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分钟提高执行力
6068000000018

第18章 注重细节:缜密不漏完美执行(1)

执行力的关键在于细节

执行力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的强弱不但关系着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关系着企业形象和市场的开拓及份额的占有,而且还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成功来自“细致”,失败源于“粗率”。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了一个好的创意或计划,企业也步入了“做正确的事”的轨道,所需资金也不缺,各类人才也都聚集到旗下,但是,企业仍是与赢利无缘,与成功相错。

为什么?这样的困惑,相信不是个别企业家的“专利”,而是已成为众多企业老板在很长时期内解决不了的一道难题。许多企业家在现实的管理中也终于意识到了:原因在于执行,是员工在执行过程中有些事没有做到位,忽略了细节的重要性。

丰田汽车公司进入美国市场是以失败开始的,原因在于作市场调研时忽略了细节。历经20年的风风雨雨,1957年,丰田公司终于如愿以偿,发展为日本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生产规模达到年产8万辆。但丰田公司并不满足于这一辉煌成果,雄心勃勃地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经过多次考察后,丰田公司的高层领导者一致认为:美国汽车市场的潜力最大,如果能敲开美国市场的大门,并站住脚,肯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利润。于是,在对美国汽车市场的一些细节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丰田公司便迫不及待地决定进军美国市场。

第一批皇冠车出现在美国汽车市场上时,立刻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有很多消费者甚至打电话咨询怎样才能买到丰田汽车。根据这一情况,丰田公司预计:在1957年的美国市场上,至少可售出一万辆公司生产的汽车。针对这一市场预测,丰田公司开足马力大批生产,以期赚取更多的利润。但由于丰田公司的市场预测没有关注美国市场的细节情况,大赚一笔的愿望很快变成了痴心妄想。对于日本狭窄多弯的马路,丰田车的性能可以说十分优越,但是在美国平坦的高速公路上时速一过80公里,丰田车就有点儿力不从心了。特别是在持续高温的情况下,丰田车的发动机震动剧烈,功率急剧下降。另外,丰田车的售价为2500美元,而竞争对手“大众牌甲壳虫”的售价则为1600美元,缺乏价格竞争优势。结果愿意经销丰田车的汽车商只有寥寥几家。

1960年,丰田公司不得不作出暂停向美国出口轿车的决定。这样,丰田汽车第一次进军美国市场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自那次失败以后,丰田公司深刻地吸取了教训,开始对美国市场进行潜心研究。一方面调查研究丰田汽车在美国的代理商及顾客的需求;另一方面研究外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的业务活动,以便找到缺口,从而制定出更适合美国的销售和服务战略。无论是在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还是汽车生产后的销售和服务环节,都表现出了日本人特有的精细。

丰田公司为了设计出适合美国人使用的汽车,曾派人到美国用户家中去调查。一位日本人以学习英语为名,跑到一个美国家庭里居住。奇怪的是,这位日本人除了学习以外,每天都在做笔记,美国人居家生活的各种细节,包括吃什么食物、看什么电视节目等,全在记录之列。三个月后,日本人走了。此后不久,丰田公司就推出了针对美国家庭需求而设计的价廉物美的旅行车。该款车型推出后立即大受欢迎。该车的设计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考虑了美国人的需要,例如,美国男士(特别是年轻人)喜爱喝玻璃瓶装饮料而非纸盒装的饮料,日本设计师就专门在车内设计了能冷藏并能安全放置玻璃瓶的柜子。直到该车在美国市场推出时,丰田公司才在报上刊登了他们对美国家庭的研究报告,并向那户人家致歉,同时表示感谢。

这件小事说明了丰田公司市场调研的精密程度。正是通过这样系列、细致的工作,丰田公司很快掌握了美国汽车市场的情况,终于制造出了适应美国需求的轿车。

很多时候,执行力的强弱,关键在于细节。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细小的地方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的漏洞。

有一家乳品企业在某城市做了一个大型的促销活动,他们的营销副总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推广非常注重实效,每天在全市穿行的100辆崭新的送奶车、醒目的品牌标志,还有统一的车型颜色,本身就是流动的广告,即使没有送奶任务也要在街上开着转。多好的宣传方式,别的厂家根本没重视这一点。”

