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温州人做的和你不一样
6014200000036

第36章 温州元素——温州人的性情品质和你不一样(1)

1温州人有肯吃大苦的品质

对温州人迅速崛起,有人或许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这样一个贫困的地方,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创造如此惊人的财富?为什么这些文化并不高的普通百姓,能在几十年时间打造出众多的商业名牌?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什么惟独温州有这么快的发展?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有很多,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温州人的肯吃大苦的品质。

在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吃得菜根,百事可做。”大多数温州人都能吃苦,他们是在苦难中磨炼出来的,他们在成功之前肯定会经历许多的磨难,甚至要遭遇人生的许多超乎想像的苦难。面对这些磨难和苦难,一般人就会退缩,甚至无法从磨难和苦难中走出。而温州人会将其看作是命运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只要度过了磨难,战胜了苦难,人生的前面就会是艳阳天。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温州人学到许多在其他地方人绝对无法学到的东西,温州人磨练了自己承受压力的能力,温州人学到战胜苦难、从苦难中走出的方法,在这个过程当中,温州人体会到了人生残酷的一面,也体会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当上天要把重要的责任交给一个人时,一定要先困苦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躯体,贫乏他的身家,扰乱他,使他的所作所为都不能顺利,以此来激发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所缺乏的能力。

做大事需要苦干的拼搏精神,任何成功都是用心与身体的磨砺和考验之后得来的。温州人所以能够白手起家,就是靠着这种巨大的精神支撑来实现的,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是他们拼搏的真实写照。吃得菜根,百事可做,只要具有苦干精神,就没有翻不过的山。

很多温州商人都是一路“跌打滚爬”过来的。威力打火机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金属打火机生产企业,它的老板徐勇水当年为筹集创业资金,将东北的铝锭“倒运”到温州卖。由于没钱雇人,他自己搬运铝锭上火车,结果被脱手的铝锭砸伤脚;为了“押运”车皮,他几天几夜没敢合眼。

苦包括很多种:如工作之苦,环境之苦、气候之苦、思乡之苦,离乡背井之苦,抛妻别子之苦、寂寞孤独之苦、上当受骗之苦、失败之苦乃至于血本无归之苦等等。对于这么多苦,如果一个人都能积极面对、随遇而安,那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还有什么挑战不敢面对呢?

如今温州人遍布全世界,他们不愿意待在生活安稳的家中,而是走向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面临着无法预料的困难与艰辛,甚至生命危险。他们忍受着孤独寂寞,忍受着夫妻、骨肉分离的痛楚。这是一种最难忍受的人生之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政策刚刚放开,温州人就外出打工、做生意,20年来,这些远离故乡的棉花郎、修鞋匠、钥匙大王等人,不仅挣到了血汗钱,而且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学会了经商的基本法则。当他们挖到第一桶金的时候,当他们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人或回乡创业,或在异乡扎根发展,一个个成为了老板,走向了富裕。

许多不愿意吃苦的人都认为温州人的行为很不可思议,甚至有点看不起他们。但是,许多年后,这些睡地板的温州人都成功了,小企业成了大公司,小资本成了大财富,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古话在温州商人的身上得到了验证。

有人认为,温州商人这种肯吃苦的精神主要来源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温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独特的山地文化决定了这里的人喜欢“独”而不喜欢“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思想占据了主流,温州商人似乎缺少了优越性。但是,当市场经济时代来临时,温州商人的独立精神就迸发出来了,这种能量使温州商人身上具有无可比拟的特点,那就是肯吃苦与自强不息。

温州人在许多人眼里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能吃苦”。创业初期,温州人大部分时间在挤火车、汽车中度过,没有座位,就钻到座位底下睡一觉,打地铺是家常便饭,黄建峰也不例外。

1978年,黄建峰就来到了东北推销阀门、电器等小商品。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对市场行情不了解,他只有在各地跑业务,希望能拉到一些客户。冬天的北方气温已降到零下30摄氏度,他也坚持在外跑业务,路上“形单影只”。他经常穿梭于东北三省各地之间,为了节省晚上住宿费,他每次要挑选夕发朝至的列车,晚上就在火车上度过。

1984年,黄建峰在哈尔滨租了一个固定柜台做电器销售,结束了六年的“游击”生涯。

随后,温州人善于抢占商机的天性再一次在他的身上得到体现。当时,就在人们纷纷踏进流通领域时,手头有创业资金的黄建峰在1998年正式退出经营了20年的流通行业,独辟蹊径搞农业产业化,斥巨资成立了黑龙江省青冈富海玉米制品有限公司,生产食用酒精。1999年和2001年,黄建峰分别收购两家停产多年的国有制糖厂,而这两家国有企业共有员工2400多名,黄建峰没有让一名工人下岗。这两家制糖厂的复活,保证了当地提供生产原材料的近10万农户的收入。

