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是部金融史
5825100000029

第29章 今有大唐初长成(唐高祖—唐玄宗初年)(1)

自皇帝以下所有官员,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没事就发布什么指示,朝廷六部不得单就某事对地方官行文,但凡涉及五个州以上的公文,但凡涉及税收的公文,都必须经过皇帝御批,否则谁也不准对州县行文!

另类贞观

在篡改历史方面,中国历史上无人能跟唐太宗李世民媲美。后来的明成祖朱棣虽然也对老爹的实录大改特改,但是,他造假造得实在太没技术含量,以至于根本就没人相信他改的是真的。

唐朝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也是中国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盛唐开元年间,人均劳动力原粮产量已经高达四千五百二十四斤,后世所谓“康乾盛世”也不过只有二千二百六十二斤。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盛世,巅峰是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唐朝的开端是“贞观之治”,之所以历代史籍将贞观朝奉为盛世,在很大程度上是拜开元年间的史官吴兢所赐。吴兢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叫作《贞观政要》,这是历代史家研究唐史的一部重要着作。开元初年,史官吴兢因与宰相姚崇意见不合愤然辞职,回到老家后就把自己的理想社会编纂成了一部故事书—《贞观政要》。《贞观政要》基本以开元初年帝国的施政措施为基础,也提出了一些自己对皇帝品德的幻想,并把这些品德、言行统统都放到唐太宗头上,希望借祖先的伟大形象影响玄宗。与其说《贞观政要》是后世乌托邦式的范本,毋宁说这册书是开元初年唐玄宗点点滴滴的为政记录。

记述贞观朝,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件事:唐朝是第一个编纂帝王实录的朝代,也是第一个公开篡改历史的朝代。

春秋时代,史官记载的史料都是公开的;后来,史官为了不受皇权威胁,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起居注”只有史官一人知道,皇帝死后才能公之于世。对至高无上的皇权来说,史官之笔是一种巨大的威慑,千载之下洗尽铅华,史书当自有公论。这是一种所有人都认可的规矩,在唐太宗以前,暴戾如秦始皇、聪明如晋武帝,所有皇帝对史官都只能恐吓、贿赂,就是不能篡改原始史料……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叫板史官、要求看自己“起居注”的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他不但看到了其父的《高祖实录》,还看到了自己的《今上实录》,然后,史料就变成了港台影视剧—按照他的意思重新写作的版本。在篡改历史方面,中国历史上无人能跟唐太宗李世民媲美。后来的明成祖朱棣虽然也对老爹的实录大改特改,但是,他造假造得实在太没技术含量,以至于根本就没人相信他改的是真的。

无论如何更改历史,出土的货币却从来不会欺骗我们。从这里也许可以看到贞观朝的另一面。

唐朝最着名的货币当然非“开元通宝”莫属,为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所铸。对中国货币史来说,开元通宝具有划时代意义,这倒不是说开元通宝有多别致,而是从此中国货币不再以重量命名,皇帝将个人的意志加于货币名称之上。

最初的时候,开元通宝并不叫“开元通宝”。高祖年间,文书的读法是先上下,后左右,所以,这种货币最初的名称应该是“开通元宝”。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将这种货币改名为“开元通宝”,开元、开元,开创新的纪元,借用彭信威先生对此的解释就是: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起点呢?

—《旧唐书》这样记载贞观初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即位之初,旱灾、霜灾遍布全国,饿殍遍野,米价昂贵,一匹绢只能换一斗米。

—《旧唐书》这样记载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大唐帝国商旅遍布各地,天下已经没有盗贼,监狱基本是空的,牛马遍布山野,人们夜不闭户,一斗米才仅卖三四钱。

西汉年间,从吕后到文景二帝,汉帝国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才实现了天下大治;隋文帝也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才实现天下大治;唐太宗真是神人,刚当上皇帝短短两年时间就缔造了一个歌舞升平的天下!

真的是这样吗?

