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南昌
5783800000030

第30章 千里追赶穷寇(2)

粟裕和张震研究之后,决定东集团由北向南,中集团由西往东,两路大军对进,迅速进占长兴、广德一线,关门打狗,将十万逃敌围歼在广德山区。

追击与逃跑,双方展开了一场速度的竞赛。

23日晚至24日晨,粟、张连连急电,催促各兵团、各军行动。

27军在军长聂凤智的率领下,从西向东猛插。24日,他们攻占宣城,部队冒着连绵的阴雨在江南小道之上奔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除了每夜休息几个小时和白天吃一顿中饭外,一直都在急行军。但是,部队依然精神抖擞,各级指战员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将南逃的敌人截住!

聂凤智带着军部走得很快,结果将有些先头部队抛到后面。4月27日,军部赶过几个部队,到达界牌,刚端起饭碗,北面枪声大作,哨兵和侦察员同溃逃的敌人接火了。

聂凤智指挥警卫部队立即向敌人冲击。刚巧此时一门炮因炮车故障,没有随先头部队走掉,聂凤智立即让这门炮装上炮弹,向敌人开了几炮。没几下,敌人就投降了,俘虏了好几百人。

27军追击甚急,结果走到了逃敌的前面,没有遇到大的战斗。8天8夜的急行军之后,聂凤智率领部队,在吴兴的虹星桥和28军的先头胜利会师,封闭了汤恩伯7个军往杭州的去路,完成了粟裕、张震的合围敌人部署。

走在27军后面的25军,倒是同敌人展开了几场激战。他们最后于4月27日,占领郎溪。

解放军第24军、32军亦由西向东,经南陵、宣城向广德前进,与第25军协同,阻住了敌人向浙赣线逃窜,将敌人堵截在广德以北山区。

朱绍清指挥的第28军,由北向南,对南逃之敌展开了平行追击。先头团在占领宁沪铁路上的戚墅堰时,击退了强弩之末的汤恩伯正牌第54军。接着,他们在副军长肖锋的带领下,翻山越岭,穷追猛打,经宜兴、长兴,于28日下午2时,到达吴兴附近的虹星桥,与27军先头会师,截住了南逃之敌,扎紧了口袋。

陶勇指挥的23军,在金坛截歼敌50军后续梯队一部后,又立即命令69师尾追敌人。25日凌晨占领溧阳,后又在溧阳阻击敌人,将敌人压缩到溧阳、宜兴以南,广德以北山区。

粟裕、张震为及时指挥追击作战,于4月26日,将第三野战军指挥部前移到江苏常州。

陶勇不断电示部队加快追击步伐。部队昼夜兼程,徒步疾进,一路上亲身感受到当地人民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的主动当向导,设路标,报敌情;有的在国民党军破坏的桥梁边,用小船、门板搭起浮桥,守护引行,有的村镇百姓齐出动,拣走路面的石块,有的冒雨把稻草铺在泥泞路上以防滑;将带着暖气的茶、鸡蛋、糯米团塞进官兵手里,款款深情尽在其中。

“军长,我69师已进占金坛,歼敌二百多”。报活机里传来谭知耕师长的大嗓门:“从俘虏口中得知,敌已南窜溧阳。”

“快追,一定要先敌占领溧阳!”陶勇铿锵有力地下令。

“是!”谭知耕回答。

陶勇亲率部队继续追击敌人。途中,只见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全线溃逃,丢弃的汽车、大炮、弹药、文件、大衣等等比比皆是。解放军各部队不待命令,紧紧咬住敌人,朝着枪响的地方追击。是前所未有的痛快淋漓的歼灭战!

耳边是嗖嗖如飞的子弹,眼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陶勇深深为胜利的前景所鼓舞,为战斗的气氛所感染,他独自率领警卫营的一个排,乘上从敌人处缴获来的汽艇,由金坛沿河南下溧阳。

在董家舍、古渎附近,汽艇遭到西岸敌人的阻击。陶勇奋不顾身,率领部队一面同敌人激战,一面用报话机通知谭知耕。

这时,谭知耕已率部解放了溧阳城,切断了宁杭公路,又迎战由南京向东逃窜的敌人,俘敌9000多人。部队正在胡桥附近休息,报话机里突然传来陶勇的声音,说他率一个排正在和敌人激战之中。谭知耕听此情况后,不禁大吃一惊,立即命令率205团派一个营赶去救援:“这是死命令,要绝对保障陶军长的安全!”

