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人际沟通
6238800000015

第15章 说得多不如说得巧(3)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常常豪饮玩乐,无心管理朝政,有次竟与宫妃们连饮了七昼夜仍不止。大夫弦章十分焦虑,决心极力劝阻齐景公玩乐,甚至还抱着一死的决心。没想到弦章求见后,齐景公兴奋不已,还把酒杯举到弦章面前,冲他嚷道:“弦章,来,来,来,陪寡人饮三杯!”弦章怒气冲冲地大声说:“如君王不戒酒,请赐臣死。”

齐景公听后先是有些吃惊,接着摆手大笑:“酒是寡人的性命,怎能戒得?”弦章掷地有声地说:“那就赐臣一死!”在这进退两难的局面,恰巧相国晏子来到。齐景公高兴地说:“相国来得正好,请帮我出个主意。弦章劝我戒酒,不然就让我赐他一死。可是如果我听了他的,那不是被他制服了?但不听他的劝告,我又不想让他死,你看怎么办呢?”

晏子听齐景公这番描述后,立即转向弦章拱手贺道:“弦章大夫你真是太幸运了,还好你遇到的是这样一位善听臣下意见的贤明君王,如果你遇到夏桀王、商纣王那样的昏君,你早就死了!”

晏子的一番话,说得齐景公尴尬极了,他自我解嘲地大声笑着说:“相国,我算服你了。弦章大夫,寡人听你的就是。”

弦章以死相谏未能使齐景公戒酒,而相国晏子却在谈笑风生中达到了目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夫弦章方法简单生硬,一下子把齐景公推到了两难的窘境。而相国晏子则顺着齐景公的思想之势,把齐景公引导到了只有戒酒的单向选择上,使齐景公看到只有采纳晏子的意见戒了酒,才是一个贤明的国君,否则就是昏君。这样说既维护了齐景公作为君王的尊严,又使齐景公不得不选择戒酒。

在日常生活中,敢讲真话、勇于提意见的人是值得赞赏的,但如果不讲究方法和艺术,直接提出来,或许那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提意见并非一定要忠言逆耳,应注意策略和场合,又进忠言又能顺耳,这样更容易让他人接受和理解。

13.上帝从不看轻卑微

有个下岗女工,因为朋友的怂恿,加上自己破罐破摔,准备收拾行李去南方当三陪女,还好她的姐姐在车站拦住了她。望着对生活已经不抱什么追求的妹妹,姐姐给她讲了一大堆大道理,可是妹妹就是听不进去,她觉得自己很卑微,根本没有好好生活下去的勇气。后来,姐姐给她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儿子去参观梵高的故居,父亲告诉他梵高的许多画是价值连城的。后来,小男孩无意中看到了一张小木床还有裂了口的皮鞋,他不解地问父亲:“梵高在世界上这么着名,难道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望着儿子,说道:“你错了孩子,恰恰相反,梵高是个连老婆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父亲又带着小男孩去了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男孩又困惑地问:“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道:“安徒生只不过是一个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简陋的阁楼里。”

后来,这个小男孩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他在回忆童年时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是个水手,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他带着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从不轻看卑微。”

讲完这个故事,姐姐望着妹妹的眼睛,坚定地说道:“不管多么卑微,只要不小瞧自己,不自暴自弃,人生就充满希望。”

妹妹含着泪点点头,她靠着自己的力量一点一滴干起,三年后,她拥有了自己的美容院和饭店。别人问她是什么力量使她获得成功,她说:“是姐姐给我讲的那个故事。”

上帝从来没有看轻卑微,很多时候,是出身卑微的人自己看低了自己。

14.列宁巧解农民仇恨

俄国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许多农民都对沙皇非常痛恨,坚决要求烧掉沙皇住过的宫殿。不管别人做多少次工作,都置之不理,非烧不可。最后,只好由列宁亲自出面去说服他们。

列宁对农民说:“烧房子可以,在烧房子之前,让我讲几句话,可以不可以?”农民说:“可以。”

列宁问道:“沙皇住的房子是谁造的?”农民说:“是我们造的”。

列宁又问:“我们自己造的房子,不让沙皇住,让我们自己的代表住好不好?”农民齐声回答:“好!”

