员傅晓楼从澜沧回到勐主。卓孟晋是个老共产党员,据说过去是中山大学的教授。当赵民安把车佛南方面的情况详细汇报后,卓主任说他和罗、傅二人都不能脱身到车佛南,叫赵先回去,希望鲁文聪、赵民安等人能按党的政策、革命的纪律逐步改造鲁部。首先是整顿军纪,不许扰乱群众,尽量减轻人民的负担。赵民安在孟主还见到了在“普光部队”干部学校工作的丁一,丁也给赵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和党的政策,使赵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革命知识。

赵民安回到佛海,恰遇部队正在开五县负责人会议和庆功大会,当时王少和也在。原会议上准备成立专区。赵在大会上传达了卓孟晋的指示,大家很拥护,成立专区的事于是告吹。对一些人一心只想当大官、当土皇帝的言行,赵很气愤。他在大会上讲:“既然要找共产党,就要听共产党的。如果哪个还想各干各的,要拉走的请便!”由于人心所向,大家都不想散伙,几个不满的大队长也没敢把队伍拉走。

接着,支队召开了干部会议,决定按卓主任的指示先作一些改革,例如每人每天吃肉不超过2两,改变了以往想吃肉就抓老百姓的猪来杀的错误做法;每人每月发饷10元,干部最高的不超过150元;不愿留队的可以发给路费回家,等等。这些改革,使部队政治素质有了提高,为鲁部挽回了一些名声。部队仍称“普光部队第三支队”。

五、混乱局面难收拾

泼水节刚过,气候一天比一天燥热,连夜里的风也感觉不到一丝凉意。鲁文聪最恼火的是部队越来越难带,几个大队长都各行其是,意见经常统一不起来。他为部队的前途担忧,为自己如何把握局势担忧。

部队的军纪很差,军阀作风、二流子习气很浓。派赵民安出去找共产党,去了两次都没有请来。鲁文聪正在屋中苦苦思索,通信员又进来报告,“报告鲁司令,三大队有几个人又去抓老百姓的猪来杀吃了。”鲁文聪一听火冒三丈“真是扯裘蛋!这种干还像什么共产党的队伍嘛?”

骂了也不顶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扛枪为人民”的道理,他们说扛枪是:“吃兵饭”,“吃兵饭”就得老百姓来供给。黄应文就说嘛,“咋个啦?才杀掉一头猪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帮他们打跑了老广,他们也该犒劳犒劳我们!再说,寨子里边的猪像放野猪一样,老子们不拿来杀吃,过两天老广还不是拿去杀吃掉。部队嘛,从古到今,驻在哪里就吃在哪里。不吃人民你自己去种地?”黄应文的“理论”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在基层干部和战士中,虽然也有思想认识较高,作战勇敢的;有的还在战斗中英勇献身。但大多数人对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人民军队的性质缺乏了解,更谈不上认识,所以,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他们都不清楚,只有一个心愿,假如能请到真的共产党来就好了。

鲁文聪睡不住了,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他迫不及待地把司令部全体成员召集在一起,开紧急会议,会上他宣布了两件事,他说:“第一件,我要亲自到宁洱去请共产党。大家都看见了,赵老师去了两趟,‘四平头’也送了,人家不来。现在听说他们已经进到宁洱城了。我们要再去一次,这一次派谁去呢?我考虑再三,看来我不亲自去,人家总觉得我们没有诚意。所以这次我亲自去。第二件,我离开佛海这段时间,部队由副司令兼政委朱宝元和副司令黄应文全权负责,各县的防务不变。”

会议结束后,他开始着手准备去宁洱的有关事宜。首先,他给召存信写了一封信。

召景哈台鉴:

……

愚兄能有今天,全是仰仗你的光辉,现愚兄不才,拿下城池而无力固守城池。我们早先在一起商议过多次的那件事,敢问召龙还有没有兴趣?若召龙能再屈尊助吾一臂之力,甚是感激。因为你在车佛南的影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吾得到最新情报,不久前他们已经进驻宁洱,吾意近日亲自前往求教,召龙可否一同前往?