同时,谭知耕亲自率领师特务排,沿河左岸北上去接应。当他到达溧阳北的胥渚时,陶勇早已一路打一路走地乘着汽船沿河而下,摆脱了敌人。

两人一见面,双手紧握,多时没有松开。

谭知耕说:“这有多危险,你自己带着8个警卫员一路打一路走的。”

“那有什么?”陶勇满不在乎地说:“怕死不当兵,军人不怕死。”

“可吓我一身冷汗”,谭知耕又说。

“是呀,这次好险,差一点见不着你们了。”陶勇打趣道,“可是马克思不想见我啊!”

三、高参谋误闯敌营,使巧言瓦解敌军

谭知耕率部不顾小股敌人的骚扰,一路兼程南进。当先头到达大浦港附近的水风桥北岸时,突然停止了。谭知耕立即上前查问:“为什么不前进?”

“报告师长,桥被敌人破坏了。”

谭知耕赶到桥边仔细察看,河虽不宽,但水却深,无法徒涉,只有找到船或架起桥才能通过。谭立即命令2个连赶紧架桥,又吩咐一些人到附近的村庄去找船。

作战参谋高翔和一名侦察员被派出去找船,他们在黄昏时分来到一个小村庄。一进村,几个便衣就包围了上来,把他俩的枪给缴了,将他们带到一个灯光暗淡的屋里。不一会,进来几个国民党军官,其中年龄稍大一点的扛着上校军衔。原来他们是从丹阳逃出来的残敌,本想由水风桥夺路南逃,没想到解放军先到一步,所以就龟缩在这个小村里。

敌上校问:“你们是什么部队?是干什么的?”

“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我是副官。”高翔知道敌人中的副官是在长官身边的,为长官办事,因而他把自己的身份说成副官。“前边的一座桥被炸毁了,首长要我们出来搞几条船和一些木板,搭浮桥用。”

“你是共军的探子,给我推出去毙了!”敌军上校说。

高翔说:“你们赶快将枪还给我们,放我们回去,不然你们就要彻底完蛋!”

“副师长,别听他胡说。不能放他回去,否则我们就暴露了。”

高翔说:“我来时师长交待,要我们按时回去,过了时间不回去,他就派部队来接应,到那时候你们还想跑吗?”

敌人听了很害怕,就把高翔和侦察员放了。高翔回到师部,向谭知耕汇报了这一情况。谭知耕批评说:“你们的警惕性太差了,怎么能让敌人缴了枪。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被敌人缴了枪,很不光彩。”

高翔面红耳赤,无言以对,这位25岁的年青人自从参加战争,还未经历过这种事。见此,谭知耕担心高翔会背上心理包袱,就又对他说:“不过,你还算机灵,政治攻势有力,现在再派你一个任务。如果完成了,这次错误就不予追究。”

说完,谭知耕让人将保卫科长吴文斗叫来,对他说:“你和高参谋带着一个警卫班,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谭师长开门见山地说:“河西有一股敌人,究竟有多少,详情不明,也许是一个营,也许是一个团,你们要想办法把这股敌人搞过来,要缴他们的械,要他们投降。高参谋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你们具体研究解决办法。”

“行!”吴科长回答。

“文斗同志,就你们14个人执行此项任务,大部队要追歼逃敌,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谭师长又说。

吴文斗一听此言,心里不禁打起鼓来。“14个人要解决敌人一个团,就算是一个营也不好办!”

一旁的政治部主任看出了吴文斗的心思,对他说:“敌人此时已成惊弓之鸟,是在败逃,无心应战。刚才高参谋从敌人处回来,说明敌人已经没有了战斗力。只要你们开动脑筋,发挥政治攻势的威力,一定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吴、高二人齐声说。

大部队也已架好了桥,向南追击了。吴、高二人带着警卫班连夜向小村赶去。路上,吴文斗对高翔说:“我们抓住敌人败逃,心里悸怕我军,摸不清我们底细的弱点:派人去通牒他们,迫使敌人投降!”

