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反差管理:陈育新的管理天机
5989000000029

第29章 附录 陈育新小传

凌龙

在刘氏四兄弟中,老大是科学家之“言”(刘永言),老二是企业家之“行”(刘永行),老三是管理专家之“美”(刘永美),老四则是社会活动家之“好”(刘永好)。老大因“痴迷”而深邃,老二因“执著”而深刻,老三因“宽厚”而诚挚,老四因“灵活”而广阔。虽然性格不同,但刘氏四兄弟共同的地方却不少,他们都有抱负、有胸怀、有追求,聪明能干,动手能力极强;他们都生活俭朴,并且没有一个人抽烟,也不喝酒。

其他三兄弟是怎么评价陈育新的呢?

刘永言:陈育新是一个知人识人的伯乐。在他那里,人才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刘永行:陈育新待人和善,做事细心,在企业管理方面有他自己的一套。

刘永好:三哥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很投入,希望把事情做完美。

陈育新是希望事业创始人,现任希望集团总经理、华西希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的客座教授,还是中国饲料科技与经济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两岁下乡,他成为农民的儿子

1950年2月8日,一个男孩降生在四川省新津县平岗小学教师郑康致家里,当时担任县政府建设科科长的父亲刘大镛为其取名刘永美。第二年,刘永美又有了一个弟弟——刘永好。加上大哥刘永言、二哥刘永行,四个兄弟的名字连在一起刚好是“言行美好”。父母对四个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们成为品德高尚、有教养的人。

然而,伴随老四的降生,一丝忧愁也袭上了刘大镛夫妇的心头。由于家里孩子多,收入微薄,生活更加困难。有一天,郑康致听同事杨昆山说,古家村农会原主席陈耀云夫妇很喜欢刘家的几个儿子,并建议她过继一个给陈家。两家关系本来就不错,陈耀云夫妇人品好,脾气也好,只有两个女儿。郑康致同丈夫一商量,欣然同意。于是,刘永美被过继给陈家,改名陈育新。

从此,陈育新便成为农民的儿子。这一年,他只有两岁。

谈起往事,陈育新总是充满感情地说:“我是最幸福的,因为我得到了双倍的母爱。”就这样,陈育新在清贫但不失温暖的农家长大成人了,和那个年代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唯一不同的是陈育新从小就勤于思考,他言语不多,但不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十分执著、努力。

1963年,陈育新考上了城关中学,又回到了县城,开始了多梦的中学生活。

十六岁下乡,他成为优秀的农民

1966年,刚刚以优异成绩初中毕业的他正准备继续念高中、上大学,以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不得不收拾起简单的行囊,从县城回到古家村,开始做一个真正的农民。

我们常常被山崖中的青松所感动,因为它顽强、执著的生命力往往给人以心灵深处的震撼。在十二年农村生活中,陈育新以他的顽强、执著,凭着仅有的初中文化,硬是做出了许多令人啧啧称奇的事情:

·墙上种出的红薯,比地里种出的还大。

·在一溜田坎上种出的蔬菜,收入顶得上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

·依靠体温催芽技术,冬天种出了青椒,成为市民的稀罕。

·编制竹制品时改火烤为水煮,使工艺简化,工效成数倍提高。由其设计、制作的竹书架价廉物美,令人爱不释手。

·对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提出质疑,并被实践所证明。

·用塑料薄膜防潮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成功,意义深远。

·雷电交加的雨夜,从县城挑粪回家,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以锻炼自己的意志。

这些都是青年农民陈育新的杰作。他身上既有传统农民的勤劳、质朴、善良,更有着传统农民所不具备的科学精神和商品意识。

年仅十六岁的陈育新被迫回到农村以后,继续读书的信念从来没有熄灭,上大学对他来说一直是一个不曾放弃的梦。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这对陈育新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喜讯,他兴奋得整夜睡不着。当时他已经二十七岁,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尽管这一切来得是那么晚,但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这一次,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这一也许是最后的机会。看着二哥那张令他魂牵梦萦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陈育新在内心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

