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联想你看不懂
5988700000016

第16章 金鳞遇风化为龙(8)

如果当年郭为没有离开北京的话,以他刚刚整顿过全国分子公司的成功经历,柳传志很可能让他出任微机事业部总经理。果真如此,联想的发展轨迹可能变动不大,但杨、郭二人的身份极可能互换了。

柳传志将郭为看做是“孔雀型”领导,将杨元庆看做是“老虎型”的领导。有人问柳传志自己属于哪种类型?他笑称:一半孔雀,一半老虎!

事实也是如此,柳传志能言会道,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一点和郭为很像;柳传志同样敦厚内敛,在任何场合都有着很强的气场,这一点和杨元庆很像。在柳传志眼中,杨元庆和郭为的气质禀赋如果能合二为一的话,当年的联想兴许就不用分拆了。

联想的分拆虽然令人遗憾,但柳传志因人设事、分槽喂马的用人策略,还是受到了业界的肯定。从联想分拆后的发展来看,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虽然都遭遇过挫折,但总体发展顺利,杨元庆和郭为也算各得其所。但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因为人事问题而分拆公司,这在世界大企业发展史上,应该是绝无仅有的事。

当年,柳传志曾向高盛方面请教,高盛的一个高级顾问曾瞪着眼指出:美国人要是知道你分拆的理由,会说你有毛病。在高盛方面看来,那些规模达到200亿美元的公司都没有分拆的打算,像联想这样只有20亿美元的公司哪有分拆的必要?关于如何处理联想面临的问题,高盛方面的一致看法是:重整业务,选择一个人来领导。至于剩下的一个人,听凭自然。

然而,一直布局国际化的联想并没有听取高盛的建议,最终还是分拆了公司。

朱立南,赵令欢,陈国栋

除了杨元庆和郭为,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的柳传志接班人,还包括朱立南、赵令欢和陈国栋。一度还有人将吴亦兵列为接班人之一。吴亦兵具有极为深厚的国际背景,这也是他在加入联想短短一年时间内就被外界看好的原因。吴亦兵于1996年加入麦肯锡公司,2000年成为麦肯锡北京分公司董事,2008年加入联想,成为联想控股三名常务副总裁之一,2009年12月1日,吴亦兵从联想离职。

对于离职,吴亦兵强调自己对联想的发展仍充满信心,这一决定主要是出于个人职业发展的考虑。但在外界看来,吴亦兵的离开表明联想的包容性还有待加强,在吴亦兵之前,联想基本上没有空降兵。吴亦兵的离开,更是加深了外界对联想“不是家族的家族企业”的印象。

陈国栋

陈国栋刚接触联想的时候,是以郭为朋友的身份加入的。当年,郭为作为救火队员奔赴惠州,面对烂摊子束手无策。关键时刻,郭为想到了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陈国栋,将他请过去做自己的“军师”。

凌志军曾分析过陈国栋的性格和爱好,认为他不适合做教师,他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而且善于出谋划策。郭为本就是公关出身,对策划也颇有一套。这样的两个人凑到一起,很快就想到了如何解决惠州生产基地的问题。拯救惠州生产基地,提升了郭为在联想的地位和声誉,也让大家对陈国栋刮目相看。

据说陈国栋进入柳传志视野源于一件小事。1995年,深圳联想举办圣诞晚会,陈国栋在游戏节目中太过投入,差点掉进旁边的水池子。柳传志在了解他的经历后,认为这是个能吃苦、敢放弃、难得的人才。事实也的确如此,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师,仅凭出书拿版税,陈国栋每年就有几十万元的收入。以当年联想的薪资水平,陈国栋的收入远不能和在大学相比,环境更不能相提并论。

1995年,郭为被调回北京,陈国栋接手惠州工业园,最终将这里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板卡基地。在回忆那段经历时,陈国栋说过:如果当初留在北京联想的话,恐怕很难有机会发展起来。越是常人不愿去的地方,越能脱颖而出。

陈国栋在惠州工业园的成功,彻底打动了柳传志。2000年联想分拆后,柳传志开始考虑战略调整,打造大联想格局。此前就曾向柳传志请命,打算进军房地产的陈国栋成为柳传志的首选。2001年,联想控股成立融科智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3年正式进军房地产业,陈国栋出任融科智地总裁,成为联想控股旗下五大“诸侯”之一。

融科智地在陈国栋的带领下,发展不错,基本获得了柳传志的肯定。但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陈国栋无论是与杨元庆、郭为相比,还是与朱立南、赵令欢相比,都相对滞后。目前,朱立南和赵令欢都是联想控股的董事,陈国栋却不是;而在联想控股总裁室人员排名上,朱立南和赵令欢位于柳传志之后,分列二三位,而陈国栋则在第七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陈国栋成为柳传志接班人的概率很小。

