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36招摆脱身心痛苦
6106600000016

第16章 职场痛苦解除术(10)

暴露疗法,是指让患者充分地暴露在各种不同的刺激性情境之中,使他们逐渐忍受并适应刺激的一种治疗方法。这又分为两种:其一,是快速暴露法,又称漫灌疗法;其二,是缓慢暴露法,即系统脱敏疗法。第二种方法是治疗恐惧症最常用的行为疗法之一。其治疗方式就是运用与应激有关的诱发性刺激,通过有步骤地、反复地暴露刺激源,借此使患者取得适应,到达消除患者的应激反应。

(1)快速暴露法。

通常情况下,暴露治疗是在心理医师的帮助下进行的,即在心理医师的现场指导下,使病人完全暴露在使他产生恐惧的情境之中。这种治疗方法也可以称之为自我暴露的“家庭作业”,这种形式的治疗,也是此系统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实生活情境的暴露,还可称为实体的暴露,这种治疗方式有多种。比方说,反恐惧治疗,那就是在心理医师的保证、示范等步骤准备好之后,和患者共乘一辆汽车,但要分开坐,心理医师只是从旁协助患者,安慰他焦虑、恐惧的心理。如此重复,最好每天都要重复两次以上,每次都要等到了终点站再下车。可以逐渐延长暴露的时间,即在恐惧症病人有步骤地、迅速地接触到恐怖的实体的同时,适当地加长刺激的时间,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有一种治疗方法叫做集体实体暴露法,那就是让几个病人一同进行暴露治疗,效果也很好。而实体漫灌法,是指快速地实体暴露,在暴露期间有目的、有步骤地使病人产生最严重的焦虑性反应,同时还要鼓励患者,让他们坚持到焦虑缓和为止。快速地、持续地漫灌法有时还称作集中练习法,即反复地暴露练习,而不给患者太多的间歇去休息,以此取得更好的适应效果。大量的临床结果表明,暴露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乘车恐惧症,并且还可以有选择地治疗强迫性动作。

与实体暴露法相对就是想象暴露法,这是一种让病人通过想象恐惧的情境,逐渐消除恐惧或不良反应的方法。主要分为想象漫灌、想象脱敏等。

(2)系统脱敏法。

缓慢暴露法,即系统脱敏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建立在对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病人对事物焦虑反应的不同程度,建立并设计焦虑等级表,然后令病人处于放松或自信的体验条件下,逐级幻想恐惧的情境,等各级幻想均完成后,再作实体的逐级暴露训练。当与恐惧情境相对立的放松或自信的体验,一旦成为奖赏条件时,通常称它为隐性强化;但是,假如这种放松体验,变成愉快的情绪体验,那就称它为情绪训练。

(3)冲击疗法。

此法也不失为治疗乘车恐惧症的好办法,与其他的行为疗法一样,同属于心理方面的研究。此前,有些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直接进入恐惧的生活情境,可以快速地帮助恐惧症病人消除恐惧行为。比如,曾有一个乘车恐惧症患者,是一个小女孩,正在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师将这个女孩安置在汽车的后面,并驱车行驶几个小时,虽然这个女孩的情绪反应,早已达到了惊恐的地步,不过惊恐的强度却在逐渐减弱。经过五个多小时的不间断行驶,这个小女孩就已经完全习惯了乘车,不再对乘车感到恐惧。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想象最恐惧的情境或事物,到达消除恐惧症的目的。

总之,希望大家在遇到心理难题的时候,要多向亲友和医生咨询,那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摆脱内心的压力与恐惧,尽快地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之中。生活如此美好,并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畏惧的。只要相信自己,无论什么样的心魔,都能被赶出自己的身体,使自己远离痛苦的纠缠。

20饮酒成瘾痛苦解除术

酒瘾也被称为酒精依赖症或酒癖,指长期饮酒的人对酒产生精神上和躯体上的依赖。精神依赖(或精神上的渴求)是指有酒瘾的人,只要一天不饮酒就感到坐卧不宁,焦虑不安,情绪烦躁,无精打采,千方百计地找酒喝;而躯体依赖主要是指长期饮酒的人,一旦准备戒酒,身体就会产生很多不适,如,心慌、头痛、乏力等,当他恢复饮酒的时候,症状自然消失。