“能做老板,能睡地板”,是温州商人的制胜法宝。温州人先吃大苦后赚大钱的传奇故事有力地印证了那句老话:能吃苦,吃半辈子苦;不能吃苦,吃一辈子苦。

2温州人有极强的务实精神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现代商业社会里,人们的普遍心态是急功近利,缺乏把一件事精雕细刻的耐心,缺乏十年磨一剑的意识,缺乏为自己设立一个标准,并朝着这个标准不懈地努力的精神,这也就是缺乏务实精神。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温州人有这样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不要命。”形象地阐明了务实和成功之间的关系。从长远来看,一个具有较强务实能力的人或许会丧失某些短期利益,但务实能力给人带来的个人信誉和产品信誉定能使他获得更大更长久的成功。

温州人很务实,因为他们有一颗对自己的事业执著追求的雄心,他们更加热爱经商事业,又能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全身心地进行投入,所以温州人获得极大的商业成就。务实精神在温州人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温州人几乎个个都是赚钱机器,不是他们不热爱多彩的生活,也不是他们没有其他的人生梦想,而是因为经商之梦在他们心中燃烧,为此他们愿意奉献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精力,他们已将自己和经商事业融为一体。

如今,张文荣是上海亚龙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温州人脚踏实地的作风在他身上得到了最佳的演绎。

张文荣创业不久,由亚龙集团投资开发的四星级酒店公寓——亚龙酒店公寓面向市场发售,这个位于浦东的房地产项目从品质和地段来说,均可卖到每平方米8000元,但是张文荣坚持只卖7000元。他的这一举动招致了来自小股东的责怪。张文荣对此表示,因为只售7000元每平方米,所以五六天就能销售一空,资金早些回笼便可投入下一个项目。更重要的是,在保证足够利润的基础上,向广大消费者和市场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亚龙开发的房子质量好而价不贵,为集团未来的房产经营做了免费广告。

“赚钱不要赚到尽。”这是张文荣的口头禅,此话反映出他作为商人难能可贵的平和心态,而他本人也意识到,这正是他在上海几年打拼下来一直稳步前进的主要原因。他始终认为,做生意和做人都一样,要着眼长远利益,而不要盯着眼前的一点得失。

张文荣曾说过,赚钱不要希望一夜暴富,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财富最让人放心。这样的指导思想使张文荣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实业为主,并且以自身积累发展为主。他对自己的经营风格的评价是“谨慎,非常谨慎”。他曾自豪地说,在亚龙集团投资房产之前,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至今,企业的负债率仍保持在30%以内。

曾经有一个酒店要出售给张文荣,评估价是1.6亿元,而酒店老板卖给他只要7000万元。按照评估价,张文荣可以向银行贷款1亿元,相当于不用自有资金就可以拥有这家酒店,但是他没有要这家酒店。因为他做了一些调查,觉得酒店以后的租金收益率可能抵不过银行的利息。

有许多人认为他这套实业为本的思路太过落后,张文荣说:“他们说我傻,我是挺傻的,但是我做生意要对我下面所有的员工负责,对我的家人负责。”

如果你以张文荣谨慎的投资风格和以实业为本的传统观念判断他是一个胆小保守的商人,那就错了。张文荣发家靠的就是各地商品差价的信息。20世纪80年代初,张文荣离开故乡温州,走南闯北干起了营销,几次成功的经历令他至今难忘。一次是他抓住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对新潮服饰的渴望,从广东等地批发梦特娇T恤至温州,为自己赢得了25万元的纯利,这是他人生第一笔较大的财富。还有他在东北做生意,发现当地日本摩托车售价比浙江、福建等地每辆车便宜很多,于是他调动所有资金在当地收购了300部摩托车运回南方销售,在3个月里赚了100万。不久之后,张文荣带着“第一桶金”开始闯荡上海滩。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口物资的流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上海的国有工业企业有大量钢材作为废料堆积,但温州企业却由于缺乏工业原材料而开不了工。张文荣利用手中资金从上海以很低的价格收购废铜再运往温州出售,以较快的速度增加了他的财富积累。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的城市发展加速,电缆需求大增,张文荣寻求上海电缆厂作为合作伙伴,趁势成立了上海电缆厂亚龙公司,当时,与国有大企业建立合营公司,张文荣算是创上海之先。此后,张文荣又相继建立了电器、灯具等公司,产品进入了浦东国际机场、市污水处等重点工程项目。1997年,张文荣再次吃“螃蟹”,成功兼并了国有企业浦东电缆厂。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浦东电缆扭亏为盈,年产值超过2亿元,造就了张文荣“电缆王”的称号。

