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汝明此时有两个军,刘汝珍的55军和曹福林的68军。刘汝明于1949年2月将这两个军在长江南岸部署完毕后,认为国共两党正在“和谈”,不会发生战事,便回到上海家中。一个月后,在汤恩伯的一再催促下,才返回安徽青阳兵团部所在地。
3月下旬,解放军一部向皖中进军,包围监视安庆。该地守军原为第8绥区夏威部的一个师,属桂系部队,由于安庆城位于第8兵团江防正面的要地,应由8兵团守备,所以夏威见情况吃紧,就请求南京国防部撤走他的部队,将安庆城交给8兵团,让刘汝明派兵防守。
刘汝明见安庆是江北的一座孤城,将来守城部队必遭被歼,就不肯派兵接防。汤恩伯几次电催接防,刘汝明也置之不理。
后来,汤恩伯将6兵团的96军拨归刘汝明指挥。96军只有两个师,刘汝明将其一个师调到江北,让他们防守安庆。
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横渡长江,国民党反动派吹嘘的长江天险,迅速全线崩溃。在刘汝明的第8兵团正面,解放军从荻港渡江后,即向两侧席卷,威胁敌55军的侧背。
当日晚,55军守备大通的74师师长李益智向刘汝明电话报告:“敌人已在我侧翼铜陵以东88军正面大举渡江;并渡过不少。据说那里的部队有一部分‘叛变’后,立即擅自决定弃江防阵地,全线撤退。”
刘汝明大骂:“他妈的,这还打什么仗!李师长,你注意侧翼的情况,做好撤的准备。”
第二天凌晨,刘汝明就向三个军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刘汝明在电话里对军长们说:“(1)敌人现正在铜陵以东大举渡江,我决定放弃江防阵地立即向东南方向撤退。8兵团总部、绥区司令部及55军即于本日上午8时开始行动,由青阳经太平、徽州向屯溪方向撤退;(2)96军即于本日上午8时开始行动,由殷家汇取捷径向祁门方向撤退;(3)68军即于本日上午8时开始撤退,山至德经石门街向江西浮梁方向撤退。”
下达完命令后,刘汝明即率第8兵团部及55军开始撤退。当刘汝明一行人出青阳县城十里外的山口处,遭到游击队的袭击。游击队占据山头,以火力阻止刘汝明的兵团部前进。因为兵团部仅有一个特务营保卫,多是手枪,战斗力薄弱,所以无法打退游击队。兵团部的汽车只得停在路边,幕僚们仓皇下车隐蔽。直至刘汝明从青阳调来两个连兵力后,共产党游击队才开始后撤,刘汝明率所部狼狈而逃。
汤恩伯得知刘汝明不战而逃,大发雷霆,当即打电报给刘汝明,命令他“务必坚守江防阵地,阻止共军渡江。”
刘汝明置之不理。他想,此时蒋介石已经引退,李宗仁没有实权,汤恩伯自己没有基本部队,他们都不可怕。最可怕的要算是共产党,他们能够将他刘汝明彻底消灭,所以当务之急是迅速脱离解放军的追击,唯有如此,才能保全自己的部队,那时到任何地方去都有人欢迎。这就是刘汝明的理论。
23日,刘汝明又接到汤恩伯电令:“着该兵团就地停止,集结所部协同七绥区的20军、99军反攻,围歼已从荻港渡过江南的敌人。”
刘汝明哪会听汤恩伯的话,自己拿着脑袋往石头上撞。他带着55军径往屯溪逃去。
4月21日黄昏,刘汝明的胞弟刘汝珍,心神恍惚不定,思虑不已。解放军渡江总攻击开始后,刘汝珍还没有拿定主意,不知如何是好。
同解放军作战,他刘汝珍不敢,也不愿做蒋介石的炮灰。
起义倒是一条出路。几年来他同刘伯承有过几次书信往来,表示自己正在“积极准备,待机行动”。就在解放军渡江的三天前,他还向副军长王志远和解放军代表叶超慨然应允,策应解放军渡江。
但是,刘汝珍也知道,起义只能保存性命,并不能保住他的官职。即使还给他一个官,也是不能享福的,共产党就没有一个能够只讲究享福的官。所以,他不到万不得已,并不打算进行起义。
当解放军开始渡江之际,副军长王志远对刘汝珍说:“军座,找看应该把兵团配属的8门105榴弹炮撤出阵地,这样也好保存起义实力,免遭损失。”
刘汝珍说:“现在不好办,老人还没有下决心。”
王志远说:“关键是你自己嘛!真的要奔光明之路,就是用担架抬也可以抬着去!”
