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字字锦
5807100000033

第33章 外看乾隆如何颠覆历史(1)

《御制历代通鉴辑览》,是乾隆亲自抓的一项文化重点工程,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卷,记事上自伏羲氏,下至明亡,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史书了。因为亲自抓,于是抓得细,据说,书每成一卷都要抄好进呈御览。乾隆极负责任,沙里披金,留下了一千九百多条批注,十五万字之多,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

乾隆江山坐得好坐得稳坐得久,读书当然也读得大胆别出蹊径。在他眼里,尧帝最有水平,因而是所有皇帝的学习典型。他欣赏尧帝什么呢?置谏鼓,立谤木,虚心纳谏,让提意见的人当面击鼓,还可以在意见簿上留下真姓大名。一个人,一个政府,无论做什么,听取意见大概是最主要的。

壹、李世民赵匡胤也是要批评的

乾隆读书广泛,但也有重点。他的重点自然是那些和他担当一样角色的皇帝们。

他是以欣赏的角度看李世民的。

他对唐太宗有如下的评价:一是唐高祖李渊没水平,如果他将李世民选为太子的话,就不会有玄武门事件,要是李建成继位,那么,乾隆断定,唐也脱不了隋的命运,绝对短命,所以责任还在唐高祖;二是李世民尽管目的正确,但达到目的的手段却有违做皇帝的职业道德,要是人人都像他这样(后来明成祖确实学样),那整个社会岂不是乱套了?

因此,他对唐太宗也就比较挑剔。我们仅举李世民想看起居注的故事,看看乾隆的反应。贞观年间的一天,李世民对褚遂良说:你负责记录我的言行,你都写了些什么啊,我能看看吗?褚答:这个恐怕不行吧,我们史官有规矩的,好的坏的都要记下来,这样和您说吧,这也是一种监督噢,因为要传下去给后人看的。李世民明知故问: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要记下来吗?褚答:这个当然,这是我的职责所在!这时,边上的黄门侍郎刘洎插嘴:即便褚遂良不记下来,天下的人也都记着它呢。李世民就有些不高兴了。自然,他不死心。有一天,他又对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我想看一下国史,了解下我以前做过的不妥当的事,作为今后的教训,你拿来给我看一下。房真的很为难哎,皇帝想看一下国史,有错吗?可是,李世民明明是想打擦边球嘛。怎么办呢?李世民的这个心事,估计整个唐朝的干部群众都知道了。这时,谏议大夫朱子奢开始行使他的本职权力了:您好不好其实自己应该知道,您看一下起居注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但是,您想过没有,如果把这个规矩传给了后代的子孙们,有的人就会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和短处而千方百计。那时,就会有史官被诛杀,那么,哪个人还敢直言呢?

千百年后,这些记载还怎么能说得上是真实可信呢?也许是有心结,李世民在这件事情上很固执,一定要看,非看不可!房玄龄他们真的绞尽脑汁,真要看,我们不执行,都要死,那么,就让他看吧。但是,全本绝对不能给他看的,于是删节,于是,李世民看到的国史是删节后的。

乾隆对此的评论,倒也没有长篇大论,大意是说:我们做皇帝的,有意想不到的赞美,也会有求全责备的毁谤。作为人君,只要用心去做事就行了,怎么可以每天喋喋不休地和天下人辩论是非呢?

对于和李世民同样类型的皇帝,乾隆基本上是同一个态度。赵匡胤陈桥兵变,这种黄袍加身取得天下的手段,乾隆极不赞同,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这样取得上位的皇帝,都是有所担心的,担心他的行为被复制。

于是,赵匡胤就杯酒释兵权,而且,他还装出很可怜的样子对得力干将说:如果没有你们的出力,我也不会有今天,但是,你们知道不?当皇帝是多么的艰难啊,完全不像你们做节度使那样快乐,我是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众人不解地问:

为什么啊?难道皇上不找医生看吗?赵匡胤直叹气:唉,你们难道看不出来了?

