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投资融资36计
6543800000010

第10章 善于冒险,勇于投资(2)

第二种方法是计算证券投资出现负收益的概率。

这一衡量方法把投资者的损失仅仅看做本金的损失,投资风险就成为出现负收益的可能性。这一衡量方法也是极端模糊的。例如,一种证券投资出现小额亏损的概率为50%,而另一种证券投资出现高额亏损的概率为40%,究竟哪一种投资的风险更大呢?采用该种衡量方法时,前一种投资的风险更高。但是,在实际证券投资过程中,大多数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后一种投资的风险更高。之所以会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偏差,基本的原因就在于:该衡量方法只注意了出现亏损的概率,而忽略了出现亏损的数量。

第三种方法是计算证券投资的各种可能收益与其期望收益之间的差离,即证券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

这种衡量方法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该衡量方法不仅把证券收益低于期望收益的概率计算在内,而且把证券收益高于期望收益的概率也计算在内。其二,该衡量方法不仅计算了证券的各种可能收益出现的概率,而且也计算了各种可能收益与期望收益的差额。与第一种和第二种衡量方法相比较,显然,方差或标准差是更适合的风险指标。

2.回避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来自各种因素,需要综合运用回避方法。

(1)要掌握趋势。对每种股票价位变动的历史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中了解其循环变动的规律,了解收益的持续增长能力。

(2)搭配周期股。有的企业受其自身的经营限制,一年里总有那么一段时间停工停产,其股价在这段时间里大多会下跌,为了避免因股价下跌而造成的损失,可策略性地购入另一些开工、停工刚好相反的股票进行组合,互相弥补股价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损失。

(3)选择买卖时机。以股价变化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算出标准误差,并以此为选择买卖时机的一般标准,当股价低于标准误差下限时,可以购进股票,当股价高于标准误差上限时,最好把手头的股票卖掉。

(4)注意投资期。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经济气候好时,股市交易活跃;经济气候不好时,股市交易必然凋零。要注意不要把股市淡季作为大宗股票投资期。在西方国家,股市的变化对经济气候的反应更敏感,常常是在经济出现衰退前6个月,股价已开始回落。比如1991年2月,美国经济进入新的一个衰退期的前6个月,着名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已开始下跌,而在经济开始复苏前半年,股价即已开始回弹。根据历史资料分析,还可知道它的经济繁荣期大多持续48个月。因此,尽可能正确地判定当时经济状况在兴衰循环中所处的地位,把握好投资期限。

3.防范经营风险

在购买股票前,要认真分析有关投资对象即某企业或公司的财务报告,研究它现在的经营情况以及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以往的盈利情况趋势。如果把那些能保持收益持续增长、发展计划切实可行的企业当做股票投资对象,同时和那些经营状况不良的企业或公司保持一定的投资距离,就能较好地防范经营风险。如果能深入分析有关企业或公司的经营材料,并不为表面现象所动,看出它的破绽和隐患,同时作出冷静的判断,则可完全回避经营风险。

4.避开购买力风险

在通货膨胀期内,应留意市场上价格上涨幅度高的商品,从生产该类商品的企业中挑选出获利水平和能力高的企业来。当通货膨胀率异常高时,应把保值作为首要因素。如果能购买到保值产品的股票(如黄金开采公司、金银器制造公司的股票),则可避开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风险。

5.避免利率风险

尽量了解企业营运资金中自有成分的比例,利率升高时,会给借款较多的企业或公司造成较大困难,从而殃及股票价格。而利率的升降对那些借款较少、自有资金较多的企业获利影响不大。因而,利率趋高时,一般要少买或不买借款较多的企业股票,利率波动变化难以捉摸时,应优先购买那些自有资金较多企业的股票,这样就可基本上避免利率风险。

从容面对,从风险中获利

这个世界上没有100%的安全,有些投资者投资失败,问题不在缺乏冒险精神,而是冒了不该冒的险。他们不知道冒什么样的风险才能投资成功。因此要冒正确的险,便是将钱投资在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上,并勇于承担其所伴随的高风险。没有高回报的风险千万不要冒。

天下根本没有高回报、零风险的投资机会。如果有人向你推荐一个高回报而无风险的投资机会,那么你根本不用考虑,他一定是骗你的。

大多数投资者是用闲钱去投资的。暂时不急于使用的、在解决基本生活以外余下的钱,都可以算是闲钱,唯有用这笔钱去投资才是最安全的。因为即使全部亏了,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没有人能预测到自己是亏是赚,但不怕一万,最怕万一。投资须谨慎,尤其是渴望致富的投资者,最坏的打算绝对需要。闲钱是你亏得起的金钱,即使亏了也不会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当初,科技股火时,有些人把全部身家都投入了科技股,将自己的未来都交给了这些股票。结果,一场游戏一场梦,很多高科技股大跌,股票拿去糊墙都没人要。