《旧唐书》关于贞观三年的这段历史记载,与《汉书》的“文景之治”非常类似,如果检测“抄袭”的软件能够意译,那么两段文字的雷同度肯定相当高。如果说史书对“文景之治”的记载确有溢美之词,那么,唐初“贞观之治”的记载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了。

第一,终唐太宗一朝,所有官员的朝廷俸禄居然全部为粮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武则天时代。任何时代,商品流通都是衡量社会经济是否发达的标志。唐朝初年,封建官僚是最有权势的社会集团,这些人居然连钱都没有,商品经济之凋敝可见一斑。

第二,贞观年间,物价记录根本不可信。按照《旧唐书》的记载,贞观年间一斗米的价格平均在五钱左右,远低于五代萧齐大通缩时期—即使今天的转基因玉米也不会这么便宜。我们仍旧借用彭信威先生的解释:

第三,贞观年间,民户总数远低于隋朝。在中国古代,民户数量是衡量一个帝国是否强盛的最有效的标志。民户数量多,证明人们有能力生儿育女并抚养儿女成人,也为帝国增加了剥削对象。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书》记载的民户数为八百万,贞观初年民户数仅为三百万,而直到唐高宗李治登基,唐朝民户数不过也就三百八十万。

第四,按贞观年间奏本,大唐帝国的天灾几乎连年不断。唐太宗即位后,黄河连续三年发大水,贞观四年(公元630年)高昌王鞠文泰朝见唐太宗,这样描写沿路的景象:洛阳之东,诸州郡俱为沼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根本就没有道路可行。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

第五,按敕令记载,贞观鼎盛时期,堂堂大唐帝国居然有很多人“挥刀自宫”。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七月,唐太宗发布敕令,禁止国人自断手足。当时,自断手足的行为被称为“福手”、“福足”,因为,按照隋末旧制,肢体不全的人可以免服徭役,很多人想借老办法逃避徭役。唐太宗李世民用事实告诉大家“挥刀自宫,未必成功”—就是自断手足,也要继续服役!

这就是传说中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当政二十三年,究竟干了些什么?

第一件事:试图仿效吕后、文景二帝分配土地,不过,分配的主要对象是封建官僚。

土地代表着财富,在农耕时代就更是如此,“均田制”意味着打破现有利益格局,会得罪所有既得利益者。只有雄才伟略的帝王才有魄力推行土地改革,也只有前朝末年强势阶层在社会动荡中损失殆尽,新的统治者才有可能对天下财富重新洗牌。

隋末战争中,大唐帝国的缔造者李渊本就是关陇士族,他和他的继任者都无法也不可能剥夺自己依靠的对象。所以,西汉、南朝、隋朝授田都是“每丁百亩”,唯独到了唐太宗这里,改为按官职授田:从五品至正一品依官衔分别分配五顷至六十顷土地,六品以下按爵位可占有五顷至一百顷。至于庶民,二十一岁以上“壮男”授田一百亩;至于寡妇、中男、老男、笃疾和废疾,对不起,不在授田之列。

更为重要的是,但凡接受授田的庶民,都要从“狭乡”迁往“宽乡”。所谓“宽乡”,就是富庶地区,是长安京城一环以内,是城里;“狭乡”就是土地贫瘠、无人耕种的地方,迁往“狭乡”的人还要把户籍迁出京城长安!即使在“宽乡”,朝廷对“壮男”授田实际上也只是每户六十亩,较隋朝及前朝各代公认的标准少了40%。

“狭乡”几亩土地本来就可以在“宽乡”换到几十亩土地,这哪里还是“授田”,说是抢劫都不为过!

第二件事:帝国是要有点规矩的,最大的规矩就是服从皇帝,包括所谓“敢于直言犯谏”的魏徵!