顺致大安

愚兄文聪呈上。

信写好后,鲁文聪立即差人快马送到车里宣慰街。临出发前鲁文聪对通信员说:“这封信事关重大,你必须面呈召景哈,不得有误,速去速回。”召存信接到信后,非常激动,对送信人说:“请你回去告诉鲁司令,事不宜迟,免得夜长梦多,我在车里等他。”

六、议事庭长召存信

送信人走后,召存信的心里象打翻了五味瓶。

召存信是车里宣慰司议事庭长,由景哈乡百姓供给其俸禄,故称召景哈。召当时在宣慰街属年轻的激进派,民族上层进步人士,虽然是宣慰议事庭长,但整个宣慰的最高统治权仍然掌握在思想比较僵化、保守近乎迂腐的顽固派手中。他跟鲁文聪接触,倾向革命等都不敢公开。平时,他凭着自己的正直、办事公道,深得头人百姓的拥戴。他要为各族百姓做些得民心顺民意的事,难免得罪昏庸腐败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和顽固的封建朝庭。他想过,要获得民族的平等权力,获得民族的彻底解放,只有找共产党。

他过去想过很多次,但都没有成行,那时也不知道共产党在哪里,现在突然听说共产党已经来到宁洱,而且要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去,还是不去?去了会怎样?不去,又会怎么样呢?唉!一边是已经拥有的高官厚禄,一边是前程未卜。他反复掂量着自己,在十二版纳,宣慰朝庭中自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三江的人物。然而,在国民党政府眼里,总是充溢着轻蔑、不屑一顾,民族不平等,瞧你矮三分,开口闭口“老摆夷”。记得有一年,正值农忙,老百姓起早贪黑在田里忙活,国民党县政府跑来一个禁烟委员,指定要他立即派款派夫。他说现在各村寨老百姓正忙,一下子抽不出人。来人对他大发雷霆,命令手下把他带到县衙关押问罪,说什么时候同意派人去交钱,什么时候放人。他被关押的消息传开后,很多过去和他关系较好的头人、群众和他本家亲戚都积极出面为他说情,最后联名把他保了出来。

想想这些,召存信的心里踏实了许多。去,一定要去!

佛海鲁文聪部队驻地。鲁文聪临出发前老在想一件事:带什么去呢?去请求人家帮忙,是不是要送点礼物?他真的不知道共产党是不是也象国民党一样,要送厚礼才肯出兵帮忙。他想:“礼多人不怪,还是准备一些好!”

七、到了宁洱解放区

1949年4月底,经过短暂的准备,鲁文聪和召存信一同到宁洱找共产党终于成行。

鲁文聪从佛海出发时,准备了一份厚礼,那是一门八二炮,这门炮是前不久打南峤时从敌人的弹药仓库缴获来的。一路上鲁文聪和召存信猜测着,“此去会怎样?”又互相鼓励着,“这次他们肯定会来。,’按鲁文聪的说法,召存信是当地有影响的进步民族上层召亳(大头人),有他亲自出面,这点面子共产党会给的!

从车里到宁洱,有400多公里,路是毛路,路两旁荆棘丛生,虽有过往马帮踏出的深深脚窝,但是有些地方简直就看不出有路。头上是遮天蔽日的参天古木、纵横交错的青藤叶蔓,阴森森的,可怕极了。

走了大约七、八天,他们终于来到宁洱县城。

还在老远,就听见一阵阵悠扬的歌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人民政府爱人民,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宁洱,是鲁文聪的家乡,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自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起先后设普洱府、普洱镇、迤南兵备道,普洱殖边督办公署,民国时期1943年设云南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等军政机关,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历为思普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后改名为宁洱镇(1951年又改称普洱镇)。国民党云南省保安第三团团部驻扎在该镇。1949年3月初,思普人民反蒋武装力量蓬勃发展,云南人民自卫军二纵队从东面挺进到了墨江龙潭,普光部队解放思茅后,从南面对宁洱形成包围;自卫军迤南边区一支队解放了澜沧,从西面对宁洱构成威胁。国民党云南省保三团和宁洱专员尹集生感到四面楚歌,为了保命,于3月11日仓惶向景谷方向逃离。保三团逃离后,普光部队进驻宁洱县城,宣告宁洱县和平解放。4月21日,二纵队进驻宁洱,原普光部队和迤南边区一支队统编入二纵队十三和十一支队。5月10日成立了宁洱县人民政府,有3000余人参加了那天的庆祝大会。

鲁文聪、召存信一行人走进宁洱镇,只见大街小巷家家张灯结彩,处处大红灯笼高挂;路边的树上,街边的墙壁上,到处都贴着花花绿绿的标语口号,“庆祝宁洱县人民政府成立!”“跟着共产党穷人得解放!”“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共产党万岁!”自卫军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宁洱城的街道上进进出出,好不威武!

白云蓝天下,田野小河畔,大姑娘小媳妇们打闹着,嘻笑着,在为自卫军战士们浆洗衣被,一串串银铃般的歌声、笑声不时划过晴空,洒满田野。

鲁文聪看着自己熟悉的家乡,啊,变了,旧貌换新颜了!召存信对宁洱也并不陌生,他曾多次来到这思普重镇,过去的宁洱,天是地主老财的天,地是地主老财的地,宁洱人民过着食不饱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到处都是骨瘦如柴的小孩和孤苦伶仃的老人、叫花子。今天却是另一番天地,到处是红旗、鲜花和笑声,人们欢天喜地庆贺自己的翻身解放。他想到有朝一日,我们的家乡西双版纳也像这宁洱城一样,那该有多好啊!

