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常用词语600条
6001900000013

第13章 G(2)

只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他们以狗为猎具、挽畜和守护者,所以忌食狗肉。佛学典籍视狗为不洁之物,严禁屠食,南朝宋、梁皇帝崇信佛学,故颁诏禁吃狗肉。唐初、南宋都有诏令禁止屠狗。满族风俗最忌吃狗肉,戴狗皮帽,因为猎犬曾救过努尔哈赤的性命。至今,民间卖狗肉不用刀切,而用手撕,也是出自对“杀”的忌讳。可见,狗肉上不了大席面具有各种原因。

汉民族认为,狗摇尾乞食,其貌不扬又食人矢便,故若以其肉待客,当属不雅。这恐怕也是“狗肉上不了大席面”的缘由。

由于南北文化融合,饮食风俗交流,现在狗肉已被普遍认为营养丰富,可以款待嘉宾,故该俗语,只有少数地方还在使用。

狗腿子

人们往往习惯把那些替主子效劳,又依仗主子财势为非作歹的人称为“狗腿子”。“狗腿子”一词源于如下传说:从前,有个富人的腿断了,一个奴才为讨好主子欢心,主动要求截下自己的腿为主人接上。主人问:“你自己的腿怎么办呢?”奴才说:“我可以接上一条狗腿。”主人又问:“那狗的腿又怎么办呢?”奴才答:“给狗用泥巴捏上一条腿就行了。”从那以后,狗在撒尿时,总要把后边一条腿翘起来,以防那条腿让尿给冲掉了。此后,人们便用“狗腿子”一词来咒骂那些忠心依靠恶主而干坏事的小人。

鼓舞

原指按乐曲的节奏跳舞。《易经》里就有“鼓之舞之尽神”的记载。这是以比喻方法讲“易”理对维护统治的神妙作用——如果能使老百姓乐于顺从,就会收到像按照乐曲的节拍跳舞那样的效果,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墨子·非儒下》:“孔某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这里“鼓舞”二字虽然连用,但讲的仍是按乐曲的节奏跳舞。到了汉代,扬雄的用法已有不同,他在《法言·先知》里说:“鼓舞万物者,其风雷乎?鼓舞万民者,其号令乎?”唐宋以后的诗人则用的更为灵活有趣。李白《明堂赋》:“千里鼓舞,百寮赓歌。”杨万里《晚登清心阁望雨》:“喜雨不但人,松竹亦鼓舞。”在他们的笔下,“鼓舞”都获得了“欢快跳跃”的生命。今天我们所说的“鼓舞”,已演变为激励兴奋,振作起来,增加信心或勇气的意思了。

顾前不顾后

办事或考虑问题只顾眼前近利,不顾日后祸患。源自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中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边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吴王要攻打楚国,告知群臣有劝阻者杀。有个叫少孺子的人想劝谏又不敢,便拿着弹弓每天早晨去后园。到第三天早晨被吴王发现,问他怎么沾了一身露水?少孺子借此机会便说:“树上的蝉喝露水,不知道螳螂在后正要吃它,而螳螂又不知黄雀在后面正要吃它,黄雀又不知我在树下正要用弹弓打它。蝉、螳螂、黄雀这三者,都是只想到眼前之利,而不顾其后之患。”

这段故事寓意深刻,结句“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患。”后来便演变为俗语“顾前不顾后”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挂羊头 卖狗肉

挂的是羊头,卖的是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作招牌,推销恶劣的货色骗人。源自《晏子春秋》:“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传说春秋时,齐国君主齐灵公喜欢宫中女子着男装打扮,很快全国妇女竞相效尤。齐灵公令官府查禁,甚至见女子着男装者,撕裂其衣,扯断其腰带,可是此风依然如故。一天,齐灵公问大夫晏子:“这股风为什么禁止不住?”晏子答:“您在宫中喜欢女扮男装,却要百姓莫为,这不正像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脯于内吗?《后汉书·光武帝纪》有“悬羊头,卖马脯(即肉干)。”把“牛头”改成了“羊头”。北宋末《续传灯录》卷三十一:“悬羊头,卖狗肉,知它甚凭据。”又改“马肉”为“狗肉”,这才成了今天这样一句话。

此语的演变与羊头和狗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关。据考证,在汉代以前,古人是颇看重狗肉的。《国语》中所述“生丈夫二壶酒一犬”,说的即是祝贺朋友得子,所送的礼物中就有一只狗。上等的狗肉还专作祭祀之用,汉字“献”字的本意即指用肥犬来奉祭宗庙。至于人们对羊的喜爱,我们只须略看一下以“羊”为部首的某些汉字便会一目了然——羊大为“美”,鱼羊合而为“鲜”;人们喜爱并期望得到的东西亦以羊为标志,如“羡”、“善”。至六朝以后,狗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愈来愈低,到唐代就不再屠狗而食了。由此原来的“悬牛首、卖马肉”之说逐渐被“悬羊头、卖狗肉”所替代。宋代《五灯会元》载:“有股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实为“名不正,言不顺”。后来,随着广泛的流传,加之“挂”明显比“悬”更口语化,“挂羊头,卖狗肉”也就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句俗语了。

