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反差管理:陈育新的管理天机
5989000000020

第20章 领导的管与理:功能—规范—优化—简化(3)

五、理的过程也是管

企业管理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不断探索着对企业管理规律性的认识。随着华西希望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多,客观上也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企业管理的认识。最近,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理的过程也是管,要将理贯穿于管的全过程,并融入其中。

在一般人的认识中,管与理应当是先管后理,但我认为,应当是先理后管,因为没有理清,管便是盲目的。

理的过程本身也包含着管,因为管与理本身就无法分离,你一条一条地理,管就在其中了。在工作中,企业领导人就应当是那个最懂理、最讲理的人,董事长也应当是懂事长、理事长。管理干部的主要工作应当是理事而并管事,理清了,管就会水落石出、水到渠成。也就是说,理清了,管其实是相对简单的。

我们的管理干部要学会将理贯穿于管的全过程,先理后管,边理边管,理中带管。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长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在我们的企业里,要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改为“有功之臣必有重赏”。

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实在说不清的就先放一放,一个一个帮助员工解决思想上、工作上的问题,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才是一个管理干部应有的态度。

强化工具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我们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数为半路出家,较少受过系统的专业化训练,对专业化工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瓶颈之一。如果不能很好地借助工具,企业经营管理就可能出现偏差,工作效率就无法提高,还会助长官僚主义、经验主义等习气,久而久之,企业就会出现大的问题。

一、工具的含义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俗话也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如果我们把“善其事”、“瓷器活”理解为做好工作的话,那么,“利其器”、“金刚钻”强调的就是选好工具。

工具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工具指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如算盘、电脑等物质性的东西;广义的工具指人们用以达到目的事物,其中包括语言、手势等非物质性的东西。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计划与预算管理、项目管理、网络化信息管理、ABC分析法、平衡计分卡、高效会议、绩效管理等,都可以理解为管理工具。

我们说,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工具演进的历史。先进工具往往就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先进工具的诞生常常会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变,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比体重,人不如大象;比机灵,人不如猴子;比速度,人不如豹子。但是,作为万物之灵,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依靠工具改造客观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改造自己。

二、先进工具的特性

第一,先进工具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在于它可以大大降低复杂工作的难度。譬如,大多数人并不懂得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但傻瓜照相机的发明使照相的难度大大降低,从而使会照相的人数大为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对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化的工作要求有专业化的工具。可以说,在现代化社会里,离开了专业化的工具,就无法从事专业化的工作。而没有专业化,规模化只能导致企业“虚胖”。

第二,先进工具具有绝对成本较高、相对成本较低的特点。如果你只是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活动,自行车是最合算的交通工具,但要出国访问,自行车不但无法实现,即使能够实现,其成本也要比飞机高出很多。换言之,人类的需求越高,使用落后工具的成本也越高。

第三,先进工具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生存方式。先进工具并不一定产生高效率,先进工具要发挥作用,首先要有掌握先进工具的人。一旦当你掌握了先进工具之后,它还将为你提供一种与其相适应的思维、工作、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先进工具的使用反过来也会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在现代化社会里,简单的“吃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劳动技能的差异与由此而形成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第四,先进工具更强调协同性。驾驶自行车的技术相对简单,对路的要求也不高,而飞机不但要有良好的性能,还要有机场的配合,对飞行员的要求也要高得多。这也就是说,先进工具更强调协同性,每个人只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而不能特立独行。换言之,强烈的团队意识是使用先进工具的前提之一。

第五,越是现代化的企业,越应当使用先进的工具;越是先进的企业,越应当使用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人。实现了两者的结合,企业成本将越低,竞争力将越强,在市场上取胜的可能性也将越大。在这样的条件下,高收入与低成本将实现统一。

第六,工具应当在使用的过程中改进。在人类的眼里,改进工具的欲望永无止境。工具是用来解决重复性问题的,解决重复性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和流程,工具改进了,标准和流程也应当改进。工具也是用进废退的,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现其缺陷,改进其缺陷。如果不使用或不能使用,就等于它的缺陷已经无法克服或难以克服,只能被淘汰,或被新的更好的工具所替代。

第七,工具具有两面性。同样的工具,掌握在不同的人手里,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因此,人们在注意发挥其有利一面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其有害一面的发生。

第八,使用工具是一回事,制造工具又另是一回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重视使用工具解决问题,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但是,比使用工具更重要的是发明工具。很多时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不断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们永不停息地探求新思路、新方法的不竭动力。解决新问题要用新思路、新方法,而新思路、新方法的实现则意味着对新工具的需求,新工具的诞生意味着新的生活方式的诞生,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一个波浪式前进、循环式上升的过程中进化的。

三、强化工具意识

2004年是华西希望集团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年,强化工具意识,是规范化与专业化的必然要求。那么,在日常工作中怎样强化工具意识呢?根据对工具含义的理解和对先进工具特性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当我们非常努力,但效果不佳时,不妨停下来检查一下手中的工具。“愚公移山”的寓言大家都知道,它强调的是认准目标之后的坚持。试想,如果愚公的精神不变,再加上使用推土机,岂不更好?有时候,工具的更新,可以成倍、成几十倍,甚至成几百倍地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我们说,对工具的投入是最合算的投入。不论是总经理还是普通员工,对工具的投入一定要舍得,不然就会因小失大。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强化工具意识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在不断强化员工工具意识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改进或引进新工具,培训或招聘能够使用新工具的员工,以持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们之所以投入大量资金,在企业管理中全面推行网络化信息管理,实质上也是在改善管理工具,为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创造条件。

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将工具的概念引入人力资源的配置、业务及工艺流程的优化、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成本分析和信息利用等领域,以提升我们企业的管理水平。一旦掌握了先进的工具,我们将增加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自信和勇气。

