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加薪的22条黄金法则
5927800000009

第9章 金点子九:将含蓄束之高阁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一位中国人和一位美国人同时去一家企业应聘。

面试官问中国人:“你一个月想挣多少钱?”中国人谦逊地回答说:“本人水平不高,你们看着办吧。”

面试官又问那位美国人:“你准备年薪要多少?”

美国人说:“十万!”

面试官摇摇头说:“太高了,五万行不行?”

“不,不,最少也要七万五!”

“OK!就七万五了!”

这位中国人在市场游戏规则面前,充分表现出了自己的谦逊、含蓄,对于薪金,他攥着拳头让人猜,最终大大地成就了别人,却把吃亏留给了自己。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医师说:“对一般中国人来说,谈论自己的家事容易得很,但对自己赚多少钱,以及钱对于自己的意义,却常常羞于启齿。”正如长辈常常告诉我们的:“好好干活,不要老想到钱。”特别是现代社会的交际规则中,更是已经严正地告诫过我们:绝对不要问别人一个月到底赚多少钱。这么一问,只会表示你没有教养。如果你胆敢在众人面前问起别人这个敏感话题,那一定会贻笑大方,让人想把你鞭打一顿,教你好好学习礼仪。因此,绝大多数的人都只能猜想别人的薪水数字。一般小孩对父母拿回家的薪水,也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也就难怪每个求职者在谈到薪水多寡时,都会觉得难以开口了。许多应征者一谈到钱就开始心惊胆跳,不知道该什么时候提出来,也不晓得该怎么做。或许各大学应该开设一门“薪资协调艺术”,规定修完才能毕业。如此,大概就可以帮助那些新鲜人得到合理的待遇,可以使他们更有自信、知道如何立身处世。

话说回来,为什么开口要求我们应得的薪水就这么困难呢?毕竟,工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不就是获得报酬吗?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似乎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认为金钱应该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金钱只是工作的报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人会抱着这种理想主义生活,只求奉献,不求索取。这种想法固然很好,但可别想得太美,别忘了我们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个月都有堆积如山的账单待缴,如汽车贷款、房屋贷款、电费、水费、煤气费、电脑费等;一天三餐果腹,有时还会追求一些奢华的享受,比方说穿昂贵的衣服、开游艇、出国度假等。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接受一份工作,只是为求养家糊口而已。不管生活所需为何,钱都是挺重要的。

生活常是以金钱为中心运转的。一般人每个星期花40到60个小时的时间卖力工作,就是为了钱;有的人为了钱费尽心思,偷盗欺瞒;更有一些“危险人物”为了钱而杀人!可见,不管钱给你的感受如何,可以确定的是,薪水关系到我们的生活方式:钱赚得愈多,生活水准就愈高。而且,许多人还认为,钱赚得多少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你赚的钱愈多,在别人的心目中,你的评价也愈高。因此,不少人立志要赚得比朋友、父母或是配偶多。总之,赚钱愈多,愈有自信,也愈能炫耀自己的财物。

因此,你不必不好意思把钱这个主题搬上台面,更不要不好意思和雇主讨论,尽管提出来谈,如果有机会尽可以好好协商,为自己争取权利。假使你还是觉得不愿意谈到这件事,那么你不妨想一想,如果你就此妥协,得不到应得的薪水,损失要来得更大吧。或许,在一番讨论之后,也许你仍得不到预计的数目,但还是得试一试。不要六个月后,再来自怨自艾:“真不敢相信,为了这么一点薪水,我竟然甘愿做牛做马。”

一般情况下,应聘者不愿意谈钱,还出于以下三种幻觉:

说死的工资是无法调整的。

如果讨价还价,是对未来老板的一种挑衅。

先接受低工资,在证明自己的实力后会很快得到加薪。

这些幻觉不仅危险而且成本很高。不要太天真了,用人单位在付钱时是不会替你打算的。即使是最慈善的老板也会尽量压低你的工资。因为你现在是在和一家以赚钱为目的的公司在谈判——做生意就要考虑成本。所以,称职的经理总在寻找压缩开支的办法,当然也包括工资。

一家公司要求生存、具竞争力、能长久经营,就一定要卖掉相当的产品或服务才能获得利润,以支付大大小小的开销,包括厂房、设备、材料,当然还有你那微薄的薪水。因此,公司也好,个人也好,无不致力于增加自己的财富,减少自己的开支。

一个企业,不管多复杂,雇主和员工其实都在同一条船上,祸福相依,只是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已。如能想清楚这几点,关于薪水,也就没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借用一句老话,有钱万事通,无钱处处难。

第一次≠最好

多数求职者都觉得谈论薪水会令他们感觉不自在。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比起这份工作之需要他们,他们更需要这份工作。因此当公司第一次报出一个薪水的价格后,他们就会匆匆忙忙地答应下来。几个月后却发现,就在同一个公司里,其他人在同样的位置上,赚的钱居然比自己多,这时候你就不仅仅是不舒服的感觉了。那么,你该怎么面对这个“第一次”呢?