酒精依赖症(慢性酒精中毒),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主要表现为对酒的渴求和经常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在停止饮酒后常感心中难受、坐立不安,或出现肢体震颤、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恢复饮酒则这类症状就会迅速消失。由于长期饮酒,多数躯体脏器会受到严重损害,以心、肝、神经系统的损害最为明显。最常见的是肝硬化,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和癫痫病发作,有的则形成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及酒精中毒性脑病。

一般来说,对酒达到如此大的依赖程度大多要经过几年至几十年的时间。很多人明知喝多了酒对身体有害,却无力自控。就算偶尔减量或不饮也会觉得心中难受,坐立不安,出现肢体震颤、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只有通过饮酒才能缓解自身的不适。

喝酒后的人,由于酒精作用,会出现很多不能自控的行为症状,如酒后兴奋、酒后嗜睡等。酒后兴奋型主要表现为话多、烦躁、易激动、摔东西、骂人、打人、幻视、幻听等症状。而酒后嗜睡型则容易入睡。还有些人会出现心脑血管受到损伤的状况,主要是手抖、心慌、肝硬化、酒精肝、肝腹水、小脑萎缩、股骨头坏死等。

酒瘾会使人变得自私、孤僻、情绪不稳定、无责任心、情感迟钝、工作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与周围的人不易相处,并常把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归咎于别人;对酒极为渴求,千方百计也要弄到手,终日手不离酒瓶,饮酒不分早晚,以酒代饭,以致出现胃炎、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失眠、性功能紊乱等症状。并最终导致内脏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甚至衰竭,常有肝、肾硬变,心脏扩大,酒精中毒性心肌炎等。有酒瘾的人对病毒的抵抗力下降,常出现躯体合并症,神经系统可有震颤、神经炎、肌萎缩等改变。

酒精为亲神经物质,长期饮酒易产生慢性中毒,造成神经系统难以逆转的损害,大脑皮层接通功能减弱,灵活性降低,是慢性酒精中毒主要发病机理。其病理改变是神经细胞的炎性改变及变性改变,严重者出现脑萎缩,除中枢神经外,周围神经也受到牵连,并会导致其他脏器的病理改变。

同时,酒精又是一种麻醉剂,大量饮酒会引起急性中毒。一次的急性酒精中毒可以完全恢复,但假如长期反复饮酒,躯体和精神各方面都会发生病理改变,产生慢性酒精中毒。慢性酒精中毒是器质性损害已波及整个机体,并伴发自身中毒现象。

酒精中毒时可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所以酒精中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是严重而广泛的。急、慢性酒精中毒产生的躯体和精神方面的症状和体征都比较严重,进入组织的酒精排除到体外的速度很缓慢,所以不少酒精中毒病人经常处于中毒状态。慢性酒精中毒不仅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还易引发酒精性心肌炎,诱发高血压、心肌梗死等,而且还会导致酒精性精神障碍的发生,如,幻听、抑郁、焦虑、狂躁等。

酒精进入人体以后由胃和十二指肠吸收,主要经肝代谢酶氧化生成乙醛,最后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饮酒后酒精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使酒精不均匀地分布在全身各部分,以脑组织、脊髓和肝含量最高,均超过血浆酒精浓度的1/3以上。因此,酒精对神经系统和肝的损害最为严重,易并发大脑病理改变,如,脑组织炎症、脑血管硬化、脑萎缩。酒精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等也比较常见。据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长期反复大量饮酒人体会产生一种类吗啡物质,对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脑部神经会产生麻醉作用。另外,还有以下3种因素会使人产生对酒的依赖:

第一,心理因素。性情抑郁、羞怯、焦虑、紧张、不善交际的人,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而饮酒,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酒精依赖。

