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国美公开课:谁在公司抢班夺权
5990500000030

第30章 张大中赶超陈晓(1)

张大中执掌国美董事会主席权位后,加速抛弃陈晓路线。在张大中眼里,陈晓曾经被其称为“小人”,他更欣赏黄光裕的经商风格和为人。

陈晓与张大中较劲,相互间看不起

张大中接替陈晓的位置后,外界对他有很多的好奇。大家都想知道他如何看待“国美事件”、如何评价黄光裕和陈晓以及他执掌下的国美未来是走哪条路线。

2006年,陈晓创立的永乐与大中签下合并协议,但几个月后永乐却并入国美,陈晓也因此成为国美总裁。张大中大怒,称陈晓为“小人”。2007年12月19日,国美收购大中,陈晓讽刺张大中:“(张大中)干干净净地离开,什么都不要,股份也不要,未来也不要,只要钱!”

2007年7月,张大中把自己一手养大的仔——大中电器,卖给黄光裕之后,发誓再也不踏进大中电器一步,并开始埋首于自己的投资生意。不过,这3年来,他并未放弃对国美的关注。“都在北京,用北京话讲都是哥们儿,对国美这3年的故事,肯定要看一看,应该说还很熟悉。”

在张大中眼里,陈晓是“小人”,而他将黄光裕称为“哥们”。2007年之前,黄光裕、张大中在北京虽然斗得你死我活,不过,两人都非常尊重、佩服对方的商业才干。

“我们曾经在北京市场切磋10多年。”张大中小心翼翼地选择了“切磋”一词。“我们说的切磋,是在竞争中切磋,不是面对面的我教你、你教我。行业人一看就明白,所以这样的竞争使我们两人都受惠了。”张大中回顾说。

张大中举例称,他早年经销音响,黄光裕则主要经销彩电。“大中彩电销售只占销售额的5%,北京城的彩电销售已经快被国美垄断了,我拿他怎么办?于是我干脆把彩电的价格定得比国美低,价格低还不能赔本,我就买一千送一百,那一百就让顾客在我的店里买音响产品,当时我们一台彩电比人家低50元钱。”于是,大中电器买彩电的人开始排队,这下,轮到黄光裕头疼了。“他马上意识到卖场里一定要丰富商品的门类,如果80%产品都是彩电,都便宜10块就没利润了。”黄光裕迅速调整战略,迎战张大中。

张大中与黄光裕之间的贴身肉搏,让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黄光裕的另一面。外界通常认为,黄光裕在管理上不够精细、粗线条,张大中不这样认为。他记得,黄光裕在2005年就对北京的门店就有了比较萌芽状态的经营管理手册。“应该说他向外界表现的时候,没有过多陈述企业的细腻管理,但严格地说,企业能够高速发展,如果不是管理得非常科学和细腻的话,是跑不动的。就像一个人,跑得远,一定是心肺功能好。”

同样的,黄光裕也认为张大中在北京的门店经营得非常不错。他曾经对他的下属说过:“我们在北京打不过大中,在上海打不过永乐,不用期望太高。”国美曾经的一位中层干部如是说。

除了生意场上的竞争,俩人也有把酒言欢、一起放松的时刻。张大中曾邀黄光裕一起看足球赛。但是他很快发现,黄光裕的脑子里除了生意,别的都装不下。“北京人看足球是再正常不过了。黄光裕看足球不会看,罚任意球时,他说站一排人什么意思?这说明他全部心都集中在企业。他也不关注高尔夫、滑雪什么的,他是我见过的所有老板里面最专注的。”

黄光裕的敬业给张大中带来极大压力。“他敬业,半夜开会到三四点,给我很大压力。应该说,在他的引领下,我们这些跟他竞争的对手们也不得不敬业,不然的话我就落后了。现在他打造的企业聘请我,我觉得用北京话讲是人家看得起你。是不是这样?我们应该给面子。”

人生阅历足够丰富,使得张大中深谙人情世故,善于沟通。在被问到是否介意别人称他为职业经理人时,他笑着表示:“我店小二都做过,还在乎别人称我职业经理人?”张大中的这种心态让黄家人大为放心。反观陈晓,他始终无法摆正自己的身份,一直在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两种身份间纠结。

