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白杨风骨
6131100000028

第28章 社会写真(3)

全委会票决前,首先通过了《对部门、街道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票决实施办法》。又通过多媒体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拟任人选的工作简历、政绩及拟任岗位。拟提拔的32名干部在会上公开亮相,每人两分钟表态发言,然后进行无记名投票。在监票人的监督下,当场唱票,当场宣布结果。59名拟任人选中,由副处级提拔到正职领导岗位的32人,平级交流的27人,投票结果除3人差一票满票外,其他56人以满票通过。

票决干部名单写在黑板上,计票人当场唱票画“正”字,整个过程都在公众视线内。何军深有感触地说:“在阳光下选出的干部,大家心里亮堂,气顺劲足。”

有群众说:“这次选任环节多,拉大了跑官要官者的政治成本和政治风险。”区人大主任朱经建告诉记者:“在整个程序上的改革、严格,比较科学。”区委专职副书记吴智民说:“这次大规模的基层民主、高层集中时的民主,我们力求扩大干部任用提名环节的民主。只有以民主、民意选人用人,才能把干部选准、用好,也才能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在这次竞争中未能胜出的干部,也对区委干部选拔方式给予肯定。未央宫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小利对记者说:“整个选任程序公开透明,公众话语权起决定性作用,不是个别领导说了算。没有胜出说明咱还有差距,我心里服气。”

给全区干部一个导向

未央区改革选人用人方式,给全区干部一个信号、一个导向,那就是公开、公正,凭政绩说话。这次提拔调整了59名干部,组织部没有接到一份来信一次来访。基层干部反映:这次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选出来了,这对干活的人公平。这些新官一上任都很快进入状态。官场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让人心平气顺了。

人岗相适,人尽其用。这种用人导向,极大激励了踏实干事的人。区建设局原副局长周喆主抓陇海沿线拆迁进度获伞市第一。这次被选任为区城改办主任后,现已快速启动10个村的改造工程。被喻为“老黄牛”的杨双梨被提拔到是先进典型的大明宫当主任后,敢抓敢管,以强势促动工作落实。

这次选任被认为是集成性创新。未央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广亭对记者说:“行政中心北迁,未央经济工作压力很大。干部是发展的最大资源,我高兴地看到这一批群众公认的领导干部上来,能够与全区人民又好又快地建设未央。”

鲲鹏展翅九万里

没有什么鸟能与她相比,她要腾空,会伴着振聋发聩的轰响,她要翱翔,“其翼若垂天之云”……

没有什么鸟能有她那强健的翅翼,38年累计飞行11400余架次,航测总面积1857万平方公里,把神州大地测量了两遍;航测飞行总航程48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飞行1200圈,或往返地球与月球之间51次。

这无与伦比的鲲鹏,便是中国空军特殊兵种——航空兵测量团。

这个团的38年历程,是38道闪光的彩虹。这个团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那矗立在飞行楼最高处“祖国高于一切”的几个朱红色的大字,就像铭刻在每一茬官兵的心中。38年,靠着这股不息的信念,他们圆满完成了军委总部赋予的与周边国家的边界、边境航测与联测任务;多次为我国发射人造卫星、导弹、原子弹、运载火箭等试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建水电站、修铁路、公路、核电站输电线路选址设计;为科研试飞、自然资源开发酱查、抗洪救灾、人工降雨等提供了大量的准确的所需资料。

38个春秋,涌现出254个先进集体,其中被省、军以上评为先进的有163个;有一万多人次立功受奖。

这是一支神奇的部队,他们的功绩大写在祖国的山川江河上;他们无私奉献、勇敢拼搏的青春凝结在蓝天上。

勇猛多在无声处

珠穆朗玛峰,冰清玉洁,巍然傲立。但她那群峰簇拥,飓风、雪崩、气候无常的恶劣环境,也被航空专家列为“飞行禁区”。更不用说要航测的飞机已服役10年,性能、设备远达不到要求。

要航测就得冒险。航测团团长陈杰,带领90人的小分队,呼吸着相当于平原1/3的氧气,一步一喘,昏倒了再爬起,以适应高寒地区作业的艰苦锻炼,同时发动大家反复分析一个个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要采取的措施,他们在千难万难中探求万无一失的保险系数。

沉重的汗水和失重的体魄,终于换来了试飞成功。

10月29日,人类对世界最高峰的首次航测开始了。

去掉附加物后,减轻1400公斤的飞机,按照“之”字形的设计方案艰难地爬行。7000米、8000米,引擎在嘶吼着,偌大一个飞机的命运都握在机长陈杰那一双感觉极敏锐、极细微的大手中。珠峰已在脚下,更艰巨的航测开始了。

突然,珠峰一侧腾起一股巨大的烟云,紧接着耳膜传来“轰隆隆”的巨响。不好,这是几十万吨的雪崩,雪崩形成的强气流会将飞机拉得竖立,瞬间,飞机将会失控一样地往下坠。判断准确的领航员及时将情况报告给机长,他们全力驾驶,加大油门,加强了手控操纵,很快飞机脱离了危险。

一条、两条,飞机像犁地一样在珠峰的上空飞了12条线,拍摄了12条高质最的照片,为第二年大地测量珠峰准确高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可谁知创一万米飞行高度奇迹的机长陈杰当时已50岁,领导劝阻他,他却自信道:“我技术好有经验,这也是我为祖国出力的时候了。”他睡不着,吃不下,整天带一袋炒面充饥,硬靠一股劲支撑。此后,他就再也没有飞起来,在后来不长的时间里,病魔就夺去了他的生命。一次航测就消耗尽了一个人的所有,这浓缩的付出,不知要多大的强度!

