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5913700000030

第30章 道家做人,人清乾坤静(2)

雨果说:“思想就是力量。”思想寓于知识,思想源于学习,思想得自实践。让我们做学习的主人,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在思想的阳光雨露下成长进步。只要思想之树常青,我们的思路就会喷涌而出,我们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我们的前途就会无限光明。

有时候,慢就是快

【道家语录】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心语雅说]

大道犹如一缕游丝,绵延不绝却不见形迹,但它发挥作用却永不衰竭。

——《老子》第六章

道家练气,呼吸吐纳,深慢柔和,讲究绵绵密密,若存若亡,神态安定祥和,情怀愉悦轻松。道家的静养之术,其关键也在“慢”字一诀,就是节奏慢,包括呼吸慢,心跳慢,吃饭慢,动作慢……

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下某个景点,有一块醒目的标牌,上面写着“慢慢些,欣赏啊”,欧洲人和去过欧洲的人都非常欣赏这句话。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讲效益讲速度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现在要来说慢,是否有点不合时宜呢?

其实,快与慢是一对辨证因素,快与慢相辅相成,相比较而存在,没有慢就没有快,快也有所短,慢也有所长。

有时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冲动最快,但解决问题的效果最慢!

速成很快,可是却很难笑到最后!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你也许会看到,有人很有耐心地努力了一辈子也从来没有成功过。不过你倒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一点:如果没有耐心不努力,就不会有收获。

心理学家一再告诫人们:成就某事的动机水平和压力程度以适度为宜。透支身体来换取事业的成功,最终换来的可能是失败;本来想走快一些,结果可能是再也迈不出一步。

人生不可能都投入工作,有劳有逸,劳逸结合,成日里一吃完饭就工作,肯定大多数人都受不了,少数人即使短时期内如此,那也不可能坚持不懈,否则可能会带来疾病,甚至会有性命之忧。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如若不是那样通宵达旦,他断不会死得那样早。

任何人长期不休息都会非常疲劳。所以,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来一曲《阳春白雪》,或者《春江花月夜》,这不仅是生命中的点缀与补充,甚至可以视为人生的享受,本职工作与业余休闲如果处理好,就能够怡然自乐,走慢一点,就走得轻松一点,也更洒脱一点。成功不是一天造成的,人生宏大的目标应该以积累小目标为基础。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应人们的邀请去作一场演说。

会场上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推销大师出场。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这位推销大师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球的一边。

人们好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他面前。推销大师邀请了两位身体强壮的年轻听众来到台上,要他们用大铁锤去敲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年轻人抡起大锤奋力向那吊着的大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后,吊球动也没动。他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大铁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可是大铁球还没有动。

会场变得寂静无声,这时候,推销大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开始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敲打。 他用小锤对着铁球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然后再敲一下。

人们奇怪地看着他单调地敲击着铁球,知道他一定还有下文。

他就那样持续地敲着铁球。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人们终于沉不住气了,会场开始骚动,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自己的不满。推销大师仍然一小锤一停地敲着,仿佛根本没有看见人们的反应。

有是10分钟过后,坐在前排的人突然叫道:“球动了!”

霎时间,会场又变得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个球以很小的幅度摆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大师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默默地听着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

吊球在大师一小锤一小锤地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年轻人用大锤也没有打动的铁球,在大师小锤的敲打中却剧烈地摆荡起来,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推销大师终于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候,慢就是快,如果你没有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时间去面对失败。

慢就是快,这是生命的辩证法。慢就是快,因为慢会思考得更深刻,看得更清楚。相反快反而慢了,因为走马观花的生命铁定会遗失更多美丽的细节。

慢同时也是一种调整一种回顾一种总结。在讲究速度讲究数量的时候,你全身心投入工作,多半是来不及仔细琢磨仔细推敲,静下心来思考的。对于现代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而言,有可能你生产的越多,损失越大,因为可能你正在生产的产品,是国际和国内大市场已经滞销和淘汰的东西。所以,一个企业,不妨把前进的脚步放慢一点,这样才能生产出更新更好的产品。

“只听响,不见车”,这种情况在近年的车市已经出现了几次,新POLO、凯美瑞、都是在还未销售之前就掀起了关注热潮,上汽荣威也是其中的一员。

几个月来,上汽荣威这款中高级车的靓照频频见于报端,但消费者至今还没有见到真车,价格也还不得而知。铺垫时间如此之长,厂方高层表示,慢就是快,慢慢熬才能做出一个好品牌。