吴文斗话音刚落,高参谋就请求道:“吴科长,让我去吧!我已经和敌人打过一次交道,情况比较熟。”

吴科长考虑了一下,然后说:“好吧,你带一名侦察员同去。要着装整齐,佩戴短枪,把我们解放军的威风显出来,把我军全权代表的样子拿出来。到那里去后就把事情给他们挑明,要他们投降,放下武器。在答应投降的前提下,他们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答应!”

接下来,他们又根据共产党和解放军历来的政策,拟定了四条原则:

一、保证每个人生命财产的安全,但不能保留建制;

二、如果有的军官提出保留职务,答复是:首长有话可以商量;

三、如果有的人提出回家,不仅可以,而且还答应发给路费;

四、对于有功的人,可给予奖励。

凌晨3时许,吴文斗将高翔和一名侦察员送走。临别时吴科长反复叮嘱:“投降的时间定在上午7点钟,最迟不超过9点,以免夜长梦多。高参谋,盼望你们的好消息,尽早返回。”

高翔走后,吴文斗的心就像跟他一起去了。他们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呢?敌人若不肯答应条件,拒绝投降呢?许多问题在他的脑海里萦绕。他非常担心高参谋和侦察员的安全。

直到东方的天际大亮,鸟儿在枝头唱歌的时候,高参谋和侦察员终于回来了。吴文斗见到他们满脸喜色,知道任务完成得挺顺利。但是他心里最感安慰的还是他们安全归来,所以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可回来了!”

“吴科长,事情办妥了,他们愿意接受条件。”

“详细谈谈。”

高翔讲述他的经过。

他一见敌人,把他们吓了一跳,不知这位共军师长的副官又回来干什么。当高翔向他们表明,他是受首长之命,通牒他们投降的,那伙军官个个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吱声。接着,高翔向他们讲述了解放军对待国民党投降官兵的政策,把四项条件一一告诉了他们。几个年轻的军官马上眉头舒展,面露喜色;只有那个上校忧心忡忡,似信非信。高翔马上给他们列举了过去的国民党官兵战场起义、战场投诚、战场被俘后在解放军中得到优待的例子,还谈到现在解放军中的连队战士,排、连、营级军官,差不多有半数是由国民党军队中过来的。

那个上校听了这些,终于开口了:“你说话当真?”

“那还有假。”高翔肯定地回答。

“你说的那四条能兑现?”

“共产党的政策实实在在,毫不虚假,请放心吧!”

“那就按你说的条件办,我是副师长,我答应了!”

上午7时到了,投降的敌人还没有来。吴、高二人带着十几名战士来到河边,敌人住的村庄隔河相望,也就只有三四里地。8点到了,投降部队的驻地还是没有动静。9点又过去了,敌人住的村庄上,还是死一样的静。吴文斗和高翔等人心里不安起来:莫非敌人变卦了?不投降了?或许是敌人摸清了他们的底细了……

高翔说:“我去看看。”

吴文斗说:“不行,现在情况不明,你去了会很危险。”

好不容易等到10点多钟,对岸村子里,似乎有人群流动、部队集合的迹象。过了一会儿,约有400余人,背着枪支抬着物品出了村。

高翔此时心里觉得松了口气,但他仍不放心敌人的行动,说:“我过河去迎一下他们,检查一下枪弹是否分开了。”

“好。”吴文斗话音刚落,高翔就走了。不一会他将400多敌人带回来。原来他们是国民党第51军的一个营,在解放军的进攻之下,与上级失去了联系,由副师长带着向南撤逃,没想到被解放军十几个人就这样缴了械。

这批俘虏在解放军的押送下,排着一字长龙式的队伍向溧阳方向追赶着大部队。夕阳快要下山时,他们到了溧阳。谭知耕非常高兴地对吴文斗和高翔说:“你们的特殊任务完成得很好!”

