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5913700000026

第26章 儒家重世,人游刃于人海苍茫(3)

在不少有层次的人看来,中国人生活的最高典型应属中庸的生活。林语堂先生在《谁最会享受人生》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提出要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实行一种中庸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哲学。林语堂先生说:我相信主张无忧无虑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一定要叫我们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一个彻底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渔父的生活,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父一般去做绿水之王。不过要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那种哲学,终究是拙劣的。此外还有一种比这自然主义更伟大的哲学,就是人性主义的哲学。所以,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应该说,在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古今哲学中,还不曾发现过一个比这种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 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与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有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完全不做工,或是可以称心如意地资助朋友;钢琴也会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子的壁炉;书也读读,可是不能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总而言之,这种生活当为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自以为聪明却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些出风头、走极端欺世盗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人所不齿的。

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意义。但好胜心难以满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背离了中庸之道。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

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这就是“中庸”的原则,这就是中庸之道。中庸说来简单,实际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失之偏颇。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曾经年少轻狂,愤世嫉俗,难免言行偏激。如今学会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曾经悲观失望,想人生在世,难免风流云散。如今接受生老病死是自然过程,以自然心对待自然。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昧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

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只能从平凡的实在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把这些实在的小事做好了,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讲中庸之道的人,在处理一般人际关系中,应该要讲厚道,注意与人为善,以诚、以宽、以礼待人。要具有不计较个人得失恩怨的广阔胸怀,能够容纳各种不同意见,团结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共同把事情办好。讲中庸之道的人,决不偏听偏信,在处理问题时,总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经过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处理。因而讲中庸,也是讲民主。讲中庸,不是搞折衷,放弃原则。因为中庸之道即是“正道”、“定理”,也就是原则,而正道只有一条,定理只有一个。讲正道、讲定理、讲原则,就是要辨黑白,论是非。不能把事物的各方面“折衷”起来,超然于是非之外,混迹于黑白之间。中与和结合起来,便经常地永恒地维持统一、一致、均衡的局面,社会就能够繁荣,天下就能够太平。

立即行动胜于一切

【儒家语录】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正言正说】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逸,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学习而去匡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就可以算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整段话孔子是在讲做人的道理,我们现代常引用来做为自己座右铭的,要数“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一句了,就是告诉我们要严谨慎重地说话,勤奋敏捷的行动。

孔子这样说,显然是很重视行动的价值和意义的,因为没有行动,一切言词都是空洞的。成功者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有一条路却是每一个成才者的必经之路。这就是行动,行动胜于一切。只要一息尚存,只要“现在就去做”的念头从你的潜意识闪到意识里时,你就要立刻行动。人生最昂贵的代价之一就是:凡事等待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天永远都不会来,因为来的时候已经是今天。 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可以用来超越对手,实现目标的一天。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希望永远都在今天,希望就在现在。

比尔·盖茨说:“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当‘立刻去做’从潜意识中浮现时,立即付诸行动。”从小的事情开始,立即去做!养成习惯,机会出现时,你就能立即行动。

常有人这么说:“成功开始于想法”。但是只有想法,却没有付出行动,想法永远都只是想法,不会成为现实。一个业务员要成功,必须拜访无数的客户。如果不知道顶尖的业务员,一天拜访多少个客户,那么你就没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无法付出顶尖业务员所做的行动,你就无法提高成绩。成功的人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当一般人放弃的时候,成功的业务员会找寻下一位顾客;当顾客拒绝他的时候,他会去找寻如何自我改进的方法,以及顾客不购买的原因。他们永远都在不断的改善自己的行为、态度、举止和自己的人格。他们总是在探索顾客的心理中的追求。总是希望下一步活动会产生更大的行动力,满足顾客的一些需求,他们永远在行动中。

相比之下,有些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学习、不创造,每天在抱怨、麻木、颓废中度过。他们哪来收获呢?一个成功者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其所能干了一天之后,第二天照样接着去干,不断的行动,直到成功。有些人总是喋喋不休的大说特谈他以前错过了多么好的成功机会,或者正在“打算”将来干多么大的事业。失败者总是考虑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我就会……”所以总是以失败告终。怨天尤人不会改变命运,只会耽误我们的时间,使我们没有时间去取得成功。幸运不是偶然的,只要勤奋工作,专心致志去做好你现在的工作,坚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便能迎来成功的硕果。

请你养成习惯,先从小事上练习“现在就去做”,这样你很 快便会养成一种强而有力的习惯,在紧要关头或有机会时便会“立刻掌握”。如果你有个电话应该打,可是你总是拖拖拉拉,而事实上你已经一拖再拖。如果这时那句“现在就去做”从你的潜意识里闪到意识里:“快打呀!”你就该毫不迟疑地开始行动。或者,你把闹钟定在早上6点,可是当闹钟响起时,你却觉得睡意正浓,于是干脆把闹铃关掉,倒头再睡。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你将来就会养成习惯。假使你的潜意识把“现在就去做”念头闪到意识里,你就不得不立刻爬起来,那么你就真的战胜了人性的弱点,长期坚持下去,你就会养成“现在就去做”的习惯。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辉煌的梦,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的一生书写辉煌,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其中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也许很难一下说得清。但是,行动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没有行动就没有成功,更不可能辉煌。有的少年朋友想得很多、很绚丽,却不爱把这些想法与行动结合起来。结果,美丽的梦幻成了肥皂泡,一触即破,自己也成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庸才。事实上,每一位成才者都为自己的梦付出过艰辛的劳动。徐悲鸿的画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他那勾勒得栩栩如生、呼之即出的《奔马图》成为现代美术史上的珍品,无疑他是成功的。钱学森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理论奠基人,被选进《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录》。无疑,他的一生也是相当辉煌的。

