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分钟提高执行力
6068000000003

第3章 提高认识:执行力成就大事业(2)

没有执行力,战略如同无本之木

现代社会商家竞争越来越激烈,是各种潜在变化和危机共存的时代,这是现在社会经济的特征。面对四面八方的危机,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唯一的答案就是提高执行力。国内一些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表明,与其说成功在于企业战略决策,不如说成功在于执行。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3年以前,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曾一度严重亏损,企业亮起了红灯,到了破产的边缘。集团高层马上更换了总经理,新任总经理陈永强走马上任后,立即召开了销售会议。会上,陈永强问公司的老业务员:“建设集团一年最多能卖多少辆摩托车?”销售人员回答:“15万辆,极限销量也就是20万辆。”陈永强又问:“30万辆呢?”对方不置可否,一脸茫然。陈永强接着又问:“40万辆呢?”对方更是有些惊慌失措了。陈永强接着反证说:“30万辆的销量肯定完不成,40万辆看样也完不成。只有搞上50万辆才能完成!销得少完不成,销得多反而能完成了。”陈永强的惊人之语,在常人看来的确不可思议。但陈永强把执行力从高层到基层铺起了一条高速路。无论是什么决策,只要命令一下达,出来的结果总是比预想的好。到了2003年底,建设集团果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雅马哈”摩托车的销量突破了50万辆大关。

如果建设集团只有好的战略方案,而没有好的执行力,肯定不会突破50万辆大关。陈永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企业的执行力搞了上去。其实,成功早已在陈永强的意料之中,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企业的症结所在。

执行需要企业各个环节的人员相配合,每个职位和每个细节都不能掉以轻心。执行并不只是基层员工的执行,因为执行是面向各方的通道,高层的指示不是直接灌到员工的耳朵里,它需要一层层地查,上行下效就是这个道理。上层出了问题,对下层来说,肯定是一个障碍。企业长久生存的命运关键在于其各项决策的执行力,除了人和战略的因素外,还有企业的流程设置,如果这些都合理正确了,员工就不应该找任何借口,而应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企业各项决策,各个岗位的员工都要牢记自己的工作责任,不含水分地执行到底,这是企业长久生存的根本。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很多经营者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迅速把企业做强做大,它们出色的销售收入,至今令人难忘,但也有很多企业很快地销声匿迹了,如巨人集团、爱多集团和三株口服液等。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企业逐步凋零,走向衰退。而像海尔、海信、联想等成长起来的企业却经受住了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其实,这些企业兴盛并没有高深的秘诀,只是把其执行力做得非常到位,而且它们还有一套可行的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等。这些原本是我国企业的软肋所在,我国的经济理论中不乏经营战略、人力资源和运营管理等各种方法和技巧,但很少有人注意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他们往往把员工、运营管理、企业战略分割开来,各部门各扫门前雪,缺乏一种高效的凝聚力。其实,光有它们还不行,要学会把各个部门结合起来,各部门交叉渗透,形成互动,才能让企业活起来。

总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企业执行力是每一个企业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关乎企业命运,如果没有执行力,那么再好的企业战略也是无本之木。那些长期以来的绩优公司以及最新崭露头角的企业,哪个不是具有出类拔萃的执行能力?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领导力

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博士曾经说过:成功企业的经验和研究结论表明,“执行力”问题就是“领导力”问题!

赫塞博士的话可谓“一语惊人”,它直接揭示了领导力的本质——执行力!组织或企业执行力的实现,领导是第一执行人,也是第一责任人。企业执行的第一人首先就是CEO,首席执行官首先就要执行董事局的决议,不要认为企业执行力出了问题都是下面出了问题。如果一个领导的执行力很强,那他下面的员工执行力通常弱不到哪里去,因为一个人的执行力跟这个人的性格和管理风格有很大关系,人通常喜欢任用相同风格的人员做部下。领导就是一个组织或企业的火车头,就是将一群普通员工变为百万雄师,带领单位飞速发展、迅速壮大,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的领导将企业的执行力归结于员工的素质差、文化水平低、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等,都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殊不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人们常说,老虎带领的绵羊,能打败绵羊带领的老虎,可见领导能力对一个团队的重要性。

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决定着一个组织的执行力,一个部门的领导者决定着一个部门的执行力。

以纪律严明着称的联想集团有个规矩,凡开会迟到者都要罚站。在媒体的一次采访中,集团总裁柳传志曾表示他也被罚过三次。他描述说:公司规定,如果不请假而迟到就一定要罚站,但是这三次,都是他在无法请假的情况下发生的。罚站的时候是挺严肃的,而且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情,因为这并不是随便站着就可以敷衍了事的。在20个人开会的时候,迟到的人进来以后会议要停一下,静静地看他站一分钟,有点像默哀,真是挺难受的一件事情。第一个罚站的人是他的一个老领导。他罚站的时候,站出了一身汗,柳传志说他坐出了一身汗。会后柳传志跟他老领导说:“今天晚上我到你们家去,给你站一分钟。”

领导者,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示范和凝聚作用可以有效地激励和团结员工,共同实现组织目标,极大地促进执行力。

西点军校是以领导力培养执行力的典范。自成立以来,它为全球培养了超过5000名企业高管,学员经过培养大都形成了强大的执行力,但有意思的是,西点却几乎不提执行力,而专注领导力。西点领导力模型的核心是“Be”、“Know”、“Do”,其中“成为”(Be)指价值观,包括忠诚、责任感、无私奉献、勇气、诚信等。在“Be”之后,需要重点培养学员的知与行,包括决策、战术专识、情商、战略思考和团队建设。西点军校认为,只有学员具备了以“责任、荣誉、国家”为重的价值观,才能培养出品格高尚、尽职尽责的领导者。这也许是为什么西点军校能超越哈佛,成为培养出最多首席“执行”官的原因。