在传统的意识中,企业就像一艘巨大的邮轮:只有头等舱的旅客能跟船长打交道,其他的人都必须遵照服务人员的指示;在大企业服务的我们,也都要听从直属主管的指挥,然而他们充其量,也不过是大机器里的一颗小螺丝钉。因此,在一个巨大无比的企业体,薪水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商议的余地。许多非常有潜力的人,因为还没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实力或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也就难以向公司争取更好的待遇。大多数的求职者都只会一项技能,因此自己也知道,随时可能被替换,“假如我不知好歹,这到手的职位就得拱手让人了。”这么一想的结果,不如就闭嘴,给多少就拿多少吧。

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有很大转变,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日渐巨大,国内各大公司都不能再“坐大”,若不变得精悍,很快就要被外国企业打得落花流水。国内企业界了解,现在是全球竞技的时代,如果不快快出击,那就只有挨打的份了。因此,各大公司无不力图变革,精简人事,裁掉可有可无的人员,留下尖兵。数以千家的公司宣布倒闭,还有一些企业,像是将沉的邮轮,把不必要的员工一一丢弃,否则就会负担太重,沉入大海了。

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之下,生存者反而发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好机会。不但能保有原来的工作,还能兼任其他的工作。虽然,工作不像十年前那么稳固,但大好的机会却突然出现在眼前,如同从红海当中浮现的陆地,就看你如何运用了。因此,很多人工作得更卖力、工时更长。正因他们是多劳的能者,身价也就更高,不仅能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待遇、更多的红利,也有机会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并不断晋升。

而传统的升迁制度,在企业的重大变革之下,也已变得毫无效用。从前每个工作的定义都相当明确,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事情做。而现在则不然,许多固定的、僵化的工作都不见了,若是你只会做一二件事,那就必定会遭到淘汰,所以你必须同时承担好几项任务,并了解其他工作运作的情形,相形之下,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待遇也就更为重要。这一切都表示,在商议薪水方面,你已经握有相当的筹码,而你却不自知。所以,你尽可以好好利用这些筹码,不要让机会白白地从指缝中溜走。

生涯规划作家玛丽莲甘乃迪在其著作《面议薪水的策略》中谈到,关于薪水,还是有许多迷思存在,比方说,我们都以为薪水是公司早制定好的,没有人能出来反抗这个神秘的大力量,亦即整个官僚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他们”,什么都是“他们”掌控的。然而每天仍有许多求职者设法争取到了更好的待遇。对主管阶级来说,更为可观。他们可争取的不只是高薪,还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福利,从专用车辆到俱乐部的会员证等,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年有好几十万。由此可见,根本就没有神秘的“他们”存在。认清这点,我们就不至于这么恐惧,也就能戳破有关薪水的迷思。因此,不要相信雇主口口声声坚持的“毫无议价空间”或是“我们最后所能给的就是这样”等。要知道,如果他们想留你,空间还是有的。

一般情况是,用人单位的第一次报价都偏低,他们会准备第二次报价。因此,当他们第一次报价开始时,他们就已经在等着你加码。所以,如果你接受比平均水平低得多的工资,公司可能还会觉得其中有什么问题,说不定你并不像你说得那样好。因此,这意味着你可以要得更多。如果谈不拢,你还可以再回到原来的价码。你可以用询问福利情况挽回面子:“如果公司的福利很好,我愿意接受原来的工资水平。”千万不要立即就改变主意接受起先的工资水平,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的工资原来是公司里最低的。

你应该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忍受些许的痛苦,你会使你的年薪增加几千块。不讨价难道不是很傻吗?谈判专家凯斯特卡拉斯说:“在商业场上,你得到的不是你应得的,而是你能在谈判中争得的。”