今年春节刚过,他们奉命航测中老边界。这里峰峦叠嶂,雨多雾浓,他们不熟悉这一带天气规律,边界又无气象台站。有时飞机飞过去了,下边一片云雾,不能航摄;有时天气好了,机组又不知道。眼看一天天溜过,他们终于想出一个笨办法:就是派人到边境实地观察天气,及时发回信息。

一大队副教导员范显兵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他辗转千里来到某雷达连。第二天一大早就背着干粮出发了。这里全是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藤枝相缠,无路可走;加上热带的虫蛇猛兽四处遍布,还得随时提防。瘦小精干的范显兵扎住裤角,学着猴子的攀援技巧,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攀,随时将成云的规律记在本上。一天,他累极了,靠在树上歇息。突然一声嘶吼,惊醒了他,定睛望去,只见最近的一头野象朝他扑来,后面跟着一大群,他赶忙朝山下跑。就这样他在边境线上与虫兽周旋了8天,终于完成了任务。

航测团航测边境无数次,赴外国学习100多人次,可无论他们走到哪哩,面临怎样的险情,他们永远怀有一颗炽热的中国心。

在航测团,每年有数卜个小分队分赴祖国各地执行任务,这是勇敢人的探险事业!他们来去匆匆,38年来,有50多人在执行任务中致残受伤;有60%的官兵有职业病:胃病、肝病、关节病;有30人献出生命。他们有人甚至来不及给亲人留下一句话,就壮烈地离开了他所热恋的人世。他们都是在生命辉煌时刻戛然而止,但他们奏响的却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最强音!

一杆一舵总关情

1976年8月1日傍晚。当官兵正在欢度节日之际,一架飞机轰鸣呼啸着腾空而起,疾速向唐山飞去。

虞先豪机组奉命在短时间内向中央提供一份现场灾情资料。飞机刚飞到商洛上空,机组人员的耳机里传来剐团长刘同贵那低沉而庄重的声音:“你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为了抢救那无数生死未卜的唐山人,你们不要辜负中央领导的期望,一定要排除万难,完成任务!”这是在地面来不及作的简短的战前动员,一下说得机组人员心里热乎乎,他们更感肩上担子的分量。

飞机在漆黑的夜空中飞行,到了华北一带上空,这里却是暴雨瓢泼,强气流横冲直撞,飞机如同一叶小舟,一时被涌到波峰,一时被抛到谷底。远处雷鸣电闪,再往前飞,若碰到带电的云,飞机将即刻爆炸,怎么办?时间就是命令,不容犹豫,他们决定超气象飞行,铤而走险。领航员索玉发凭着机智勇敢和丰富的经验,引导飞机绕来钻去,与雷电展开周旋。当晚,他们按时到达唐山上空。

地震后的第一个好天气,他们在空中飞行,看到地面惨状,心都要碎了。个个硬是含泪对这一地区飞行拍摄了40多条航线。整整9个小时,一动不动坚守岗位,不吃不喝憋着小便;肚子咕咕响,可他们没有饿的感觉。待完成任务,要走下飞机时,个个腿软得迈不开步;与他们飞行了一天的飞机,油表已亮出红灯……

这次飞行,他们机组荣立集体二等功,并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38年来,这个团还参与了大兴安岭火灾、藏北雪灾、安康及汉中地区大水灾的运输抢险和航摄工作,已练就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强硬队伍。

在一次大西北国上航测中,由于连续8天的空中作业,领航员司文兰实在坚持不住了,但机上人员一个萝卜一个坑,他只有咬牙坚持着。要跑动,要说话,嘴上的氧气罩不时要摘下来,又缺氧。加上机仓不是密封。天天在空中啃着冻成冰块的面包、牛肉、水果,营养吸收不了。司文兰走着走着,突然眼冒金星,踉踉跄跄扑倒在地,当他看到其他同志根本无法顾及到他时,他狠着心试图站稳,可双腿不听使唤,走不了就爬吧。在几千米高空,他硬是一次次从前舱爬到后舱,又从后舱爬到前舱,脸上冒着豆大的虚汗,湿透了层层包裹的衬衣。司文兰,一位富有经验的老领航员,不到退休,胃已被切除五分之四。

这一杆一舵看似轻易地推拉,却时刻关乎着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今年春节刚过,徐云龙机组到东海一线执行任务。一天晚饭后,一位当地商界活跃分子找上门来。神秘地对机长徐云龙说:“海中的那个小岛与某国较近,这个国家的几位商人有意在岛上做事,想坐你们的航测机顺便拍几张照片。”徐云龙想,既然是想做生意,为什么不走正式渠道,这其中必有鬼;再说,祖国的神圣领土,怎能让外国人随便拍摄!于是他断然拒绝。

