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评点曾国藩
6023600000020

第20章 毛泽东评点曾国藩养生(3)

“又足以增知识”。“近人有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夫知识之事,认识世间之事物而判断其理也,于此有须于体者焉。直观则赖乎耳目,思索则赖乎脑筋,耳目脑筋之谓体,体全而知识之事以全,故可谓间接从体育以得知识。”

“又足以调感情”。“理性出于心,心存乎体。常观罢弱之人往往为感情所役,而无力以自拔;五官不全及肢体有缺者我困于一偏之情,而理性不足以救之。故身体健全,感情斯正,可谓不易之理。以例言之;吾人遇某种下快之事,受其刺激,心神震荡,难于制止,苟加以严急之运动,立可汰去陈旧之观念,而复使脑筋清明。效盖可立而待也。”

“又足以强意志”。“体育之大效益尤在此矣。夫体育之主旨,武勇也。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取例明之,如冷水浴足以练习猛烈与不畏。又足以练习敢为。凡各种之运动持续不改,皆有练习耐久之益,若长距离之赛跑,于耐久之练习尤著。夫力拔山气盖世,猛烈而已;不斩楼兰誓不还,不畏而已;化家为国,敢为而已;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耐久而已。要皆可于日常体育之小基之。意志也考,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

当前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原因:

关于当前学校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毛泽东说:“三育并重,然昔之为学者评德智而略于体。”其结果是“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故有颜子而短命,”有贾生而早夭,王勃、卢照邻,或幼伤,或坐废。”当今学校,“采各国之成法,风习稍稍改矣。然办学之人犹术脱陈旧一流,囿于所习,不能聚变,或少注意及之,亦惟是外在铺张,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毛泽东认为:“今之体育,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教师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精神受无量之痛苦,精神苦而身亦苦矣,盖一体操之终。未有不貌瘁神伤者也。”他进一步指出:“学校之设备,教师之教训,乃外的客观的也,吾人盖尚有内的主观的。”就是说,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除客观的以外,还有主观的,就是人的自觉性缺乏。“故讲体育有必自自动始。”

毛泽东分析了“今之学者多不好运动”的原因,认为有四:一是“无自觉心”。指出:“人多不知运动对自己有如何之关系,或知其大略,亦朱至于亲切以严密之度,无以发其智,因无以动其情。夫能研究各种科学孜孜小倦者,以其关系于已者切也,今日不为,他日将地以谋生,而运动则无此自觉。”二是“积习难返”。指出:“我国历来重文,羞齿短后,动有‘好汉小当兵’之语。虽知运动当行之理与各国运动致强之效,然旧观念之力尚强,其于新观念之运动盖犹在迎拒参半之列,故不好运动,亦无怪其然。”三是“提倡不力”。指出:“今之所称教育家多不谙体育。自己不知体育,徒耳其名,亦从而体育之。所以出之也不诚,所以行之也无术,遂减学者研究之心。……教体操者多无学识,语言鄙俚,闻者塞耳,所知惟此一技,又未必精,日日相见者,惟此机械之动作而已。”四是“以运动为可羞”。指出:“此实为不运动之大原因矣。夫衣裳檐檐行止于于、赡视舒徐而夷犹者,美好之态,而社会之所尚也。忽尔张臂露足,伸肢屈体,此何为者邪?宁非大可怪者邪?故有深知身体不可不运动,且甚思实行,竟不能实行者:有群行群止能运动,单独行动则不能者:有燕居私室能运动,稠人广众则不能者。一言蔽之,害羞之一念为之耳。”

体育运动的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毛泽东总结了自己从事体育运动的经验,认为“运动之方法贵少”。他说,体育运动“不重言谈,重在实行,苟能实行,得一道半法已足。”又说,体育运动“虽百其法,不外欲使血脉流通。夫法之致其效者一,一法之效然,“百法之效亦然,则余九十九法可废也。”他提出“运动所宜注意者,有恒,一也:注全力,二也:蛮拙,三也。”具体地说,运动而有恒,第一能生兴味,第二能生快乐。“运动既久,成效大著,发生自己价值之念。以之为学则胜任愉快,以之修德则日起有功,心中无限快乐。”但“有恒矣。而不用心,亦难有效。走马观花,虽日日观,犹无观也。”他说:“运动之进取宜蛮,蛮则气力雄,筋骨劲。运动之方法宜拙,拙则资守实,练习易。”

毛泽东在文章的最后一节“运动之一得之商榷”中,介绍了他自己创造的“六段运动”。他说:“愚既粗涉各种运动,以其皆系外铄而无当于一己之心得,乃提挈各种运动之长,自成一种动,得此运动之益颇为不少。”这种体操共有6段:手部、足部、躯干部、头部、打击运动,调和运动。段中有节,共27节。

