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企业力量:罗苏与兴发产品传奇
5959600000003

第3章 人之初:做“搬掉石头”的农民

作为企业领寻,既要有本事也要有本心。本事是才,本心是德。大公无私是圣人,大公有私是好人,先私后公是罪人。

——罗苏

1938年阴历卜一月初八,也是阳历岁末三天,罗苏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市南庄镇澳涌村。

这里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濒临南中国海,是我国最大的南亚热带平原,称“围田古平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使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具有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特质,历史上就是我国商品经济发达地区,也是近代工业}h现较早的地区之一。自明清以来,珠三角农民注意结合本地条件和市场需求,积极开发获利较多的经济作物生产,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等便是突出的表现形式。据载:“20世纪20年代。南海、顺德、香山(今中山)共有桑田129.3万亩,200万人从事蚕丝业,年产蚕茧44.4万担,生丝8.8万担。”农业商品化带动了珠三角手工业和城镇的发展,明清时佛山丝织业已具相当规模,丝织品远销海外;此外.冶铁业、陶瓷业等也很兴旺,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产品专业化的手工工场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872年,侨商陈启源在南海简村,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民族资本工业——继昌隆缫丝厂,掀开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的第一页。这也是南海人130多年来仍津津乐道之事。抗日战争前,南海在乎洲、盐步、里水等镇有织造土布工场;在罗村、小塘等镇有爆竹、纸制品等手工业;一些镇还拥有小五金和机械修配厂。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小工业生产专业镇,为南海日后工业的再次振兴提供了良好的传统遗风。改革开放后,南海以“集群经济”为特色,形成了“一镇一品”或“一镇几品”的专业镇为依托的产业群,如大沥镇铝型材产量占全国的40%,南庄镇陶瓷产量占全国35%,盐步内衣基地拥有中国十大内衣品牌中的7个;此外,西樵镇的纺织、金沙镇的小五金、平洲镇的制鞋、官窑镇的玩具等等,都成为国内较强竞争力的产业,这也是南海传统“区域经济”特色的传承和历史回应。

南海人自古以来就有敢为天下先的商业务实意识。而生于斯,长于斯的罗苏.则是今日南海人中的佼佼者。

罗苏的父亲叫罗四妹,母亲叫潘便,都是珠江三角洲普普通通的农民。从爷爷辈到父亲这代均为单传,只有父亲和姑姑兄妹俩,在那些“人丁兴旺”的大族人家面前,父亲从小就养成做事谨小慎微的脾性,为人憨厚、老实,一生与世无争,与人为善,与人为诚,凭力气干活养家糊口。其良好的家风,深深地影响了罗苏日后的人生。

那是一个水深火热的年代。与珠江三角洲那些贫苦的人家一样,父母靠租种地主的田为活,日子过得很清苦。罗苏的两个弟弟,便是因为缺衣少食,染上那时流行的顽疾,相继夭折,这让贫贱的父母一直痛不欲生。待到第四个儿子来到人间时,已饱受生活折磨和穷困逼迫的父母,恐慌之下,便急急把那个未满月的小生命抱到佛山澜石岔路口,让人收养了,以至幼弟流落何方,是生是亡,已杳无音讯。作为“贱命”活下来的罗家惟一根苗,今日罗苏忆及此事,不禁一阵唏嘘。

便有人说虎年出生的罗苏“虎虎生气”,命硬,捱得起天灾人祸,是有福之人。对此,他却坦然承认:这其实是与命运抗争的结果。

是的,这是一个敢于挑战命运,敢于改变命运,敢于走自己人生道路的汉子。

小罗苏11岁的那年中秋节,继母丘来煮好了一小碟芋头,一家人围坐在家门口“拜月姑”。这个中秋节,便算得上是罗苏小时候最快乐的一个节日了。尤其是父亲给他兄妹讲的一个故事,至今仍深深地记在脑海里,受益匪浅。罗苏后来颇有感触地说,这是父亲教我做人最好的一次启蒙!