赵令欢

在联想众多可能的接班人当中,赵令欢是加入最晚的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位“海归”。吴亦兵跳槽后,赵令欢也成了接班人当中唯一的一位空降兵。作为空降兵,赵令欢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应该说是深得柳传志认可的。

柳传志在评价赵令欢时曾说过:赵令欢是个海归。在我们这里担任重要职务的海归不少,一般都是从中等职位做起,只有赵令欢是一来就担任重要职务的,但他对联想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他的行事方式都与整个团队非常合拍。

众所周知,柳传志对人才最为看重的就是对联想文化的认同。联想集团收购IBM PC业务后,为了业务整合,曾经淡化联想原有的企业文化。但整合基本成功后,柳传志刚一复出,就重新加强联想文化建设,可见他对联想文化的重视。能力再强的人,如果无法适应联想文化,显然都不会获得他的认可。

在加入联想前,赵令欢曾先后担任过多家国外公司的董事局主席、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等职务,还曾担任过eGarden风险基金的董事总经理和UT斯达康的总裁顾问。在正式加入联想前,赵令欢曾做过一段时间联想的顾问工作,随后于2003年加入联想控股,组建弘毅投资并出任总裁。

柳传志一向提倡因人设事,弘毅投资就是为赵令欢量身打造的企业。对于赵令欢的加入,柳传志曾说:很早前他就曾想在联想投资之外再建一个并购投资,但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正因为赵令欢的出现,才有了定位于并购的弘毅投资。柳传志之所以很少从外边找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是因为他认为作为企业领袖必须有事业心,而不是像普通职业经理人那样,只要做好分内事,达到董事会的要求就行了。

由此看来,赵令欢基本达到了柳传志的要求,以柳传志对人才的认知,赵令欢成为接班人的概率应该比陈国栋略高,但可能性同样不大。

朱立南

当前,外界对枊传志接班人呼声最高的,无疑就是朱立南。此前,有人问柳传志朱立南是不是接班人的时候,柳传志会说联想少帅们都有机会,但目前口风似有所变化,对朱立南欣赏常常溢于言表。

相比于杨元庆和郭为对联想的贡献,朱立南无疑要小多了。但是柳传志选择接班人不一定完全以业绩来定,毕竟接班人最终接手的是联想控股,而不是联想集团。

朱立南是1989年加入联想的,比郭为和杨元庆晚了一年多时间。不过朱立南起步并不慢,加入联想后不久,他就筹建了深圳联想电脑有限公司并出任总经理。在联想工作4年,朱立南于1993年离职创业。然而,就在这短短4年间,朱立南已经给柳传志留下极深的印象。此后,柳传志多次邀请朱立南重返联想并曾表示:个体户挣钱可以,但舞台太小,长此以往意义不大。但朱立南一直不为所动,直到1997年,柳传志告诉朱立南,联想总裁室职能偏弱,需要加强的时候,朱立南意识到机会难得,终于同意重回联想。

此后,朱立南历任联想集团业务发展部总经理、企划办常务副主任、助理总裁、副总裁和高级副总裁等职位,并曾负责主持集团总部工作。最重要的是,正是在柳传志的授权下,朱立南主导了联想的分拆。毫无疑问,分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既要让董事会和柳传志满意,又不能得罪杨元庆和郭为。在朱立南的竭力斡旋下,分拆取得圆满成功。柳传志对此就曾高度评价:朱立南做得很漂亮,分拆涉及大量的权力、资金的再分配,但居然做成了,这在中国企业界是很难做到的。除了指导思想正确外,这说明执行者还是有相当功力的。

联想分拆后,杨元庆和郭为都曾邀请过朱立南,但被他一一回绝。对此,柳传志早有准备,他给了朱立南3500万美元资金,组建了联想控股旗下的第三大子公司——联想投资有限公司。虽然没有太多的投资经验,但正像柳传志对接班人所要求的,朱立南无疑是一位学习能力极强的实干家。在他的带领下,联想投资发展迅猛。在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公布的2010风险投资评比中,联想投资是唯一一家在“年化收益率”和“投资回报率”两个指标上均为满分的公司,同时还是仅有的两家连续3年在榜单上位居前5的风险投资机构。

其实,即便不看这些业绩,单看联想控股目前的人事组成,就能明白朱立南的地位。联想控股现有董事六人,柳传志是董事长,邓麦村和曾茂朝可以说是中科院的股东代表,卢志强是新入股的中国泛海控股集团的股东代表,剩下两位是朱立南和赵令欢。无论是从董事会的人事排名,还是从联想控股总裁室的人事排名,朱立南都在赵令欢之前。

