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6025500000020

第20章 学习方面无小事,让孩子把握学习的细节(3)

身为父母,要让孩子注重“先理解再记忆”这一细节,不要计较理解所花费的时间,要知道如果理解了,记忆起来往往事半功倍。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有许多事物和知识应该被孩子记住,但是孩子却没有记住。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没有掌握记忆的方法,忽略了对本质的理解造成的。

理解记忆的效果大大优于机械记忆,那么怎样让孩子掌握理解记忆的步骤呢?

(1)了解大意。当让孩子记忆某个事物的时候,首先要让他弄懂它的大致内容。拿记忆一篇文章来说,先要通读或者浏览一遍,只有了解了全貌才能对局部进行深刻地理解。

(2)局部分析。大致了解事物后,要逐步深入分析。比如要记忆一篇文章,要弄清它主要内容,根据结构分成若干段落,逐个找出中心,也就是要找出“信息点”,加以认真分析、思考,以达到记忆的目的。

(3)寻找关键。找到要点、关键和难点,并弄明白。在此基础上,记忆会变得容易得多。

(4)融会贯通。就是将所理解和记住的各种局部知识内容,与以往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反复思考,全面理解。

孩子对所学的知识采用理解记忆法,应该充分利用以上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步骤,以促进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快速记忆的目的。

让孩子坚持先易后难的答题原则

考试的时候,时间安排是否得当,关系到孩子能否顺利做完试卷,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说是技巧,其实就是一些细节,比如首先浏览试卷,然后坚持由易到难的答题原则。这样孩子就能轻松解答简单的题目,不但增强了自信心,也能为后面攻克难题预留充分的时间,即使解答难题的时间不够,对孩子的总成绩影响也不会太大。毕竟,难题总是少数的。

2009年,刘庆的侄子是高考状元,暑假里,刘庆特意带着自己的儿子去“拜访”侄子,想向他讨教一些学习经验。在与侄子的聊天中,刘庆发现侄子很注重考试细节和技巧,特别是侄子所说的先易后难的答题原则,令刘庆眼前一亮。

刘庆马上问身边的儿子:“儿子,你平时学习也挺认真的,为什么考试的时候总是时间不够,题目做不完呢?”儿子委屈地说:“爸爸,题目太难了,我总要花很长时间去思考,结果耽误了后面的题目。”

听到这里,刘庆的侄子马上说道:“堂弟,我知道你的问题了,考试的时候你总是从第一道题往后做,是吗?”刘庆的儿子点点头,侄子又说:“而且中间遇到难题时,你不会跳过去,而是继续苦思冥想,对不对?”刘庆的儿子又点点头。这时侄子肯定地说:“你就是没有坚持先易后难的答题原则,不信你以后试试看,你准能考出较好的成绩。”

听了堂哥的建议,刘庆的儿子在新学期里坚持了先易后难的答题原则,果然,他总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且从来没说题目做不完。

先易后难,这看似简单,但是很多孩子未能意识到这一细节的重要性,他们觉得考试时间是不变的,先做难题,还是做容易的题,对考试成绩没什么影响。

果真是这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试想,如果不由易到难地答题,遇到难题时,孩子必须花费时间思考,如果难题够难,孩子思考了半天还没有眉目,就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再说了,当孩子花费时间解答难题时,后面还有很多题目没有做,这时孩子一看表,发现时间不多了,很可能紧张不安,势必影响孩子后面答题的准确度。

说到先易后难的答题原则,五年级的刘沁就是不信这个邪,她甚至在同学面前吹嘘:“我就不是由易到难来答题的,我照样考得好。”原来刘沁的成绩很好,每次考试总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她习惯从前到后的答题,由于生性聪明,在考试中她基本上没有遇到过什么大问题。但是,她最后还是在一次考试中栽了跟斗。

那次数学试卷有点难度,刘沁拿到试卷后,做到第三道题时她犯难了,因为那道题很难,是个选择题,她陷入了思考中。终于,花了15分钟的时间,她选择了正确的选项。谁知道第四题和第五题也都很难,为了解答这两道题,刘沁足足花去了20分钟的时间。

之后,当刘沁看表时,发现考试时间过去了一半,自己却只做了几道题,不免紧张起来。可是越紧张,她的脑子越静不下来,思维出现了混乱,最后两道题没时间做了。结果,她的数学只考了63分,为此她懊悔不已。

像刘沁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自恃聪明、成绩好,不注意细节,总想与众不同,可是最终还是因为没有注重细节而栽了跟头。可见,学习中的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确实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必须让孩子引起重视。

考试中不要让孩子轻易放弃“难题”

在考试时,如果遇到“难题”,总有一些学生会轻易放弃,他们的解释是:“既然不会做,做了也是白做,那干吗浪费时间呢?还不如歇一会儿。”此话听起来很有道理,殊不知,他们忽视了一个细节。

什么细节呢?我们知道语文考试有“印象分”,即阅卷老师根据学生的答题字迹判断学生的态度,其次,即使有些题不会做,只要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或许有合理的成分,这也是争取得分的机会;在数学考试中,讲究“步骤分”,即便没有算出最终答案,但是前几步正确,那照样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意识到不能轻易放弃“难题”。

语文考试中,考了几道课外知识题,这让很多学生大为懊恼。他们心里在抱怨:“课外知识老师上课没教给我们,我们不了解,怎么答题啊!”于是做完会做的题后,很多学生放弃了这些“难题”,然后提前交卷。走出考场,他们还在议论、抱怨,说试卷出的没水平。

几天之后,阅卷工作完成了。语文老师发现一个现象:成绩不错的学生大都努力解答了那些课外知识题,成绩较差的同学多数放弃了这道题,试卷上他们这道题是空白。

课堂上,语文老师就这一个现象进行了讲评:“同学们,为什么有的同学的试卷上有些题目没有做?”同学们大声说:“不会!”老师说:“不会就放弃,是吗?”学生答道:“是的,那还能怎么办啊?”老师说:“开动脑筋,把你自己的理解写出来,而且要认真地写出来。”

这时一个同学问道:“老师,为什么?反正写出来也是错的。”老师认真地说:“那可不一定啊,或许你的理解是对的呢?如果你不写,那肯定不得分,但是如果你写了,而且是认真地写,那总能得到几分,而这几分在你们今后的高考中可是关系重大啊!”

