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初中物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6314300000039

第39章 《大气压强》说课稿二(2)

师引导学生分析托里拆利实验(媒体展示分析过程,强调利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分析物理问题),归纳得出结论。

师强调: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人们把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称为1个标准大气压,即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师:我们实际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又是利用什么来测大气压值的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八十八页,想一想实际生活中测大气压值的工具有哪些?

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然后看媒体展示,介绍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气压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评析:教师在让学生充分感知大气压的存在的同时,又通过两个师生互动的实验的展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感知到了大气压强之大和大气压的神奇力量。特别是教师对马德堡半球的实验的改进,简单易做,效果显着,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教师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处理恰到好处,通过媒体播放及讲解,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讲解气压计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时,教师避免了传统的空洞的讲解的方法,而是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看媒体展示,培养了学生的独立阅读、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三)大气压的变化

师诱导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托里拆利测出大气压为,那么大气压强是不是不变的呢?若变化,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学生结合刚才的阅读回答,大气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能与高度和天气的变化有关。

那么大气压与天气变体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疑惑)师强调:请同学们课后网上查询。

师:那么谁能说说大气压跟高度是怎样变化的呢?(提出探究的课题)

学生答:高度越高,气压越小。(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师问:谁能想办法验证一下这个结论吗?

生1:登教学楼,用气压计测量气压的大小即可验证。

生2:开展登山活动,用气压计测量高山上不同高度处的气压,比较气压的大小即可。

师:同学们想的很好,那么我们现在没有气压计,那你想不想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自制一个气压计来验证呢?(生答:想)

生:学生阅读教材中八十八页中的想想做做,交流制作方案,然后动手制作水气压计,比一比,看哪组做得快。(媒体播放制作要求)

学生展示自制的水气压计,并交流气压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师:同学们刚才的的制作很好,很成功,那么谁能说说你在制作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学生疑或)

教师诱导:在制作中,哪些操作使玻璃管中的水柱上升了,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水柱上升的呢?根据这些现象,你想一想瓶内水面上气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思考回答: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温度、体积有关,(学生根据现象猜想)

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发现的新的探究课题:

探究活动三、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探究气体压强与气体体积的关系。

学生猜想,并利用注射器来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我的猜想,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并让学生应用结论来解释实验现象一。(让学生在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应用探究所获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师:学生们在刚才的自制水气压计的活动中表现很出色,善于发现问题,找出新规律,望今后继续发扬。强调水气压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评析:大气压强的变化虽不是本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教师从探究大气压强与高度变化的关系入手,让学生自制水气压计,使学生在动手活动中发现新问题,找出新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极大地调动了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大气压的应用(媒体播放人们用吸管喝饮料、注射器吸药感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液、茶壶等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感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同学们表现很出色,学习很认真,那么你在本节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回答,完成自我小结)

教学评析:课堂小结一改传统的教师的说教,而是让学生谈感受、体会,通过学生交流本节课中的最大收获及最深刻的教学过程的回忆,让教师获得了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反思教学,改进教法,从而提高教学技能。同时这种小结模式也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要做到学有所获,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课外练习:

1、请同学们利用自制的水气压计,探究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并写出探究报告。

2、上网查一查,影响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对你在制作水气压计时的新发现作进一步的探究。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从借助多媒体学习到实际操作,从激发兴趣到体验成功,学习过程轻松愉悦。如课的引入用饮料瓶中的水不再流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和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改进的演示,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高潮,使整节课的课堂活跃,兴趣浓厚。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尽量让学生经过自我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质疑和创新等认知过程来获取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的结合,知识和能力和谐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处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中,是平等地位中的“首席”,师生之间是一种人性的、和谐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小结,形式新颖。让学生谈收获,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意识,也是一个梳理知识的过程,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同时也使教师获得了教学反馈信息,便于教师及时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课后习题是在应用知识上的延伸,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一步体现了学物理用物理的教学思想。

本节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仅只“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但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课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作用,根据各知识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降低学习的难度,把难点分散在有张有弛的教学活动中。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启发学生在类比中领悟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技能,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特别是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资源,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利用自制水气压计的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微变化,发现新问题,找出了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质量、体积、温度有关。并通过探究得出了气体压强与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此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为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对教学实验设计巧妙,改进合理,如马德堡半球实验改进,效果显着,比抽气机效果更明显,更易操作,此节课中教师利用身边易得的器材注射器进行了三次实验探究,效果显着,使教学更加直观,学生学习兴趣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