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细数晋商成与败
6538400000013

第13章 和气生财——谦和礼让的经营风格(2)

面生人进柜,须要请教尊姓台甫,尊府何处,次之问有何贵干,至此务要细细查问,还 须访他同伴之人,必要问上位是何人,彼若应,则无妨。倘或竟有歹人冒同进店,你疑他伴 ,他疑你店之人,互相不问,真假难分,误事有之。若有一人,同客进店,其店只当是随客 之人,客只当店里之人,两下一依,后此人盗去银两,岂不是惜言两依之误也。

称钱与人,数钱与人,发货与人,付帐与人,必须查而再查,算而又算,交待明白,手 清讫,切勿乱虚慌张,糊里糊涂,则有错讹遗失之说也。

人来买物之外银钱,既成,此时不可移动他的,俟停一刻再移,犹恐彼不来买者,退还原角,不动则彼无多讲矣。

发货与人,务将原帐一看,再将货单一看,然后照单发之,交点数目付讫存单核对。

做生意的人,无有大小,只要有钱问买卖物,他即是个花子,亦可交接。又道:生意人无大小,上至王侯,下至乞丐,都要圆活、廉恭、和平、应酬为本。

做生意止可一人对买者交谈,切不可柜外买柜内物个个插嘴多言,则不成大方生意,如买者执意不能不添,转弯可着一人往前分剖几句,则生意成矣。但你若预先乱言杂语,你一句,我一句,及至到了不能转弯之时,无人接应,岂不是当成不成,无点排场耳。

在柜上做生意全要眼亮,第一要认识得人,如彼公道正直,出言有理,必公道待他,毋自欺也。你若妄言诳语,虚名寄寡实,彼看你举动轻净,则不信服你了。如那人本来粗俗,话语强硬,亦不必示弱与他,他若狼头恼望着你,你亦要威严望着他。但目今时时局变,他见你惧他,他只管强硬,越打越进,岂不是倚势强买,则生意取坏无点抓拿。又道:遇文王而施礼乐,遇桀纣而动干戈。

柜上做生意平心定气,和颜悦色,下气怡声,婉转相达,此乃生意乖巧之第一。你若气性暴露,肝气不平,那人暴燥,你更躁,岂不两下就有相打相骂之说。

做生意切不可前言不应后语,都要至诚确买。如何说起,如何说止,你若先三而后四,言语不一,则不相信你也。

店内生意人一个一个做妥,交货自己拿定主意,总不要虚慌。某一笔该多少,某一笔该若干,算明查清,交付与彼,切勿见生意多,慌慌张张,失头忘尾,则有舛错多与。

做生意那人来,总要随机应变。如他批评你的货丑,你亦不可嫌他。他善批你,亦要善解。又道:褒贬是买主,说说是闲人。

买者进店,要看你货色好歹,可先将丑的与他看,彼说不好,再把次一宗与他看,彼中意就买,若再不中意,你说道:先生果敢买高货,其价不贱哩。买者看道,则高价买之。你若猛然先把高货与他看,他则不信,可不要费唇舌,宁可多费于那人,则信之矣。

说各货价钱者,多须留些退步,你若是先言其实价,买者未能实信。但目今之生意老实不得,多要放三分虚头,宁可到后再让,彼必信服的。你若说一个实在价,那人决能不增的,止有减的,可不是留有余地者佳。

做生意买者同你交易,必须把生意放在心上,同他对答怎长怎短,买与不买,切不可三心二意别处打岔。必须立于柜面,俟彼执意不买,方可做别的事。莫说买者还价不到,远抛高,就不理他,你不理他,买者则动气而去,如遇见性躁者还要同你相骂到底,还要细细推详划本划利卖得,卖不卖得,不可自误,过后悔矣。

生意也要慷慨大方些,泼绰些,切不可一做生意,格外苛,总要推多取少才有主顾投奔。

生意都要自己修,不可自误,但价钱俱要公道。秤要准,货色要剔选搭配。倘价高,须涨在人后,或价贱,就要跌在人前,方成生意之领旨也。

实际上,待客要想周到,需要相当的修养功夫和待人接物的技巧,甚至可以说,需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就是要了解顾客的心理,善于察言观色,从顾客的细微表现中,推知顾客的心理。把握了顾客的心理,就很容易赢得顾客的好感,才容易赢得回头客。