这时全班同学都沉默了,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只见老师拿起一个同学的试卷说道:“这位同学做了这些课外知识题,她的答案并不是很正确,但是她的字迹工整,有自己的见解,我给了她5分。因为她有积极争取的勇气,有认真的态度。”

正如这位老师所言,即使觉得题目难,只要认真答题,就有得分的机会,但是如果轻易放弃,一定得不到分。两种对待难题的方式,折射出两种面对困难的态度,一个是轻易放弃,一个是积极争取。

有两位学生,他们都要考同一科目。考试前,他们都没有做好认真准备,考试那天,他们一同进入考场,可是一个学生只做了前面几道题就放弃了,因为后面的题他基本上不会。

另外一个学生看到试卷时也犯难了,很多题目自己确实不会,但是他对自己说:“不会我也要做完,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于是他一丝不苟地把自己的见解写在试卷上,态度非常端正,字迹也很工整。考试结束时,他的试卷答得满满的。

一段时间后,考试成绩公布出来了,那个轻易放弃的学生只考了23分,而那个积极争取的学生考了69分。一个没通过要求,一个顺利过关。

“有付出就有回报。”这句话或许能够揭示这一故事蕴涵的道理。面对难题,如果父母鼓励孩子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去寻找答案,或许孩子不会输得那么难看,甚至有赢的机会。相反,如果遇到困难就放弃,不去争取,那无疑是失败者。

事实上,难题有时候并不是真的很难,这里的难题既有“的确很难”的意思,也有“在某些孩子看来很难”的意思。但是不管哪种难题,父母都有必要教育孩子认真对待,不要轻易放弃。

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

“事情就怕加起来。”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看似不起眼的零碎时间,如果孩子能够充分利用起来,用于学习。长此以往,他们就能将时间化零为整,这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增加孩子的知识积累是很有帮助的。

在高考中取得了603分的好成绩的刘雅婷,在谈到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我习惯于把空隙、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比如早上一起床便可播放英文磁带,我完全不必专注地去听,只当是‘熏耳朵’。口袋里经常装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单词以及要提醒自己注意的问题,利用饭前等候的时间翻翻看,在一次次不知不觉的重复中,就把这些单词和问题记住了。”

与刘雅婷相似,张文静同学也有这样的学习习惯。她坚持用零散的时间记忆零散的知识。零散的知识主要是英语单词和语法,语文的语音、词语、标点、熟语等基础知识。她用小本子将这些零碎的知识记录下来,随身携带,用零散的时间记忆非常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孩子有许多零星、片断的时间,如:车站候车的三五分钟,饭前等待的两三分钟。如果能让孩子珍惜这些零碎的时间,把它们合理的安排到自己的学习中,积少成多,就会成为一个惊人的数字。这对孩子的学习很有帮助。

有人说,时间往往不是一小时一小时浪费掉的,而是一分钟一分钟悄悄溜走的。着名的海军上将纳尔逊,曾发表过一项令全世界懒汉瞠目结舌的声明:“我的成就归功于一点:我一生中从未浪费过一分钟。”军事家苏沃格夫也表示过:“一分钟决定战局。我不是用小时来行动,而是用分钟来行动的。”其实他们的成功就在于珍惜零碎时间,懂得注重这一细节。

古往今来,许多有成就的学问家都善于利用零碎时间。东汉学者董遇幼年非常好学,他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他曾经说:“我是利用‘三余’来学习的。”“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他的意思是把冬闲、晚上、阴雨天不能外出劳作的时间,用到学习中来,这样日积月累,终有所成。

然而,懂得珍惜零碎时间,并不意味孩子能够合理运用零碎时间。身为父母,既要让孩子注重利用零碎时间,还应教会孩子科学运用零碎时间。

晨程是个很勤奋的孩子,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爸爸总是看他学个不休、忙个不停。有一天,爸爸在晨程身上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一天,爸爸叫晨程帮忙沏壶茶,但是没茶叶,晨程还必须去买茶叶。爸爸知道烧壶开水需要15分钟,到楼下买包茶叶要10分钟,准备茶具、泡茶需要3分钟。这些时间加起来要28分钟,但是如果孩子懂得统筹时间,那么就能缩短所用的时间。

但是晨程不会统筹时间,他先买来茶叶再准备茶具再烧水,最后花了半个小时才把茶沏好。当他把茶端给爸爸时,爸爸认真地指出了这一问题,爸爸说:“晨程,你勤奋,懂得利用零碎时间。这一点很好,爸爸要表扬你。可是你知道吗?刚才你沏茶,其实不用花那么多时间,你可以烧上开水之后,再去买茶叶,回来后准备好茶具,这样花15分钟就可以了。”

晨程从爸爸的话中深受启发,从那以后他开始学会统筹时间,巧妙地利用零碎时间,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

利用零碎时间,看似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蕴涵这么多奥妙。父母有必要把这里面的学问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只要懂得运用时间,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