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投资融资36计
6543800000034

第34章 依靠亲友,3F融资

3F融资战略技巧

3F融资

3F即家庭(Family)、朋友(Friend)、傻瓜(Fool)。这些是创业者融资的首要来源。大多数企业在其初创阶段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的个人积蓄,但是一旦资金不足时,他们就不得不依靠家庭和朋友了。可能很多创业者不愿意向亲戚朋友借钱,但是为了企业的经营运作他们还是不得不这么做。

向家庭和朋友借钱,创业者必须准备一份书面借贷协议,出示企业财务状况表、纳税申报表或者其他相关资料。如果不这么做,将来一些诸如利息支付等细小问题也有可能造成彼此不和。

据统计,在美国,初创阶段企业所用资金的74%是来自于3F这一渠道,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金投入以及内部融资所生存的时间越长,其将来争取外部风险资金的费用也就会越低。

尽管如此,一旦这些内部的支持到了一定的尽头,那就完全有必要来寻求外部资金了。因此,家庭、朋友和“傻瓜”--被称为创业的三大传统“3F找钱”途径,一般被称为初创企业资金的最初来源。

1.Family

即和创业者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他们是创业者最先接触的人,经过长期的相处拥有最强的信任基础,容易理解和支持创业者的创业理念。

2.Friend

创业者的朋友通常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事业上的朋友,一类是个人生活上的朋友。两者对你的影响和帮助是不一样的,事业上的朋友多是自己工作中结识的志同道合者,大家有商业上的共同话题。这类朋友是创业团队的初始来源,也是筹集创业启动资金的重要来源,而生活上的朋友,则大多属于关系比较亲密,相识很久,双方都比较了解的朋友、同学,虽然大家从事的工作可能大相径庭,但却彼此信任。

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向这些朋友借钱不失为一种有效融资手段。

3.Fool

这里的Fool更确切地说应该叫“贵人”,这个人可能与你素昧平生,可能因为一面之缘,可能因为一次共同经历,让他看见共同的未来,所以这个贵人无怨无悔地积极投资。把自己原本奢侈的生活降低水平,追求所谓的简单朴素;然后帮助对方找到更多的朋友,分享人脉。

3F融资的原则

1.处理好与家庭的关系

(1)家人的支持。

要发展,必须为自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既包括事业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和友谊环境等。任何一方面做得好,都会为你平添不少优势,而任何一方面做得不好,却会让你付出许多本不必付出的辛苦。

苏联社会学家尤里·留利科夫说:“家庭是幸福之源,也是痛苦之源。”如果夫妻之间不能和睦相处、真诚相待,彼此充满了猜忌、戒备,甚至敌意,经常为生活琐事吵闹不休,长期沉浸在紧张、恼怒、忧愁等不良情绪之中,就会导致创业者创造欲望下降、创造敏感性降低、创造性思维受阻。

不仅如此,长期超负荷的精神压力、夫妻不和而带来的长期苦恼和忧虑,还会使人的健康受到损害。如果没有了健康的体魄,没有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还奢谈什么创业呢?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处理好家庭关系,特别是夫妻关系,对于创业效率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生的路途中,追求平衡发展的原则,才能健康地成长。家庭的和谐与创业紧密相连,非常之重要。有人把老婆和家比成事业发展的后院,不无道理啊!后院起火,后果将不堪设想。关于家庭与创业的关系,不是一言两语就能阐述清楚的,需要在漫长的人生路上细细探讨、研究、总结。

(2)家庭财产与创业企业关系要明确。

通常在处理创业与家庭的关系时有两种普遍的模式:一是家庭创业,即全家动员,通常是夫妻共同创业或者父子、兄弟共同创业。这种方式在我国尤为普遍,成功后常常演化为家族企业。比如传化股份的陈传化父子,复星集团的郭广昌夫妇。这种模式在处理好财产的权益分配问题后,通常有助于企业的发展,特别在初期,有助于企业的凝聚力。

另一种是不让家庭介入,可以向家里借钱或者雇用亲戚在企业任职,但不拥有企业股份,或者说不参与企业的决策。这种方式以前很少出现,但随着朋友之间的共同创业越来越多,也开始多起来,而且很多成功的创业企业都是与家庭没有多少关系。比如携程旅行网,其创始团队梁建章、沈南鹏、季琦都来自不同行业,因为有共同的创业理念,所以走到了一起。而他们的总经理也是从行业内挖来的优秀经理人。各自分工,按照现任的CEO范敏的话来说,就是携程好比建一座大楼,季琦负责弄地,沈南鹏负责打地基,而梁建章负责架构,现在他则负责装饰完善。而在实现各自不同的目标后,又逐渐先后离去,季琦开始新的创业,沈南鹏则去了红杉资本,做了专业的投资人。

