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常用词语600条
6001900000041

第41章 Z(1)

砸锅

“砸”是指“垮了”、“坏了”,而“锅”则并非烧饭做菜之锅。以“锅”喻事源于戏曲界的“两下锅”、“三下锅”、“钻锅”等术语。

清末民国初年,我国北方的京剧曾同山西梆子、直隶梆子(今河北梆子)同台演出,而剧目、表演等又仍各自保持原状不相混合。人们就将这种班社俗称为“两下锅”戏班。类似的情况在南方也有发生——流行于云贵一带的滇剧,其腔调包括襄阳、胡琴、丝弦三种,原来也是一个戏班只唱一种腔调,后因人事凋零等原因,逐渐变成三种腔调杂演,有时是一本大戏兼用三种腔调,有时则一本戏的一折兼用三种腔调,人们就将此俗称为“三下锅”。

另外,京剧演员为了扮演自己所不会的角色而临时去钻研、排练,本行也俗称为“钻锅”。在这里,“锅”已经成了“戏”的代名词。旧时,人们常用“砸饭碗”来喻指失业,而戏要是唱得不好演不下去,自然也就“砸锅”了。至于艺人及戏班遭到外来的骚扰和破坏,戏园子被冲,戏班子被砸,则更是彻底“砸锅”了。

现人们常用“砸锅”来比喻办事失败了。

载不动许多愁

是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武陵春》词末尾的一句,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当时极为沉痛的心情。因它想象奇特而又入情入理,传为千古名句。然而这一名句不是偶然想出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

南唐后主写的《虞美人》中有这样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受这两句的启发,宋朝词人秦观在他的《江城子》中便有了“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词句。这样“愁”字的形象越来越明晰了。只差重量等着后人来描绘了。当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后,心情逐渐沉重了起来,一首《武陵春》便创造性的写出了“愁”的重量。“载不动许多愁”便成了历代传诵的名句。

斩草要除根

比喻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语出《左传·隐公六年》:“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shan)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shen)矣。’”这段话译成白话是:《商书》中说:“恶若是发展起来是极容易的,就像火在原野上燃烧,靠近尚且不能,还能够扑灭吗?”周任(周时任大夫)说:“治理国家,见到恶就像农夫见到草务必除根,不仅要把聚在地面上的草割掉,还要把草根也挖净,使它们不能再繁殖,这样善就会得以伸展。”

这段话讲得颇具哲理,后便在民间演化出“斩草要除根”这句俗语来,用来比喻铲除坏人坏事,务必要彻底。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苏州有座古庙西园寺,寺里有座罗汉堂,堂里供着五百尊罗汉像,那一座座罗汉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这座罗汉堂,不是一般的长方形,却建成一个“八卦”形,五百尊罗汉布置得往返循环,上上下下,将房屋的角角落落,全部利用了起来,实在高妙。

据说,设计这一奇特建筑的人,是本寺一个老和尚,他身高无比,大家不喊他法号,都喊他“丈二和尚”。施工中,他一不画图纸,二不将施工计划告知大家,只一股劲地在工地上干活,招呼大家。他干到哪里,要别人跟到哪里。一个“八卦”式的建筑,右扭,左拐,东弯,西曲,把一般匠人弄得晕头转向,都叹息:“丈二和尚摸勿着头脑哉!”等到竣工的那天,大家细细一看,才完全明白了,没有一个不啧啧称赞。“难怪丈二和尚摸勿着头脑,实在是本领太高哉!”从此“丈二和尚摸勿着头脑”这句话就传开了。

招之不来 挥之不去

原作“招之不来,麾之不去”。招:同“召”,帝命前来,称召;麾:同“挥”。即皇帝召之前来而不来,令去而不去。通俗地讲,即要来不来,叫去不去,形容个性耿直,贞定,不肯低三下四。语出《史记·汲郑列传》。

汲黯,字长孺,是汉武帝时有名的直臣,他为人孤傲,不拘礼法;好直谏,屡屡使武帝难堪。汲黯信奉黄老之术,官至九卿。武帝尊儒术,重用儒生公孙弘、张汤等,汲黯反对。一次,武帝大谈了一通尊儒的好处,汲黯说:“陛下心里满是这样那样的欲望,不过是在表面上作出好施仁义的样子,您以为这样就算是效法唐虞之治了吗?”武帝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有人责备汲黯过分,汲黯说:“设置公卿谏臣,难道是为谄媚的吗?我已经当了这个官,纵然贪生恋位,也不能辱没朝廷。”汲黯因此被罢官,但后又被起用。

汲黯多病,汉制官吏告病假满百日就要免职,汉武帝一再延长他的假期。后来汲黯病不能起,庄助再次为他向武帝告假,武帝有些犹豫。庄助说:“汲黯从您年幼时就辅佐您,忠贞不二,一心为天下社稷着想,能抱定宗旨,‘招之不来,麾之不去’,其气节即使是贲育(古代勇士)那样的勇士也比不过啊!”武帝深以为然。