刚开始的时候,这一招的确奏效,市民纷纷购买这家企业的乳制产品,很多家庭都喝,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可是过了不久,很多家庭便不再喝这个品牌的牛奶,购买量大幅度回落,甚至有的人称,坚决不喝了。

这家乳品企业的领导者很是纳闷,就派了几个人明察暗访,才知道恰恰是送奶车惹的祸,使原本名声很好的品牌一下子威信扫地。原来,这些送奶车用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忽略了维护清洗,车身甩满了泥污,但照样每天在大街上招摇。

“简直受不了这种视觉污染。每天都受这样的刺激,我们还能喝这种奶吗?”不少用户抱怨说。

有些失败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直接原因,因此人们常常会归结于外部的甚至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原因。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有时失败就是从一个细微之处开始的。

执行力强弱体现在细节上,往往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但导致的结果常常是差很多。

忽略细节,导致失败

有人说“上帝在细节之中”,因为细节能帮助你登上成功的巅峰;也有人说“魔鬼在细节之中”,因为细节能把你推向失败的深渊。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对。一心渴望成功,如果忽略细节,则成功恰如空中楼阁;一意追求伟大,如果轻视细节,则伟大好似海市蜃楼。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那么成功会不期而至;认真把握好每一个细节,那么伟大将不请自来。欲成就事业者,须谨记: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英国国王理查二世与里奇伯爵准备决一死战,来决定谁统治英国。决战当天,理查派马夫去准备战马,马夫让铁匠给国王的战马打掌。铁匠说:“我早几天给军队的战马全部打了马掌,马掌和钉子都用光了,要重新打。”马夫不耐烦地说:“我等不及了,你有什么就用什么吧!”于是,铁匠找来4个旧马掌和一些钉子。可最后一只马掌只打了两枚钉子,马夫又等不及了,认为两枚钉子应该能够挂住马掌,就牵走了马。结果在战场上,理查的马掉了一只马掌,战马失足把理查掀翻在地。理查被里奇伯爵活捉,他的王国也随之崩溃。后来,人们评价说:细节决定成败,帝国亡于铁钉。

在企业发展史上,还没有一家企业在处理危机问题上像美国强生公司那样获得社会公众和舆论的广泛同情。该公司由于妥善处理泰利诺中毒事件以及成功的善后工作而受到人们的称赞。

1982年9月29日和30日,在芝加哥地区连续有7人因使用强生公司生产的泰诺解痛胶囊而氰化物中毒。消息一经报道,强生公司形象一落千丈,人们纷纷对泰诺避之而唯恐不及。不久谣言四起,据说全美各地有250人因服用该药而得病和死亡,泰诺中毒事件一下子成了全国性的事件。

泰诺于1975年问世,在7年内,该药占领了美国35%的成人止痛药市场,年销售额达45亿美元,占强生公司总利润的15%。

尽管后来查明,此种药根本无毒,前7人的死亡是由于有人故意打开包装,在药中加入剧毒氰化物所造成的,后250人的生病或丧生,则与泰诺胶囊根本无关,但是,公司的名誉因此扫地却是事实。甚至有人断言,这种年销售额高达45亿美元,在全美拥有1亿多使用者的药物将从市场上永远绝迹。

在此之前,在消费者眼里美国强生公司是非常值得信赖的公司,该公司以生产保健品及幼儿药品而闻名,在欧美几十个国家近10亿消费者中享有极高的信誉。危机发生后,公司立即作出了关键性的决策:迅速地向公众公布事实真相,并与记者和当地媒介保持良好关系,及时通过他们对外发布最新消息,同时和从1978年起就一直进行泰诺解痛药宣传工作的美国最大公共关系公司——博雅公司密切合作,妥善处理危机,制订了一个“作最坏打算的危机管理方案”。为了维护其信誉,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市场上收回了价值1亿美元的3200万瓶泰诺,并全部销毁;对800万瓶泰诺进行试验,查明其是否受过其他的污染;设立专用电话线,仅10月份就答复了来自新闻机构的2000多个询访电话;暂停了泰诺的推销广告;花50万美元发出45万份电报、电传,请那些有可能与此有关的内科医生、医院和经销商提高警惕。这些补救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之后,强生公司进行了一次为时7周的调查,其中包括约7000次的直接询问。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人中间,90%的人知道这次事件,而且这些人当中90%的人认为强生公司不应受到指责,因为公司已经为保护公众的利益采取了行动。