为了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企业需要更多的具有卓越领导力的领导人。只有这样,企业的“执行力”才会增强,企业的意图和既定战略才会得到贯彻和实现。没有领导力就没有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一切都会成为泡影!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是很多企业管理专家和企业家都认同的观点,他们一致认为,执行力既是企业战略得以落实的关键,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战胜竞争对手的关键。每个企业都要重视自己的执行力,彻底弄清影响执行力的关键因素,快速找到企业执行中的障碍,这就要求企业中的每个员工一定要明确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

每个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竞争对手,他们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企业的一举一动,公司的战略目标被他们拿去模仿了,公司的规划和计划也被他们照搬了,甚至在同类产品领域,实行低价策略,无形中造成了利润的降低……而唯一不能改变的是企业的执行力,产品可以被模仿,但产品的质量不能被模仿,企业具体的管理操作不会被模仿。所以,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高的市场率,不能依靠巨额的宣传,唯有依靠企业自身独特的执行力,它是不能被模仿的,也是强大的竞争优势。如果企业哪一天被竞争对手超过,首先要考虑的是,是不是执行力出了问题。所以,战略决策的执行力度对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好的执行力度能使企业的目标不折不扣地得以实现,也是战胜竞争对手的致命武器。

执行力低下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问题和黑洞,由于企业自身的执行力不佳,企业再好的策略和计划也形同虚设,这直接导致企业在管理和生产过程中贯彻公司经营理念和经营目标上不彻底,各部门执行结果参差不齐以致五十步笑百步,破坏了良好的工作气氛,员工丧失了劳动的积极性。这导致企业丧失了竞争力,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利益。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谈到关于产品质量的执行力:“对于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没有任何商量!战略确定了,就看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虽然今天你有了,而明天就可能演变成被淘汰的能力,甚至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核心障碍。”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唯有执行力才是保障企业一切经营活动正常发展的强大核心武器。

中国的企业在开会时,会场上往往是领导的一言堂,场上鸦雀无声,下级人员不敢公然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领导者的宣讲并不一定代表亲自参与实践操作员工的心声,领导即使错了,员工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生怕日后领导会给自己“穿小鞋”,看似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但没有提出问题的实质解决方法。出了问题,领导只是按自己的想象在会上宣讲而已,会议后,各部门和员工仍旧各行其是,问题依旧。

在这方面,国外一些成功的企业恰恰相反。他们会在会议上讨论不休,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但在会议结束后,各部门以及各员工间迅速达成一个统一的共识,并形成公司的决议,马上就予以落实执行。

由此可知,这些企业的不同就在于一个执行力的问题,即执行差异的问题。

执行力是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执行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人,没有人就谈不上什么执行。特别是要看企业领军人物对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把握,还要看企业员工整体的素质和水平,企业如果没有好的素质和职业水平也不行,还有就是员工的执行心态问题和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等问题。如果公司上下能在企业文化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员工就会无条件地服从企业的各项安排,人员配置得当,才会保证企业的目标和任务得到圆满执行,使各个方面的细节做到位。否则,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全局目标的实现。

对一个现代企业来说,执行力就是决胜力。没有执行力,何谈竞争力?

领导者应具备的执行力

1明确目标,看准方向

领导者必须明确目标,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岗位不同,但基本原则相同,那就是你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你必须承担的责任有益的事情就是该做的事情,反之则不需要做;对你必须承担的责任有重要帮助的事情要优先,反之则可以延后。执行力的第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领导者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清晰地准确地定义自己在组织中必须承担的责任,明确组织要求自己作出的贡献,时刻以此为标准追求和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效,并随着组织战略目标的调整与时俱进。这就保证了领导者执行力的成效。

2怎样去完成该做的事情

日本制造的产品品质在全世界有良好的声誉,究其原因,一位日本企业家给出的答案是“日本企业的员工把做好了当做了,很多其他企业的员工往往把做了当做好了”。拥有第二种员工的企业往往人浮于事,虚耗企业宝贵的资源,即使每天的经营活动轰轰烈烈,但很难产生真正的成果。做好是一种结果,做了仅仅是一个过程;结果产生价值,过程产生成本。企业只有靠员工提供的结果才能生存发展。所以结果是衡量领导者执行力的唯一标准,领导者最强的竞争力就在于养成了完成结果的执行习惯。

3排除所有的困难

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领导者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执行阻力。这些阻力包括上级的威压、同事的不协作、下级的不理解等。因此,领导者执行力便体现在清除这些执行阻力上。此外,领导者还应注意清楚自身的执行障碍,结合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必须提供的结果,将管理思想和理论转化为自身必须具备的行为模式,并建立严格的标准,通过反复地训练和评估形成良好的执行习惯。

4形成企业执行文化

这是因为领导者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促进企业发展,这就依赖于企业执行力的提高。毋庸置疑,执行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每个企业都应该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如何提高执行力尤其是提高持续的执行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法治”,即执行力制度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执行文化”。

拥有好的执行力文化的企业,员工自觉“执行”的氛围浓厚,平时注重承诺,用心工作,强调结果导向,讲究速度、质量、细节和纪律,因而领导者的策略自然能够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

因此,一个企业领导者自己的执行力高低决定企业执行力的高低。要想使企业高速发展并长盛不衰,领导者必须快速提高自己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