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要懂点心理学
5921000000002

第2章 变新丁为骨干——招人育人中的心理学(2)

导师制在现实中是有操作范例的。微软公司有导师制,称导师为“mentor”,他们一般给6~8位新员工安排两三位导师,半年一轮值。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穿过这样一种户外运动鞋,它的里头有一层防水而又透气的纺织品,出产这种纺织品的公司就有导师制,不过他们不叫mentor,也不叫导师,而是称为赞助人。还有,我们中国人民警察以老带新是光荣传统,传授新人经验,帮助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企业中建立相对完备的导师制,是为了促使史今班长这样的人出现,也是为了让新员工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

营造伪交流,培养感情

操作建议之二,营造伪交流。交流有真交流和伪交流,先来说说什么是真交流。比如我现在跟你进行的交流就是真交流,因为跟你有一定的利害关系,你看到这里,心里会有一些想法,之后可能会在自己的行动上去落实。再比如三个人竞聘一个岗位,这也有着利害关系,有你没我,有我没你,这时三个人相互投票,也是真交流。

什么是伪交流?一起打扑克牌是不是伪交流?打扑克牌有交流吗?比如我们俩一起玩牌,你是“炸弹”,我是“同花顺”,在相互对抗中有交流,但是这种交流跟你我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因此是伪交流。再比如某同事走过来:“我跟诸位说一件事,大家听说了吗?张柏芝又怀孕了。”这跟你我也没有利害关系,是伪交流。如果某同事对你说:“咱俩下盘棋吧。” “咱俩一块出去踢场球吧。”这也是伪交流。

企业应该给新老员工提供伪交流机会,目的是为了让新员工在工作之外,和老员工之间有一个平等的、轻松的互动机会。在互动的过程中,使新、老员工之间增进了了解,培养了感情,产生了友谊,而当友谊产生的时候,同事之间的相互指导也随之出现。

伪交流的方式有自发的和被动的。如果企业不给员工制造伪交流机会,员工之间也会自发出现伪交流,比如你向我借盘VCD,我去你“家”偷偷菜,我没事就跑你新开的餐厅去送个红酒鸡翅什么的,等等。有些社交网络提供给我们很多很多伪交流方式,在工作当中可以很好地用来减压,比如今天老板骂了你,然后你可以把他“家”的菜偷得干干净净,以此来出出气。

但是如果企业能够有意识地给新、老员工之间制造一些伪交流机会,那么友谊很快就会产生,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新、老员工之间的相互促进就会很快出现。

在团队竞争中加强新员工的归属感

操作建议之三,团队竞争。看过《士兵突击》的读者都知道,许三多第一次被认可是因为做了333个腹部绕杠。当时许三多为什么会腹部绕杠333个·因为他们班的流动红旗被拿走了,而连长说如果他能腹部绕杠50个,流动红旗就会回来,所以他就这么做了,并且还一鼓作气做了333个。

流动红旗代表着荣誉,当它从一个团队流动到另一个团队时,团队竞争便出现了。那么,团队竞争对新员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新员工会为了团队的荣誉而战,心想:我是团队的一分子,而我的团队跟另一个团队在竞争、在对抗,这场竞争可能跟我们平时的业务没关系,既不是拼销售额,也不是拼内务干不干净,但这场竞争就像一场篮球赛,是一场非正式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我为我的团队出了力,我就是团队真正的一分子,而团队是企业的一个局部,当我成为企业局部一分子的时候,我是不是就成为了企业的一分子?

这时,新员工就会感觉自己融入了团队,融入了企业。

另外,团队竞争其实跟企业平时的业务有关系。比如销售部门,为了团队的整体荣誉,这个团队中的老员工会不会帮助新员工?当然会的。一个人如果拖了整个团队的后腿,那是不行的,基于对团队整体荣誉的维护,他们也会帮忙。这时指导就出现了,同事之间的相互促进就出现了。

现在,很多企业都明白团队竞争的重要性。企业招了一批新员工,如果他们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团队里,一个在财务部,一个在销售部,一个在人事部,一个在……这时企业很清楚,加速他们融入企业的方式就是在不同的团队之间制造一些竞争机会,比如去拓展、组织歌咏比赛、看谁的办公室布置得最有创意,等等。

团队之间的竞争会加速新员工的团队荣誉感。当他们分别融入各自团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融入了团队的整体,也就是融入了企业。

当团队中的一个新员工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但扞卫了团队的荣誉,而且让团队在竞争中占了优势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对团队有价值了。那么,他就会加速融入这个能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企业。

职业化: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们把一个员工招募进了企业。他开始从企业领薪水了,而且他认为自己已经是企业的一分子,企业也已经接纳他、认可他了。这时,这个员工是不是就是一个骨干了呢?当然还不是。