1982年11月初,公司开始制定市场恢复计划。推出更加坚固的3层密封包装的新型泰诺胶囊,向消费者免费赠送这种重新包装过的镇痛药,并进行语气谦逊、不会引起公众反感的广告宣传活动。

可见,败有败的原因,成有成的道理,成败皆系于细节。杰克·韦尔奇说:“所谓的执行力,就是实务运作的细节。”许多企业的失败,往往是由在细节上没有尽力造成的。恰恰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造成了大的问题。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意外发生了爆炸事故。飞机上的宇航员全部遇难,让全世界感到震惊。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航天飞机计划的官员恩·迪特莫尔被迫辞职。此前,他在这里工作了26年,并已成功地担任了4年航天飞机计划主管。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一灾难的凶手竟然是一块脱落的隔热瓦。

应该说,航天飞机的整体性能等很多技术标准都是一流的,但就因为一小块脱落的隔热瓦就毁灭了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还有无法用价值衡量的7条宝贵的生命。

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

细节决定执行力,把每个环节做到完美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一个小小的纰漏,都有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乔安宁毕业后在一家经济贸易公司从事外贸工作,那正是别人眼里的“朝阳行业”。工作第一天,他抱着很大的热情,准备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复印、传真、打电话、接电话,都是些很琐碎的事情。虽然实习时有一些使用办公设备的经验,但还是出了些问题。一开始不好意思总去麻烦别人,可最后还是做不好,只好硬着头皮再去请教别人。同事看他有问题都过来帮他,他这才把这些小事做好。第一天也许只给他这只“空杯子”装了一滴水,但他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公司张总是一个贸易方面的行家,已有20多年的进出口贸易经验,别的股东都说他是个“大宝贝”。一天早上,张总叫乔安宁随他去一家代理他们公司进口报关的公司。他们到达代理公司,进口部主管接待了他们。乔安宁仔细听了他们的谈话,对代理公司的整个物流流程有了很好的了解。

乔安宁工作上十分卖力,公司领导层都看好他,准备提拔他为公司中层领导。可是,正在此关键时刻,他不幸出了差错。几个月前的一个周末,他带着准备好的对外付汇材料到银行,赶在下班之前将这笔钱汇到国外。当时他认真检查了金额、日期、发票、合同,确信没有问题后交付银行。银行工作人员审核后,依照程序办理购汇付汇。

没想到周一一上班,乔安宁就被张总叫到办公室。张总的脸色很难看,第一句话就问他:“你给客户付款的账号写的是多少?”

乔安宁马上意识到账号有可能出了问题。原来账号是客户方面通过短信发给他的,他把它记下的时候,最后一个数字正好换行,他没有把短信继续翻下去,就此漏掉了最末尾的一个数字。

由于资金没有及时到账,损害了公司信誉,也造成了少量经济损失。乔安宁当时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后来通过多方面和银行沟通,在最短时间内把这笔钱汇到了客户账户。问题虽然解决了,但他的提拔之事也因此泡了汤。

为了记住这个教训,他把那张写错了账号的付款单贴在了工作记事本上,让它时时提醒自己:“‘细心’二字重千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尽管你为一件事情已经作了99%的准备,但也许就是1%的疏忽,导致前面的努力归零,甚至得出负数。而在商界,一个细小的疏忽,有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一名具有很强执行力的执行者,对工作中的任何小事及细节都不能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避免因不注重细节带来的危害及损失。

松下幸之助说:“同等企业的竞争在细节。无视细节的企业,它的发展必定在粗糙的砾石中停滞。”

大到企业,小到个人,细节都是决定成功的关键。一个企业,如果能把握好运营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那么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强大;同样,如果一个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注重细节的实现,把关键的细节做到最好,那么他离成功会越来越近。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

他反复地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

老子也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粒的细节。在今天,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所有竞争中,细节的竞争才是最高和最终的竞争层面。

中外许多企业家之所以能有杰出的成就,其成功之道往往是管理层始终把细节的竞争贯彻于整个产品开发的始终。细节的竞争既是成本的竞争,工艺、创新的竞争,也是各个环节协调能力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