最后,从员工的角度来讲,强化工具意识就是在真正理解了工具的内涵之后,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不断通过先进工具来延伸自己的感官功能,不断扩大自己感知世界的范围,不断增强自己改造世界的能力,使自己能够紧紧跟上企业发展的需求,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在日常工作中,大多数人都会随大流,掌握了所在岗位的一般工具之后就会停滞不前,改进、借用、创新工具的意识相对淡薄,这也正是许多工作不能上台阶的原因所在。因此,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不妨从改进、借用、创新工具入手。

每个人都在特定的岗位上工作,特定的岗位都有特定的工具。有了强烈的工具意识,我们就能够在用好现有工具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改进原有的工具,并不断尝试使用新工具、适应新工具,因为使用新工具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企业迈上新台阶的象征,而适应新工具则可能成为我们的工作水平迈上新高度的标志。

没有检查的工作等于没有安排。在任何组织里,放权与监督永远应当是互相匹配的。

在工作中,不实实在在干事的人是提不出问题的。只有深入工作,才有发言权。

信息的可靠、可信、可用、可比

通过信息系统的改造和搭建,对所需的数据进行采集与加工,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我提出了判断信息价值的四个标准——可靠、可信、可用、可比。

一、可靠

采集加工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因此,确保信息的可靠应当是对信息工作最起码的要求。信息一旦失实,后面的工作将失去意义。信息的可靠,主要是指信息的来源务必客观、准确,不做假,不粉饰,不隐藏。

怎么才能做到信息可靠?

一是要规范企业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二是信息化建设横向要辐射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领域,纵向要深入到每个领域的每个细节;三是操作人员要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地录入相关数据,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

二、可信

原始信息的价值是有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我们提交给服务对象的信息多数也是经过处理的信息。因此,确保经过处理的信息不失真、不走样至关重要。

怎么才能做到信息可信?

信息的处理除了需要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还需要以可靠的管理基础、丰富的管理经验为保证,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三、可用

信息可靠,也可信,但不能用,其价值也难以实现。因此,确保信息可用,是我们采集和加工信息的基本要求。

信息的可用,就是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怎么才能确保信息可用?

清楚信息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沿着功能—规范—优化—简化的路径,尽力让服务对象能够用最简便的方式享用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

四、可比

如果信息的可靠是强调来源、信息的可信是强调过程、信息的可用是强调价值的话,那么,信息的可比就是强调信息的标准。

没有可比性,可用性就会大打折扣,而可比的基础则是标准。因此,要将可用的信息转变成具体的评估标准,再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从而能以数据形式,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各个子公司之间的经营绩效,有利于领导从更高层面利用信息。所以说,信息的可比性不但解决了信息的标准化问题,还从战略高度体现出了信息的价值。

怎么做到信息可比?

首先,要确保信息可靠、可信、可用;其次,要确保信息能够转换成标准统一的可比信息。

总的来说,判断信息价值的四个标准中,信息可靠是信息可信的前提,信息可信又是信息可用的基础,而信息可比则是对信息可用的升华。

真诚待人,简单沟通

以真诚待人的态度实现简单沟通,是效率最高的沟通。

我们发现,在不少企业中,最大的成本不是生产成本,不是经营成本,而是沟通成本。沟通不畅,信息失真,大家互相猜疑、互相提防,或者是领导唯我独尊,下属投其所好;或者是领导指责下属,下属埋怨领导;或者是领导糊弄下属,下属糊弄客户。凡此种种,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干群关系紧张,沟通成本很高,企业效率低下。

沟通的目的是通过彼此了解,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集一切可以汇集的资源,以充分、及时地发挥“聚合”的威力。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简单沟通是效率最高的沟通。我们努力营造真诚、简单的人际关系,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在一个不能真诚待人的企业里,简单沟通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我们才反复强调,我们的员工都应当真诚地对待领导、同事、下属,真诚地对待政府、社会,尤其是要真诚地对待商家和客户。我们不但在平时要做到这一点,而且在遇到需要做出自我牺牲的时候更要做到这一点。

真诚待人的前提是追求美好,只有在一个追求美好的企业里,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真正形成真诚待人、简单沟通的氛围,大家才会在互相认同中互信选择、互相感激。

在我们企业里,“真诚待人”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襟怀坦白,言而有信,向对方传递真实、可靠的信息,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信息的说服力;二是要诚恳地听取对方所反馈的信息,尤其要真心实意地听取不同意见,以此建立沟通双方的信任和感情基础。从这个角度理解,沟通就是换位思考,就是倾心诉说与认真聆听,就是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互相了解、互相理解。如果在沟通中一门心思地想着怎么保护自己的利益,大脑一次又一次地斤斤计较,这种复杂的沟通必然导致效率大大下降,成本大大上升。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学会“三换”——换位思考、换心思考、换向思考,不断培养大局意识和共赢观念。

当然,简单沟通也需要讲究沟通的艺术,需要讲究沟通的方式方法,一味的简单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功能—规范—优化—简化

凡是到过峨眉山的人都知道,从报国寺开始,要想登上金顶,看到灿烂辉煌的佛光,其间必须经过两个大的转折点:一个是万年场,一个是雷洞坪。当我们站在报国寺,抬头向上看时,心里涌起的一定是要登上金顶的豪情。然后,我们就要问有经验的人,需要带什么东西,上山的路有几条,有可能碰到什么情形,等等。之后,我们要确定同行者,再经过商量,确定一条路线。经过谨慎的选择、仔细的寻找、艰难的攀爬之后,当我们终于登上金顶,蓦然回首,再看山底下依稀可见的道路时,我们的心灵也经历了一次洗礼——从开始确定目标,到寻找途径,再到选择方案,最后才到达光辉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