观棋不语

原指观看下棋时不准在旁边插嘴。晋人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帝尧造了围棋来教他的儿子丹朱。依推算,围棋已有4000多年历史。围棋也叫“乌鹭”,用乌鸦代表黑,以白鹭表示白,“乌鹭交战”就是指围棋盘上黑白子奕对。

据说,黑白两色的围棋子,象征日月,表示阴阳二气。棋子的圆形模拟浑圆的天象穹苍,棋盘的四角比喻地象,交织成361个棋位,表示旧历一年的天数。当中有九个星点叫做势眼(或星眼、井眼)表示九大行星。围棋盘的高度为一尺二寸,正好表示12个月。白子表示白昼,黑子表示黑夜。黑子先走,表示一天从半夜的子时开始。黑白相对,表示阴阳应对之气。阴阳对应不得混入他物,因此下围棋时不许观战者在旁插嘴。后来“观棋不语”逐渐成为有良好教养的表现。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观棋不语”从此流传至今。

鬼门关

旧时常称道路僻远险阻之地为“鬼门关”。“鬼门关”系古关名,在今广西北流县西,它界于北流、玉林两县之间,这里双峰对峙,中成关门,古代为通往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交通要冲,因“其南尤多瘴病,去者罕得生还”,故得此名。《唐书·地理志》载:“容州北流县南,有两石相对,迁谪至此者,罕得生还,俗称鬼门关。”《北流县志》中也有详细记载:“天门隘,离城15里,高崖邃谷,路经其中,旧名‘鬼门关’。谚曰:‘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此语演变后,亦指克服困难的关键所在。

桂冠

原指用桂树枝叶编成的花冠,该词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神话传说:太阳神阿波罗一往情深地爱上了露珠女神达芬(亦译达芙妮),但达芬却矢志独身,始终拒绝阿波罗的追求。一天阿波罗又来到了众神女居住处,达芬拔脚就跑,阿波罗恳求她不要躲避,不要被树根绊倒,眼看要追上了,露珠向母亲大地女神呼喊道:“如果不能救我逃脱,就改变我的形象吧!”当阿波罗接触到心爱的姑娘时,感到她的心仍在突突地跳,但其身体已经变成了一棵月桂树。阿波罗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泯灭,他说:“我将永远爱你,让你成为最高荣誉的象征。”痴情的阿波罗遂把月桂树的枝叶编成圆冠,戴在自己头上。

后来,人们便把“桂冠”作为最高荣誉的象征,授予才华杰出的诗人或竞赛的优胜者。如英王室把选拔的优秀诗人称为“桂冠诗人”;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优胜者所获得的奖品中常有桂枝。“桂冠”一词就逐渐成为第一名,即冠军的同义词。

桂林山水甲天下

形容桂林山水之美冠居天下之首。这句话的成文,有着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最早赞美桂林山水的文字,是南北朝时宋文帝元嘉初年(424年)诗人颜延之的“未若独秀者,峨峨乳邑间”。但诗人只是着眼于独秀峰,没有提到水,未能概括桂林的全部佳景。唐代杜甫的“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一个“独”字把桂林与外地作了比较。到了宋代嘉佑七年,广西转运使李师中说:“桂林天下之胜,处兹山水……”第一次在“天下”的范围内去说桂林。以后,类似的说法逐渐增多。如张询的“桂林山水冠衡湘”,邓公衍的“桂林岩洞冠天下”,曾几的“江水清绝胜中原”,张孝祥的“桂林山水之胜甲东南”,等等。到了南宋乾道、淳熙年间,曾任桂林地方官的诗人范成大,写下了“桂林之奇,宜为天下第一”的赞语,把对桂林山水的评价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过了84年,南宋末年的李曾拍沿着范成大的思路,在《重修湘西楼记》中就直书“桂林山川甲天下”了。清代的诗人金武祥把“桂林山川甲天下”中的“川”字改为“水”字,就成了流传至今的语句:桂林山水甲天下。

然而,另据资料载:1983年,桂林市的一名叫杨寅生的拓碑师傅有一次在桂林名山之一的独秀峰拓印碑文,在钟乳石下面发现一块诗碑,其中有一句诗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据这块诗碑的前言记载,这首诗是南宋嘉泰改元(1201年)9月16日“桂林大比”(科举考试)刚结束,“提点刑狱权府事四明王正功,为考中的11人行宴享礼”所作。这一发现比原来的说法提前了6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