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36招摆脱身心痛苦
6106600000017

第17章 职场痛苦解除术(11)

(6)向亲人和朋友求助。

当你想少喝酒、戒酒瘾的时候,有人支持和监督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积极地求助于家人和朋友。

(7)求助医生。

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配合医生,戒掉酒瘾。

饮酒成瘾从形成到发病一般需要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只要平时注意,一般不会发病,但发病的人需及时治疗,以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为了避免饮酒成瘾,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如饮酒,一定要先吃一点食物后再喝酒,同时做到少量及慢慢喝。

第二,在每次喝酒时,一定要多饮水,因为酒会使人体机体内细胞脱水。因此一定要在喝酒前喝一部分水,清醒后再补充一部分水。

第三,平时爱喝酒的人,一定要多服用复合维生素。

第四,多吃一些氨基酸药物,减少酒对身体的损伤。

第五,饮食应均衡,经常食用蜂蜜和水果,不要吃油炸及脂肪含量的食物。

第六,自己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大量饮酒对身体会有严重的危害。

21赌博成瘾痛苦解除术

赌瘾是一种心理疾病,而且是仅次于毒瘾的心理疾患,一般情况下,心理有缺陷或是心理不成熟且容易对某种物质或活动上瘾的人,易形成赌瘾。沉溺赌博不能自拔是一种病态行为,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这是一种“病理性赌博”,或叫“强迫性赌博”。其本人总感到如像有一股力量推动自己去赌博,不赌博会感到身心不舒服。

赌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和“网瘾”类似。人在赌博的时候大脑内会产生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它会使人产生愉悦感,渐渐地对赌博产生依赖。这种感觉能使人上瘾,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嗜赌成性的程度越重,内啡肽的分泌就会越强烈,会使人如同吸了毒品一样飘飘然。多数病人在每次输了钱后,心情就会很差,但只要一开始赌博,就马上情绪高涨,兴奋不已。比如只要停止赌博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心烦意乱、紧张焦虑、困倦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赌博的社会危害性很大,赌博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长期赌博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颈背肩腕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易疲劳等生理不适,严重的可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泌尿系统方面的问题(因为人在赌博时会尽量控制不上厕所,所以有“撒泡尿,输上吊”之说)。赌瘾往往会导致随之而来的行为问题,比如大量借债、行为越轨、说谎诈骗、实施抢劫等犯罪行为。赌瘾是一种心理疾病,通过赌博这种行为轻松又带有娱乐并伴随刺激的方式来巧取别人钱财,其出发点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赌输了的埋怨自己手气不好,寄希望于时来运转,能把本钱捞回来,反败为胜;赌赢了的则贪得无厌,还想趁手气顺继续扩大战果。看似行为轻松,不挑不抬,实则心理压力大。特别是赌输后的人会有悲观消极、丧失自信的表现,缺乏其他兴趣和动机,甚至会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

(1)赌瘾患者的初期阶段。

若一个人出现以下行为,便可能显示正开始或已经出现赌博上瘾。

①时常会赌博或想着赌博的事。

②经常单独出现在赌博场合,而且次数越来越多,在赌博场合逗留的时间越来越长,用于赌博的时间比参与原本喜好活动的时间还要多。

③常常会因为赌博而延误上班或上学的时间,但本人并不以为然,为了赢回赌本,穷追不舍。

④不再如实说出赌博的次数和赌博所花的金额,常因金钱问题引起与家人或朋友的争执,出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或失眠等问题。

⑤常常自以为赌博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是一种容易赚钱的方法,是一种健康娱乐,以为赌博是在自己所能控制范围之内的。

(2)赌瘾患者的严重阶段。

①全心沉迷于赌博,脑海里老想着赌博的事——追忆着赌桌上的风云时光,或者计划着下次该到哪里与谁拼个高低,只有赌注越来越大才会感到畅快淋漓。

②屡次想戒赌或少赌都不成功,当企图减少或停止赌博时,会觉得浑身不自在或者暴躁易怒。把赌博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疏解坏心情(如无助感,罪疚感,焦虑或忧郁)的方式,情绪低落或者感到焦虑时,便想以赌来躲避问题。

③赌博输钱后,常常有一股欲望,想再去赌博来追回上次输了的钱,并且自以为有一套必赢的方法。为赌博耗尽了最后一分一毫,必须依赖他人提供金钱,才能缓解因赌博造成的财务困境。最后导致财物输得一干二净、债台高筑或破产。

④欺骗家人或他人,隐瞒其涉及赌博的程度。为了隐瞒自己的赌瘾,不惜向家人或者其他人撒谎。(重复想着再经历上次的赌博经验,处心积虑于再去赌博,或想办法弄钱以翻本儿),甚至利用欺诈,偷窃,或挪用公款等方式筹集赌资。