可是,刘汝珍既不想起义,也不想同解放军真打。直到凌晨2点,接到刘汝明的电话后,他才下令全线撤退。刘汝珍又用起看家之宝——三十六计“走为上”。他丢下大批武器、车辆及弹药物资,率其嫡系143师和119师跑在前头,而让“杂牌”81师断后掩护。
8l师在68军中总是“过继的儿子”,它于1946年初才被编入刘汝珍部,历来武器装备最差,却又屡屡在硬战险战中打冲锋。然而,这一次毕竟不同了,81师的师长葛开祥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撤离前沿阵地不久,他就命令各团放弃军部规定的路线,钻入山林,行走小路,避开同追击的解放军作战。
68军军部于4月25日退至浮梁,刘汝珍获悉解放军第13军已沿彭泽、浮梁公路追踪而来,第15军亦经昭潭向浮梁前进中,心中不免有些慌乱。副军长王志远和参谋长杜大中建议刘汝珍,不能再向南走了,需要找个适当的地点联络接洽解放军,但刘汝珍以见大哥再说为借口,仍不肯下决心行动,反而作出加快行进速度的决定,命令该部沿万年县往东乡县境内转移,速向西南方面的白崇禧集团靠拢。
4月30日至5月1日,解放军第13军在军长周希汉的指挥下,由东港、高桥、陈营街三面包围了敌68军主力。经过激战,将119师师长张勋亭以下3000余人俘获,143师残部向弋阳县东北的漆工镇方向溃逃。
5月1日晚,81师在贵溪宿营。是夜,师长葛开祥得知刘汝珍家眷已乘飞机赴台,内心十分苦闷。回忆从江北到江南的漫长道路,他后悔自己过于相信刘汝珍,以致一误再误全师的大事。
葛开祥举目仰望夜空,思索良久,最后对副师长刘青浦说:“不能再向南跑了!我们起义!倘若再不起义,我宁可回蒙城养蚕去。我葛某真是一只蠕蚕!”
5月2日下午,81师在贵溪城南路边休息。刘汝珍、王志远、杜大中合乘一辆黑色轿车由鹰潭前往弋阳,途经81师师部。葛开祥、刘青浦等人在路边的一座小茶馆里迎候。
刘汝珍一下车,葛开祥就气冲冲地问道:“军座!你们真有钱,能用金条包飞机把家眷送到台湾,可我们这些人的家眷只能跳海了!”
刘汝珍连声安慰。
参谋长杜大中把刘青浦拉到一边说:“军座一家去了台湾,他是不会起义的啦!你们要起义只有现在干,再走到哪儿都不行了。”
刘青浦说:“葛师长决不会再往南去了。刘汝珍要走,那我们起义!”
过了一会儿,刘青浦又走到王志远身边轻声说:“葛师长已下了决心,81师有把握单独起义,决心跟共产党走,一切听王副座指挥!”
王志远当即说:“军部今晚到弋阳,8师明天早晨也要赶到,就决定在弋阳起义!”
5月3日,天空晴朗,微微东南风缓缓送暖,令人惬意。天明前,81师各部陆续到达弋阳南关。上午,王志远、杜大中、葛开祥、刘青浦立即研究,统一对就地起义问题的意见。
杜大中说:“对军直属部队要加以提防。”
刘青浦说:“我们截住军直,迫使他们一同起义!”
葛开祥说:“没有关系,他们没有多少人,不会对我们81师的行动有多大的影响。我们也不必截住他们,光81师就行了,不要搞勉强的行动。”
刘青浦仍不愿就此罢休,说:“军直部队不便截留,那么对刘汝珍总可以迫使其就范吧!”