他明白,自己只有初中文化,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回忆起那段经历,陈育新风趣地说:“由于当时非常投入,我在外人眼里近乎痴呆。不少人议论道:陈育新有病!高中生考大学都那么难,一个初中生居然想上大学,简直是白日做梦。”但他硬是只用了八个月时间,自学完了全部高中课程,而且挣了三千多工分,终于奇迹般地考上了四川农学院,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这在当地又成了一大新闻。

在大学里,他仔细阅读、分析、研究国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认真思考着中国农业的未来。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到校园后,陈育新更坐不住了。业余时间,他如饥似渴地泡在图书馆,努力搜寻适合于农村的实用技术。他还密切关注农村一切新的变化,他曾与同学联名给《四川日报》写信,反对以投机倒把的罪名打击蛋贩子,认为长途贩运鸡蛋可以搞活流通,促进生产。其独立思考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他还要为家里的生活担心。家里有妻子和两个孩子,还有老母亲。当时学校每月补助二十元,他总是先寄回十元以供养孩子,自己却过着相当清苦的生活。

就这样,陈育新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毕业时,他已经三十二岁了。人们都在想,陈育新这回可熬出头了。有可能留校的他执意回到了新津县,被分配到了农业局。半年之后,他却毅然决然地又一次回到了农村。

“希望集团做到现在这样大,当然令人自豪和骄傲。但是,就个人而言,最让我感到骄傲的,其实还是1978年的高考。”作为希望事业创始人,他得到的荣耀数不胜数,但当我问到最令他自豪和骄傲的是什么时,他却毫不犹豫地说出上面的话。

三十二岁下乡,他成为农村科学致富的带头人

“大学生陈育新回乡当农民了!”这条爆炸性新闻使人们舌头拉长了,眼睛鼓大了,各种舆论接踵而至。有人惋惜:“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回农村当农民,这是何苦?”有人猜测:“嘿,他呀,是财迷心窍,想单干,想发财。”母亲的担心就可想而知了,但她更知道儿子决定了的事别人是无法改变的。

陈育新的行动得到新津县委书记钟光林的支持。

陈育新离开了县农业局,读书做官的传统观念被这个农民的儿子远远地抛开了。在四个兄弟的共同努力下,育新良种场办了起来。陈育新不但腾出住房,连厨房也腾出来了,全家人只好在露天搭一个炉子煮饭。竹编是陈育新的拿手绝活,良种场的笼子都是他自己编制的。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简陋的良种场了,但简陋并没有影响经济效益。很快,在育新良种场的带动下,全县形成了“鹌鹑热”,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鹌鹑基地,带动当地成千上万的农民迈上了致富之路,他主持的“鹌鹑系列生产技术开发”科研项目还荣获了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鹌鹑大王”因此名满巴蜀。

随着鹌鹑饲养量的直线上升,鹌鹑饲料需求量越来越大,育新良种场配制的鹌鹑饲料大获成功,他们又因此将目光瞄准了饲料工业这个极富发展空间的行业,以陈育新和二哥刘永行作为主要研制者的“希望牌系列饲料开发应用”科研项目又荣获当年本行业最高奖——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

从最初的鹌鹑饲料,到猪饲料,再到鸡饲料、鸭饲料,又到鱼饲料,他们的饲料销量飞速增长。到1991年,他们的饲料销量已跃居西南第一。1992年,名震海内外的希望集团诞生了。希望集团发展到今天,已拥有由刘氏四兄弟统领的新津基地和大陆希望、东方希望、华西希望、新希望四大集团所属的近千家企业,员工总数将近十万名。

1997年9月,由陈育新任董事长兼总裁的华西希望集团成立,其下属的饲料企业全部用“万千”品牌,而不用他一手创立的“希望”品牌。到2012年,华西希望集团已经拥有近百家公司、上万名员工,产业横跨农牧、房产、教育、旅游、化工等行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著名度和美誉度。陈育新先生充满自信地说:“我始终相信,只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广大客户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再把自己的管理才能与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就会创造巨额财富。即使现在身无分文,我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