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反差管理:陈育新的管理天机
5989000000011

第11章 经营的舍与得:最挑剔的客户成就最优秀的企业(5)

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我们以奖励为主,重奖励,轻处罚。我不担心奖励多了,而是担心不敢奖励,奖励不多说明下面的工作不突出。工资待遇太低,这实际上是对人才的不尊重,高收入才有可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与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接触时,他们很羡慕我们这一点,说你可以奖励,只要向国家照章纳税,没人说,但国有企业不行,认为你奖的是国家的钱。当然,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个不断完善、去弊存利的过程。

黄卧云:私有企业制度克服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陈育新: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总是操心的一个问题是,权交出去自己怎么办,而华西希望集团的资产是我所有、我管理,我对企业终身负责。在管理上,我大胆放权,分公司的老总权力很大,包括人事权、工资权,我只给他制定总目标。

如果说希望做饲料成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的话,那么,在食品领域的成功则更能说明问题。我们做美好牌火腿肠时,成都、绵阳很多家生产这类产品的食品厂全都失败了,占领四川市场的是河南的几家企业。开始时我们按人家的思路去办,结果老落在人家的后面,前三年亏得很惨。于是,有人便认为希望只能在农村找到市场但进不了城。我们很快调整了发展思路,狠抓产品质量和特色,降低成本,同时建立核心市场网络,结果生产经营迅速好转。现在,我们生产的美好牌火腿肠在四川市场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在成都市场的占有率达80%。

黄卧云:您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

陈育新:我没有什么锋芒,小时候的理想只是当木匠,当个有水平的木匠。大学毕业后养鹌鹑,做笼子,搞孵化,一切都自己干。1992年以前,我们四兄弟共同管着一个企业,非常协调。成功会刺激你去追求更大的成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向外发展,我们的经营理念、发展思路、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不愿意参加过多的社会活动,我办企业的思路就是办一个就要办好一个,积极稳健地发展。

对大众消费品而言,不要力图去培训客户,而应自觉接受客户的培训。

真正挑剔的客户是最有价值的客户,挑剔的客户能够让我们看到不足,找出问题。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要求定得高一点,这样才能让员工把工作做好,让员工有所提升。

始终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陈育新先生身边的工作人员,我有时会觉得他做事有点不够“商业”,对一些原则的坚持几近于固执。

去年下半年,集团“美好家园”房产项目进入设计阶段。按惯例,通常九十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只设计一个卫生间,在审定方案时,他却坚持要设计两个卫生间。有人说:“大家都是这样,我们何必费时费力。抓紧赶工期,早点把钱赚回来才最实在。”可他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并严肃地指出:“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房子可能是其一生的心血,我们一定要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般的三口之家,夫妻要工作,儿女要上学,而使用卫生间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上班、上学前,有两个卫生间就会从容得多,其中大一点的可以包括洗浴,小一点的则只设置蹬厕和洗面盆。这样调整之后,总面积不变,但却可以大大提高业主的生活质量。”

第一批房屋的样板房出来之后,他又发现,六十厘米宽的飘窗虽然美观,但却带来了一个新问题:老人、小孩使用不够方便。开窗时,老人力度不够,小孩高度不够,而爬上去打开窗户,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他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经过集思广益,工作人员在窗户下方增加了一个连动的开关,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售楼中心快要完工了,大家想着这下好了,可以开始销售了!可他检查后,发现售楼中心周围的环境不能很好地体现“美好家园”的品质定位和文化内涵,当即要求拆除重建。工作人员怕影响销售进度,连忙说:“这个花坛只是临时建筑,已经很不错了,反正以后得拆除,就不必再费工夫了吧。”“不行!”他斩钉截铁地说,“宁可推迟销售,也必须拆除重建。任何时候,长远的企业形象都远大于短期的商业利益。”