在今天,许多店铺的经营中也懂得这个道理。一个饭店,直接服务于顾客的服务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服务的好,才容易有回头客,甚至某个服务员就能拉住许多顾客;而损失一个好的服务员,损失的可能是许多顾客。所以精明的商家都懂得一线服务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在招收服务人员时,必定严加挑选和培训。

晋商关于待客的生意经里,蕴藏着很深的学问。中国古代的“和为贵”的思想,运用在商业经营中,的确是非常有价值的。那个的时代在对人的服务方面,很可能是今天的商家所不及的,所以晋商的生意经里,会给今天的商家许多启迪。

“做掌柜、大伙计不可自抬身价,目中无人。……至于小伙计、学徒,也要尽良心,严要求。”——《贸易须知辑要》

“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散”;“快在柜前,忙在柜台”;“人有站相,货有摆样”。——山西商谚

同行不是冤家

我们都听过一句谚语叫做“同行是冤家”,这在商界是通行的观念和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晋商对同行或竞争对手,同样主张“和为贵”,平等竞争。如无必要,不一定非置对方于死地,而一般是采取以帮助来使对方度过难关。

比如晋中平川的几家大票商之间就是如此。榆次天亨玉商号在资金短缺、经营困难时,著名的大盛魁商号不但没拆它的台,反而借给他们三四万两银子,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大盛魁商号的这一做法,使自己名声大振,在商界威望更高。后来,大盛魁商号经营发生危机时,天亨永(天亨玉改名)商号不忘旧事,从经济上、业务上支持大盛魁,也帮助大盛魁度过难关。

这就像人和人交往,你对我怎样,我就对你怎样。只是在商界,竞争的对手能够做到互相帮扶,则需要更加宽广的心胸。只有眼光长远的商人,才能够做到这点。

晋中平川的祁县、太谷、平遥,原本商业兴盛之区。祁县城内的渠家,乔家堡村的乔家,太谷北〖HTXL〗NB056〖HT〗村的曹家,都是闻名遐迩的大富商,他们大都是明末清初发家致富的,每家都经营过多种类型的生意,在全国各地遍设商号。同治、光绪年间,这些富商受平遥日升昌票号的影响,都投资办起了票号,染指于金融界。

由于发家之初占有市场的历史基由,祁县的渠家和乔家在内蒙市场上较有势力,而太谷曹家系由东北起家,在山海关外名声显赫,渠家、乔家在东北也设有不少商号,但较难与曹家匹敌。

渠、乔、曹三家陆续开办票号后,各票庄都发行一种原始纸币,俗称钱帖子。这种钱帖子的发行全凭票号信用来支撑。光绪朝的某一年,祁县乔家、渠家因市面上发行钱帖子较多,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则在社会上散布出渠、乔两家钱帖子要毛,将承兑不起的谣言,造成了一股群起挤兑的风潮,东北尤盛。乔、渠两家面对这一突然袭来的挤兑旋风,很难应付,陷入危机。而此时,太谷曹家的钱帖子仍然信誉甚好,于是,渠、乔二财主亲赴曹家求援。

曹家此时本可抓住这一机会打击别人,扩展自己,设法把乔、渠两家从东北挤出去。作为商人这样做,其实也无可厚非。但是曹财东没有这样做,而是慨然应允了乔、渠两家的求援。他公开对外宣布:所有曹家各票号、银号都可代乔、渠两家的钱帖子兑付现金。

社会上得到这个消息,挤兑风潮便渐渐平息下来。因为曹家钱帖子当时信誉正佳,特别在东北名声很大,有曹家作保,人们对乔、渠两家钱帖子的使用就有了安全感。而且人们感到这三家殷实的财东能互相联手,财势就更大了,不愁钱帖子贬值。

不消说,这次挤兑风潮过后,乔家、渠家对曹家感激不尽,相互间关系更加密切,甚至三家子女互相通婚,结成亲缘关系。在东北市场,乔、渠两家处处谦让曹家,使曹家在东北的势力更加扩展。

曹家通过暂时帮助竞争对手,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可以说,既自己得益,又使对手变成朋友,也得到发展,是皆大欢喜的双赢之举。这决非眼光短小、心胸狭隘的小生意人所能做出的。

山西著名票商李宏龄也具有这样的胸怀。他经商不仅考虑本号之利益,而且顾及与本号发生业务关系单位的利益。因为这样做,可以避免因连锁反应而带来“一损全损”局面的出现。所以,当与本号发生业务联系的单位发生危机时,李宏龄不仅不“釜底抽薪”,而是设法联合同业,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