成功的投资者,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去坦然面对投资市场中的风风雨雨。投资,必然会有成败,要有最坏的打算,即使真的发生了最坏的事,也能够经受得住打击,有再战的勇气,不会因此而一蹶不振。

善于冒险才能赚大钱

冒险是投资者最可贵的精神之一,没有冒险就没有财富。但是真正善于冒险的投资者,都是去冒值得冒的险,然后努力降低风险。

善于冒险

冒险是一门学问,善于冒险的人都是心中有数的人,他们不光对自己,而且对他们投资的市场也有一定的认识。基于此,他们作出大胆的异乎常人的选择就不足为奇。美国石油巨富保罗·格蒂就是一个“冒险之王”。

美国石油巨富保罗格蒂,被称为“冒险之王”。格蒂1914年从牛津大学毕业返回美国后,适逢美国石油工业方兴未艾。格蒂找来石油方面的材料认真研读,又经过一番考察后毅然到石油界去冒险。他向父亲借了一笔款之后开始了他的冒险事业。1916年格蒂领着一支钻探队,来到马斯科吉郡,经过严密的勘测,以500美元的价格租借了一块地产,决定在这里试钻油井。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每天产油720桶,从此进入了石油界。就在这年,他和他父亲合伙成立了“格蒂石油公司”。不到一年时间,他赚取了第一个百万美元,当年他仅有23岁。

1919年,格蒂以更富冒险的精神,转到加利福尼亚州南部,进行他新的冒险计划。但最初的努力失败了,在这里打的第一口井竟是个“干洞”,未见一滴油。但他不甘失败,在一块还未被别人发现的小田地里取得了租权,决心继续再钻。然而这块小田地实在太小了,不过比一间屋子的面积略大一点儿,而且只有一条狭窄的通路可进入此地,载运物资与设备的卡车根本无法开进去。他采纳了一个工人的建议,决定采用小型钻井设备。

他和工人们一起,从老远的地方,把物资和设备一件件扛到这块狭窄的土地上,然后再用手把钻机重新组合起来。办公室就设在泥染灰封的小汽车上,奋战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这里打出了油。

随后,他移至洛杉矶南郊,进行新的钻探工作。这是一次更大的冒险,因为购买土地、添置设备以及其他准备工作,已花去了大笔资金,如果在这里不成功,那么,他已赚取到的财富将会毁于一旦。他亲自担任钻井监督,每天在钻井台上工作十几个小时。打入3000米,未见有油。打入4000米,仍未见有油。当打入4350米时,终于打出油来了。不久,又完成了第二口井的钻探工作。

格蒂的冒险虽然有失败,但他始终不放弃。1927年,他在克利佛同时开四个钻井,又获得成功,收入又增加80万美元。这时,他建立了自己的储油库和炼油厂。1930年他父亲去世时,他个人手头已积攒下数百万美元了。随后的岁月,机遇也常伴格蒂身边。他所买的租田,十之八九都会钻出油来。

事实上,冒险伴随格蒂事业的始终,直到他成为世界驰名的财富大亨。

投资最忌盲目冒险

投资需要冒险,风险越大,获得成功后得到的回报就越丰厚。冒险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个非常敏感的词,它既可以让你一夜腰缠万贯,也能让你转眼之间倾家荡产。冒险要避免盲目,否则会损失惨重。

2000年初,一位美国朋友来王先生家做客,给王先生3岁的儿子带来一款高科技玩具。这款玩具得到王先生所在小区里很多孩子们的青睐,孩子们的喜爱让王先生发现商机,他找来读大学的侄女帮忙翻译玩具英语说明书,并给美国的那家玩具公司发电子邮件咨询代理业务,很快这家美国玩具公司给王先生回邮一份外资合同,称加盟该玩具需要90万人民币,王先生没有这笔钱。然而他注意到了合同上的价格,每个玩具仅40美元,折合人民币才三百多点,与国内市场上一些低端玩具价格相差不多。

王先生坚信投资该款玩具是一次值得冒险的机会。他说服反对的亲友,抵押了汽车和房屋,凑齐了90万元人民币,成为该玩具在中国北方某城市的加盟店。玩具店火暴了几天后,便无人问津,积压了近千件只得低价处理。不到半年时间,他赔了整整60万元!

这位王先生之所以失败,在于他忽略了很多问题:冒险并不等于盲从,而是在冷静思考后作出的果断决策。王先生毫无外贸经验,对玩具市场一无所知,仅凭小区几个孩子的喜好就认为发现商机,这样鲁莽的投资不失败的话就纯粹是撞大运。

冒险的人分两种:一种是我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就像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样,这种人勇气可嘉,但运气成分太多,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很小,上面故事里的王先生就是这种人。

另外一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人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对自身因素充分了解,并为可能发生的状况预先设想出相应的方案。显然这种人身上才是真正具备冒险精神,赢得财富的机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