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自然之旅
6202200000005

第5章 江湖神韵(2)

因为温柔,青海湖的故事都与女性有关。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青海湖又叫“瑶池”,它的主人是一位地位尊贵的女神——西王母。西王母曾在瑶池举办盛大宴会,款待天上众神。据说每年农历七月十八日是西王母的生日,自唐代以来,政府和民间都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海(青海)活动。现在,祭海活动已经演变成民间盛会,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湖边,唱歌、跳舞,举行各种比赛、游戏,人神共娱。

湖中有一座小岛——海心山,它的故事更富传奇色彩。海心山距湖南岸30公里,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0.8公里,是一座狭长的小岛。岛上岩石嶙峋,泉鸟相映。古时候有传说,到冬天青海湖湖面结冰时,把家养的母马赶到海心山,母马回来后就能怀上“龙种”,产下的小马叫做“龙驹”。龙驹不但高大俊美,而且矫健善奔,是最好的战马。后人考证,这个传说源于青海湖边特产的良种好马“青海骢”。

最富魅力的要属鸟岛,它位于青海湖西北部,包括“蛋岛”和“海西皮”两个岛屿。因岛上候鸟众多,这里素有“鸟儿王国”之称。

蛋岛约1平方公里,虽然面积不大,却吸引着众多鸟类,每年有十几万只候鸟飞到这里繁衍栖息。一到春天,蛋岛就成了斑头雁、棕头鸥、鱼鸥等候鸟的领地,它们各占一方,筑巢营窝,全岛布满鸟巢。放眼望去,岛上的鸟蛋一窝连着一窝,密密麻麻,成为青海湖的一大奇观。

海西皮的面积比蛋岛大四倍,最奇特的是,这儿有一个鸬鹚帝国。在海西皮东部,有一高高耸起的巨岩,形如一口倒扣在湖中的大钟。用望远镜观察,可以看见一只只黑色的鸬鹚站在岩石上,晾晒自己的喉囊,悠闲自得。

现在青海湖已经建立保护区——为了保护鸟类,也为了保护这里的环境,更是为了让青海湖的美丽神话永远继续下去。

九寨沟:彩色交响乐

九寨沟是一片高山湖泊群,这里的湖泊、溪流、瀑布展现出非同凡响的丰富色彩。大自然挥动手中的画笔,在这里谱写了一首壮丽的彩色交响乐章。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山区,面积700多平方公里,是由一条主沟、两条支沟组成的Y字型山谷,因谷中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九寨沟夹在高山之间,葱郁的森林保持了原始的自然风貌。狭长的山沟谷地中散布着100多个大小湖泊,无数溪流、瀑布把湖串联起来,组成九寨沟水景的不同乐章。

从九寨主沟进入景区,最先遇到的是宁静端庄的犀牛湖。犀牛湖水面宽阔平静,蔚蓝色的湖水清澈透明,给人以洗净一切铅华之感,它是九寨沟彩色乐章的“序曲”。

沿着溪流向上游走,两条支沟延伸向大山深处。先进入右边的支沟,山渐高,水渐急,很快迎来一阵热烈的旋律——水声轰鸣的诺日朗瀑布。诺日朗瀑布虽然落差不大,但瀑面宽达320米,是中国最宽的瀑布。它成半弧形陈列开来,晶莹剔透的水花飞溅而下,激起朵朵浪花,令人沉醉。

继续向沟深处走,溪水突然变得异常开阔。这里河宽水浅,水中的许多石头、树枝阻挡了水流,水面涌起无数浪花,四处飞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颗颗滚动的珍珠。人们给这里起了个形象的名字——“珍珠滩”。

再往深处走,就进入了九寨沟彩色交响乐的高潮,它们是五花海、熊猫海、天鹅湖等一系列色彩艳丽的湖。这些湖的水色绚丽多彩,宝蓝、翠绿、天青、淡紫,又因为湖水宁静如镜,蓝天、白云、雪峰、彩林、鲜花都为水面平添几分色彩。最美要属秋季,森林里树叶变色,湖水倒映着森林,把黄的、红的、绿的、白的各种颜色都溶解在纯净无瑕的水面上,其色彩之丰富,远远超出画家的想象力。

