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36招摆脱身心痛苦
6106600000018

第18章 职场痛苦解除术(12)

(3)获得新的成就体验。

赌瘾患者过去对赌瘾的依赖也许有感情或事业方面受到挫败的因素,错误地把赌博当成了情感寄托,或错误地把赌技高超当成了事业成就。治疗赌瘾型精神疾病应当注意帮助患者在正当事业的努力中获得全新的成就体验,同时帮助患者找回亲情的可靠和温馨。

(4)开创新的人际环境。

赌瘾患者要想真正脱离“赌博灰色组织”,没有新的健康的人际环境是不行的。因为所有的人终究都是社会人,所以,应当帮助患者结交新的有积极健康心态、有事业进取精神、有优雅生活理念的朋友。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师益友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走向十分重要。

(5)不要怕反复。

赌瘾患者的赌瘾是在很长的时间段里形成的,所以不应幻想他很快就能戒掉赌瘾,要承认病情的反复性,有时病情反复可能表现得还非常激烈。要有经过一个疗程后,隔一段时间再做一个疗程的思想准备。要积极引导患者培养新的健康的娱乐方式,比如旅游、欣赏音乐、进行运动等。家人要有和患者共同粉碎赌瘾的信心、耐心和毅力。

(6)因人而异。

根据患者上瘾程度不同要因人而异地对症治疗。对于沉迷于赌博但还没到成瘾阶段的人,应该加强他们自身修养和自律能力,管好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树立勤劳致富的观念,摒弃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同时还要培养有益身心的正当爱好,转移对于成瘾物的注意力。对于情况较严重的上瘾者,除了心理疏导外,还要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缓解其因无法赌博而产生的焦虑、暴躁、抑郁等症状。

预防赌瘾十分重要,因为赌瘾为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可能会令家庭破碎、事业摧毁、债台高筑。有人会因债务压力而患上焦虑或抑郁症,更有人会因此而自杀。心理学研究统计,一个赌瘾患者会令20至30个亲友受到影响或牵连。预防赌瘾的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社会推行赌博教育。公众教育方面,内容可包括什么是理性赌博行为、认识问题及病态赌博、如何自我评估赌博问题等。目的是要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健康及有风度的赌博行为,以减少赌博带来的伤害。

第二,赌瘾预防教育可以在家庭、学校、小区中进行,或通过媒体进行传播。

第三,赌瘾预防可通过在任何提供博彩的地方张贴提示性标语,如“小赌怡情,大赌身败名裂”等,也可在社会中投放大量有关赌博教育的小册子及自我评估的问卷,令参与赌博者对赌博有进一步的认识,因而提高警觉,以免在不知不觉间沦为赌瘾患者。

22洁癖症痛苦解除术

洁癖是一种过分追求干净的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首先,洁癖可能是由于生活经历,即因出身和家庭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癖好,有些洁癖患者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就是洁癖者,他们对子女的洁净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要求。

其次,洁癖可能反映了一种自卑心理。有些洁癖患者由于某种原因感到很自卑,因此,他们很担心会因自己的不整洁而被人看不起。

再次,洁癖可能是一种代偿行为。所谓代偿行为,就是人在某种心理欲望得不到满足时,通过它来获得替代满足的一种方式。患有洁癖症的人对不洁净不给一点宽容,觉得才能保证自己心态与生活的稳定和正常。

洁癖就是太爱干净。一个人爱干净是好事,但过于注重清洁,以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社会交往,就属于洁癖。洁癖有轻重之分,较轻的洁癖仅仅是一种不良习惯,可以通过脱敏疗法、认知疗法加以纠正。较严重的洁癖,就会发展成为一种强迫性的心理疾病。

洁癖行为患者,往往在讲究卫生方面瞻前顾后,尤其最注意手的卫生。每天要洗手几十遍,每次要打三四遍肥皂,每接触过一件东西,就得把手洗一次,不然就痛苦万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洗完手后,就洗手臂、胳膊肘,甚至肩膀,把皮肤洗得都变粗糙了。回到家动不动就要大洗一番,不让家人随便乱坐,也不欢迎朋友来访。不仅注意自己的手,还关注周围的其他人。例如,别人去厕所后忘了洗手,或从外面回来没有洗手,又碰了什么文件和用具,那他就对这些文件和用具特别紧张,不敢接触;和别人握手也很紧张。时间一长,这样的坏习惯就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自己明知道没有必要,可就是控制不住。像这样有洁癖的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多见的,他们整天都活得特别紧张,整天关注的就是病菌,而无暇顾及别的,严重影响相关人的正常生活。

