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你想成为的人
6264000000034

第34章 世上没有人帮助你挑战自我(4)

大多数人常因单单一次负面的经验便得出结论,认为我们是失败者,并且放弃继续努力。“我就是没办法做好这件事!”这似乎是很平常的结论。这样子对吗?因为我们过去曾经失败一次、两次或更多次,便认为自己无法成功,这不过是显现自己会再次失败的恐惧而已。而只要我们有了这层恐惧,这借口会被放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来阻挠我们。把压力列出名单然后再解决它准确地识别造成生活艰难的压力因素是有益的,可以使问题更加明确。当然,事情并未就此了结。真正的目的是对这些压力采取行动,或“立即行动”或“将来行动”或“忽略”或“适应”。“立即行动”涉及的是那些现在、今天或几天之内就可以处理的压力;“将来行动”指的是可以采取行动,但必须等等时机;“忽略或适应”包括那些短时间内无法处理,只能听凭其存在的压力。

许多人把压力列入名单的行动有助于减轻痛苦。

我们还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除了把问题客观化外,我们已经在纸上同这些问题进行了交流,这同样符合行动的标准。把问题客观化并非把这些问题看成是我们的错误,而是把它们看成是环境对我们的要求,因而有助于我们从实用的角度逐一处理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

在压力面前争取群体支持发现问题并决定采取什么行动是一回事,而把行动贯彻到底又是另一回事。有时,阻力来源于我们自身;有时,阻力是一些我们无力解决的压力。然而有时候阻力并不真正构成压力,可一旦我们准备对其采取行动,它便以压力的形式出现了。这些阻力主要来自我们的同事,因为要应付压力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而这种改变可能对其他人构成威胁。同事们自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很大,如果我们的压力减小,可能意味着他们的压力更大。他们可不愿意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同事的对抗通常不是在我们提出会影响每个人的改变建议之时显露出来的。对抗往往是在我们仅仅作出直接影响自己的变化时显露出来的。想戒烟的烟民们说自己戒烟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是那些仍沉溺于这种习惯之中不能自拔的朋友。也许这些朋友嫉妒某位有足够能力做他们私下想做的事,也许他们只是觉得吸烟的人越多就越安全。与此相似的就是想减轻压力的人士可能会被迫认为自己正在把事情搞颠倒,因而又重回到陈旧的杂乱无章的工作之中。这种感觉是暂时的,可以承受到每个人都对新方法适应为止。但是,这种感觉的存在总是令人不舒服,而且还会起到强大的抑制作用。因此,采取措施避免它。例如,如果你打算让同事只在特定的时间找你,如果你下班后不想再留在办公室里,如果你每天早上想留在自己房间喝杯咖啡休息一小会儿而不愿呆在职工餐厅歇很长时间,应该告诉他们,说出你的理由,这样别人可以肯定你的决定里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思。花一点额外费用为你的新方法作广告可以激励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因为有太多的人等着看你的笑话,“早就知道你绝对坚持不下去”,你就不可能轻易放弃。

周围有许多人认为你的改变没有一条合他们的意,或者认为你只是出于一时高兴想出点花样。学会说“不”而且说话算数是一个人抗拒压力的基本素质。你现在必须运用这种方法,一旦作了一次让步,你很快就会作第二次第三次让步,而且发现自己受到所有未获此特权的人所仇恨。你应尽力使改变造福于他人和你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契约的形式,以便你的一个改变能支持另一个,如此创造一个共同支持的群体,每一个成员都赞成朝着共同利益方面改变。倘若这个不可能,也要尊重别人的改变同意遵守。

假如你的所有改变都“不为同事所知”,那么你的结局就将是被孤立并失去群体共同支持的机会。假如你的改变不代表共同的利益,那么至少应保持这些改变不会使你过分封闭自己。在你的节日中安排一个与他人在一起的时间,把它当作缓解压力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性格内向的人在受到烦恼时愿意寻求独处,而性格外向者则寻求伙伴。我不是为反对这种模式而辩论,但是,与人结伴并相互交流即使对性格内向的人也有价值。与别人交谈有助于正确思考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也有助于体会社会的热诚和同情。