为了确立皇族的统治地位,唐太宗命高士廉修订《氏族志》,名义上是为魏晋以来的士族高门确定门阀。高士廉是一个很懂事理的人,他在收集全国士族家谱、考证世系的基础上弄出来一份《氏族志》。在最初的《氏族志》中,天下士族高门被分为九等,李姓皇族位列第三。

这已经是高抬李姓皇族了,在士族高门中,关陇士族根本就排不上号,不过是一些汉代“豪强”而已,何况李唐皇室在关陇士族中也不应该名列第一。

对于这个很炫的马屁,李世民还是非常气愤。

看完初稿后,他指责高士廉:世俗相沿,江南崔、卢、王、谢是源自山东的一等大姓(看来李世民也知道自己门第不够)。现在,你必须知道,是我李家平定四海,难道你看不起我赏赐的官爵(赤裸裸的威胁)?所以,绝不得以前世祖先功业论士族高低,修订《氏族志》,皇族李姓必须排第一!

有这样的《氏族志》,连老爹都坑、亲兄弟都杀、历史都敢篡改的贞观朝,怎么可能真的存在直言敢谏的大臣?

让我们来看看魏徵。

—魏徵本是瓦岗军李密的谋士,瓦岗军败亡后魏徵降唐,居然自告奋勇去招降瓦岗寨残部;劝降未果,魏徵再为窦建德所俘,结果—投降;

—窦建德在武牢为李建成所破,魏徵为李建成所俘,结果—投降;

—李建成为李世民所杀,魏徵被俘,结果—投降(李世民如果败亡,估计魏徵一样能找到一个新主子)。

魏徵根本也不是什么宰相(仆射),贞观朝共任用二十三名宰相,二十三人之中马周、张亮、褚遂良、许敬宗都是魏徵的晚辈,轮了多少圈,就是没有轮到这个号称直犯龙颜的魏徵。

所谓魏徵直言敢谏,除了不许唐太宗喝酒吃肉玩女人,就是一些求饶的哀鸣:李世民你如果敢杀我,你就是历史上的昏君。所以,李世民才说:“你们都觉得魏徵说话难听,我倒是觉得很中听,很好听!”

最离谱的是,魏徵每次冒犯唐太宗后,居然都要记录下自己的言行,并编写了一本“魏徵语录”,专门收集他所谓的“直言”。魏徵死后,褚遂良把“魏徵语录”献给了李世民,李世民一怒之下毁掉了魏徵的墓志铭。

可有这样的直臣?

说白了,魏徵不过是换了个花样拍马屁而已。

第三件事:铸行开元通宝,用于放高利贷—官府放高利贷。唐太宗铸行的开元通宝确实成色很好,一千钱成本在九百钱左右。只不过,贞观朝开元通宝最主要的用途是用这种钱放贷款,即臭名昭着的“公廨钱”。所谓“公廨钱”,就是官营高利贷,官府将钱借给黎民百姓,然后收取本息。公廨钱始于隋文帝杨坚,杨坚对公廨钱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只能用于为贫困的农人购买种子和度过荒年。

唐朝的公廨钱,就算承贷者死亡、逃亡,本息也要由子孙偿还;如果没有子孙,就要由亲族旁系代偿;如果旁系亲属死亡殆尽,就由支族偿还;如果族人也没有,一定要当地的人代偿。用彭信威先生的评价,公廨钱就是。

反正最后要还钱!百姓之利,以权夺之,形同猛火;以商夺之,摧之无形!

非但如此,李世民及其手下还对公廨钱进行了金融创新,官府不但可以对黎民百姓放款,大官也可以对小官放款—摆明了就是直接索贿!

李世民亲自修订了《今上实录》,《旧唐书》、《新唐书》当然不会对公廨钱造成的惨状过多描述。没有关系,北宋年间这个悲剧会重演,到时候我们再详细说。

第四件事:三征高丽。

贞观年间,一小撮高丽好战分子越来越猖狂,不但扣住新罗、百济对唐朝的纳贡,不允许唐太宗收葬隋朝将士尸骨,还窝里反杀掉了亲唐的建武帝(高丽王)。

以隋朝经济之鼎盛,隋炀帝三征高丽尚且无功而返,何况疲敝的唐朝初年。果然,唐太宗三征高丽,结果:全败!唐军所失,千条万条,其实就一条,粮食不够。

唐太宗三征高丽,前后耗费了十几年时间,也耗尽了大唐帝国血脉。贞观末年,开元通宝已经在市面上消失了。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这位在史书上最伟大的帝王最后一次颁行讨伐高丽诏书,未及出师就溘然长逝。