专家指出,洁癖所带来的危害超过益处。因为,细菌是人类生活环境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日常接触到的众多细菌,对我们的生活与健康是有益的。如果不加选择地灭菌,就会将一些有益的细菌除掉,而给那些适应性、抵抗力、侵袭力强的有害病菌开绿灯,破坏人体内和自然环境的微生物平衡,导致有害的超级细菌大量生存和繁殖。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就有许多洁癖患者同时患有口腔溃疡、腹泻、感冒、咽炎等疾病。不难看出,洁癖行为不仅会诱发身体方面的疾病,还会诱发精神方面的疾病,也是诱发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洁癖不仅会使患者的思想紧张、情绪波动,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到人们良好性格的培养。

洁癖,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遗传,病人中有七成以上具有强迫性人格,这是洁癖的内在心理基础。另外,外在的社会心理因素,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有些人在强迫性人格的基础上,逐渐出现洁癖症状,特别是进入青少年时期后,生理发育上的明显变化,与社会交往日益密切过程中的不适应,均可导致洁癖症状的出现和加重。还有一些人,因外界的不良刺激而诱发洁癖,包括长期的精神紧张,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加重了责任,对工作过分紧张,要求过分严格,或者处境不顺利,常担心发生意外等;此外还有严重的精神创伤,如近亲死亡、突然惊吓、严重的意外事故、濒于灾难性的破产等。

家庭教育对诱发或加重洁癖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些病人的父母具有强迫性人格,对病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病人所受的家庭教育较严格、古板、甚至有些冷酷,于是,病人做事时就会谨小慎微、优柔寡断、过分琐碎细致,在与人的交往中过分古板、固执,缺乏人情味及灵活性。他们在生活上,也过分强求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一切务求井井有条,稍加改变就焦虑不安。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卫生要求过高过严,逼着孩子反复洗手。这种强烈的暗示作用,对那些具有神经质倾向、敏感内向的孩子影响更大。家庭搬迁、亲人亡故、父母或自己离异、性生活不协调等引起的心理紧张、情绪波动,自己或身边的人严重感染传染病等,都可成为诱发洁癖的主要原因。

同样,父母对孩子管教太严也易使孩子患洁癖。土耳其心理病学教授巴津指出,在孩童时代受到家长的严厉管制而无法适时表达个人喜怒哀乐情绪的人,会很容易形成洁癖。再者,患者的性格特点在疾病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据研究,大部分患者都有特殊的性格特征:青年患者大多数非常爱干净、爱整洁,他们是顺从、办事认真、严肃的;成人患者一般时间观念较强,遵守纪律和制度,生活习惯较刻板,遇事过于谨慎、优柔寡断,不少人可能很迷信。这种性格的人在过分强大的压力下易患神经病。

陈某,男,40岁,某公司部门经理。他觉得自己得了一种“怪病”,老是觉得染上了病菌,可能会得癌症。因此,每天都要多次、长时间地洗手、洗衣,为此非常痛苦,别人称他为“洗手狂”。他在卫生清洁上,对自己的要求很严,别人都说他不像一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倒像是哪家熟食店里的营业员。是的,他就像是绝对不允许将一点点细菌带进操作间里一样,不能容忍办公室和家里有不洁之处。他每天上班时,首先就是把办公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角角落落……打扫3遍以上,然后才能安安心心坐下来办公。而且必须是他亲自擦,因为他不放心清洁工擦,总觉得别人擦得不干净。他最恨的事情就是,3遍清洁尚未做完,就有部下进来和他商讨或请示工作。他认为这样的话就前功尽弃了,他就会重新再做3遍清洁。

待到晚上要上床休息了,他的双脚洗完之后是绝对不能让它再落地的。怎么办呢,一般是坐在床上洗,洗完后拭干,然后赶紧钻入被窝睡觉。如果半夜里要上厕所,脚穿拖鞋落地后,那么这一双脚就必须重新洗过。

他最烦的是出差,哪怕是五星级宾馆他也嫌脏!每逢出差在外,进了宾馆先不管别的条件,首先考察厕所干不干净。如果厕所干净,其他一律不管,马上洗漱解便。在使用抽水马桶之前,不管它是否已消过毒,自己必须“加工”好几道程序。首先要把坐垫圆圈用自带的消毒手纸擦上两遍,然后用自带的酒精棉球擦两遍,接着再用消毒手纸沿坐圈垫上一层,这还没完,还怕马桶内的水溅上来,还要往水面上漂上几张手纸,最后才安心地坐上去。

他任何时候都担心病菌的侵袭,而且这种担心逐日加重。在路上,远远地见到穿孝服戴黑纱的人,他就想:他们家中死了人,他们身上必定有病菌,而且已经把病菌传给自己了。他就会赶紧回家,回家后不但反复洗手洗头,还要把外衣扔掉。

渐渐地,他已经发展到不敢出门,不敢听别人谈到癌症或死亡的事,不敢到医院去看病,因为医院有各种病菌。妻子和女儿都不理解他,他们时常为此发生争吵,弄得家庭关系很紧张。几年来,多次住进精神病院治疗。

既然洁癖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那么我们该怎样才能得以摆脱呢?