王志远思忖良久,这时说道:“大家共同多年了,不要伤了和气,就来个好聚好散吧!”
这时已是上午10点多钟,几个人一致推荐葛开祥去见刘汝珍,向他说明81师决定不走了,在弋阳举行起义。
葛开祥来到刘汝珍的临时住处,一推门就严肃地说:“军座!你过去讲过多少次要领着起义,直到现在也没见行动,还要我们去厦门。蒋介石对咱们西北军千方百计地要消灭,还能跟他去台湾吗?现在是要你下决心的时候了!”
葛见刘汝珍不吭气,又接着说:“我们81师决心已定,决不再走了!”
刘汝珍听后气得满脸通红,二三十分钟里一言不发,桌上烙好的饼也没有吃。
葛开祥见刘仍拒不表态,最后语气沉重地说道:“事已至此,我已没法再跟你了,你不愿同奔光明,那就请便吧!”
刘汝珍此时方才舒一口气,他本以为自己不同意他们起义,他们就会将他抓起来,作为送给共产党的一份见面礼,没想到他们却能让他走。刘汝珍见大势已趋,急急忙忙地乘上小轿车,带着几个处长和两卡车警卫分队,往东南方向落荒逃去。
中午13时左右,解放军先头部队到达弋阳,与葛开祥的8l师接触。王志远命令部队摇动“五角红星白底旗”,同解放军进行联络。两军没有发生战斗,81师全部集结在一起,听候处理。
个把时辰之后,解放军第13军政委刘有光闻讯赶到弋阳,向王志远等人宣布:“根据上级指示,68军的这些部队先按投诚处理,人员暂不编散,所有武器登记后由我军保管,日后如上级有新的指示,再遵照执行。”
王志远、杜大中、葛开祥等人,同意按解放军的条件,率所部7196人投诚。
八、陈赓率部穷追猛打
陈赓兵团原定任务是要攻占南京,接管南京。渡江后,刘邓根据敌人在江防被突破后演变为溃乱的趋势,决定不以主力与三野成交叉运动去南京地区,而以全力直出贵溪、上饶、徽州以指向浙赣线。于是,取消四兵团接管南京的任务,改为直出上饶、弋阳地区,早日切断浙赣线,协同三、五兵团歼灭浙赣线上的敌人,迂回汤恩伯集团侧背,隔断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的联系。
为了不失战机,不给敌人喘息机会,刘邓一再督促各兵团“排除困难,兼程前进,勿使敌逃脱。”刘伯承强调指出:“敌人已成崩溃之势,在布成新防线之前,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抵抗。追击越深入,敌人越惊惶,胜利也越有保障。这是我军作战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最根本的特点。为此,各部队应不顾一切疲劳,不为地形及天候所限制,不为辎重及小的俘获所拖累,不为小股敌人所钳制,勇往直前,大胆迂回包围,务求抓住其主力而歼灭之。”
连日来,陈赓率第4兵团一路追击,毫不停滞。
陈赓在渡江战役期间,记下了一本日记。他在日记本的第一页中写道:“渡江作战,完成历史任务,对此壮举,不能无记,决心写下去”。
在追击溃敌过程中,陈赓没有中断日记写作。下面我们就从他的日记里摘录几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第4兵团追歼逃敌的过程。
4月27日。敌68军拼命向南逃跑,令秦、周两军兼程追击,务求尽歼此敌。
4月28日。率军拂晓出发,只见敌前日亦循此路南退,状极狼狈:汽车弃道,无人过问,死马横路,人皆掩鼻以过。敌军官太太们携幼扶杖,蓬头垢面,已经落到后面。车至永丰镇,此处满街狼藉,十室十空。见解放军到来,妇女三三两两从山上归来,诉说蒋军的残酷无道。镇上妇女,上自五十老妇,下至十四幼女,备受蒋军蹂躏。我休息的一家,家颇小康,妇亦温良,丈夫被拉夫,至今未归;衣物粮食,被抢,—空,她本人亦受蒋军糟踏,言之泪已夺眶而出,令人惨然!