作为柳传志或者说大联想的接班人,无疑需要协调联想控股和各子公司的关系。朱立南曾主导了联想分拆,他和杨元庆、郭为的关系都不错,而赵令欢则是朱立南向柳传志推荐的人才。从这方面来看,朱立南应该说非常适合做接班人。

除赵令欢之外,能够和朱立南竞争的,似乎只有杨元庆和郭为。但从大联想的架构来看,无论是杨元庆还是郭为都不太可能接任柳传志。毕竟他们两人现在都没有在联想控股任职,也不是董事会成员。目前,虽然柳传志正式从联想集团卸任,杨元庆开始真正掌控联想集团,但如果杨元庆要成为柳传志真正的接班人,必须进入联想控股领导层,那样才有机会全面掌控联想系。当年,如果不是杨元庆和郭为的关系不好平衡,联想也不可能分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人如果成为柳传志接班人,都可能导致现有平衡被打破,朱立南就很可能被迫再次离开联想。

就此而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朱立南应该是柳传志接班人的首选。

国际化之旅:

“你得赔得起”

对中国企业、尤其那些有野心的中国企业来说,国际化充满了诱惑。然而,在国际化炫目光环的背后,更多的则是陷阱。姑且不说各种国际并购遭遇的政治堵截,即便那些成功并购或者品牌国际化战略成功的企业,也大部分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最起码是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联想也不例外,2008—2009财年高达2.26亿美元的巨亏,让本想安心养老的柳传志不得不再度出山。对中国企业来说,在追逐国际化之梦的时候,首先要做好“赔得起”的心理准备。

国际化模式

在中国企业国际化风起云涌的年代,学术界关于国际化的研究也层出不穷,这类研究大部分围绕国际化的模式展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曾做过题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的课题,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模式多达22种之多。如此细致的研究,在学术上颇有价值,但从企业借鉴的角度来看,意义不大。

当前,业界更为流行和认可的国际化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品牌战略模式,也有人称之为“华为和海尔模式”。所谓“品牌国际化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将本土产品或服务,以同样的品牌向海外延伸和扩张的战略模式。在国际市场上,品牌战略是最主流的国际化模式,缺乏品牌的国际化,即便占有再大的市场份额,也很难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华为和海尔是我国品牌国际化的标本企业,如今都已成为我国在国际上的名片。

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实践来看,品牌战略模式只适合那些资本实力雄厚、企业经营相对规范的大企业。比如说像华为和海尔这样的企业来说,都是在本土打下了相对坚实的基础,积累了比较雄厚的资本实力,同时也形成了相对规范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在国际化实践中,这些企业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蛰伏,慢慢地才打开国际市场。以华为进入俄罗斯市场来说,从1996年开始进入,直到2000年才获得第一笔订单。这样的国际化历程,对资本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第二种是贴牌战略模式,也有人称之为“格兰仕模式”。所谓“贴牌”,是指厂商根据委托方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和产品配件,没有自身品牌的战略模式。贴牌国际化战略通常是那些实力较弱但却希望国际化的企业,通过为国际或地区著名企业生产产品,借以提升自身品牌的国际化模式。对我国很大一部分制造企业来说,贴牌战略是它们实现国际化的首选。格兰仕被公认为贴牌战略最成功的企业,因此业界将贴牌战略模式也称之为格兰仕模式。

这种国际化模式既适合中小企业,也适合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像中国这样劳动力密集、低生产成本优势比较明显的国家,尤其适合运用这种战略模式。贴牌模式的优点是易于积累资本、获得国际化经验和迅速切入国际市场。格兰仕就是通过这种模式形成前期积累,现在正向品牌战略转化,试图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第三种是并购战略模式,现在也有人称之为“联想模式”。从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来看,这种模式可能是最为简单也最为直接的模式。只要拥有足够的资本实力,收购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然后通过资源整合,就可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

当然,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实施成功的国际化并购,企业必须具备三大条件:

——足够的资本实力。既然是收购,企业当然必须有充足的现金,虽然说股权置换也是并购的方式之一,但大部分打算出售的企业,通常都是因为拥有者资金匮乏,因此索要现金的居多。

——优秀的管理能力。对于一家没有国际化经验的企业来说,要想驾驭并购的企业,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合适的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数据表明,国际并购的成功率只有20%多点,可见并购的难度。

——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并购和参股不同,参股只要坐地分钱就行了,并购需要对企业原有资源和新并购的资源进行整合,否则就失去了意义。资源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真正考验并购方实力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