有人说,老板管大事就行了,管这么具体的事情实在没有必要。他却说:“我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向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二是希望在广大员工,尤其是管理干部的思想深处树立一种观念: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希望集团和华西希望集团自创立以来,我们从“养猪希望富,希望来帮助”的广告语到“廉洁、高效、优质、低成本”的工作方针,再到“客户满意,商家赚钱,企业发展,员工增值”的经营理念,从养殖业到饲料业,从房地产业到旅游业,不论企业怎样发展变化,有一点却始终没有变,那就是陈育新先生从来不让眼前的小利迷住自己的眼睛,始终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跟风,不赶潮。因为他深知,一个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根本就没有生存的根基,何谈企业发展,更遑论成为百年老店。

他始终坚持一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搞歪门邪道。我们绝不做两套账,绝不生产低劣产品,绝不赚违背良心的钱。因为我们坚信,只有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企业才有长久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欺骗消费者就等于是在慢性自杀。”

最挑剔的客户成就最优秀的企业

陈育新先生的“挑剔”让人印象极其深刻,他的“挑剔”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态度,并且常常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

有三个故事佐证这一观点:

一、20世纪末,电脑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尚不普遍,已经投入应用的,也多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对数据处理需求十分强烈的陈育新先生,当时就敏锐地意识到电脑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的前景。那年,成都市举办了一场电脑应用展示会,他得知后亲自与会,并对参展企业的管理软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比。他发现,当时还不怎么出名的金蝶软件率先引入了“集成”概念,思路超前,潜力巨大,陈育新先生决定选择金蝶软件,并率先在饲料行业进行信息化管理探索。

作为企业领导人,按说软件选好了,交给工作人员去办就行了,但他却在认真分析对比之后,向金蝶软件提出了十多项改进意见,金蝶软件立即派出一名专职副总裁,率领“解决希望问题”小组奔赴成都,专程前来解决陈育新先生提出的问题。

十年之后,金蝶软件已经是国内知名的软件公司,并且在香港上市,而华西希望集团也成了金蝶软件的战略合作伙伴,陈育新先生本人还破天荒地同意担任金蝶软件的形象代言人,并与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成了很好的私人朋友。

二、2000年,华西希望集团下属的华西大酒楼成立。酒楼总经理选择的厨具供应商是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企业,对方虽然十分珍惜这次合作的机会,但几次提供的产品却都不能令陈育新先生满意。此时,对方的总经理主动提出,请酒楼总经理当着他们所有部门负责人的面,一一指出厨具存在的问题,并罚他们的款。

后来,经过反复改进,华西大酒楼最终还是使用了他们的产品。

当时光流转到了2008年,“花舞人间”一期会所需要购买厨具,时任总经理,也就是当年华西大酒楼的总经理,又想起了几年前“不打不相识”的这个供应商。电话打过去,对方热情地邀请他再次到他们那里参观,并一再表示,是华西希望集团的“挑剔”成就了他们的今天。这位总经理前去参观时大吃一惊,这个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厂,现在居然已经成为四川厨具行业的领先品牌之一。

三、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在使用空调,但“挑剔”的陈育新先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空调只能解决温度问题,却并不能解决空气的质量问题。

几年前,他就一直在市场上寻觅家用新风机,并且还自制了一台,在自己家中试用。后来陆续有国外的产品进来,但经过试用,效果却并不理想,且性价比极不合理。再后来,细心的他发现沿海某地一家私人小厂所生产的新风机设计思路很好,便邮购了一台。试用后发现,尽管问题不少,但他们努力的方向十分正确,便提出了十多项改进意见。不久之后,对方老板亲自带着改进后的样机直飞成都,请陈育新先生再次试用。经过反复改进,这家企业生产的新风机,其性能已经超过国外产品,但价格却只有国外产品的几分之一。

于是,热心的陈育新先生还为对方当起了经营顾问,针对市场布局、价格策略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令这家企业的老板深为感动。

