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理想篇
5896200000016

第16章 人生的信仰和态度(3)

2.人生态度的形成条件

人生态度的形成是一定客观环境和主体选择相互作用的结果。

(1)社会环境对人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作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二者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在影响着人生态度的形成。而对人生态度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是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物质生产方式以及由它所决定的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教育制度、社会风尚习俗与先前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等,也包括家庭环境。首先,一定的生产方式对人生态度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拿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是人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决定着人们的思想。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因而,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具有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其次,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社会环境对人生态度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接触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社会环境,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则会通过种种渠道对人们人生态度的形成,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或好或坏的重大影响。再次,家庭生活对人生态度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是人生中所处的最切近、最具体的社会环境,对人生态度的形成有着先决的和直接的影响。每个人从小就生活在家庭中,家庭教育与家庭风气,父母品行,长辈的人生态度都时刻影响着子女们的成长。一般说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谐民主的家庭生活,父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长辈道德上的身体力行等,对后代人生态度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相反,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和,长辈自身品格低下,举止不端,对子女教育粗暴或过分溺爱等,则会对后代人生态度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

(2)主观选择是人生态度形成的关键。人生态度体现着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无数事实说明,人的主观努力的方向、程度,对确立一定的人生立场和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的主观方面,最重要的是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生态度,都受着一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支配和制约,而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现又总是具体体现在人们对待一系列人生问题的基本态度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失恋、患病、遭受意外打击等,会使人产生多种人生态度:或消沉,一蹶不振;或拼搏,在逆境中奋起;或看破红尘,玩世不恭;或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这都与他们各自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直接相关。这也说明,人生态度的形成并不是消极被动和机械地接受社会影响的结果,而是人们在客观环境影响下不同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建构,自觉选择的结果。

人生态度的形成的各种因素,并非孤立地发生作用的,而是交叉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生作用的。正是这些主客观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3.人生态度的特征

人生态度有着自己的性质和独特的表现方式。从社会属性和范围方面讲,具有时代性、阶段性和多样性;从内在结构方面讲,又具有对象性、相对稳定性和非直观性。

(1)时代性。时代是历史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条件的综合体,每个时代都有着反映其时代精神的主体意识。人总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人生态度同样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特点。因此,必然受时代与时代精神的影响和制约。从横向看,人生态度渗透着时代精神,时代精神规定着人生态度的取向,引导着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从纵向看,人生态度又是历史的,发展变化的,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的人和同一时代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其人生态度是不相同的。

(2)多样性。由于人们受客观环境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个人经历体验与感受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多种多样的人生态度。有以"求知。、"求实"、"求真"为倾向的求索态度;有以"成绩"、"业绩"、"实绩"为目的的奋斗态度;有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奉献态度;有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的务实态度;有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信条的追遂私利的态度;有人生在世,及时行乐的享乐态度;有不求上进,甘居平庸的人生态度;有悲观失望的厌世态度;有"命中注定"的宿命论的人生态度等等,举不胜举,这些都是人生态度多样性的表现。

(3)相对稳定性。人生态度不是一时出现的感情冲动或短时间的一种思想念头,而是贯彻于学习、劳动、工作、生活之中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思想倾向,所以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又是相对的,并非不可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和人们所受教育的变化而改变。

(二)科学人生态度的主要内容

科学人生态度,就是无产阶级人生态度。大家知道,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她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因而其人生态度也最先进、最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和革命乐观主义三个主要方面。

1.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本点,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革命者的高尚品质,也是无产阶级人生态度的主要内容。

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主要是指态度主体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人生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持客观的态度。认真对待人生中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按照社会需要和可能,结合自己的志趣和力量,选择最能发挥和创造自己人生价值的行为,并求得成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态度的认知因素,它要求人们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努力做到:

第一、要忠诚老实。忠诚老实是指说话、办事、待人接物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它是实事求是人生态度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体现。忠诚老实要求我们忠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利益,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政治生活、道德生活中,在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中,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搞两面派;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知错必改,决不文过饰非。

第二、要严密谨慎。严密谨慎是指办任何事情,都要严肃认真,周到细心。它是实事求是人生态度在工作态度和作风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品格。严密谨慎要求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不要粗心大意,马虎草率。

第三、要坚持真理。真理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实事求是和坚持真理是密切相关的。实事求是是坚持真理的前提,坚持真理是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离开了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就是一句空话;离开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就无从谈起。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代,改革开放需要一大批实事求是、有胆有识的改革者,更需要一大批具有实事求是精神的又红又专的建没人才。因此,在全国、全党普遍提倡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良好风气,乃是振兴中华、实现四化之大计。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向上的精神支柱。它使人生活充实、有价值,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积极进取人生态度要求人们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勇于开拓创新,不断追求,坚韧不拔,拼搏向上。在政治上,它要求人们自觉学习革命理论,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经得住各种社会潮流的冲击;在思想上,它要求人们不断追求真理,注意观念更新,能敏锐地反应并热情支持新生事物;在工作和事业上,它要求人们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创造科学的工作方法,讲求劳动效益和办事效益。既有锐意改革,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又有当机立断的应变能力,目前,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竞争的社会,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方位和时空支点上,需要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积极进取人生态度体现了态度的意向因素,它要求人们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努力做到:

第一、有科学的认知态度,科学的认知态度,是指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理解全面正确,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只有确立科学的认知态度,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时代精神、认识自我、认识人生。

第二、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开拓创新就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没有创新意识,凭其自然,满于现状,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就谈不上积极进取。当前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最需要人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第三、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不管你承认与否,这种心理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通向目的地的必经之路。意志坚强者,自觉努力坚持得好,目的就能实现。相反,意志薄弱,自觉努力差或不进行自觉努力,就达不到目的。坚强的意志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艰苦的磨炼。耍有不怕吃苦、不畏困难,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要去的勇气。把艰苦和困难当成磨炼意志的有利条件,永远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开拓前进。

3.革命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

革命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是指对生活、事业、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无论在怎样艰难的环境和困苦的场合,都不灰心,不气馁,不悲观,不动摇,始终有必胜的信念,保持旺盛的斗志。革命乐观主义态度,要求人们乐之有理,反对盲目乐观;乐而不忧,忧而不愁。它表现在得与失、索取与奉献上,要求人们有一种"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崇高思想境界;表现在对待困难上,要求人们既能做到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又能做到在战术土重视困难;表现在对待逆境问题上,要求人们要勇于正视逆境,在逆境中奋起,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和掌握自己的命运,对人生前途充满自信。革命乐观主义人生态度体现了态度的情感因素,它要求人们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