但是,你知道为了这份辉煌,他们付出了多少劳动吗?徐悲鸿临摹了三十年中外名家大作!钱学森为了精通数学、物理学、空气动力学、系统工程学等理论,整整用了二十余年时间。无数个春夏秋冬,数不清的清晨和黄昏,他们都在行动着,为理想而作。

著名成功学家陈安之的讲座好多人都听过,他曾经讲了行动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意义不可取代。别人之所以会比你成功,因为他行动的次数比你多,摸索的次数比你多,失败的次数比你多。如果你不敢行动,不想行动,不愿意去行动,那么你就没有办法知道成功的秘诀。所以凡事立刻行动,马上行动,现在就去做,千万不要放弃你现在任何一个念头。一个比失败最严重的问题,一个比不负责任还要严重的问题,一个人不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缺乏行动力。他凡事拖延,通常成功者是马上行动,他想到的话,明天再做,后天再做,我先睡觉,让我休息一下,我先喝一杯咖啡,我资料还没有整理好……他总是有一些借口来告诉他自己为什么现在不能行动。

任何成功人士都了解立即行动的重要性,我觉得下决定就下一次,但是行动一定要很多次。一个人之所以会比你成功,因为他行动的次数比你多。我们知道,路需要一步步地去走,饭需要一口口地去吃,纵使你有再灿烂的梦,也需要从迈步开始。如果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的梦,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儒家语录】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正言正说】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活一世,毁与誉,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的。名气越大,越是难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将你狠狠地踩在脚下。岂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盖棺之人,也难以定论。

孔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来,孔子一直为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顶礼膜拜了两千五百多年。五四时期,又被打翻在地,叱为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及至文化大革命,又再踩上一脚,轰轰烈烈的“批林批孔”运动,全国共诛之,全民共讨之。真可谓无常世道,险恶人心。

然而孔子还是那个孔子,加诸其身的毁也好,誉也好,又与孔子及其思想本身何干?

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为试矣。”别人的攻讦也好,吹捧也罢,全不必当回事的。假如有人捧人捧得太厉害了,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目的。就拿孔子本人来说吧,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们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过是利用他的学说,用以禁锢民众思想,作为巩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罢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在狂贬的那个人未必就真有那么坏,大家都在狂捧的那个人未必真就那么好。因此于人于事,切勿轻信盲从,须得经过自己的考察判断再下结论。明白了此中道理,对于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也就见而不怪了。

一般而言,毁谤的产生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误解、嫉妒、别有用心的恶意诋毁。对此,孔子有这样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别人不了解你,嫉妒你、攻击你,你也不恼怒,而是时常反省自己,我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与其浪费时间去反击别人的指责,倒不如埋头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赞也好,贬也好,嘴巴是生在别人身上的,谁都有说话的权利,岂是我能左右得了的?对于别人的评说,套用《论语》里的一句名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吧。至于有些无聊的家伙,你越理他越来劲,倒不如笑骂由人,随他去。很多时候实在是没道理可讲的。

孔子在这方面有很多的见解与感悟,他说:“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象水一样暗中浸渍的流言,以及切肤般的诋毁和诬陷,在你这里都行不通,那你就可以称得上是知事明理,境界高远的人了。

《论语》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鲁国有个名叫叔孙武的人在朝庭中说孔子的坏话。子贡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真的圣贤,如日月之华,恶意的毁谤对他无伤分毫,倒是那些不自量力毁谤者自取其辱罢了。

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你就是自己的上帝

【儒家语录】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正言正说】

夫子说:“君子发奋图强,依靠自己的能力;小人投机取巧,总是攀付别人。”

孔子说:“君子靠自己,小人求别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但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一味地依赖他人,因为别人的脚步注定是别人的去处,自己的双脚走出来的才是属于自己的路。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哓的长篇神话小说,唐僧与他的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真经的故事虽为虚构,历史上却有一段相关的真人真事。

历史上的唐僧姓陈,法号玄奘。13岁就出家当了和尚。唐僧从小好学,为了钻研佛经,他周游了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地,寻访有名的佛学大师。可是佛教宗派很多,佛经的译文错误也很多,解释的经义往往互相矛盾。于是,他决心亲自到佛教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半岛)去查个水落石出。

唐朝贞观年间,政府禁止私人随便出国。凡出入国境都要得到国家批准。627年8月,唐僧向政府申请出境,遭到拒绝。决定西游的唐僧便夹在商人中间混出了玉门关,单人匹马地踏上了西行的征途。那一年,他才二十八岁。

过了玉门关,进入了一望无际的莫贺延,莫贺延是现在西安到哈密之间的大沙漠,有八百多里长,又称八百里流沙。白天“炎风如火”,夜里又“寒风似刀”,气候变化无常。茫茫黄沙之中,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地上连小草也不长。一路上,经历了饥渴难耐、精疲力竭等种种艰难困苦,唐僧孤身一人,只有一堆堆白骨和驼马粪当路标,引导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