第二,生物学因素。遗传学研究发现,某些人具有对酒精依赖的先天遗传倾向。酒的代谢主要通过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的人,少量饮酒即可感到身体不适,因此不会大量饮酒,也就难以产生酒精依赖。

第三,社会因素。如地区、种族、习俗、环境、职业以及公众和政府对酒的态度等,这些社会因素对酒精依赖的发生肯定是有影响的。从经常性饮酒发展到酒精依赖一般要经过10~20年的时间。

有酒瘾,说明人在精神上和身体上对酒这种物质就有了依赖,即医学上所说的物质依赖。物质依赖简单地说就是使用某些物质后,身体和心理都离不开这些物质了,也就是平时说的“上瘾”。如果不使用这些物质,就会感到身体不舒服。在喝酒的人群中,约有10%的男性、5%的女性是酒依赖者。而长期大量饮酒的人,10年左右就会发展到酒依赖的程度。酒依赖者,除了自身身体的需要外,心理也形成了对酒的依赖。并且当他们形成酒依赖后,可以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事业、家庭和尊严,好像仅仅是为了酒而活着。

长期大量饮酒形成的酒依赖及慢性酒精中毒,不仅给自己的躯体、神经系统、心理状态带来恶劣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带来一系列工作和社会问题。主要有下面的危害:

(1)对消化系统的危害。

慢性酒精中毒,可引起各种类型的胃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酒精中毒型肝炎。还可引起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肝腹水等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2)增高隐藏疾病的发病率。

有酒瘾的人,因为对酒的强烈依赖,还可能导致咽喉癌、食道癌、口腔癌、肝病、胰腺等发病率的升高。

(3)严重影响神经系统。

长期饮酒的人,神经系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①脑血管病。大量饮酒使血流量增加,心率加快,而且酒精对凝血机制中血小板和血液黏稠度均有影响,使脑梗塞危险因素增加,易发生脑血栓、脑溢血、脑梗塞等。

②震颤。轻者双手震颤,重者面部表情肌、舌肌也会发生震颤。

③周缘神经疾病。酒精使小肠对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的吸收减少,导致末梢神经炎等。

④小脑病变。由于小脑变性,可导致共济失调,表现为步态蹒跚,走直线困难。

⑤癫痫。在长期大量饮酒的情况下,突然戒酒或减量,常导致癫痫疾病的发作。

⑥肌肉萎缩。容易出现深层感觉障碍和肌肉萎缩。

(4)酒瘾会引发精神障碍。

酒瘾会引发慢性酒精中毒,进而引发精神障碍。

①情绪障碍。往往产生抑郁的情绪,狂躁、焦虑不安的状态也常见。严重者会产生自杀念头。

②酒精中毒性幻觉症。主要症状为幻听或幻视,病人可“听见”责骂声,在此基础上形成妄想观念,有的病人能“看见”恐怖场面,一般可持续数日。

③柯萨可夫综合征(遗忘综合征)。本病主要症状为近事记忆缺损、定向障碍、虚构,常伴有躯体或神经系统的病变。近年来研究认为,乙醇对大脑皮质下结构有直接毒性作用,从而引发脑皮层联合区发生改变而导致遗忘综合征。

④震颤谵妄。发生于多年嗜酒之后,有的病人先有为期数日的焦虑、错觉、幻觉,后可有癫痫发作;其他病人则起病突然。躯体疾患、精神创伤、突然戒酒均可促发本病。谵妄是主要症状,病人如处梦境,定向力丧失,幻视明显,幻听少见,病人躁动不安。

⑤酒精中毒性痴呆。初期可有倦怠感,对事物不关心,情感淡漠,失去礼仪;晚期会出现卧床不起,尿失禁等状况。

⑥酒精中毒性人格衰退。对酒的需要超过一切活动,可以为酒而欺骗偷窃,或发生攻击他人的行为。工作不负责,对亲人失去感情,丧失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孕妇饮酒会给胎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酒精依赖者的子女中,酒精依赖、药物依赖以及人格障碍的发生率都显著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显著增高等。