我这个天子的位置你们不想要吗?众人那个吓啊:我们怎么敢有如此非分之想呢?赵匡胤又说:你们自然不会去想了,可是,如果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也像你们拥戴我一样黄袍加身,你们躲得了吗?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噢,原来皇帝是担心我们手中的兵权呐,那这样吧,我们表个态:不要兵权了,我们去安心养生,养养花,种种草,喝喝酒,泡泡妞。

对于这个释兵权,乾隆极是赞赏,但他是从英明决断、勇敢有为这个角度来分析的,并不像有人评论说宋太祖耍的是雕虫小技。乾隆辩证分析这个问题,就取得政权的方式看,是下三滥;就治理政权的手段看,是大智大谋。这应该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贰、嫡长子最要不得

乾隆坚决要求废除嫡长子制。

所谓的嫡长子,应该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精粹了。嫡指的是正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就是嫡长子。从史料上可以得知,从商朝末叶开始,嫡长子就有优先承继权;到了西周,基本上就是个规定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个规定还这样延伸:如果嫡长子早逝,那么就由嫡长孙继承。嫡长子的优点是:

以先天的原则、自然的原则来确立秩序,这样就可以避免王位继承中的争端,以保持最高统治层的相对稳定。当然,它的弊端也非常明显,要碰运气,如果嫡长子嫡长孙品德能力不怎么样甚至败坏和痴愚呢,那就是国家的悲哀了。所以,乾隆针对这种制度明确表示批评。刚刚前面讲到的他批评唐高祖就如此。

如他对商纣王暴政的批评。商王帝乙去世,从理论上讲,帝乙的长子微子启应该继承王位。可是,由于微子启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还是帝乙的妾,出身低贱,而少子辛尽管和微子启是同一母亲所生,但辛是其母扶正之后所生,按嫡长子的继承原则,辛得以继承为王,这个辛就是商纣王。所以,乾隆警告说:后世那些坚持立正妻所生之子为王位继承者的人,看到这件事还不觉悟的话,那不是愚蠢又是什么呢?

再来看他对朱元璋的批评。朱元璋虽然精明,但是在选人这件事情上还是有偏差,不然就不会有“靖难之役”了。

朱元璋长子朱标,没有福气做皇帝,在他老子还健在的时候,自己却病死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想让聪明神武的燕王朱棣来继承王位,不想,翰林学士刘三吾提醒他了:皇子死了还有皇孙,而且皇孙正当盛年,人也厚道,由皇孙继承王位,这符合祖上传下来的规定。如果立燕王,不仅不合规矩,另外二王也摆不平啊。

朱皇帝想想很有道理,于是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这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如果建文帝治理国家水平很高的话,那燕王也不会变成明成祖了,可惜的是,他即位不久就开始削藩。于是,朱棣坐不住了,他找了个由头,起兵“靖难”,三年打下来,建文帝也弄丢了。对这件事,乾隆明确表态:国家大权应该选择贤能的人来执掌。燕王素来以才能和武功著称,明太祖应该果断立燕王为储君,如果他这样做了,就不会有日后的骨肉相残。何况父子相继,本来就是三代以下的常例,这没有什么可以怀疑和犹豫的,也根本不需要听别人的意见。太祖这样做,大概是因为他拘泥古法,喜欢虚名,以致于刘三吾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就决意立皇孙承继大统,终于使这一错误无法补救。而且,由孙子继承,这样的说法并不见载于《礼经》,刘三吾这个提法不知道依据究竟是什么?所以,明太祖当断不断,种下了恶果。而那个明成祖,有点像李世民,虽然手段恶劣,但他自封藩北平后,屡次出击塞外,对于北平一带天时地利的认识,早已成竹在胸。所以他即位后,迁都北平,并预先设计出北京城的规模,卓越见识和独特决断,实在不是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所能比得上的。

对这个话题,乾隆是越研究越有心得,乾隆四十八年,他干脆让人编了一部《古今储贰金鉴》,什么内容呢?就是把从西周到明朝因册立储君而招致祸乱的事件一一搜集,全面否定嫡长子继承制度。这些制度哪有我们大清朝的好啊,秘密建储,所有的人都不知道,理论上所有有资格的人都在后备干部库里。皇子们想要当皇帝,那可得要好好表现,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越想当反而当不上,没想法,说不定哪天就让你登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