左边的支沟同样精彩,那是九寨沟的水奏响的抒情夜曲。斑斓的五彩池、群山环抱中的长海静静地倒映着周围的雪山、森林。最奇特的景色在水面以下——淡蓝透明的水中浸泡着许多树的“雕塑”。从形态上可以判断出这些树主要是岸边常见的松树,但是树的枝干却粗而圆润。原来九寨沟附近是石灰岩,水中富含碳酸钙,树木朽倒落入水中后,钙质逐渐把树干包围住,于是形成了这些天然雕塑。

大漠草原

塔克拉玛干沙漠:文明的墓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它广阔如海,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400多公里,总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无边的沙海,被人称之为“死亡之海”、“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但在维吾尔语中,“塔克拉玛干”却被解释为“古老的家园”,因为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并非沙漠,而是一片美丽的绿洲,无数曾经璀璨的文明出现在这里……

塔克拉玛干沙漠在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塔里木盆地中央。它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北有绵延的天山山脉,南有雄壮的青藏高原,西有神秘的帕米尔高原,三面都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这里全年雨水罕见,有的只是白天的烈日、夜间的严寒,还有无尽的狂风。

即便如此,这里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生命禁区。四周的高山虽然阻挡了水汽,却提供了纯净的雪山融水。和田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安迪尔河……这些河流从雪山出发,有的贯穿沙漠腹地,有的分散成三角形水系消失在沙漠中,它们在黄色的沙漠上画出一条条绿色走廊。因为这些伟大的河流,可怕的“死亡之海”上出现了“丝绸之路”,大沙漠成为几大文明交汇、沟通的繁荣之乡。

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1世纪的中国汉代就有正式记载,它是一条穿越中亚的漫长道路,全长7万多公里,把古老的中国文明与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联结起来。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几大文明的汇集点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这里出土了大量震惊世界的珍贵文物:有翼天使的画像、中国的织锦、罗马式的柱子、印度的佛像,等等。中国的桑蚕技术、火药、造纸术等发明与丝绸一起传到了中亚、罗马等地,而景教、伊斯兰教、天文、数学等也从西方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改写了世界的历史,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这一伟大变革的见证。

中国史书记载有西域36国,它们曾经繁盛一时,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可惜在数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塔克拉玛干显示出狰狞的一面——气候变迁,沙漠无情地吞噬了一座座绿洲,曾经的繁华,掩埋在连绵无尽的沙丘之中。

从19世纪开始,塔克拉玛干成为世界探险家的乐园、考古学家的宝藏,楼兰、尼雅、米兰……一座座传说中的古城被发现,这些遗址中保留着远古记忆的碎片。直到现在,太多改变历史的故事、传播文明的信物,都还隐藏在茫茫沙海之中,塔克拉玛干沙漠仍然充满神秘的诱惑。

巴丹吉林沙漠:沙漠里的最高峰

巴丹吉林沙漠以沙丘高大、壮观著称。最高的沙山相对高度达500多米,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高沙山,堪称“沙漠珠穆朗玛峰”。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盟境内,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在沙漠腹地,沙丘平均高达200米,从空中俯瞰,沙丘连绵起伏,好像沧海巨浪突然在瞬间凝结,镀上了一层丝绒般光滑的金色。

走进沙漠,一座一座的金色沙山横在眼前。沙漠间的路忽高忽低,一会儿要爬上沙坡,一会儿又要扎入沙窝。往沙坡上走时,骆驼每向前两步,都要向后滑一步;而下坡时,则一路滑沙,一步滑出两步远。沙漠植物点缀在沙坡中,长着细刺一样的针形叶子,或黄绿、或灰白,成片成片的。沙漠蝉藏身其中,不停歌唱。黄褐色的沙地蜥蜴,在远处的坡上探头探脑,靠近了,它会惊慌地逃跑,留下长串可爱的脚印。

一阵风吹过,地面的沙粒贴着地涌向前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的沙丘就是靠风吹动沙砾堆积而起。这里每座沙丘的坡面都是一半平缓、一半陡峭,并且方向相同,这是风的杰作。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大风,才能把沙粒吹上好几百米高的山顶。有时沙丘一侧堆积得太高,会突然滑落,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大漠。

可喜的是,在沙窝深处常常会发现蓝色的小湖,当地人称之为“海子”。巴丹吉林沙漠中有上百个海子,每个蔚蓝的海子周围,都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