(1)用认知疗法摆脱洁癖行为。

根据事实予以证明:

①那些卫生条件不是很好的孩子,身体也很健康。因为,刻意地强迫干净很容易诱发精神性强迫症。

②适当地“脏”一下,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温室的花朵更禁不起考验。

③人只要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与外界环境隔绝,致病的病原体始终是存在的,只是人的免疫机能在阻止它们。一味追求绝对的洁净,对预防疾病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大多数病原体用肥皂是杀不死的。

④过于紧张和焦虑反而会降低人的免疫力,更容易使人患病。

(2)用厌恶疗法摆脱洁癖行为。

厌恶疗法,是一种利用橡皮圈摆脱洁癖的方法。即让患者在手腕上戴一橡皮圈,一旦他即将出现强迫动作或行为时,便让他用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数十乃至数百下,一直弹到强迫观念消失,或有疼痛感为止,从而达到抑制强迫行为的目的。

(3)用满灌疗法摆脱洁癖行为。

满灌疗法,指让患者坐于房间内,请其好友或亲属当助手。患者全身放松,轻闭双眼,然后让助手在患者手上涂各种液体,如,清水、墨水、米汤、油、染料等。此时,应让患者尽量放松,而助手则用言语尽力形容手已很脏了。患者要尽量忍耐,直到不能忍耐时再睁开眼睛,看到手有多脏为止。助手在涂液体时,应随机选择透明液体和不透明液体。这样,当患者一睁开眼时,会出现手并不脏,起码没有想象的那么脏。这对患者的思想是一个冲击,说明“脏”更多是来自于自己的意念,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当患者发现手确实很脏时,洗手的冲动就会大大增强,此时,助手一定要制止他去洗手,这是治疗的关键。患者要努力坚持住,助手在一旁应积极的给予鼓励。

在这一关键时刻,助手的示范作用很大。助手可在自己手上也涂上液体,甚至更多更脏,并大声说出内心感受。由于两人有了相同的经历,在情感上就能得到沟通,对脏东西的认识也能逐渐靠拢。这时,患者要仔细体会焦虑的逐步消退感。满灌疗法在刚开始时把人推向焦虑的顶峰,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焦虑会逐渐下降,强迫行为也会慢慢消退,最终使患者彻底摆脱洁癖行为。

23开灯睡觉痛苦解除术

开灯睡觉是一种不良的嗜好,主要是患者对黑暗产生无谓的恐怖。这种对黑暗的恐怖,多半是从幼年时期开始的。因为在此期间,儿童们最爱听鬼、神的故事。而这类故事的背景、内容及人物的出现,又常常是在晚间或平常人所看不到的黑暗中,以显示其生动性和神秘性。久而久之,他们便将对妖魔鬼怪的恐惧与黑暗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对灯光的依赖,导致不敢关灯睡觉。这是开灯睡觉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有可能是在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的遭遇到了可怕的事情,或在黑夜做了一个噩梦,这些恐怖的经历又未能及时排遣,从而造成对黑暗的恐惧。

开灯睡觉的不良行为可能是受到社会、文化及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比如,有的人从小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里长大,文化娱乐匮乏,到了夜晚,只能听大人讲些鬼故事或者神话传说。长大之后,喜欢睡前看一些惊险的侦探小说,加上心理的发育同实际年龄不相称等,就会出现儿童期的恐惧障碍等表现。譬如恐惧闪电、黑暗等,以致夜间不敢关灯睡觉,逐渐成为严重的开灯睡觉癖。

开灯睡觉癖患者,一旦进入黑暗的室内,就会伴有无法控制的紧张与不安的情绪。在夜晚睡觉时必须开灯,且在睡眠状态下也不能熄灯,形成对灯光的依赖,以致出现特征性的回避行为。令患者常处于恐惧状态,严重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对患者的心理也产生了严重影响。

据研究发现,习惯于开灯睡觉的儿童,或者自然睡眠模式受到人造光线的干扰,患癌症的可能性就会比平常人要大。人造光线对人体的破坏,会降低人体内降黑素的水平。降黑素通常会在夜晚增加,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否则细胞很容易受到肿瘤的破坏。研究人员在伦敦举行的儿童白血病大会上,提出了儿童白血病发病率的升高,与夜晚暴露在灯光下存在着关系。尽管白血病真正原因目前还了解得不多,但环境因素在引起白血病方面,却起着极大的负面作用。由得克萨斯大学教授鲁塞尔·莱特领导的研究小组表示,与100年前相比,现在的人们,夜晚暴露在人造光线下的时间要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