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5913700000008

第8章 儒家: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企业。而员工的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企业竞争惟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端正地学习态度,才能使我们比对手学得更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小处聪明必大处糊涂

【儒家语录】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正言正说】

大家整天聚在一起,谈话丝毫不涉及道义,却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是难办啊!

我们今天的人尤其容易犯这种毛病。茶楼酒馆、卡拉OK厅等娱乐消闲场所一坐就是半天,大家说些天气,说些股票,说些海湾战争、中东问题,这还算好的。更糟糕的是说些东家长,西家短,没有一句话是上得台盘,见得世面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现象。明末清初,顾亭林就曾经批评当时南方的读书人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而北方的读书人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言不及义也罢,无所用心也罢,都还只是无聊而已。可偏偏就是这些人还喜欢卖弄小聪明,大家凑在一起就专门研究张三,研究李四,耍些小心眼,出些鬼点子整人,今天攻击张三,明天攻击李四。在这些小聪明方面,这些人真正是天才,添油加醋,捕风捉影,甚至造谣中伤,无中生有。

社会上这种人如果多了,社会精神就趋向颓废了。这种坏的社会风气一形成,社会就要乱了。顾亭林就将明朝的灭亡归罪于南方士人的这种“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的坏习性。孔子讲,这种人正事干不来,歪点子却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好行小惠”。没有大智大德去服众,就耍小聪明,施舍小惠拉拢人。这种风气具有很大的同化作用,把人变坏。你不凑拢去,他们会攻击你,弄得你不好受,想干正事也干不成;你与他们凑在一块,就把你拉下水,同他们狼狈为奸,严重的会让你出人人怨而摆脱不得。

在政治谋略中,“小聪明,大糊涂”是万万要不得的。杨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杨修是曹操的主簿,他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是很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

刘备亲自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也率领40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有将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人们便把这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即令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众将大惊,请杨修至帐中细问。杨修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大家信服,营中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便把杨修斩了。

后人有诗叹杨修,其中有两句是:“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是很切中杨修之要害的。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兵出潼关,到兰田访蔡邕之女蔡琰。蔡琰字文姬,原是卫仲道之妻,后被匈奴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葫笳十八拍》,流传人中原。曹操深怜之,派人去赎蔡琰。匈奴王惧曹操势力,送蔡琰还汉朝。曹操把蔡琰许配董杞为妻。曹操一日去访蔡琰,看见屋里悬一碑文图轴,内有“黄绢幼妇,外孙杵臼”8个字。曹操问众谋士谁能解此八字,众人都不能答。只有杨修说已解其意。曹操叫杨修先勿说破,让他再思解。告辞后,曹操上马行3里,方才省悟。原来此含隐语“绝妙好辞”4字。曹操也是绝顶聪明的人,却要行3里才思考出来,可见急智捷才远不及杨修。

曹操曾造花园一所。造成后曹操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一“活”宇。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翻修。曹操再看后很高兴,但当知是杨修析其义后,内心已忌杨修了。又有一日,塞北送来酥饼一盒,曹操写“一合酥”3字于盒上,放在台上。杨修入内看见,竟取来与众人分食。曹操问为何这样?杨修答说,你明明写“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你的命令?曹操虽然笑了,内心却十分厌恶。曹操怕人暗杀他,常吩咐手下的人说,他好做杀人的梦,凡他睡着时不要靠近他。一日他睡午觉。把被蹬落地上,有一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曹操跃起来拔剑杀了近侍。大家告诉他实情。他痛哭一场,命厚葬之。因此众人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曹操的心,于是便一语道破天机。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犯着了曹操,杨修之死,植根于他的聪明才智。

杨修终于结束了他聪明的一生。他的聪明,大智者看来,其实只是小聪明大愚蠢。大智者能心里明白而不随便表露出来,绝不表现得比别人聪明。如果杨修知道他的聪明会给他带来灾祸,他还会耍小聪明吗?所以他的愚蠢处就是不知道耍小聪明会带来灾祸。这样的人算聪明吗?显然不算。多少年来,他被提拔得很慢,显然是曹操不喜欢他的缘故,这他没有意识到。曹操对他的厌恶、疑心越来越深,他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说,该聪明时他反倒真糊涂起来了。如果他迎合曹操,不表现他的小聪明,那么他很可能会成功的。人们也许会说,杨修的死,关键在于曹操的聪明和多疑,但是,换了谁,作为上级也不大愿意让部下全部知道他的心思,他的用意。显然,杨修最终非失败不可,这可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罗贯中说他“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也只是说对了一半。他的才太外露了,从谋略来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至少他不知道韬光养晦,不知道大智若愚,不知道保护自己。那么,除了灾祸降临,他还会有什么结果呢?曹操是何等聪明之人,在他跟前,笨蛋当然不会受到重用,才能太露也有“功高盖主”之嫌,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会掌握“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太聪明了反倒不如不聪明,实在是至理名言啊!

耍小聪明的人有两种灾祸,一个是被人猜忌防范而招祸,一个是自己会把事情办坏而不能成功。它可以使人得意于一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然而终究还是自毁,永远不会取得真正的、伟大的成功。从政的人耍小聪明会早早被扼杀在摇篮里,一个处处被人防范的人怎么能真正取悦于上司和同事呢?