上汽荣威是上汽全新首款自主汽车产品,它是在原罗孚75全部知识产权基础上开发而成。当这款车型正式名命“荣威”并公布Logo后,媒体对其的关注达到了高峰。然而在数月后,荣威的价格还是没有公布出来,而在各大城市的荣威4S店也还不能接受预订,可是每天来电询问的消费者还是很多。

上汽荣威厂家高层认为,荣威是上汽第一款自主产权的中高级车型,对于上汽今后的自主道路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要成功推广荣威,不应该靠追求产量,也不应该靠盲目地追求市场占有率,而应该靠品牌价值,有了品牌价值,荣威今后的道路才能走得顺利,今天的慢是为了明天的快。

的确,树立一个好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慢慢熬制才行。

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少年李白曾见一老妪在河边磨铁杵,李白问做甚用处,答曰磨针,且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才能完成的,曹雪芹一生只写了一部《红楼梦》小说,尚没有写完,如果不是精雕细刻,他也写不出如此不朽之作。

这样说来,对自己的以往加以回顾总结,调整一下思绪,寻找不足,汲取教训,也要慢一点。即便是休息下来,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那也是补充能量养精蓄锐的一种方式。

慢不是停滞,往往是一种艺术的雕琢打磨,一种人生的享受,一种审美创造的需求,很多时候,慢实际上就是快。

急流勇退是保身之道

【道家语录】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心语雅说]

功成了、名就了,就应急流勇退,这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难填满,一个是大海,一个是欲望。大海填不满,体现的是它的包容,它的海涵,它的博大精深;欲望填不满,体现的却是人性的贪婪,人性的丑恶。俗话说“欲火焚身”,要想保全自己,善始善终,还是来听一听老子是怎么说的吧!他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还说“揣而税之,不可长保。”也就是说一个人手中的那把武器已经很锋利了,但越锋利,锋刃就越薄,遇到稍微坚硬一点的东西就砍缺了,所以不能长久保持这种锋利。一个人有了能力,要懂得谦虚;有了过人之处,要懂得韬光养晦。要知道,任何事物发展到顶峰,都会走下坡路。

战国时期的商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商鞅变法也是中国古代一次最彻底的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变法使秦国一跃而成为诸侯中的强者,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商鞅也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他在河西之战中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但他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一味进取,没有适可而止,终于惨遭五马分尸的酷刑。

当初商鞅到秦国后,通过孝公宠臣景监的引荐,四次游说秦孝公。

先是说之以“帝道”,孝公听得昏昏欲睡,于是责备景监说:“你推荐的人是个狂妄之徒,他讲的道理迂阔无用,你怎能向我荐举如此迂腐之人?”于是,几天之后,商鞅又说之以“王道”,这一次孝公承认商鞅博闻强记,但认为他这次所谈的学说不适用于现在的秦国。又过了五天,他又以“霸道”去游说,这次,秦孝公觉得商鞅的这种学说有实用价值,开始热情起来。当商鞅再见到秦孝公时,他谈变法强国之术,秦孝公大悦,连续共谈三天而无倦容,最后令商鞅为左庶长,主持秦国变法。

新法的具体内容是改革旧制,以图富国强兵。但改革旧制就是向整个旧势力挑战,必然遭到激烈反抗。商鞅仗恃秦孝公的坚决支持,不顾为此得罪人。

太子被得罪了,太子师傅受了肉刑;宗室贵戚被得罪完了;一些朝臣被得罪了,颂扬新法和非议新法的许多咸阳人都被得罪了。商鞅的变法虽然从本质上来说会受到全国百姓的支持,但商鞅执法严苛却使一些百姓怨恨。而且变法是自上而下的,上面的人,树敌太多,而他是一个从外国来秦国做官的人,在秦国本无根基,又树敌太多,凶险在潜伏着。但商鞅对此毫无察觉。

周显王二十九年,他率兵伐魏,计俘魏将公子印,大败魏国。秦孝公论功行赏,封商鞅为侯,将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地十五邑封给他,从此人们称他商君,历史上称他“商鞅”也由此而来。商鞅更是洋洋得意。

就在他被封为侯后,一个叫赵良的人来见他了。这个赵良,原是他的熟人,见面后商鞅因已暴贵而得意,并表示愿意和赵良交朋友,意思是赵良现在可以沾他一些光。赵良苦口婆心劝他要深思祸福荣辱盛衰之道,及早抽身而退。

商鞅问赵良:“我大治秦国,你不高兴吗?干嘛还劝我身退呢?”

赵良答道:“一个人能听相反的声音才叫做‘聪’;能正确审视自己才叫‘明’;能战胜自己才叫‘强’。你决不可因贪名位和追求享乐而绝了自己的后路啊!”