对于陈晓时期的国美,张大中不愿过多评价,只是表示:“过去两年确实错失了一些发展机会。”

此前,陈晓曾表示,主政国美几年间,“我教会了很多人思考,原来就是执行。”对陈晓的说法,张大中未置可否,“对陈晓的风格,和他给国美带来了什么,我没有特意的了解,我也不是特别熟悉。原来国美在引领家电市场上应该说很有干劲、很有冲劲,我想这样的精神状态需要继续发扬。”

张大中执掌权位后,开始逐步修改陈晓时期所制定的国美发展战略。张大中表示,2010年公布的国美五年发展计划需要“微调”,而陈晓推出的股权激励政策也有可能被修订,实现与业绩挂钩。

陈晓人走茶凉,对国美已经无任何影响力,不过,曾经站在陈晓战壕里的贝恩竺稼则是张大中必须要跨越的障碍。其实,我此前已经写道,陈晓公布的战略规划是由贝恩代拟的,竺稼显然不同意张大中完全放弃此前的发展计划。

在张大中表态后,竺稼表示,贝恩是国美第二大股东,从投资者的角度,也不会允许公司战略突然出现180度大转弯,何况五年发展计划是对资本市场公开公布的,按照通常的市场规则不可能说推翻就推翻。

而对于张大中已做的调整,竺稼表示,关于五年发展计划的修订,双方也有过沟通,贝恩认为核心的变化有两个:其一是开店速度变快,其二是业绩指标的提升。“这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陈总是设定一个目标,鼓励你超越;而黄家习惯给比较高的指标。我们认为两者都没错,如果现在管理层认为这样管理更加轻车熟路,也可以。”竺稼说。

另外,张大中称,他至今还看不到自己与大股东方面有什么摩擦。“除了信件之间的沟通,最近我在申请与黄总见面。我做得好或坏,相信黄总会公正、客观地看待。本人要超越黄总应该讲是很困难的,我不求超越。但是本人尽力了,我想黄总能够理解。”张大中说。

对于张大中出任国美董事会主席,陈晓认为:“总比黄秀虹、邹晓春出任好,不过这背后有着利益的选择。”

陈晓还拐弯抹角地暗示:“外界都在说我与张大中有很大的矛盾,我跟他在2007年没有多少矛盾,我们的矛盾就在大中电器的价格上。当时苏宁只给出了18亿元的收购价格,我给到28亿元已经很考虑多年的交情了,因为即便大中IPO上市的市值也不可能达到这一数字。但是黄光裕最后给了36亿元,这背后难道仅仅是为企业考虑吗?当然不是,今天张大中出来救急已经说明了当时的问题。”

对话国美董事会主席张大中

Question(以下简称“Q”):2007年,您出售大中后,已开始了另一番轻松的生活,为什么还要跳进国美这个“是非窝”?

Answer(以下简称“A”):首先我认为国美是一家优秀的企业,能够参与其发展也是人生的一段难得的经历,为其服务是我的荣幸。第二,我对家电销售还有很深的情结,放下不易,拿起不难。第三,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够有机会为家电连锁零售行业、为国美做些事也是非常好的。

2007年卖了大中以后,我这几年主要是搞一些投资。做过企业的人去做投资,你会对企业看得更清楚。一看就能够看出来,这个企业在老板领导下,未来的前景会怎么样,你投资的准确度比基金经理还可能要高一些。比如我们最近做了一些投资,包括万达这样的大型企业,还有一些未来在中国的某些领域都会有影响力的项目。

应该说,搞投资比做企业要轻松,因为做企业事无巨细,非常繁琐。我原来也是创始股东,在整个企业的规划、发展这些方面有特长。国美的股东们也希望我在企业未来发展上多做一些规划性的工作,另外能够将大小股东的利益和管理层的利益协调好。

Q:对于黄光裕家族邀请您接替陈晓担任国美董事会主席,您对于这个邀请最初的想法是什么?

A:黄光裕是个非常敬业的企业家,他打造的企业聘请我,我觉得用北京话讲,人家看得起你,咱们应该给面子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