四、群山之中,蒋军狼奔、豕突,洋相百出

4月23日,成钧军长一接到命令,立即率25军直趋郎溪、广德。

前卫师一昼夜行军160里,当天晚上赶至胜芳镇。师长张怀忠听说北边驻有蒋军的大部队,下令部队停止前进,派一个营的兵力前去搜索。

天亮时,营长带着·一些浑身是血的战士跑回来,向师长报告:“师长,镇上的国民党军队人很多,我们刚一进去就同他们迎面遇上了,遭到很强的火力袭击,一下子措手不及,伤亡很大。”

原来,敌20军从长江防线上溃逃下来。

正在说话间,敌20军从镇里出来了。只见密密麻麻的大群人头,来势汹汹,像泼水一样顺着铁路冲下来。

师长张怀忠将2个团摆在敌人逃往宣城的必经之路。命令大家:“坚守防线,挡住敌人20军的去路,坚决地打!”

说时迟,那时快,,蒋军20军向桂花山解放军阵地发动猛攻。桂花山是敌人南逃的咽喉,到了桂花山,他们就可毫不费力地直趋宣城,入江西,下杭州了。

解放军前卫团2营营长董光继,在桂花山上一口气打退国民党军队两次冲锋。

敌人看到了形势对他们不利,所以第三次冲锋组织得比前两次更严密,拼起了老命。蒋军的炮弹飞落到解放军的阵地上,步兵摆着密集的冲锋队形,从山脚下—齐往山上冲。

正在这时,张怀忠又派了一个营从桂花山左侧占领了阵地,有力地阻住了敌人的攻击。与此同时,张师长向军长成钧发电,报告前卫师碰上了蒋军的江防主力第20军。

成军长接报后,发觉自己正处在敌人的背后,这是一个极少遇见的好机会。他立即命令一个师从背后冲进敌20军的防地,哪知一打进去,发现镇里空荡荡的,一个蒋军也没有。只见满地纸屑、空盒、灰烬、残饭、马粪。

原来,敌20军军长杨干才命令攻打桂花山,连攻三次不得手,不敢恋战,立即改变原先的行军路线,撇开当面的桂花山,绕道皂角树以东向宣城方向撤退。这是一条难走的山谷小路。

成钧军长站在高地上,用望远镜四处寻找敌人的去向,忽然发现20军像一条大黑蟒,正迅速在东面丛山中往前游动。

前卫师师长张怀忠也发现敌人正在沿山谷逃走,立即把手往东一挥,大叫道:“打出去!揪住他!”一声令下,前卫师各团拉开阵势,从高地上猛然跃起,冲进了丛山狭谷之中。

随之,25军务师、各团人马也都冲进去,顿时把正在溃逃的敌20军切成数段。在方圆不到三五里的山洼里,解放军勇猛冲杀,敌人纷纷投降。天近黄昏,敌人全部被歼。

当夜,成钧在一个旧瓦房里,接见被俘的20军134师师长李介立,问道:“你们为什么不早点逃走,你们若不在铁路上纠缠这老半天,是满可以逃掉的呀!看,把多好的时机错过了!”

李介立叹了一口气,答道:“敝军长断定,铁路上只是几个‘土共’,只要机枪一扫,大炮一吓,就能吓跑的。”

成钧又问道:“你们应该早就到宣城了,为什么会在这里?”

李答道:“行李太多,又加添了一个炮兵团。我们川军装备一向都是不好的。这回参加江防,国防部才特别增补了一个野炮团。军长舍不得丢下这个炮团赶路,就弄成了这个下场!”

李介立说着,重重地抽了一口冷气,又补充一句道:“再一层,万万没有料到,贵军来得这样快啊!”

成钧满意地笑了笑,递给李一支香烟,两人对吸了一会儿,成钧又问:“你们军长呢?到哪里去了?”

李答道:“听说他混在一群士兵里跑了!”

就在这个时候,皂角山脚下公路边,人们围着一具尸体。尸体身躯肥胖,满嘴金牙。在他穿的士兵口袋里,插着一支美国造五一型金笔,一个装潢精致的小手册,上面写着一个名字:杨干才。经过俘虏们证实,此人就是20军军长,他是化装成士兵后,在公路边被子弹击中而毙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