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曾国藩家书精选集
5914100000011

第11章 镇压太平天国时期(10)

你这次的回信,就把分类目录开出来,随信一起寄来。要分大纲子目,如伦理纲纪为大纲,那么,君臣、父子、兄弟则为子目;王道类为大纲,井田、学校则为子目。除此之外其他名目可类推。你曾经看过《说文》、《经义述闻》,这两本书值得抄的很多。除此之外江慎修的《类腋》和《子史精华》、《渊鉴类涵》,其中可以抄的就更多了,你不妨试着去做一做。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学问的捷径。此谕。

父涤生字

咸丰九年六月初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澄侯四弟左右:

贺常四初二到营,接弟十九日所发一信,具悉团练操演认真,宝庆官兵云集,大局或可无碍,至以为慰。

此间一切如常。弟信言早起太晏,诚所不免。吾去年住营盘,各营皆畏慎早起。自腊月二十七移寓公馆,至抚州亦住公馆,早间稍晏,各营皆随而渐晏。未有主帅晏而将弁能早者也,犹之一家之中,未有家长晏而子弟能早者也。吾癣疾较往年实好十之六七。目光昏蒙如故,亦因写字看书下棋,未尝休息之咎。若能戒此数事,当可渐好。沅弟在景镇,办事甚为稳靠,可爱之至。惟据称悍贼甚多,一时恐难克复。官兵有劲旅万余,决可无碍耳。季弟在湖北已来一信。胡咏帅待之甚厚,家中尽可放心。

家中读书事,弟亦宜常常留心。如甲五、科三等皆须读书,令晓文理,在乡能起稿,在外能写信,庶不失大家子弟风范。若不能此二者,则是为父母者之过,即余为伯者亦与有责焉,弟不可太疏忽也。顺问近好。

正封缄间,接奉寄谕,饬令赴蜀剿贼。此时欲去,则景镇之官兵实难遽行抽调;欲不去,则四川亦系要地。尚未定计复奏。兹先将廷寄付回一阅。又行。

【译文】

澄侯四弟左右:

贺常四初二到营,接到弟十九日发的信,知道团练操演认真,宝庆官兵云集,大局或许无碍,至以为慰。

这里一切如常。弟信中说早起太迟,在所难免。我去年住在军营,各营兵勇都怕,皆慎而早起。自从腊月二十七日移居公馆,到抚州也住公馆,早上稍微迟了些,各营也随即渐渐晚了。没有主帅迟起而将士兵勇能早起的,就好像一家中,没有家长迟起而子弟能早起的。我的癣疾较往年好了十之六七。眼睛仍然昏暗,模糊如故,也是由于写字、下棋不得休息的缘故。若能戒掉这几件事,应能渐渐地好起来。沅弟在景德镇,办事很稳当,可爱之至。只是据说强敌很多,一时还难攻克。官兵劲旅一万多人,肯定无碍。季弟在湖北已来一信。胡咏帅对他很好,家中尽可放心。

家中子弟读书的事,弟也要常常留心。如甲五、科三等都要读书,让他们通晓文理,在家能作文稿,在外能写家信,才不失大家子弟的风范。如果这两条都做不到,那是父母之过了,即使我作为伯父也有责任,弟不要太疏忽了。顺问近好。

正在封信,接到圣旨,命令赴四川剿敌。这时要去的话,景德镇的官兵很难尽快抽调;如果不去,四川是紧要之地。还未定下计划向上复奏。现将朝廷的公文带回一阅。又行。

咸丰九年六月初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沅甫九弟左右:

初八日发十一号信,谅已收到。日来雨不息,想镇营极辛苦也。初九日接季洪弟信,知润帅已授之以事。如能磨炼出一人才,亦家门之幸。兹专人送弟处。

乐平团练究可用否?昨日所寄之单相符合否?江楚扎营之地,能绘一全图寄来否?若不能,则专绘楚军可也。有人自衡州寄一宝庆图并伍委员探报,送弟一阅。寒热不时,惟保重。千万之嘱!