⑤常常因为赌博危及或失去某种重要关系(如亲人友好的关系、工作等),失去受教育及就业的机会,甚至行使暴力导致各种关系破裂,以致自我伤害及自杀。

根据心理研究调查,女性沉溺于赌博的几率是男性的3倍。女性人群病态赌博发病率在05%~2%,年龄在35~60岁之间,其病态与酗酒类似。嗜赌行为是一种心理疾病,并非无药可救,关键要及早给予治疗。虽然赌瘾表现一样,但其内因各不相同。有的是情感障碍,以赌博来发泄;有的是个人人格障碍,空虚无聊,嗜赌成性。要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才能消除赌博行为。赌博特有的狂热与魔力,很容易使得一个人失去理性。当一个人的赌博行为出现失控,甚至在因赌博而产生各种问题和压力而无法自拔时,但仍有持续赌博的念头,他便是病态赌徒。美国专家研究表明,成人患上病理性赌博症的比率,从04%至3.4%不等。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病理性赌症。

赌瘾属于冲动控制障碍之一,它与偷窃癖、纵火癖等同在一个精神疾病的诊断群中。病理性赌博者平时充满对赌博的向往和冲动,放弃正当的文娱活动,更谈不上顾及家庭,有时病理性赌博者可发生与戒酒、戒烟类似的“戒断反应”,即一旦停止赌博,会出现紧张、困倦、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等不适。病理性赌博者在受到强制性戒赌后仍可能赌性不改,而且为了达到以前同样的心理冲动,即为了使冲动的心理状态持久,赌注会下得越来越大,有的赌瘾患者为了找赌资,还有可能行窃或抢劫。

导致赌瘾的原因很多,往往与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性格特点有关。有赌瘾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或障碍,如,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可能导致其心理上的畸变。西方学者认为,大多女性参赌者的动机在于逃避家庭、社会,以及自己过去的经历所造成的各种压力,试图通过赌博来减轻抑郁和改善不良心情。

不同的心理学派对赌博行为的心理根源与动机有不同的解释,他们认为,常见的动机有以下几类。

(1)娱乐。

以娱乐为动机的赌博通常赌注很小,并限于在熟悉的社交圈子中进行。满足了一般人追求刺激的需要,使参与者的身心得到一定的放松。

(2)赢利。

赌博活动无不涉及利益(不只是钱财)的得失,虽然赢利是赌徒最重要的动机,但真正靠赌博发财的人堪称寥寥无几。

(3)寻求刺激。

人在生活中需要一定的刺激才能维持心理功能的正常平衡,而需要的刺激大小与个体素质及个性有关。对于为寻求刺激和冒险的赌博者来说,赢利的概率越小,赌注与赢利的差额越大,就越富有刺激性和冒险性。

(4)逃避现实。

有些赌瘾患者在开始赌博时,主要动机在于逃避家庭、社会的责任,以及自己不愉快的人生经历,想要通过赌博达到麻醉自己的目的。

(5)翻本心理与续赢心理。

一些赌瘾患者在输了一些赌本甚至输光赌本后,总想赢回来,以弥补损失,结果往往是越输越多,在赌博的路上越陷越深,以致不能自拔。有些赢钱的赌徒赢得性起,认为钱好赢,越赢越多越得意,于是又纠集原有赌博班子或新的班子继续赌博,从而形成赌瘾。

(6)社会因素。

赌博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存在剥削的社会,便存在赌博。现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仍有专门的赌场与赌博行业,由此可见一斑。“万恶淫为首,万劫赌为先”。随着私有制与剥削关系的出现,贪婪与不劳而获的思想随之产生,这是赌瘾产生的根本社会原因。

赌博是人之本性的自然流露。人心有欲,人性有私,赌瘾便起因于这种人心、人性。“贪”是一切赌博的根源。那些热衷于财富与权力的人,受到心中财富与权力欲的驱策,往往身不由己,这也是造成赌瘾的一个原因。

(7)逆反心理。

青少年赌瘾患者的原因之一是逆反心理,成年人越让他干正经事,他就越不想干,成年人越不让他干的事,他就越想干。由于这种逆反心理在作怪,越是禁止青少年赌博,他们就越想去赌博。他们的所作所为,无非就是要证明自己才是正确的,大人的教导是错误的,因此逐渐成为赌瘾患者。

赌博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紧张、刺激的过程。主要由患者好斗的心理决定。有些患者是一赌就上瘾,尤其是一开始就赢钱的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嗜赌的泥沼。有的人之所以会形成病态的赌博行为,跟其性格特征有很大关系。如果一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冲动,且空闲时间太多,整天游手好闲的,他们一旦参与赌博,就很容易形成赌瘾。

赌瘾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

第一,获利阶段。一些人之所以迷恋赌博不能自拔,往往在初试身手时大获全胜,因此一发而不可收。

第二,输钱阶段。很多赌徒是在自己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入输钱阶段的,有时,有一些人由赢到输的过程转变得非常迅速,有的则让人觉得意外。多数人在此时虽然感到难受,但并不服输,还想东山再起,把输掉的钱赢回来。