无字碑上的轮回

真实的武则天,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简要回顾汉武帝年间的盛衰循环,因为武则天当政期间的政策,完全是汉武帝政策的20版。

贞观末年,皇九子李治在争夺储位的斗争中成为唐高宗,太子李承乾被判充军,皇四子李泰被圈禁,皇三子李恪被处死。能在如此残酷的搏杀中胜出的人,绝不可能如史家所言“仁弱”,这同样是一位工于心计的帝王,他创造性地把货币改革与削弱关陇士族结合在一起。

高宗即位之初,全国范围内恶钱盛行,物价更是一飞冲天。当然,铸造恶钱的人不可能是无权无势的黎民百姓,而是那些把持着朝廷要害的关陇士族。对皇权来说,关陇士族已经不再是朋友,而是阻挡皇帝唯我独尊的绊脚石。

高宗登基六年,办了两件大事:货币改革、废黜出身关陇士族的王皇后。废黜王皇后与推行货币改革在同一年发生,并非偶然。

先说第一件事,货币改革。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高宗下令皇室重新铸行开元通宝,各地官府必须以开元通宝收缴旧钱,比例为1∶5。开元通宝的重量实际上与隋五铢钱相仿,为三克;唐初恶钱在一克左右。这样的兑换比例,关陇士族会吃大亏的,不过是皇权以货币改革之名掠夺财富的伎俩。

再说第二件事,废黜王皇后,扶持武瞾登上后位。武瞾即武则天,与她卑贱的出身相比,皇后王氏家族可是自高祖起就与李唐皇室联姻的士族高门。所以,徐敬业才在《讨武氏檄文》中说。

是不是武则天在幕后策划废黜王皇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王皇后被废,关陇士族在中枢朝堂上就岌岌可危了—连皇后这样根深蒂固的位置都保不住,何况长孙无忌、禇遂良、上官仪这些出身关陇士族的臣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没收财富只能削弱关陇士族的实力,只有将他们彻底赶出朝堂中枢,才能彻底斩断关陇士族掠夺财富之手。

遗憾的是,历史并没有给唐高宗展露才华的机会,推行货币改革当年,他经常头晕目眩、目不能视,后来终于发展到不能亲自处理朝政,大权落入武则天手中。

关于武则天,几代史学家对她的评价大相径庭:20世纪50年代岑仲勉先生着《隋唐史》言称武氏当政二十年,毫无建树;60年代,郭沫若编撰历史剧《武则天》,断言;70年代末,关于武则天的评价又完全翻转过来,说她;从80年代冯宝宝版《武则天》到今天的《一代女皇》、《无字碑歌》……人们对武则天的艺术描写更多出于一种对女性的尊敬,毕竟她是中国历史上数三数四的女皇(武则天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仅武则天本人的密友陈硕真就于永徽四年在扬州起事,并于同年称帝)。

真实的武则天,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汉武帝年间的盛衰循环,因为武则天当政期间的政策,完全是汉武帝政策的20版。

汉武帝的做法是:第一步,为筹集征伐匈奴的费用,先铸造虚值货币白金币;第二步,货币改革失败后要求全国富人捐献财富,结果没有人肯捐献;第三步,盛怒之下,汉武大帝颁行“告缗令”,要求百姓告发匿藏财富的人;第四步,“告缗令”断掉了小农最后一丝生路,流民第一次出现在西汉帝国版图之上;第五步,为控制局势,汉武帝迅速使出铁腕,任用酷吏镇压豪强;最后,不可一世的汉武帝下《轮台罪己诏》,忏悔一生所为。

汉武帝20版的历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货币改革,类似于汉武帝年间的白金币。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也就是武则天成为皇后当年,她下令铸行“乾封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