[案例1]刘先生,38岁。刘先生从20岁开始饮酒,酒水摄入量每日为350~400克。33岁时,因酒后寻衅滋事,将他人打伤,导致下岗,失业在家,饮酒更加严重。他通常都是早晨起来空腹饮酒,醉后睡觉,醒后再喝。每天喝500~1000克酒,精神逐渐不正常,常出现幻听幻视的景象,性格闭塞,不与任何人来往,性功能下降。夫妻因此不断争吵,后来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了家。从此,他更是陷入了苦恼和借酒消愁的恶性循环中。

[案例2]王老师,54岁,有24年饮酒史。在校任教期间喜欢饮酒,后因工作上的要求,家人及亲属均劝其戒酒。王老师表面上配合,自己却暗地里偷酒、藏酒,而且一旦饮酒就连续四五天不停。时间久了,他逐渐变得身体瘦弱,不想吃饭,甚至还因饮酒过度入院治疗3次。后来,他总是间隔一周左右不饮,然后继续饮酒,甚至以酒当饭,弄得精神恍惚。在学校,他被人戏称为“酒仙”。后经专家诊断王老师这种情况属于间歇性酒依赖。

[案例3]邓师傅,47岁,是一名职业司机。邓师傅原来开出租汽车,工作很辛苦,为了解乏,他每日晚饭后必饮100~150克酒,酒龄大约为15年。他的主要症状是:馋酒,每日饮酒300~350克酒,一日不饮就感到身体无力,无精打采,出汗,手抖,晚上失眠。饮酒后话多,易激动,常与家人争吵,几次险出交通事故,有过胃出血病史。经医院诊断为中度酒依赖。

[案例4]娄先生,50岁,为政府工作人员,平日应酬多,工作紧张,养成了每日回家独自饮酒的习惯。45岁以后家人发现其饮酒次数增多,每日4~5次(酒量300~400克),且酒后易失态,丑态百出。在单位上班时也喝酒,酒后胡言乱语,常恶语伤人。娄先生脾气暴躁,易激动,酒后总是又哭又闹。领导及家人都劝他戒酒,但因他本人无力自控,也就作罢。2008年,娄先生被查出患有高血压、酒精肝等病,医生还诊断出,他有严重的酒依赖,导致精神分裂。

[案例5]张某,男,39岁,有15年酒龄,每日饮酒500克以上。他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喝,并且经常喝醉,喝醉了就打骂家人、砸东西,常常怀疑老婆跟别人有关系,甚至连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都怀疑,闹得大家很不愉快。有时候张某还会出现幻觉,总认为有人要害他,同时述说一些本来并不存在的场景和事情。因为长期过量饮酒,他变得性格内向,消沉;身体消瘦,失眠多梦,反应迟钝,性功能减退。

摆脱酒瘾有很多办法,下面仅叙述几个通用的方法。

(1)改变习惯。

尝试改变自己的习惯,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而不仅仅是喝酒。很多人每天要喝酒并不是真的上瘾,而是一种习惯。比如,当你跟朋友会面时,可以选择去电影院或咖啡厅,而不是去你习惯的酒吧。

(2)设“无酒日”。

你可以尝试每周设2~3天的“无酒日”。这将使你的喝酒量自然而然地减下来,也会让你因喝酒过度而受损的肝脏得以修复。

(3)减少喝酒量。

如果你做不到每周有2~3天的“无酒日”,那就尝试每天只喝一小杯吧。

(4)定极限酒量。

当你赴酒宴之前,尝试给自己定下喝酒的极限量,然后努力坚持不超标。

(5)选择代用品。

尝试选用酒精的“替代品”。现在市场上有不少葡萄酒和啤酒,都不含酒精。这些不含酒精的酒类,虽然卡路里只有传统酒的1/3~1/2,但它们仍保持原有的芳香和口感。更重要的是,无酒精酒中还保留着抗氧化等有益成分,对心脏病患者和中老年人来说,这种酒辅助治疗和延缓衰老的功能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