即使不清楚你应该作出哪些改变,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放松警惕。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一点不仅适用于职业生活,也适用于我们的心理生活。你永远无法逃避将对你产生影响的器官上的变化,其中许多变化会增加而不是减轻你的压力。一定要对这些变化提高警惕,尽量在它们发生或出现无法挽回的后果之前采取一些行动尽可能预见它们,在行动中争取主动。职业生活中听任环境摆布的人通常都是等待事情发生之后才对其作出反应,而远见卓识之士通常能预见事情的来临,并能及时采取行动以保护自己(或自身的利益)。

克服你在工作中的倦怠感当一个运动健儿将打遍天下无敌手时,身心各方面所感到的压力就会愈来愈低。在工商界里,这种职业倦怠症是极其普遍的,也可以借着管理模式的调整来将损害降到最低;但就算上头没有任何行动,你依旧可以自力救济,避免自己成为“低气压”下的受害者。你会发现这根本一点都不难。

1调整工作时刻表。

许多人明明知道同一件工作做到最后会不耐烦,会打瞌睡,会频频出错,却硬是咬牙苦撑。何苦呢?为什么没想到换换口味?你在时间的安排上可否多保留一点弹性?当然啦,有些事是身不由己,比如大老板们不是你随时去就见得到的、有些电话必须在特定时间才能打、即使要排定一项会议也得先通知与会所有相关人士,不是你方便就好。

就算这样,你的时间也不至于完全受制于人吧,可以试着在同一天排进若干性质不同的工作。这意味着与其周一固定全天跑客户,周二则一整天待在办公室写报告,还不如改成周一上午跑客户,下午写报告。

你或许会马上联想到一点:“这种安排时间的方式,似乎不太有效率吧?”这是事实,但倘若今天你在工作上已出现倦怠症,还如何奢谈什么工作效率?

当你在外面跑了一上午,挥汗如雨地踏入办公室时,就会立刻感受到“久旱逢甘霖”般的喜悦感。“哇塞,好凉快喔!”若是在里面待一整天,你体会得出这种差别吗?同样的道理,当你胆颤心惊地从客户那边回来后,就会觉得还是窝在办公室里动动笔比较轻松;若是从早写到晚,你还嫌烦呢!想通了没?这没什么,所有的事情都得比较过后才能看出它的价值。想想看,一件再好的工作让你干上十年、八年,你还会觉得很爽吗?这就好比要失去自由后,才会体会到自由的可贵。说穿了一句话:“身在福中不知福。”

2调整工作方式。

突破在工作上早已建立起的一套固定的处理模式。

在看完这两种方法后,相信你已了解到要驱除身上的坏细胞一点都不难,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想办法突破一成不变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保持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生活中,人们对自己常有消极评价:1负疚感;

2说不出称赞别人的话;3无法接受别人的赞美;4不重视自己的需求;5内心想要的事物却说不出口;6没有必要地限制自己享用任何奢侈品;7不能对人表示亲切;8无法接受别人亲切的表示或因而感到不愉快;9苛责别人;

10总是拿自己跟别人比较。

长期健康状况不佳要改变很困难,因为不良的自我意向所产生的行为往往会恶性循环。刚开始踏上自我改进之路的时候,推卸责任、刻薄自己的老毛病仍会一再重复。下面是帮助你更欣赏自己的几个招式——l接受赞美——永远记得说谢谢你。

2称赞别人——要对自己感到满意,最简单的一个法子就是承认别人的好。

3谈到自己一定要说好话——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没什么好处那就闭上尊口。

4称赞自己——每当做对一件事,就给自己一个鼓励,要清楚自己的优点!

5把你的行为跟你本人区分开来——要知道,你的行为和你这个人的价值没有直接关系。如果不小心撞烂了别人的车,并不代表你是个坏人,你不过是犯了错而已。6善待自己的身体——你只有一个身体。身体各部分息息相关,要常运动,注意饮食。

7让别人知道你希望受到什么待遇——尤其应该用你对待自己和旁人的方式,立下一个榜样。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忍受别人的虐待!

8多跟好人接近。

9设法让自己在享受快乐时不产生罪恶感。

10多说肯定的话。

11多读能带给你新观念、新启示的书。

12在心中刻划你想要的样子而不是你现在的样子。如此,你才能越来越接近你最重要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