我们相信,几年之后,我们一定会在新风机市场上发现这颗新星,但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其中还包含着陈育新先生的一份智慧和心血。

从以上三个真实的故事中,人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最挑剔的陈育新先生,加上最虚心的厂商,双方共同成就了一个在本行业领先的企业。换言之,是最挑剔的客户成就了最优秀的企业。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给了企业明确的方向和巨大的张力,使其迅速驶上发展的高速公路。

陈育新先生的挑剔不仅成了他自己的一种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周围的人。如今,挑剔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并诚心诚意地接受客户及他人的挑剔,已成为华西希望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百万元的舍与得

1986年初,新津县的鹌鹑养殖由“发热”变成“发烧”。一时间,从乡村到县城,从家庭到学校,从驻地单位到机关大院,“处处闻啼鸟”。一个只有二十多万人的小县,一下子养了上千万只鹌鹑。经相关媒体调研,新津县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鹌鹑养殖基地。

新津县的鹌鹑养殖热发端于陈育新先生的育新良种场。1983年,在大哥刘永言的建议下,育新良种场的工作重点转向鹌鹑养殖。由于陈育新先生是四川第一个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他的示范效应,再加上鹌鹑繁殖周期短、抗病能力强、饲养效益高,且当时致富的门路还不多,人们便蜂拥而上,挤上了这条快速致富的道路,鹌鹑养殖热便由此兴起。到了1986年,“发热”终于变成“发烧”。

当时,处在漩涡中心中陈育新先生十分焦虑,鹌鹑养殖毕竟只是一个小产业,市场容量有限,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必将产生不可收拾的局面。挨个规劝的效果并不好,刘氏四兄弟经过商议,在育新良种场门口贴出了一份《告全县人民书》,并毅然决然地宰杀掉了自己的十万只种鹌鹑,才使狂热的局面稍得缓解。

要知道,宰杀与卖种的价差达四十倍之多,收入将因此减少一百万元以上!

虽然这是个老故事,但在诚信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再讲一遍自有其特别的含义。多年之后,与中央电视台记者谈及此事,当对方说“您损失了一百万元”时,陈育新先生立即纠正道:“那不是损失,那一百万元本来就不该赚。要是当时赚了那一百万元,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希望集团了!”

我们说,能否真正理清舍与得的关系,是检验一个人是在做事还是在做事业的试金石。陈育新先生的这句话,教会了我们一个既十分简单又十分深刻的道理:大舍在前,大得在后。

舍与得其实是一种基于互相需要的交易,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关键是你需要什么。我们经常讲,金钱是事业成功的影子,它就像斗牛士手中的红布,牛若直接奔它而去,往往会扑空。舍在得前,得往往大于失;得在舍前,失往往大于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我理解,做企业实质上就是一个“主动达人在先,众人成己在后”的过程——先为客户创造价值,然后客户的需求成为你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企业的经营活动可看成一个利益链,在这个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按照其所创造的价值来进行分配。作为在这个链条上主管分配的企业,如果心中只有自己,希望将所有的利益都揽入自己的怀抱,最终只能抱着一锤子买卖所取得的利益沉入深渊。

华西希望集团的利益观最核心的只有四个字:共创共享。

共创是财富之源泉,没有共同创造,任何关于舍与得的讨论都没有意义。我们认为,从根本上来说,唯有创造价值,你才有价值。

没有共赢,所有的创造都难以持久。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我们都是在利人中利己的,正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个极端利己者,只能以利己始,以害己终。

我们始终认为,正因为有着同样的舍得观,我们才团结在一面旗帜下,跟随一个领袖,形成一个团队,为了一个目标,一起携手创造——“诚实做人,精明做事,勤奋工作,追求美好”,来实现共赢——“客户满意,商家赚钱,企业发展,员工增值”。

监督是一种制度,好人也需要监督。有效的监督有利于不让老实人吃亏,有利于让德才兼备的人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