走着走着,突然有一群毛孩子从路边杀出来挡住了鲁文聪、召存信一行人的去路。为首的一个大男孩约十五、六岁,衣裳破旧却显得干净利落,只见他神气活现的一手叉腰站在七八个孩子中间,忽闪着大眼睛冲来人叫道:“把路条拿来。”

鲁文聪挥手示意队伍停下,然后翻身下马,走到大男孩身旁说道:“小兄弟,我们是普光部队三支队的,要找罗司令。”

大男孩说:“不管什么部队,没有我们司令部的路条就不能过这条路。这是上头的命令。”

鲁文聪指了指前面,“前边是不是司令部?”

有几个小孩说:“是啦是啦。”另几个急忙说:“不准说给他们。”大男孩马上制止道:“哪个叫你们乱说,首长交待过,不准对陌生人说,你们瞎叫什么嘛!”

这时,召存信也下马走到鲁文聪旁说:“鲁司令,不要再跟这些小鬼娃娃说了,我们还是赶快去找罗司令他们。”说着就要朝司令部那边走。

大男孩见队伍要朝前走,一下子跑到召存信前边,张开双臂,大声叫道:“我是儿童团长,你们没有路条,就是不准进我们的司令部。”大男孩一叫,一大群孩子也跟着嚷了起来,“对,他是我们团长,你们没有路条,就是不准过。”

鲁文聪和召存信相视一笑:“原来是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条,解放区就是不一样,这里新鲜事物确实不少!”

召存信拍了拍大男孩的肩膀说:“小兄弟,你是团长,我要叫你小团长,他可是我们的司令。”他指着鲁文聪说。

鲁文聪指着召存信说:“他是我们十二版纳的召奄,能让我们过去吗?”

大男孩显然不知道“召奄”到底是多大的“官”,不敢点头,也不敢摇头。

鲁文聪见他面有难色,说:“这样吧,你去通报一声,我们在这里等着。”大男孩刚要转身,却见一间大瓦房的围墙后走出三个人来,领头的30来岁,中等身材,头戴缀有红五星的八角帽,灰白泛黄的旧军衣下摆被一条褐色的皮带紧束着,还在老远就笑呵呵地向鲁文聪和召存信伸出双手,“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原来鲁文聪临出发前就已经派通讯联络员提前3天赶到宁洱,向二纵队司令部作了汇报,司令部指定滇南工委委员、宁洱县长唐登岷负责接待。这一天他带了两个人走到宁洱城外,刚好碰上被儿童团“挡驾”的鲁文聪、召存信。大家互相作了介绍后,唐登岷县长带他们住进了宁洱县城的一家马店。

八、等待党代表

那时,二纵队也是刚刚进驻宁洱不久,原来的普光部队和迤南边区人民自卫军第一支队约2000余人枪刚刚编入二纵队。部队合并整编后,有很多工作要做,暂时还抽不出人手到车佛南。所以拖了一段时间。鲁文聪、召存信就一直在宁洱等待二纵队派人。

由于二纵队总部进驻宁洱县,对整个思普区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宁洱很快成为思普区革命活动的中心。滇南工委、二纵队党委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扩大武装力量,加强解放区根据地县区政权的建没,需要干部,整编后的各部队也急需大批的干部。当时云南山高路隘,交通闭塞,文化教育层次低,广大农村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尽快培养能够胜任军队和地方工作的急需人才,纵队党委决定二纵队随军干校招收第二批学员,扩大招生,学员达2000余人,是存在了一年多的二纵队随军干校(进驻宁洱后改为思普军政干部学校)招生最多的一期。

思普军政干校第二期是1949年5月开办的。2000多学员中有中共党员100多人,“民青”和“解先”"300余人。二纵队政委赵文继续兼任校长,曾在佛海、宁江一带组建车佛南宁澜民主联军并任联军总队长的刘昆府此时已到宁洱担任干校总队长,方仲伯任教育长。干校设立党总支,方仲伯担任总支书记。

学校刚开学,方教育长就找到召存信、梅玉清,动员他们参加二期干校的学习。召存信、梅玉清愉快地同意了。当时干校分编为军事干部班、政工干部班、行政干部班、青年干部班、妇女干部班和工农班等6个班,召存信被分在行政干部班,梅玉清在政干班。后来为应付随时发生的对敌斗争,又编为10个大队,下辖若十个中队。召存信任某中队生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