那是1948年解放前夕的中秋之夜,月圆清辉,家门口的小河,洒满鳞鳞银光,小河水悠悠,父亲“讲古”的声音柔柔,那个颇具人生哲理的乡间故事,像一泓清冽的甘泉,慢慢浸润在这个乡村少年的心坎上——

皇宫外面有一条路。一天,忽然出现一块挡路的大石头。

皇帝就躲在一边,看着路人的举动。很多文武官员经过,都聪明地绕道而行,有的还口吐怨言,埋怨皇上不派人清除路障;有些年轻人经过,总是倚着气力好,快步登上石头,一跃而过……这时,一位50多岁的农民挑着一担柴,来到石头前,他却放下担子,要去搬开石头,但石头太沉。于是.他抽出挑柴的扁担,把扁担一头伸到石头下面,撬呀撬呀终于把石头移到路边。

石头移开后。农民见地上竞有一只大钱袋,钱袋里全是闪闪发光的金子,还有一张纸条,纸条上是皇帝的旨意:金子属于移开石头的人!

农民拿了金子,高高兴兴去做买卖,从此发家致富了。

父亲讲完故事,便小声问罗苏兄妹:“知道农民为什么有好报么?”三岁的妹妹耍聪明,抢先回答:“农民穷呗,皇帝可怜他呗!”父亲摇摇头。小罗苏却突然从中悟出了什么,接上来说:“不对,穷,也不能要人家可怜。这个农民有好报,全是他用力气换来的,他肯花力气,所以他抓住了机会,才改变了自己!”

父亲微笑地点点头,用手轻轻地摩挲着儿子硬刷刷的头发,满意地说:“苏仔讲得对。人生在世,一路走过来,少不了有阻有滞,有苦有难。就像那块挡路石,你怨它,骂它,绕开它么,它还是照样趴在那儿,那些人过于吝啬力气,所以就搬不掉困难,更别图有那个农民的意外回报了。这个故事讲明:人有好心,就有好报;肯花力气,就有好报!”

父亲是旧中国传统的农民,但他却能讲很多乡间的传说故事,他和母亲一直注意对小兄妹的管教。父母用他们勤劳善良的脾性和对人世间善恶相报的人生观,为儿女身体力行,循循善诱。这对患难夫妻就一个心眼:指望小兄妹日后能好心做人,用自己的力气去博取属于自己的东西。

父亲讲的《农民与石头》的故事,从此伴着小罗苏一路走来, “人有好心,就有好报;肯花力气,就有好报”的朴素哲学,成了他最早树立的也是持之以恒的人生观。

眼看小罗苏9岁了,尽管家里日子十分艰难,父亲咬咬牙,向人家借来学费,把他送进村里的学堂。罗四妹要让儿子读书识字。指望他日后有文化,有出息。

小罗苏带着妹妹,一边上学读书,一边帮做家务。正所谓穷人孩子早当家,八九岁的小男孩,就会帮母亲煮饭,割鱼草,下课还到田头帮父亲干农活,深得父母的疼爱。

小罗苏是个刻苦学习的孩子,那时国文读的是《三字经》、《幼学故事琼林》、《易明尺牍句》、《新教育尺牍教本》等,他总能背得滚瓜烂熟。他特别爱看书,夜里看书时,家里没有别人家的那种煤油灯,他就把竹篾放到鱼塘里浸过,晒干,用来作“灯”点上,趁着微弱的火光看书,以至这个爱看书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今日。小罗苏的算术成绩很好,他平日还爱上学珠算盘,以至日后成了全村人中最会打算盘的一个。他记住父母亲的叮咛:学到一门手艺,将来就不会饿肚子。

读完了小学六年级,正逢新中国刚刚诞生,村里急需要一批有文化的年轻人,罗苏便走出学堂,结束了学习生涯,他要用自己学到的那点有限知识,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主要的是要养家糊口。

这位17岁的新社员,由于珠算盘打得好,被村人选为记工员。白天劳动,夜晚记工。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罗苏再也没机会在学堂里接受教育,他以自己稚嫩的身躯,过早地踏上人生漫漫之旅,匆匆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经风雨,见世面,直面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