温州人在经商中,经营手法平实,注重实际的效果,不搞噱头。在无意之中遵循了“讷于言、敏于事、慎于行”这样的为人处世标准。温州人不低头,不认输,干一行,精一行,什么赚钱干什么。温州人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多做少说。温州人面对指责,不争论,不辩解;温州人面对成绩,不自大,不张扬。清清白白做人、辛辛苦苦赚钱,这就是温州人的务实。

3温州人有惊人的忍耐能力

坚韧的意志力,是温州人克服漫漫人生路上数不尽的艰难困苦的利器,是温州能赚钱必备的素质。一个温州人说:“没有坚韧与毅力,一遇困难,便会半途而废,成不了任何事情,人生怎能富有呢?”

在别人都已停止前进,温州人仍然坚持着;在别人都已失望放弃时,温州人仍然进行着,这就使温州人比别人赚了更多的钱,比别人富起来得快。这种忍耐与坚持的能力,不因喜怒好恶改变行动的能力,是许多温州商人获得成功的关键。

在温州人眼里,自己只有能忍得旁人所难以忍受的东西,才能使自己能屈能伸,不断积蓄力量,增强忍耐力和判断力,这样才能为将来事业的成功积累资本。温州人从不认为,忍耐是软弱可欺的表现,而是一种修养的境界,是在经历了暴风骤雨的洗礼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涵养。忍耐磨炼了温州人的意志,忍耐可以使温州人以坚强的心志和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

对温州人来说,忍耐是一种美德;对温州来说,忍耐还是一种必备的品格。温州人能赚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特别能忍耐。为了能赚钱,他们忍受种种痛苦:浪迹天涯、抛妻别子的思乡之苦,脏活累活苦活全干的身体之苦,屡遭白眼与冷嘲热讽的心里之苦。温州人想赚钱、想创业、想做老板,他们会从容地面对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进而形成一种宠辱不惊的“定力”与“忍耐力”。所以,温州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哪怕是违背自己本意的事情,都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得有过激的言行,他们很少犯前功尽弃的错误。

商业行为中的忍耐,肯定能给人带来财运。如果只是争硬气、好面子,不懂得忍耐之道,不知晓伸缩之理,那么,你会看见钞票从眼前哗哗流过而自己一无所获。

温州人的忍耐并不是逆来顺受,更不是消极颓废,而是把难熬的寂寞、艰苦强压在心底,不让它倾斜自身的理智。温州人在经商实践中学会了在忍耐中思考,更深刻地领悟人生,在忍耐中坚持对事业的执著,这样的忍耐才让人觉得更有意义。

比如,温州产品一度遭到全国性的打击,一时间,温州产品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生意场上,只要一说自己是温州人,别人就会躲得远远的。

对于一切的羞辱,温州人都忍了下来,他们痛定思痛,对自己的弊端对症下药,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用实际行动改变了温州产品的形象,为温州人自己正了名。

每个人都想赚钱,但切不可因贪小利而失大,要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这方面,温州人很懂得如何“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有一位年轻的推销员一次到甘肃推销校徽,一所只有13名师生的学校向他订了13枚校徽后,他立即电告所在的企业在一个月内赶制完工并如期寄到学校。这13枚校徽的成本就要70多元,他却只能卖十几元,真正是一笔赔本生意。但该校收到校徽后,无比激动,到处宣传。结果,甘肃全省许多学校一年之后全都佩戴上了这位年轻人推销的校徽。就这样,他通过投入几十元钱,终于赢得了一个长期的市场。现实生活中有好多人在营销上恰恰缺乏这样的蚀本经营的意识和眼光,不能忍受亏损小利的做法,抱定“赔本买卖决不做”的观念,只顾眼前利益,巴不得一口吃成胖子,甚至言行不一,只做“一锤子”买卖,无疑是在自掘坟墓,饮鸩止渴!

精明的温州人把忍耐作为一种商业手段,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忍受牺牲暂时局部利益的痛苦,等待时机,放经营的长线,方能钓到市场的大鱼。很多温州企业家也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苦练内功,比如,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做了8年的推销员,而别人做了两三年就开始投资生产,而钱金波没有,因为他觉得自己还不到出手的时候。结果那些人至今仍然是默默无闻,而钱金波8年之后,开办红蜻蜓皮鞋厂,如今钱金波成为享誉全球的企业家。

忍耐有时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炼。温州人经商赚钱,耐得寂寞是他们经商赚钱的重要原因。温州人是这样解读忍耐的:“耐得寂寞并不只是消极的淡泊名利,而是在别人不知晓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进取,奋发图强。”

4温州人有最超前的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