4月29日。大雨倾盆,部队仍挺进追敌。15军在乐平南俘敌三百余。
4月30日。命令各军不顾一切,兼程追敌,求得尽歼刘汝明部。
5月1日。周军在乐平南之株山桥,俘敌二千余人。秦军亦赶工敌人,战况不明。
5月2日。周军行动积极,终于赶上敌军,俘敌三千余人,活捉两个师长、一个师管区司令。仍令该军继续向浙赣线挺进。
在向景德镇前进途中,陈赓看见公路两侧行军的部队军容不整,有的戴着斗笠,有的打着伞,有的还在枪上挑菜挂肉。他很是生气,停下车,让彭一坤去前面找这个部队的指挥员。
彭一坤赶到前面小村,适逢他们在那里休息,一打听,是别的兵团部队,便对他们说:“陈赓司令员看到你们部队军容不整,很不高兴,一会儿他来了,你们只有检讨,别的不要说。”
带队的团长一听陈赓到了,紧张起来。他赶紧派人四处通知,整顿部队的军容。
刚做完这一切,陈赓就到了。他一下车就批评这位团长:“我们这是在新区,一定要注意军容风纪!你们虽不是我们兵团的,但我也要批评你们!雨伞是防雨的嘛!枪怎么能用来挂肉呢?太不像话了!这会给新区人民造成多不好的影响!”陈赓的话毫不客气。
“首长,我们错了。我们是转移宿营地的,出发前没有很好检查。”带队的团长小心翼翼地报告。
陈赓说:“没有检查就不好,你回去向你们的司令员和政委报告,就说我陈赓批评你们了!今后我见到他们也会讲这件事、的。你们一定要向上级报告。要检讨!”
九、李德生拿下徽州无兵守,只好摆起“空城计”
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2军军长王近山,指挥突击队在南岸登陆后,敌人全线溃退,狼狈逃窜。王近山是一员虎将,他眼见渡江没有打上硬仗,心里觉得直痒痒,乃命令前卫师师长李德生:“追!一定要给我追上刘汝明的主力!”
李德生接令后,两天率军追了二百里,一路上只遇敌人一些零散的抵抗,仍然没有抓住敌人的主力。
4月25日,王近山命令李德生的35师向徽州急速进发,乘敌立足未稳,一举将其歼灭!王近山说:“今后的追击作战,应该发挥高度的勇敢顽强精神,要大胆地迂回、分割、包围、歼灭;要敢于单独带部队作战,及时果断地处理情况,对溃逃的敌人要不顾疲劳、不怕困难地追,二十天、一个月不休息地追,穷追,猛追,追到底,直到全部歼灭这股敌人。”
李德生师长和政委李如海一起对情况进行了研究,判断徽州城里肯定有敌人的主力。这是一块“肥肉”,一定要“吃”掉他。可是当时部队还在太平镇,离徽州有160里,沿公路去徽州需两天的时间。如果两天后才能赶到那里,敌人也许又逃跑了。
李德生在地图上发现太平东边的群山中,有一条通往徽州的小路比公路要近70里。70里!可以缩短一天的路程。不过走这条路要翻一座上下40里的大山——西箬岭。部队几天连续行军作战,已经很疲劳,但是为了能够抓住敌人,李德生最终还是下决心走这条艰难的近道。
清晨,部队出发了,很快来到西箬岭下。战士们沿着崎岖弯曲的小山路,一个紧跟一个往上爬,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谁要是稍微停下,立刻就给后面的赶了过去。行军沿途,搞宣传工作的同志贴上了很多标语,他们还在山顶上扎了一个红红绿绿的大彩棚,挂上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像,写着“把胜利旗帜插到江南”的鼓动口号。战士们也边走边拉号子:“加油追呀!翻过山去吃‘肥肉’!……”
战士们不顾肩酸、腿乏、脚肿,顽强地前进,40里的西箬岭,大半天的功夫就翻过去了,先头部队当夜就赶到了离徽州城仅三十几里的富竭。
这时,李德生接到王近山的电报,命令他迅速截断徽(州)杭(州)公路,包围徽州,不让敌人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