兄国藩手草

【译文】

沅甫九弟左右:

初八日发出第十一封信,估计你已经收到。这几天雨下个不停,猜想你们军营中非常辛苦。初九日接到季洪弟的来信,得知已经给润帅安排工作。如果能磨炼出一个能干的人,也是家门的荣幸。现在派专人把信送到弟那里。

乐平的团练到底能使用吗?昨日寄去的单子与实际是不是相符合?江楚扎营的地形能不能绘制一幅全图寄来?如果不能,那么专门绘制一张楚军地形图也可以。有人从衡州寄来一幅宝庆地图以及伍委员的侦察情报,我把它们送给弟看看。现在天气冷热不定,望保重。千万嘱咐。

兄国藩手草

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与纪泽书

字谕纪泽儿:

接尔二十九、三十号两禀,得悉《书经》注疏看《尚书》已毕。《书经》注疏颇庸陋,不如《诗经》之该博。我朝儒者,如阎百诗、姚姬传诸公皆辨别古文《尚书》之伪。孔安国之传,亦伪作也。盖秦燔书后,汉代伏生所传,欧阳及大小夏侯所习,皆仅二十八篇,所谓今文《尚书》者也。厥后孔安国家有古文《尚书》,多十余篇,遭巫蛊之事,未得立于学官,不传于世。厥后张霸有《尚书》百两篇,亦不传于世。后汉贾逵、马、郑作古文《尚书》注解,亦不传于世。

至东晋梅赜始献古文《尚书》并孔安国传,自六朝唐宋以来承之,即今通行之本也。自吴才老及朱子、梅鼎祚、归震川,皆疑其为伪,至阎百诗遂专著一书以痛辨之,名曰《疏证》。自是辨之者数十家,人人皆称伪古文、伪孔氏也。《日知录》中略著其原委。王西庄、孙渊如、江艮庭三家皆详言之。此亦《六经》中一大案,不可不知也。

尔读书记性平常,此不足虑。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若实看明白了,久之必得些滋味,寸心若有怡悦之境,则自略记得矣。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邓先生讲书,仍请讲《周易折中》。余圈过之《通鉴》,暂不必讲,恐污坏耳。尔每日起得早否?并问。此谕。

涤生手示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收到你二十九、三十日两封来信,得知你《书经》注疏已看完了《尚书》。《书经》注疏比较浅显,不如《诗经》的博大精深。我朝大儒,如阎百诗、姚姬传等人都辨别古文《尚书》是伪书。孔安国的作品。也是伪作。自秦焚书以后,汉代伏生所作的传记,欧阳和大小夏侯所讲授的只有二十八篇,就是所谓的今文《尚书》。以后孔安国家有古文《尚书》十几篇,但因为遭受巫盅的祸事,没有立于学官,所以不传于后世。以后张霸又有《尚书》一百零二篇,也不传于后世。后汉人贾逵、郑作等人的古文《尚书》注释,也未传于后世。

到了东晋梅赜始献古文《尚书》并说它是孔安国所传,从六朝唐宋就一直传承下来,也就是现在的通行本。吴才老和朱子、梅鼎祚、归震川,都怀疑它是伪作,到了阎百诗专门写了一本书痛加辩驳,书名为《疏证》。这以后辨别真伪的有几十家,人人都说这些是伪古文、伪孔氏。《日知录》中对这些原委稍加说明。王西庄、孙渊如、江艮庭三家都讲得很详细。这也是六经中的一个大案件,不能不了解一些。

你读书记忆力平常,这不用担心。所担心的第一是“无恒”,第二是怕随意用笔点过一篇,并没有看明白,这可是个大毛病。如果确实看明白以后,时间长了一定能体会到其中的意味,心中就会出现心旷神怡的感觉,那样再用笔记下来。你不必要求记住,但要求弄个明白。

邓先生讲课,还是请他讲《周易折中》。我圈阅过的《通鉴》暂时可不必讲解,恐怕会把它弄脏弄坏。你每天起得早不早?一并问候,此谕。

涤生手示

咸丰九年六月十九日与纪泽书

字谕纪泽儿:

正月间曾以《欧阳生文集序》寄晓岑,久无复信,不知寄到否?便中一查。又去年托小岑买得刘石庵小横幅,已取回否?此幅极佳,余笃好之,曾交银十两,尔取回为要。

余往年作《原才》一篇,去岁于尔案间见之,尔可抄一稿寄营。又甲辰年作《五箴》及《祭汤海秋文》,尔见稿否?亦可抄来也。近思将历年所作古文清一稿本,虽无佳者,亦不忍听其零落耳。日内当写一目录至各处查出也。

涤生示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正月里曾把《欧阳生文集序》寄给晓岑,很久没有得到回信,不知他收到没有?你方便时去查一查。另外,去年托小岑买到的刘石庵的小横幅,已取回来了吗?这幅字非常好,我特别喜欢它,曾经交付了十两银子,你一定要把它取回来。