在第一师范,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他的进步言论、高尚道德、过人胆识、进取精神和超群才智,受到同学们的钦佩和推崇。据1918年编印的第一师范校志记载,1917年6月,学校开展了一次“人物互选”活动,目的是考察学生学业与操行,促进学生向上。培养选拔人才。其选举范围包括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其中德育又分敦品、自治、好学、克俭、俭朴、服务等项;智育又有文学、科学、美感、职业、才具、言语等项;体育又分胆识、卫生、体操、国技、竞技等项。选举结果,全校11个班,400余人参加,当选者34人,其中毛泽东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六项中当选。即“敦品”11票,“自治”5票,“文学”9票,“言语”12票,“才具”6票,“胆识”6票,共49票,为全校之冠。在当选的人中,德、智、体三个方面都有项目得票者仅他一人。毛泽东是全校最优秀也是最受爱戴的人。同学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毛奇”(德国一个很有学问、又很会打仗的将军的名),赞誉他是一个“志向非凡、与众不同”的奇特的人。

毛泽东修身养生,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孔子是很重修身的。《论语》的大部分内容就是讲如何修身的。他认为,仁人君子所忧患的应是“忧道”。所谓“忧道”,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忧虑自己是否得道;一是忧虑自己是否弘道。前者是内在道德修养的完成,后者是外在道德实践的推行。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注重修身的思想,把修身视为治国、平天下之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主张“善养吾浩然之气”。他所说的“气”,类似我们常说的“勇气”或“理直气壮”之“气”,是指表现于实际行动中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要靠持久不懈的修养和锻炼才能获得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指经过长期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孟子认为,有了这种境界,就可以把握人生之道,视名利如粪土,置生死于度外,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荀子也重视修身,为此专门写了《修身篇》。但他与孟子不同,不是从性善论出发来强调修身的重要性的。从先秦开始,注重修身成为历代思想家所积极倡导的一个热点。古代知识分子把“立德”放在人生“三不朽”境界之首,立德、立功、立言,成为总的人生价值目标,修身一齐家一治国一平天下,四者一层层地推展开来,构成了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毛泽东借鉴了古代知识分子修身这一形式,并且对此作了极大发展。其一,在修身的内容上作了发展的升华。古代知识分子的修身主要是指道德修养,是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而毛泽东的修身,不仅包括思想、意志、品德的修养,还包括文化知识、身体素质的修养,大大丰富了修身的内容,其二,在修身的方法上作了发展和升华。古代知识分子的道德修养是由个体孤立进行的,是根本脱离社会实践的。他们也许“践履”,但这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履行封建道德。毛泽东的修身,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修养,而且十分重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游学”的方式广泛接触社会,了解民间疾苦,从中学到不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作为忧国忧民之士,只有在广泛深入地接触实际,了解整个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忧喜苦乐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地把握国民的需要和期望、困惑和艰难,才能准确地把握民族命运的脉搏。因此,深入社会也是忧患意识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做到了这一点,古代知识分子却不能。这是毛泽东对民族忧患意识的发展和升华。

由忧患到防患和超越忧患,并最终达到不忧、无患、自强,是毛泽东人格精神中忧患意识的重要表现。

在青年毛泽东的思想中,忧患意识与乐观精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认为,只要完成了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就能化忧为乐,实现大同。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毛泽东写道:“吾尝虑吾中国之将亡,今乃知不然。必建政体,变化民质,改良社会,是亦日耳曼而变为德意志也,无忧也。”他认为只要从根本上进行社会变革,就可以由忧患达到不忧。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毛泽东一方面认为“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另一方面又满怀信心地指出:“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更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更为光明。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更告成功。诸君!诸君!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拚命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青年毛泽东的忧与乐,自信与自强是相通的,二者是并行不悻了。

