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分钟提高执行力
6068000000025

第25章 缩减成本:把执行成本最小化(2)

(4)蔑视制度

公司的各种制度不少,就是基本上没人遵守。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设计本身有缺陷,二是员工意识里根本就没有对制度的概念。

(5)敏感度太高

企业内耗多,有个原因是说实话的成本太高。大家喜欢猜来猜去,相互不信任。比如你对一个经理说“你处理这件事情有问题”,他可能联想到你不喜欢他这个人,有意针对他。然后他会思考你为什么不喜欢他,是不是上次请客没有叫你?最后一定找一个理由,于是误解就造成了。

(6)犯“君子”错误

这世界真正的坏人不多,就像真正的好人不多一样。但中国人喜欢用“好人”与“坏人”这个本身就很模糊的道德标准去评判一个人在企业中的表现。公司要炒人,就有员工说:“他很好,公司为什么要炒掉他?”如果只有“坏人”才能被炒,那么“坏人”又在哪里?领导者从不认为公司的员工中有坏人,只评判他是不是合格的企业人。

(7)推卸责任

公司的经理总抱怨老板不授权,权力太小,无法管理员工。可真正遇到麻烦时,他们会把问题往老板那里一交:“你看怎么办?”这些经理不去想,他的薪水比员工多,权力比员工大,问题就应该到他为止,不然老板要你做经理干什么?可他们总是把权力与责任分开,权力就是拿的钱多,管的人多,没想过其实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你有多少权,就要负起多少责。

(8)缺乏包容性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取决于他的胸怀有多大。

一个公司部门经理在公司创立初期作了很大贡献,公司也一直想培养他。但他的心眼特小,私心特重,毫无包容精神,这是个很要命的缺点。他几乎永远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理解任何事情,比如,他认定他的上级(总监)不如他,但年终奖比他高,令他无法容忍,所以他常跑到老板那里去说上级的坏话。有人劝他说,别人能做你的上级,肯定有他的长处,即使别人有问题,也应与他达成谅解和共识,原因很简单:你们是为一个目标工作,而且他是你的上级。可是直到今天,他还在固执地寻找一切机会攻击他的上级。组织行为学里面有句话说“屁股决定大脑”,就是本位主义,他的大脑就完全被他的屁股(个人立场)控制了。

与自己不喜欢或不喜欢自己的人相处,是对胸怀的一个极大的考验。做大事的人的胸怀都是被反对者撑大的。所以闲暇时不妨出海或登山,人面对大海和高山的时候,心胸自然开阔,连心思都要透亮些。

(9)缺乏文化性

有的企业做不长,做不强,技术和管理是表象,真正原因是缺乏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那种文化传统和底蕴是气质,不是化个浓妆就学得会的。学历和技能是衡量一个人的硬件标准,但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他的软件,即性格和态度,是文化。所以外企招聘员工强调“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就是因为他们更注重内在素质,这才是决定个人价值的关键。

要想减少内耗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就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对企业的忠诚以及一个有高度感召力的领导者。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万众一心,其利断金”。

2如何避免执行内耗

(1)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

培训是执行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执行效率,然而事实却是:虽然国内企业的培训费用投入很大,但大部分企业的培训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简单地说,这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要避免这种浪费,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是企业将战略要求转化为培训发展方案帮助员工形成战略思路,使员工获得执行知识和能力,快速提升执行力的有效工具。

①科学培训体系的构成。科学的培训体系是由无形和有形的培训体系组成的。无形的培训体系是指文化氛围,企业可以通过正式培训宣传营造文化氛围,通过考核、激励制度促进文化氛围,通过搭建管理知识平台,共享传播执行文化与思想。有形的培训分为项目体系和支持体系。项目体系中又可以按部分来分类,包括市场、销售方面的培训,研发方面的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培训等;也可以按人员新旧分类,有入职培训、在职培训、晋升培训等。软件和硬件构成支持体系,其内容有培训制度体系、培训物质体系、人员组织体系和培训信息体系等。

②以战略为导向。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员工培训方案,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分析,了解企业现在干什么,将来干什么,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在哪里,企业的市场是什么,有哪些竞争优势和不足,以及每个部门和岗位的主要任务和关键性工作是什么。

③全面系统培训与有针对性的重点培训相结合。全面系统的培训是针对快捷的渠道和主管沟通,只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去解决问题,最后执行走样,造成资源浪费,自然执行成本就高了。

(2)促进团队协作

团队存在的意义在于提高团队执行效率,科学分配任务,充分发挥团对人员各自特长,从而扬长避短,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团队模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团队的协作往往是失败的,归其原因主要包括:成员个性特征不相容,团队结构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合理甚至缺乏,领导能力差等。因此,企业在培训时应着重对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

(3)激发创新性思维

有效执行不仅仅要求执行者有执行能力,而且要求执行者有敏捷的创新性思维,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创新性思维的作用在于,它能找出比原有执行流程或操作方法更科学、更合理、更快捷的流程或方法,从而在时间与质量上提升执行效率。一般来说,具有创造新思维的人往往表现得更善于提问题,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大众,富有激情,并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乐于做事,十分热衷于出谋划策等。因此,企业要提高员工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在培训和平时工作中就应当注重训练他们的系统思考和逆向思维能力。

(4)树立减少内耗意识

领导者必须有这样一个意识:执行内耗就是企业资源浪费。这样才能够保证领导者对执行内耗的重视程度,从而才能真正做到减少内耗,降低成本。

营造学习气氛,降低培训成本

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本身并不具有力量,只有当其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行动服务时,知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具有一种力量,即把知识转化为一种实际生活的能力。庄子的一则“屠龙术”的寓言,或许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有一个叫朱泙漫的人,此人喜欢练剑,非常希望自己能够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一天,他听说有一个叫支离益的高人,有一套独特的本领——屠龙剑术。于是,朱泙漫赶快拜师,苦学了三年,耗尽了万贯家财,终于有所成就。于是,他便开始仗剑行走江湖,希望能屠尽天下之龙,以此显耀名声。他走遍了千山万水,耗费了数年的光阴却不见一条龙的影子。于是,他仰天长叹,说:“空有一身绝技,而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奈何。”

朱泙漫花尽家财学屠龙术,但其“毕业”就是失业之时,一点也不实用,甚至还不如学杀猪来得现实,杀猪不仅成本低,而且学好后立刻就能养家糊口。市场经济的法则是,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收益,有收益才没有白忙活。

庖丁虽然是一介屠夫,但经过几十年的杀牛实践,手法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刀法顺其自然、得心应手,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点就是绩效高。顺着牛的骨骼经络肢解牛,最后自然而完整地剥离了牛肉,还不会浪费。刀法麻利快速,解牛的时间非常短,甚至连牛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第二点就是成本低。其他屠夫很可能没有多长时间就要换一把刀,而庖丁的刀用了整整19年,还和新的一样。第三点就是给人以听觉和视觉的享受。其动作合乎桑林之舞,其声音合乎音律,给人以艺术的美感,甚至让人顿悟人生道理而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