一个员工从新丁变为骨干需要一个职业化的过程。对于“职业化”,一般有形容词和动词两种理解。我们可以用“职业化”去形容一个人,比如“这个人作为律师,他非常职业化”,“职业化”在这句话中是一个形容词,是夸这个律师做得好。

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职业化”,是企业让新员工适应某个职业,跟某个岗位融为一体,把他打造成骨干的过程,是一个动词。我们把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部分:自我粉碎、角色扮演、心理契约,统称为“职业化三部曲”。

1.“职业化三部曲”之一:自我粉碎

齐桓领着许三多和成才去了他们的宿舍,宿舍住了四人,先住进来的两个,一个是中尉,一个居然是少校。中尉叫拓永刚,大概二十四五岁的样子,身穿空军迷彩服。少校叫吴哲,看起来却比许三多他们也大不了多少,只是穿着常服。

许三多说:“首长好。”

拓永刚说:“分床。”

成才回答道:“首长,我们两个睡上铺就行了。”

拓永刚说:“什么意思啊?我们俩一个少校一个中尉,还轮得着你们发扬风格?”

许三多说:“不是,我们在部队都是班长。”

拓永刚说:“班长怎么啦?”

吴哲说:“你没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在新兵连都是班长睡新兵上铺,方便照顾。是不是?”

许三多说:“是的。我睡下铺睡不着。”

拓永刚严肃地说:“这么说,你们是把我们当成新兵了?”

吴哲解围道:“好久没过过新兵生活了,那班长请。”

齐桓:“训练期间,没有军种,没有军衔。领到作训服后,你们什么都不是,是零,知道零是什么吗?回答。”

大家异口同声:“知道。”

……

凌晨的山野里,这样的奔跑伤感而又愤怒,从迈开第一步就带着让人崩溃的疲倦。两辆野战救护车缓缓跟在后边。

“快点,快点,不行上救护车。行不行?行不行?不行上救护车。”

“不上。”

“跑死我也愿意。”

“能跑就快点跑,别在那趴窝。”

吴哲忽然难受起来,跑到路边呕吐,拓永刚过去扶他,许三多和成才也跑了过去。袁朗说:“齐桓,以后别再迷信什么老部队老兵的,随便到地方上找几个老百姓,都不会跑成这个熊样的。体能都过不了还扯什么兵王、精英的……”

许三多旁白:“忘了,全都忘了,现在没人记得之前的光荣与理想,只盼着吃饭和睡觉。现在,连仅有的尊严也被他拿走了。”

在《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成才、吴哲、拓永刚这四个军人,他们都带着曾经的组织给自己的荣誉和身份,来到一个叫做A大队的新组织报道。可A大队的齐桓一上来就对他们说:“领到作训服后,你们什么都不是。”

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尽管他们以前在各自的组织中是比较出色的、有经验的老兵,但是对于A大队来说,他们就是新兵。因为A大队这个新组织对他们有新要求,要把他们锻造成适合新组织的成员,所以他们先得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了,他们就是零。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27号拓永刚这个人,根深蒂固地热爱着他曾经的组织,热爱着他曾经的组织给他的所有荣誉和头衔。他很高傲、很自负:我们俩一个中尉一个少校,还轮得着你们俩班长发扬风格吗?我是中尉,合着你们把我当新兵了,我不是新兵。

企业在招募新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出色的人,一些有着傲人的工作经验的人,一些曾经熠熠发光的人。当这些人带着原有企业给他们的荣誉、给他们的任何经验等融入一个新企业时,如果新企业不把他粉碎了,这个人是很难变成新企业纯粹的成员的。

一个员工走向新岗位,要么他自愿接受、自我粉碎,要么新企业帮助他粉碎。如果新企业不剥夺原来企业给他的荣誉感,他凭什么去追求新企业给他的荣誉感?他只会永远站在以前的荣誉感上。

因此,新企业的目的就是要剥夺新员工曾经拥有的一些东西,告诉他:你曾经的理想、荣誉感、尊严都已经不存在了,你来到新企业,成为我们的成员之后,我们将给你新的理想;你曾经的标准也不存在了,因为我们的标准跟你原来企业的标准不一样……

A大队对于新成员的粉碎过程是单方面的、强制的、不加解释的。但是我们看到,住在一个宿舍里的四位新成员,其中有一个知道自己本来什么都不是,这个人就是许三多,他很清楚在整个A大队作训营里面就俩士官,他一个,成才一个,所以进宿舍门时一看是首长,就知道先得叫首长。

还有一个叫吴哲的新成员,有一句口头禅为“平常心”。但是有一个特把自己当回事儿的,就是拓永刚,他永远站在过去的荣誉上。这就是到最后吴哲和许三多能留下,而拓永刚被淘汰的原因。

宿舍里,拓永刚说:“这回我要让死老A见识见识,我是枪械全能,我能用十一种枪打出接近满分的成绩。”

打靶训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