列宁再问:“那么这房子还要不要烧呢?”农民觉得列宁讲得好,同意不烧房子了。

列宁采用的这种“启发式问话”方式,逐步将农民的想法导出他们的轨道,瓦解他们的仇恨,使他们终于放弃了烧毁房屋。

任何人都喜欢坚持相信自己已经相信的事物,而不希望别人来加以反对。当对方矛盾激烈到很难说服时,应该适当的给予他启发。以发问的形式,将对方的理解点导向自己所期待的方向,使其慢慢放弃自己的想法。

15.展示手艺

白林克是个富翁,一次他举办了一个宴会,邀请了很多上层名流,其中也包括德国着名钢琴家库勒克在内。

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白林克请库勒克弹奏一曲,库勒克不好回绝,勉强弹了一曲。事后库勒克才得知白林克原来是个皮鞋匠,后来发了财,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他便经常举办宴会,巴结各界社会名流。

不久后,库勒克也举行宴会,除了邀请文坛名人以外,还请了富翁白林克和那天出席宴会的一些有钱人。饭后,库勒克当着众人的面递给白林克一双破旧的皮靴,说:“麻烦您替我补一补。”

白林克一脸的茫然,忙不迭地问:“这是什么意思?”

库勒克说:“我是钢琴家,你是皮鞋匠,上次我参加你的宴会,你让我当着大家的面表演我的绝活,这一回,你也要当着众人的面展示你的手艺。”

好一个表面不失礼节,暗地里却浪潮汹涌的反击!

16.浓缩的箴言

清朝中期的时候,洛阳城里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富翁。他有千亩良田,成群的牛马,还有一个鼎盛景象的宅院,奇花异草四季流香。虽然富翁精神矍铄,但却有块心病,一直堵在心里。

他有心遍访贤人,又打发管家去咸阳、西安寻找高人,但这些人最终都没能解除他心中的病根。日子一天一天远去,富翁的白发也一天天地增添。

后来,富翁突然做出决定,他让管家安排十几个仆人,带着银两盘缠和写好的告示,迅速奔往全国的各大州县。很快,全国的城镇都贴满了富翁的告示,告示上说富翁热情邀请天下最富有智慧的人,来他的庄园做客。

这个消息很快便传进了皇宫,大臣们不知道这位富翁要搞什么名堂。有人猜测,难不成他敢明目张胆地聚贤纳卜,想反抗朝廷。于是朝廷派出密探悄悄埋伏在富翁的庄园附近。

半个月后,许多的奇人异士、知名学者都纷纷来到富翁的住处。富翁的庄园立刻群星荟萃、贵客盈门。不久后,富翁看来的人已经差不多了,于是就从客人中筛选了16个非常拔尖的智者,用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把他们挽留下来。并送给其他客人许多的银两,让他们走了。

在这16名智者中,有的是一代文豪,博古通今,有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士,还有一个是已经隐居多年的奇人。富翁把他们召集在一起,热情洋溢地说:“我恳请您们给我一年的时间,帮我编一本人类的智慧录,留给我的后世子孙。”

于是智者们彼此切磋交流,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一年之期到了,他们洋洋洒洒地完成了八大卷的智慧录。富翁看过后,表示非常感谢他们。但又说:“我相信这些都是智慧的精华,但它们太多了,我担心我的子孙没有耐心将它阅读完,你们看能不能把它浓缩一下。”

好事做到底,于是这些智者们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通过精炼、删减,最后,将八大卷文宁浓缩成一卷,富翁看了后,又真诚地表示非常感谢,但是他认为字还是太多了,又恳请他们再浓缩一下。

于是,这16位智者每天聚在一起讨论该删除哪些字句,有时候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一卷文字浓缩成了一章,接着又浓缩成一节,之后又浓缩成一段,最后,只剩下了一句话。

几个月后,富翁看到这句叫话,拍案叫绝!他万分惊喜,安排管家预备了一场最最盛大的晚宴,并亲自给各位智者斟酒,16位智者个个都喝得很痛快。在宴会即将散场的时候,富翁很满意地说:“您们提炼的这句话,真是古今所有智慧的结晶啊!”

与此同时,埋伏在富翁庄园周围的皇宫里的两个密探听说有了结果,便偷偷潜进富翁的房间。借着微弱的月光,他们看见床头放着—个精美的匣子,心想这一定就是那些智者研究的成果。于是密探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了那个宝匣,连夜快马加鞭地送进皇宫。

第二天,皇帝打开宝匣一看,笑了。宝匣内没有别的,只有一张裱得非常精致的字画,上边写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莎士比亚曾说过“简洁的语言是智慧的灵魂,冗长的语言是肤浅的藻饰。"智慧并不在于长篇大论,越是简练的语言,越能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