商鞅不听规劝,反而洋洋自得地摆出自己变法的功劳,并问他与秦穆公建成霸业的五羧大夫百里奚相比谁更有才能。

赵良答道:“五羧大夫辅佐秦孝公成为西戎霸主,但自奉甚俭,暑不张盖,劳不坐车,在国都内行走不带随从和仪仗。他死后,秦国男女流涕,不大懂事的孩子都不再唱歌,这是他施德于百姓的原因。可是你商君相秦后,急功求成,伤人太众,积怨蓄祸太多。自己又大肆享受富贵,外出时前呼后拥,武士横刀持剑,仪仗排场那么讲究。”

赵良的精辟分析很快就被严酷的事实证实了。周显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去,当年的太子嬴驷继承君位,即历史上的秦惠文王。他的那位被割了鼻子含恨七年杜门不出的太子师傅公子虔,指使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逃到魏国。魏国记恨他前番用诡计俘虏公子印之仇,派人将押送他回秦国。商鞅又寻机逃跑到自己的封地商。当年被商鞅处以黥刑的公孙贾率兵把商鞅捉住。

商鞅被押到咸阳后,秦惠文王下令将他处以“五马分尸”的车裂之刑。

商鞅之死有历史的客观的原因,但主观上商鞅得罪的人太多,执法太苛刻,功成后贪恋富贵而不知急流勇退,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一个人对自己的聪明、权势和财富等,都要有所克制,自保自持,聪慧过人要懂得谦虚包容,权势极人要懂得隐遁退让,这才是人生进取和明哲保身之道。

由零开始,白手起家,当代巨商李嘉诚成了人们心目中成功富豪的典范。然而历数李嘉诚几次重大的赚钱交易,却发现这位被称为“财技之神”的财技谋略家,更多的时候采取的是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逆境取胜之道,以及审时度势、见好就收,及时抽身的功成身退之道。

李嘉诚有一句至理名言:“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这是他多年以来“见好就收”策略的最佳注解,即“拿得起,放得下”。李嘉诚正是善于“见好就收”,才使他在商场上春风得意,百战百胜。

李嘉诚靠生产塑胶花掘得第一桶金,并成为“塑胶花大王”。然而,早在李嘉诚开发塑胶花之前,他就预见到人类崇尚自然,所以塑胶花无论如何也不能取代有生命的植物花,塑胶花终究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只能风行一段时间。。

作为塑胶业的“大哥大”,长江公司虽然拥有稳固的大客户,但是当时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最后走向萎缩,已是不能以人的意志来扭转的大趋势。这样,竞争势必日益残酷。此外,越来越多的信息也在向李嘉诚敲响警钟。

1972年,塑胶业的从业人员达到香港劳工总数的13.2%,塑胶企业达 3359家。李嘉诚从海外杂志上了解到,欧洲北美的塑胶花已被消费者扫地出门了。国际塑胶花市场正转移向南美等中等发达国家。香港也出现过几次塑胶花积压。

对此,李嘉诚见微而知著,就预见塑胶花快不行了,既然早有心理准备,也便能从容应对。他减少了塑胶花的生产量,减少了对塑胶产品的投入,但是他深知长江在塑胶业的地位和信誉是无价之宝,所以采取一种无为而治的态度,让其自由发展。他将主要精力和心血投注于缔造以地产为龙头的商业帝国。

该投入的时候就要果断地投入,该撤出的时候就应义无反顾地撤出,否则就会窒息而死。敢于放弃的人才能前进。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事业的前景有清醒的认识。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往往受非人力所能为的客观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他能够明察善断,占尽先机。像李嘉诚这样,他最早进入塑胶花领域,赚了一大笔钱后,审时度势,急流勇退,无论是进是退,都占尽先机。

神龙见首不见尾

【道家语录】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持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心语雅说]

看它不见,无色无形的,叫做夷;听它不到,寂静无声的,叫做希;摸它不到,无质无实的,叫做微。这三者,无法刨根问底细致分辨,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端并不辉煌灿烂,它的下端也不阴晦暗昧。它无开端,无尽头,延绵不绝,却又无法明确地表述,就只好又归结为超物质的存在。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影像的影像。这叫做惚恍。迎接它,却看不见它的开头;追随它,却看不见它的末尾。遵循古代的法则,来驾驭今天的现实。能认识、了解宇宙的本始,这就叫做大道的纲纪。

“道”是个什么形象呢?老子说它没有形象,因为看不见它,所以可以称之为“夷”;因为听不到它,所以可以称之为“希”;因为摸不着它,所以可以称之为“微”。正因为“道”无相、无声、无形,所以它才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