青年毛泽东忧患意识的这一特点,也可从民族忧患意识中找到它的源头。古代知识分子对人生、事业、社会、人类未来,还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的,甚至把忧患视为人生的最大欢乐。孔子自术其为人时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并赞赏颜回:“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将“忧道”与“乐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孟子也时时将忧乐并举,认为“乐于天下,忧以天下”是治国的妙道。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在列举了历史上忧乐的各种表现后指出:“圣贤忧乐二字,并行不悖”,“盖惟贤者而后有真忧,亦惟贤者而后有真乐,乐不以忧而废,忧亦不以乐而忘”。这恰也道出了古代知识分子忧乐的关系。当然,毛泽东尽管继承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忧乐观,但二者有根本的不同。古代知识分子一方面心存忧患意识,另一方面又富有乐观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客观现实的苦痛困扰,导致他们对未来世界持乐观的态度。因此,他们的乐观是建立在对主观世界的理想社会的陶醉基础上的,是不现实的。毛泽东的乐观主义精神,则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必然性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毛泽东从俄国无产阶级的实践中看到“自‘世界革命’的呼声大倡,‘人类解放’的运动猛进”,“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这种潮流,任是什么力量,不能阻挡”。他热情地歌颂十月革命,并从中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所以,对中国社会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正是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促使毛泽东去设法消除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去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无论如何,毛泽东的忧患意识与自信自强精神,都是表现得十分明显而令人崇敬的。

曾国藩善于体察人情世故,他认为人常有两种积习:或者好高鹜远,眼高手低,这种人大事做不成,小事不愿做。他形象地称这种人其实是瞽者,即看不到方向的人。还有一种人整日陷于琐事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远见卓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成大事者,目光远大与考虑细密二者缺一不可”的处世韬略。没有远大的目标,就会迷失方向,但必须按目标一步一步走下去,方有成功的可能。

曾国藩在给他弟弟的信中曾说“古代能办大事的人有二条,目光远大和考虑细密二者缺一不可。弟在考虑细密方面,精力比我强。军队中的器械,稍微精良的,应该另立一册,亲自登记,交待给一个可靠的人。古人用铠甲武装的鲜明作用,具有威震敌人显示威风的重要性,常可取胜。刘峙衡对于火器经常维修保养,对刀矛就全不讲究。我曾经派褚景明去河南采购白蜡杆子,又置办腰刀,分别赏给各将领和头目,他们很是喜爱和重视。弟一定留心这件事,这也是综合治理的一项内容。至于规模宜大,弟也是讲求要达到的。但讲究阔大的人最容易混入散漫的一路,遇事颟顸,毫无条理,就是再大,那又有什么可宝贵的?等级不乱,可以长久,器量宏大,就没有流弊的了。”

就军事来说,军事计划最好是规模远大;整理军营内务最好是综理细密。不但要从“大处着眼”,还必须从“小处下手”。他曾经说治军应当“认真对待小事”,意义就在这里。他还说:“治军必须脚踏实地,注意小事,才可以每日有功。”

在给吴竹加的信中,曾国藩也说:“近年在军队里的经验多了,更知道天下的事应当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陆氏强调说:‘首先立下大志的人’,如果不辅之以朱子所说的‘铢积寸累’的功夫,那么下梢就会完全没有把握。所以国藩治军,摒去一切高深神奇的说教,专在粗浅纤悉处下功夫。虽然遵守这一条不会取得大的功效,但从自己钝拙考虑,那么还像遵守约法那样去做。”

曾国藩在军事调度方面,常从大处着眼。他对于军事计划,虽然讲究规模远大。但仍然以稳妥可行为主,不致于流入散漫的那一路货色。如他在给左宗棠的回信中说:“我们凡是进行军事调度,都要考虑我们的力量够不够,同时也要考虑我们的智慧够不够。”

在给李元度的回信中说“对于大的调度。在危急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保住全军的士气为主。孤军无援,粮食和物资都供应不上,奔波疲惫,都会造成散乱,这是必然导致失败的道理。”

正因为曾国藩“规模远大”,他率先设立水师,并坚守长江中游,与太平军打阵地战,寸土不让,寸土必争。也正因为如此,他敢于抗拒圣旨,不派鲍超人援京师,因为鲍军一辙,对太平军的多年持久战可能流于失败。这些都是大的方面。从综理密微而言,曾国藩做得更多,幕僚们赞叹他细微,任何小事都瞒不过他。

成就大事,须宏阔与细微兼有,也即要有远大规划,又要从具体事做起,这一点对毛泽东影响颇大。

在《讲堂录》中有这样的话:“夫善,积而成者也。是故万里之程,一步所积千尺之帛,一丝所积。差一步,不能渭之万里:差一丝,不能渭之千尺。朱子学问,铢积寸累而得之,苟为不蓄,则终不得矣。”这段话,便出自曾国藩《杂著·笔记二十七则》中《克勤小物》条。原文是:“古之成人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百丈之楼,基于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陶侃综理密微,虽竹头木屑皆储为有用之物。朱子谓为学须铢积寸累,为政者亦未有不由铢积寸累而克底于成者也。”

从《讲堂录》中,又可以看到曾国藩著述对青年毛泽东的强烈影响,这又集中体现在曾国藩的务实学风和思想修养方面,足以引起毛泽东的仰慕和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