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真正聪明的、有智慧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那是因为他们深藏不露,不到火候时不会轻易使用,一定要貌似平常,让他人不眼红。一味地耍小聪明,不管必要或不必要,不管合适不合适,时时处处显露精明,不仅无益于成功,还往往招来祸根。

《老子》中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不自以为是,反而会超出众人;不自夸成功,反而会进步。又云:“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不长。”这是说:那些盲目自傲,不宽容,耍小聪明,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好大喜功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是很难成功的。

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能使人毁掉。凡事总有两面,好的和坏的,有利的和不利的。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那主要是深藏不露,不到火候时不要轻易使用,一定要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你。一味耍小聪明,其实是笨蛋。因为那往往是招灾引祸的根源。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是做学问,还是治家务农,都不能耍小聪明。

欲超越对手,先向对手学习

【儒家语录】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正言正说】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是不是像他一样。

任何人,不管出身多么高贵,受过的教育多么良好,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人,都需要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相反,一个人不管出身多么低微,受过的教育多么不全面,只要不断的完善自我,也能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在今天,“见贤思齐”己经演变成我们对自我修养的一种要求,是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光大的。

但是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看见别人的成就就心怀嫉妒,看到比自己差的人就加以鄙视和嘲笑,这种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难成大气候,落得不堪收拾的下场。真正的聪明人,总是会向比自己强的人虚心学习,以使自己尽快达到对方的水平;而见了有毛病的人,则会对照对方来反观自己,看看自身是否也有这方面的不良现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才是能够切实提高自己的修养品位,而不会走向相反方向的有效途径。

自古以来,总有一些人,看到别人比他能干,比他强,就怀着一颗嫉妒之心,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去害人家。《草船借箭》中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草船借箭》中,周瑜看到诸葛亮才华横溢,处处胜过自己,便心生歹念想害死诸葛亮。他以军中缺箭为由,令诸葛亮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谁知诸葛亮满口答应,并立下了军令状。周瑜暗自高兴,满以为这下可以除掉诸葛亮了。而博学多才的诸葛亮,利用他渊博的知识,夜观星象,乘着大雾,去曹营“借”了十万多支箭回来复命,使周瑜的阴谋未能得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确有这种人。他们生怕别人超过他,当别人有了成绩、受到别人的赞扬时,他不但不虚心学习,而且,还在别人背后说长道短。这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实际上是极其狭隘、卑鄙的庸俗作风。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不是这样的人。他小时侯算术成绩很差,还常常不及格。他并没有因此而去嫉妒优秀同学,而是常常勉励自己:别人也是人,自己也是人,别人做得到的,我也做得到。于是,他研究别人为什么考得这么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数学家,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进取精神啊!

古往今来,但凡妒贤嫉能者都难以成大气候,甚至还会落得不堪收拾的下场。因为这种人心胸狭窄,一旦妒火燃起,就有可能失去理智,进而不择手段,以致一步步走向毁灭之路。战国时期的庞涓,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庞涓投奔了魏国以后,他的好友孙膑也受到了魏王有器重,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怕他超过自己,就以“私通齐国”为由,在魏王面前隐害了孙膑,孙膑在狱中后被救走,回到齐国。不久,庞涓带兵连败宋、鲁、卫、赵等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使庞涓连连败北,最后,孙膑用“减灶法”引诱庞涓来追,暗设伏兵,将庞涓射死在马陵道上。魏国从此衰败,并向齐国进贡朝贺。

庞涓最终死于非命的下场,可以说是他自己为自己铺设的。如果他能够向师兄孙膑谦虚请教,互相切磋,共同进步,说不定会出现像“将相和”那样的好景况,成就事业,流传美名。可惜的是,他没能见贤思齐,而是采取了卑劣的打击手段。结果,害了别人,更害了自己。

人生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对手,正因为这些陪伴我们的对手,使我们变得坚强、变得自信、变得充满活力。对手是一面镜子,他能帮我们照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做到更加完善自己。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是他们将我们的人生装扮,是他们将我们的心灵改变,让我们更进步,更完美。我们要感谢人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每一个对手。如果我们没有对手,没有强大的对手这个目标,让我们时时感到危机,我们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应该说,是对手造就了我们的成功,对手越强大,我们自己也就越伟大。我们还得感谢对手,是他们把我们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所以,要起超越对手,就先要向对手学习,绝不可让嫉妒之火烧了自己原本聪明的心智。

嫉妒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负面情绪,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情绪体验。它是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产生攻击诋毁行为,不但危害他人,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还会损伤自身。地位相似,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人之间容易发生嫉妒。

黑格尔曾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巴尔扎克说:“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一般来说,性格有缺陷的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因为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处事敏感、多疑、主观、固执、心胸狭窄、报复心强,不易接受现实,一旦自己的地位低于别人,就有可能运用想像,来编织他人的缺点,吹毛求疵,制造事端。

而具有强烈自我中心意识的人,更希望在各个方面超过别人,一旦自己无法或不愿超过他人时,常常会产生对他人的嫉妒,以求得心理平衡。

成功始于模仿,如果我们想成功,就应该将对手看做一个榜样,先模仿,再超越。也就是先从对手身上学习自己所不具备的才能,然后再通过不懈的努力追赶并超过对手,以实现自己人生的成功目标,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要鼠目寸光、心胸狭隘。一定要学会见贤思齐,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比别人强,人有所长也有所短。人固然应该喜欢自己、接受自己,但还要客观看待别人的长处,这样才能化嫉妒为竞争,才能提高自己。

永远不要嘲笑那些暂时不如自己的人,没有天生完美的人,只要他是在努力,在进步,就是值得我们尊敬并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