“招之不来,挥之不去”即源于此。后人也据此引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形容可以任意呼唤指使。现也用“招之能来,挥之能去”形容服从指挥调度。

照葫芦画瓢

意指比照原来的样子,加以模仿。

据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东轩笔录》(宋人魏泰著)云:“陶谷久在翰林,意希大用,乃俾其党,因事荐引。言谷在词禁,宣力实多,微伺上旨。祖笑曰:‘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词换语,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谷闻之,作诗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文章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薄其怨望,遂决意不用矣。”

这段故事说,陶谷在翰林院供职多年,希图升迁,便拜托好友向宋太祖推荐,推荐人说陶谷在翰林院,为皇上起草了不少文件,还是有点功劳的。太祖笑着说:“翰林院起草的文件,都是查看前人的旧文改换一下词语而已,有什么功劳啊?”陶谷知道后在翰林院的墙上题写了前面那首诗。太祖知道他发牢骚后,就更不想提拔他了。

由于这段故事颇能反映旧时文臣的照抄照搬的文风,遂流传极广。而“依样画葫芦”便逐渐转化为“照葫芦画瓢”这句俗语了。

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是指一只眼看见,一只眼看不见,看见当没看见。意即马马虎虎,不必认真。又指没有完全睡大觉,暗中察看。溯其语源,还得从春秋战国时期谈起。

远在春秋时期,安徽含山县北的昭关是楚头吴尾——两国交界的地方。当时吴国有位大夫名叫伍子胥,因过不了昭关而忧虑万分,结果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后在医师黄甫皋的帮助下,蒙混过了关。这个说法颇富浪漫气息,而且曲折跌宕,故小说戏剧都引用了这一情节,因而流传很广。

然而,《韩非子·说林上》中的另一记载,似乎更现实可信些:伍子胥在边境上实际被捕获了,边防所的官员在审问伍子胥时,他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坦然承认:“我就是伍子胥,也叫伍员。”他问昭关官员:“你知道楚王为什么要抓我吗?那是因为想要我那颗宝珠。可是我的宝珠又丢了,和他说真话他也不信。现在,你倘若将我送去,我就说宝珠被你抢走,并且让你吞到肚子里去了。”那驻守昭关的官员一听,呆了。是啊,伍子胥如今是地道的亡命之徒,假如他到楚王面前这么一说,楚王为了宝珠,一定会将我开膛破肚,那本官还有命吗?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手下的士兵说:“经本官审问,此人不是伍子胥,放走了事!”

这便是俗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掌故。

知子莫若父

没有像父亲那样了解儿子的。谓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早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就记载着一个“知子莫如父”的故事。

春秋时,越国宰相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带上西施,离开越国,定居于“陶”,成了大富翁,人称“陶朱公”。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定为死罪。范蠡准备了千两黄金,让小儿子带去营救他二哥。范蠡的长子不服气,对父亲说:“这样重要的事为什么不叫我去?”范蠡说:“你去不行,只有你的小弟去才能救活你二弟。”长子又搬出母亲西施来肯求,范蠡拗不过,只好同意。临行前,范蠡叮嘱他,把金子交给庄生,听他去办,不管二弟得救与否,礼物不要带回。

范蠡长子到了楚国,拜见了庄生,呈上礼物和书信。庄生说,我尽力而为,你回去吧。范蠡的大儿子告辞出来后,心想,老头又穷又不做官,如何能救得兄弟?于是他又给楚王的近侍送了厚礼,打探消息。

第二天,庄生求见楚王说:“臣夜观星象见彗星侵犯紫微星,天上有灾难降临。王上只有即刻释放全部在押死囚,才能幸免于难。”楚王听后,立即下旨大赦天下。

范蠡的长子听到消息后,心想:二弟已被赦免了,又何必白白丢掉那千两黄金呢!便又来见庄生。庄生见他没走,就已知道他的来意,让他把礼物带回去。庄生本打算把范蠡的二儿子救出来后,把金子一并交给他带走的,这一来很生气,觉得这个大儿子太瞧不起他了。于是参见楚王说:王上大赦天下,本为积德消灾,岂知您身边有人收受范蠡一千两黄金的贿赂。如放了范蠡公子,恐怕难平民愤。楚王听后,就下令斩了范蠡的儿子,第二天才大赦天下。

范蠡的长子拉着弟弟的尸首回家后,全家人都痛哭失声,只有范蠡不哭。西施责怪他,范蠡说:“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个结果。大孩子不是不爱他的弟弟,而是吝惜钱财啊!他是在我贫困时出生的,从小跟我一起过苦日子,深知钱财来之不易;而小儿子是在我当官后出生的,从小挥金如土,我让小儿子去救他二哥,就是为他能不惜钱财,大儿子却不能。本是预料中的事,又何必悲痛呢?”西施听了这话,哑口无言。

后人将这个故事概括为“惜财杀弟”或“知子莫如父”,用作成语,前者比喻吝惜钱财,结果丢了亲人的性命;后者形容父亲对儿子的了解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