可这人不死心,第二天晚上。拿出4万元作诱饵,又被拒绝。不料,这人第三次又找上门了。身为飞行大队长,徐云龙一下火了,他直接把来人赶出门外。

“爱把我浮起来”

“是你给我爱,是你给我爱,爱把我浮起来……”

这首《是你给我爱》的歌曲,在航测团不少官兵中传唱流行,也许只有他们更能体味歌词的蕴意。

在航测团,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他这边刚登机去执行任务,妻子就被领导用板车推到医院生孩子:他这里正驾机在戈壁荒漠搞航测,而家乡父母等儿归来咽不下最后一口气;这边妻子刚随军住下,人生地不熟,那边丈夫却要按时起飞赶赴外地……

丈夫像天马行空,常年飞来飞去,苦恋着蓝天事业。而妻子们,不知是喜欢这个职业才选择了这样的丈夫,还是选择了丈夫也喜欢上这个职业。他们感情倾注的目标是一致的。

夏日的黄昏,在绿汪汪的稻田围着的航测团院内,走着飞行员张文林一家三代人。妻子刘伟,西安城里的摄影师,怀中抱着胖乎乎的女儿,脸上荡漾着常人少有的幸福感,是因为她曾痛苦地失去过双胞胎女儿。她对丈夫不曾有过丝毫的埋怨,却深情地苦苦劝慰逝去的女儿:

“孩子,不要埋怨你爸没能在产房门外迎接你们;也不要埋怨你爸在病情危急时,没能抱你们去医院;更不要埋怨你爸在你们离开这短暂人世时,没能亲亲你们的小脸,甚至连看最后一眼,都没有……孩子,不要怨,要知道,你爸是一位军人,是一位正在远方执行任务的航测战士,是军人,就得无条件地忠于他的祖国,自古国事家事两难全啊!孩子,尽管这一番话你们根本听不懂,可妈妈还要说,孩子,不要怨……”

这是一位军人的妻子,一位母亲给死去婴儿一封融情融理、催人泪下的劝慰信。

今年,他们的又一个女儿降生了,全家高兴坏了。婆婆、媳妇为起名字,早早就翻字典、词典。她们想到她爸长年耕耘在蓝天上,是天之骄子,也希望孩子长大以后也飞翔在蓝天上,干脆给孩子取名叫“天骄”。一个小小的名字,凝结了两代人对一位飞行员的理解和支持。

在西去的列车上,飞行员许春林的妻子宋慧珍抱着孩子,焦急地望着窗外,她恨不得插翅飞到丈夫身边,扑到丈夫怀里美美地哭一阵。是啊,平时一个人再苦再累,她都得面带微笑,因为她是飞行员的妻子。为了丈夫,她忍痛割爱舍弃了自己所热衷的艺术事业;为了丈夫,她放弃了即将到手的文凭及提资、晋级的希望;为了丈夫,她失去人生很多很多……这次她仍然是为了丈夫,为了照顾丈夫的生活,为了使丈夫不再远远地牵挂他娘儿俩,她从东北万里迢迢,辗转数次,带着孩子。带着行李,带着一个女人全部的爱,投奔丈夫……

“既然嫁给了他,就要一心一意为了他。”这是所有航测官兵妻子的心声。飞行员李官仁的妻子胡芳荣,为了丈夫曾先后两次辞职,3次就业,6度改换工作。她们以为丈夫无条件牺牲一切为天职,如同丈夫以服从为天职一样。在她们那柔嫩娇弱的身躯里,却怀有一片博大深厚的爱的海洋,在这爱海里,浮起的是她的丈夫和丈夫所从事的事业!

鲲鹏腾起了,舒展翅膀九万里……

高天厚土唱大风

200多万年前,西伯利亚的狂风挟裹着黄尘土沙,铺天盖地滚滚南下……这地球上堆积最厚、最完整的黄土高原,曾骄傲地养育了人类的祖先蓝田猿人、“人文初祖”的轩辕黄帝……

然而,黄土这流浪的异族,并不安分,她躁动、疯狂,喜怒无常,她流成黄河,又无情地吞噬着她所养育的生灵及生灵们创造的文明。

黄河、黄土成为寰球上人为破坏、环境恶化最典型的一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流走的是生活在5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几百万人越来越少的耕地,流走的是贫困中少有的富裕,流走的是生活在黄土地上人们的一线生机……

大自然无情地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冗长的序曲

时间推移到公元1990年,一位来自地球那一面的美国社团主席、水土保持专家,面对着陕西长武王东沟试验区内的一片秋景,惊叹道:“我简直不能相信,在如此脆弱的生态环境下,能取得如此好的效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科学家李振声激动地说:“王东试验区的今天,就是黄土高原的明天。”

王东试区终于创造出了以提高粮食单产,建设沟坡果园为突破口的“土地利用优化结构和良性生态系统的模式”——王东沟实体模型。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与农业开发及脱贫致富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综合治理的路子。

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每一步都是艰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