勇敢表白“薪”情

面试时,老板所提供的底薪、津贴和福利不是你预期中的,这时你该怎么办?你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

虽然感到委屈,但仍然接受现实的安排,接受对方的聘雇。

拂袖而去,拒绝这项聘雇。

谈判!与对方进行协商。

过去,在人员雇用的过程中,薪水一直不是一个重要议题,雇主多半独断地决定员工薪水多寡,没有人敢出来挑战,所以做老板的常抱着这种想法:“如果你不高兴,尽管走人,别人还眼巴巴地在后面排队等着呢。”应征者则对自己说:“还是接受好了,不然又没有收入了。”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因此,造就了一个不成文的薪资规则:闭嘴!能拿到这份薪水,就算是万幸了。所以,到现在许多求职者仍然根本想不到要讨价还价,甚至还会认为,如果自己与他们谈判,就可能发生下面三种情况:

他们会认为我爱出风头。

他们会继续面试下去,但当我获得这份工作的时候他们会讨厌我。

他们会很恼怒,然后停止面试。

其实,许多求职者仍不了解,过去那种雇主片面决定薪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在今天竞争剧烈的求职市场,工作要求愈来愈多的情况下,求职者还是应该为自己争取最好的待遇。

如果你能够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提出你的要求,你不但不会被认为是爱出风头的人,反而会给人留下很职业化的印象。他们并不愚蠢,因此他们不会轻易答应他们并不想答应的事。同样,如果方法正确——这是关键,他们不会讨厌你,他们会把你当作一个了解他们需求的专业人士。仅仅因为你提出反对意见而被拒绝,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发生的。他们怎么会那样做呢?他们需要你,他们想让你高兴,他们想的是怎样才能使你接受这份工作。

一些人认为谈判是没必要的,“他们为什么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呢?”实际上,他们的确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他们的如意算盘是用最低的工资聘用最好的人才。这难道不是每个生意人都会做的吗?而你的目标是取得与自身价值相符的最高工资,以及舒适的工作环境。你必须告诉他们,怎样才能使你心情愉快。这就是90年代新达尔文主义:绝对不要低头接受一切。当我们在面试时,不要吝啬提出你的要求,这样既让人家了解了你的想法,也有了薪资协商的空间。

如果你对于整体薪资福利感到不甚满意时,你应该试着为自己争取,不要老是心存“公司应该知道我会不满意”、“公司应该知道这绝对是低于行情的待遇”……的想法。如果你不说,别人不会知道你的想法,甚至公司方面还会以为你“大概满意”,所以没有提出讨论呢!通常在招募新进人员的时候,公司不会主动给予新进人员较高的薪水、福利,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所以他们只会按照公司既有制度,一切照旧。更何况有些公司在给予薪资价位时,未必会一开始就给到最高,因为他们原本就预留空间给应征者“协商”,看看应征者的协商技巧,以及争取工作的决心。这有点类似一般公司对于商品的价格策略,有些公司坚持的是“不二价”,因为这已是最合理的价格;有些商人则看准消费者喜欢杀价的心态,刻意将定价定得较高让顾客杀,也许最后出售的价格都一样,只是销售策略不同,当然也让顾客产生不同的感受。

因此,你要懂得为自己争取合宜的权益。假如你不挺身而出,争取自身应得的利益,那么谁还会帮你?勇敢地提出有关薪资的问题,然后好好地和老板协调——就是这么简单。也许会因而争取到更优惠的待遇;也许会得到对方回以“这已经是我们慎重考虑后所能提供的最好待遇了!”反正,即使争取不成,也不至于因此连工作机会都失掉!但是如果你不曾试过,就如同自动放弃权益般绝无所获;另一方面又总是隐隐地觉得自己受到了亏待而怨叹不已,对于这份工作的长期发展而言,恐怕并非好现象。抛开“难为情”的心理因素,说不定你能因而多争取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月薪呢!

而且,一旦你开口为自己说话,你就已经成为一个为自己信念而战的独立个体,而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名员工。你很清楚自己的价值,而且你能谈判,就表示你有行销或是管理的概念。你志在获得最高的薪水,表示你的潜力非凡,老板就会了解你不是泛泛之辈,是不会接受既定待遇的。这样会让老板对你另眼相看,可以使你在公司的地位更为稳固。

勇敢表白“薪”情的双重目的是:一在争取更好的待遇;二来,别人也会对你另眼相看。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