第三,绝望阶段。当通过赌咒发誓“最后一次”从亲友处借到的钱也付诸东流,或遭受某次失败后,一些人就会进入绝望阶段。这时许多人会采取不道德或非法的行为取得赌资,而“一了百了”的念头也会在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

第四,放弃阶段。经过反复折腾之后,赌徒们终于认命了,放弃了能捞回本金的想法。但并不停止赌博,情绪更加低落,不少人“借酒浇愁”从而染上了酒瘾,甚至还有人开始吸食毒品。

[案例1]杨某和妻子张某都是某厂的工人,从2007年起,张某染上赌博恶习,起初张某只是小打小闹,输赢不过几十元钱。后来,随着赌瘾的增大,债主开始不断登门。为了替妻子还债,杨某不惜将家中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帮妻子还了万余元的赌债,妻子张某也发誓一定戒赌。然而2007年8月,杨某出差回来后,发现仍不断有人登门讨债。原来,在他出差期间,张某不仅赌瘾又犯了,还欠下了较大数额的赌债。妻子的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家庭的正常生活,还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因此,杨某一纸诉状将妻子告上了法庭,要求离婚。经法院调解,杨某撤回了诉状,并再一次帮妻子偿还了赌债。但是,张某并没有珍惜这一切,还是继续参赌。无奈之下,丈夫又一次将妻子告上了法庭。在庭审中,张某哭求丈夫再原谅自己一次,并写出了书面戒赌保证,但杨某终因伤心过度不愿和解。法院审理认为,夫妻是共同生活的伴侣,应共同担负起抚养子女的责任,共同为家庭和睦和富足而努力。但被告嗜赌成性,不能体谅丈夫,也不珍惜自己的幸福,给家人感情造成了较大的伤害。鉴于原告对被告完全丧失了信心,双方已无和好的可能,因此作出了准予双方离婚,儿子由杨某抚养的判决。

[案例2]年仅25岁的黄某在5年前染上赌瘾,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黄某自从染上赌瘾后,他生活的全部就是吃、喝、骗、扒、偷……

家财赌光后,黄某的妻子终于向他提出了离婚,并带着儿子搬回了娘家。此后,黄某倒变得没了牵挂,于是越发破罐子破摔,开始在镇上“忽悠”起熟人来。一次,黄某趁邻村玩伴徐某正在睡觉之际,偷偷溜入徐家院子,低声下气地哀求徐某的老父:“伯伯,我有急事,你把小徐摩托车借我用一下,半个小时就回来……”徐某的老父虽然见过黄某,但不知其底细,便把车钥匙给了他,结果徐某一转手便以300元的低价卖给了废品收购站。不久,黄某又用相同的手法把两位村民的摩托车骗走,同样以每辆300元的低价转卖。得手后,黄某与村民捉起了“迷藏”,一躲就躲了3年。

后来,同村人薛某见黄某可怜,有意介绍他在工地上干活,没想到黄某当天便把薛某的摩托车和宿舍内的一部手机偷走了。最终,黄某因涉嫌诈骗罪和盗窃罪被检察院批准逮捕。

赌瘾采用心理干预,尤其对“病理性赌博症”的病人有很好的效果,可现在真正去就医的人却很少,很多病人都是有了严重抑郁不适的感觉才就诊的,而绝大多数赌徒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心理、精神疾病,这是就诊率低的重要原因。对赌瘾病人需要采取综合方法施治,其本人要有戒除赌瘾的决心,家属要做好配合和监督工作,让其远离赌博环境。另外,赌瘾患者需要培养健康的业余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防止被赌博引诱。也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用心理暗示、行为控制等方法进行治疗。配合使用精神药物,也能帮助戒除赌博。

赌博的本质是一种行为失控,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环境、将赌徒引导到其他社会认可的活动上来,等等,还可以适当应用药物,加上患者、家人的配合,病理性赌博症可以得到缓解和根治。如果有赌博习惯,自己又没办法控制,应该寻求心理医生治疗。对于病理性赌博的治疗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利用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来控制他们的冲动行为;另一方面就是强调心理的治疗,包括强化治疗和厌恶治疗。

(1)既要严格,又要宽容。

强迫赌瘾患者一边系统地学习科学的人生哲学观念,一边反思过去赌博对家庭造成的损失和伤害。人的思想观念不容易改变,所以对于这最为重要的一条,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既要毫不妥协地积极批判其荒唐错误的思想意识,又要怀有仁爱宽容之心允许患者一点点回头。假如只有批判斗争,不给患者留下回头的路,那好比强迫要求长歪的树干立即变直一样,会在治疗中像折断树干那样毁掉患者。患者的内心是蒙了灰的镜子,是久未打扫的房间,只能慢慢地一点点地清除灰尘污垢,不能操之过急。

(2)改变环境。

将患者从“赌博灰色组织”中隔离开来,另找一处环境优美、阳光明媚、空气新鲜的地方封闭式居住,彻底切断患者与赌友的所有联系。帮助患者重新学习适应正常人的作息时间节奏。让患者的生活环境充满大自然的芳香,促使其开始厌恶茶室赌馆里的烟痰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