我往年写了一篇《原才》,去年在你的书案上看见了,你可抄一份寄到我营中来。还有甲辰年写的《五箴》与《祭汤海秋文》,你看到底稿没有?如果看到了,也可以抄一份寄来。最近我想把历年所作的古文整理成一个稿本,虽然没什么好的作品,也不愿任由它零落失散。这几天我将写一个目录到各地去查找那些古文。

涤生示

咸丰九年七月十四日与纪泽书

字谕纪泽儿:

尔前寄所临《书谱》一卷,余比送徐柳臣先生处,请其批评。初七日接渠回信,兹寄尔一阅。十三日晤柳臣先生,渠盛称尔草字可以入古,又送尔扇一柄,兹寄回。刘世兄送《西安圣教》,兹与手卷并寄回查收。

尔前用油纸摹字,若常常为之,间架必大进。欧、虞、颜、柳四大家是诗家之李、杜、韩、苏,天地之日星江河也。尔有志学书,须窥寻四人门径。至嘱至嘱!

涤生手示

【译文】

字谕纪泽儿:

你前次寄的临摹的《书谱》一卷,我已把它送徐柳臣先生那儿,请他提意见。本月七日接到他的回信,现在寄给你看。十三日会见了柳臣先生,他称赞说你的草字可以与古人比美,还送你一柄扇子,现寄回。刘世兄送来《西安圣教》,现在与手卷一起寄回去,你要注意查收。

你以前用油纸摹写过字帖,如果常常这样做,间架结构必然会有很大长进。欧阳修、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的书法就好比是诗家中的李白、杜甫、韩愈、苏轼,又好比是天地间的日、星、江、河。你如果要学习书法,就必须得这四家字体的入门方法。重要的嘱咐!

涤生手示

咸丰九年七月二十三日与四弟国潢书

澄侯四弟左右:

在江西省城发信一缄,谅已收到。予于十六日自江省开船,十七日抵吴城,十九日至湖口。季弟与予同至湖口。二十日,先挂帆上黄州矣。雪琴留予在湖口久住。予因所调之湘后营尚在抚州未来,不得不在此少候。又朱、唐等营自景镇调至九江者,皆伤暑多病,亦不得不少为休息。而予亦抱微恙,二十二早呕吐,两日不能食,拟奏明耽搁十日。

兹专人回家,寄银二百两,以一百为纪泽儿婚事之用,以一百为五十侄女嫁事之用。又袍褂料各二件,赏纪泽制衣。又套料、裙料各一件,赏五十制用。吾家仕宦之家,凡办喜事,财物不可太丰,礼仪不可太简。澄弟用财丰俭得宜,所患者,礼仪过于简率耳,宜更酌之。顺问近好。

【译文】

澄侯四弟左右:

在江西省城发出一封信,想来已经收到。我在十六日自江西省城开船,十七日抵达吴城,十九日到湖口。季弟和我同到湖口。他在二十日,先乘船去黄州。雪琴留我在湖口住下。我因为所调的湘后营还在抚州没有来,不得不在此稍作等候,朱、唐等营从景德镇调到九江,许多人都有伤、中暑、多病,也不能不稍微休息。而我也有些小病,二十二日早上呕吐,两天不能吃饭,打算奏明耽搁十天。

现派专人回家,寄二百两银子,其中一百为纪泽儿婚事的费用,一百为五十侄女出嫁的费用。袍褂料子各两件,赏给纪泽做衣服。成套料子、裙料各一件,赏给五十作为缝制的费用。我家是做官的人家,凡是办喜事,财物不能太丰厚,礼仪不可太简单。澄弟使用钱财丰俭得宜,不足的是礼仪过于简单,应该要很好地斟酌。顺问近好。

咸丰九年八月十二日与纪泽书

字谕纪泽儿:

接尔七月十三、二十七日两禀,并赋一篇,尚有气势,兹批出发还尚未批,下次再发。凡作文,末数句要吉祥;凡作字,墨色要光润。此先大夫竹亭公常以教余与诸叔父者,尔谨记之,无忘祖训。尔问各条,分别示知:

尔问《五箴》末句“敢告马走”。凡箴以《虞箴》为最古《左传·襄公》,其末曰“兽臣司原,敢告仆夫”。意以兽臣有司郊原之责,吾不敢直告之,但告其仆耳。扬子云仿之作《州箴》。冀州曰:牧臣司冀,敢告在阶。扬州曰:牧臣司扬,敢告执筹。荆州曰:牧臣司荆,敢告执御。青州曰:牧臣司青,敢告执矩。徐州曰:牧臣司徐,敢告仆夫。余之“敢告马走”,即此类也。走犹仆也。见司马迁《任安书》注、班固《宾戏》注。朱子作《敬箴》,曰“敢告灵台”,则非仆御之类,于古人微有歧误矣。凡箴以官箴为本,如韩公《五箴》、程子《四箴》、朱子各箴,范浚《心箴》之属,皆失本义。余亦相沿失之。

尔问看注疏之法,“《书经》文义奥衍,注疏勉强牵合”,二语甚有所见。《左》疏浅近,亦颇不免。国朝如王西庄鸣盛、孙渊如星衍、江艮庭声皆注《尚书》,顾亭林炎武、惠定宇栋、王伯申引之皆注《左传》,皆刻《皇清经解》中。《书经》则孙注较胜,王、江不甚足取。《左传》则顾、惠、王三家俱精。王亦有《书经述闻》,尔曾看过一次矣。大抵《十三经注疏》以三《礼》为最善,《诗》疏次之,此外皆有醇有驳。此外皆有醇有驳。尔既已看动数经,即须立志全看一过,以期作事有恒,不可半途而废。

尔问作字换笔之法,凡转折之处,如乚之类,必须换笔,不待言矣。至并无转折形迹,亦须换笔者。如以一横言之,须有三换笔:末向上挑,所谓磔也;中折而下行,所谓波也;右向上行,所谓勒也;初入手,所谓直来横受也。以一直言之,须有两换笔直横入,所谓横来直受也;上向左行,至中腹换而右行,所谓努也。捺与横相似,特末笔磔处更显耳直入波磔。撇与直相似,特末笔更撤向外耳停掠横入。凡换笔,皆以小圈识之,可以类推。凡用笔,须略带欹斜之势,如本斜向左,一换笔则向右矣;本斜向右,一换则向左矣。举一反三,尔自悟取可也。

李春醴处,余拟送之八十金。若家中未先送,可寄信来。凡家中亲友有庆吊事,皆可寄信由营致情也。

涤生手示〓黄州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收到你七月十三、二十七日两次来信和赋一篇,文笔还算有些气势,现在批改寄回(还未批发,下次再寄)。凡是做文章,结尾几句要吉祥;凡是写字,墨色要光润。这是先大夫竹亭公时常教诲我和各位叔父的,你要牢牢记住它,不忘祖训。你所问到的各条,现在分别告诉你:

你问《五箴》最后一句“敢告马走”。凡是箴以《虞箴》为最古(《左传·襄公》),最后一句是“鲁臣司原,敢告仆夫”。意思是鲁臣有管理郊原的职责,我不敢直接告诉他,只告诉他的仆人。扬子云仿照它作《州箴》。冀州曰:牧臣司冀,敢告在阶。扬州曰:牧臣司扬,敢告执筹。荆州曰:牧臣司荆,敢告执御。青州曰:牧臣司青,敢告执矩。徐州曰:牧臣司徐,敢告仆夫。我的“敢告马走”,就是这一类的文字。走就是仆的意思(见司马迁《任安书》注、班固《宾戏》注)。朱子作《敬箴》,“敢告灵台”,就不是仆御之类了,与古人略有些差异。凡是箴以官箴为本,如韩公《五箴》、程子《四箴》、朱子各箴,范浚《心箴》一类,都失去本义。我也是相沿那失去本义的意思。

你问看注疏的方法,说“《书经》文义奥衍,注疏勉强牵合”,这两句话很有见解。《左传》注疏很浅显,也免不了这样。本朝如王西庄(鸣盛)、孙渊如(星衍)、江艮庭(声)都注释《尚书》,顾亭林(炎武)、惠定宇(栋)、王伯申(引之)都注释《左传》,全刻在《皇清经解》中。《书经》以孙渊如做的注疏较好,王西庄和江艮庭的就没什么可取之处。《左传》则是顾、惠、王三家的都好。王伯申还有《书经述闻》,你曾经看过一次。大体上《十三经注疏》中是三《礼》最好,《诗》疏次之,除此以外都有好有坏。你既然已经看过那么多部经书,就应立志全部看一遍,以达到做事有恒心,不可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