在一些高科技和网络行业,这种模式特别突出,被马云所津津乐道的当年阿里巴巴创业时的18个人,到现在仍然都在,一个都没走,靠的就是朋友之间共同的创业理念,没有任何家庭里复杂的纠纷影响创业。万通的冯仑和王功权原来则是同事,两人曾一起在南德工作过,后来两人离开南德,携手海南打天下,才有了现在的兴旺发达。冯仑和王功权在事业上是一对绝配,就好像哼哈二将,一个弹,一个唱,配合得天衣无缝。

2.利用朋友的资金

当用朋友的钱时,就不仅仅是朋友的关系了,这时就得考虑与投资人(朋友)之间鉴定正式的协议。如果是借款,则可以签订借款合同,明确借款期限、利息及其他相关条件,避免出现债务纠缠不清的问题,带来不必要的争执。另外,如果是以合伙形式,则要签订书面的合伙协议,明确合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合伙企业的具体事务,明确收益的分配和损失的分担,特别是经营权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规定。创业者刚开始创业时可能投入不多,很多资金是向外融资的,必须以协议的形式规定谁负责经营,避免正常经营受到其他外行人的干扰而影响企业发展。另外,随着引入越来越多的外部投资者,也可以考虑组建股份公司,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来分享所有权与收益,同时也能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

(1)要正确处理和朋友的关系,明确双方权责,避免纠纷无法处理。

合伙创业其利益风险均担的特点对于缺少资金的创业者来说是个不错的方式,但利益与矛盾总是同在,合伙创业如何做到规避矛盾而达到利益共享呢?

我国历来有句俗话:先小人,后君子。意思是说双方凡有金钱方面的合作或交往一定要先把丑话说在前面,以免将来反悔。

既然要合作,大家一定求一个公平。怎样达到公平?就是如果你是他,你能否接受你给他的条件或利益,这就叫要想公平,打个颠倒。如果颠倒之后你都不愿意接受,那么你也不要强求人家接受,这应该是很明白的道理,但是往往有人不愿意这样思考问题,这必然埋下隐患,待到爆发之日,你原来应该得到的恐怕也不能得到了,因此还是事先就替人家想想的好。

自己吃点小亏,让他占点便宜。世间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公平,你抽中华让他抽前门不妥,你不抽烟也不让他报销一盒烟也不妥,如果你不抽烟让他抽足中华烟,这个事就好商量了。对待合作者要让他占一些便宜,一方能让对方也会让,双方都让一些利益给对方,最终大家都吃不了多少亏,不要任何事情都计较才是长远大计。

(2)建立充足的人脉资源,为企业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不仅向朋友借钱时受制于人脉资源,创业企业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创业者的人脉资源有密切关系。一个创业者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之内建立自己最广泛的人脉网络,那他的创业一定会非常艰难,即使其初期能够依靠领先技术或者自身素质,比如吃苦耐劳或精打细算,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功,但也可以断言他的事业很难做大。

创业者的人脉资源,按其重要性来看有以下几类:

首先,同学资源。同学之间因为关系比较密切,彼此比较了解,彼此也甚少存在利害冲突,所以友谊一般都较可靠,纯洁度更高。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值得珍惜的最重要的外部资源之一。赫赫有名的《福布斯》中国富豪南存辉和胡成中就是小学和中学时的同学,一个是班长,一个是体育委员,后来两人合伙创业,在企业做大以后才分了家,分别成立正泰集团和德力西集团。

其次,职业资源。对创业者来说,效用最明显的首推职业资源。所谓职业资源,即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为他人工作时所建立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项目资源和人脉资源。充分利用职业资源,从职业资源入手创业,符合创业活动“不熟不做”的原则。选择从职业资源入手进行创业,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创业成功的捷径和法宝。如昆明的“云南汽车配件之王”何新源,在创办新晟源汽配公司之前,就在省供销社从事相同工作;有名的宝供物流,其创始人刘武原来也是汕头供销社的一名“社员”,被单位派到广州火车站从事货物转运工作,后来承包转运站,再后来利用工作中建立的各种关系,创立了宝供,通过为宝洁公司做物流配送商,一举成为国内物流业之翘楚。

再者,朋友资源。朋友犹如资本金,对创业者来说是多多益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一个创业者如果不能交朋友,没有几个朋友,肯定只有死路一条。

3.认清自己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在创业时要认清自己,是否应该加入创业活动中。有的创业者通过自己努力,艰苦创业,最终取得了成功,成为企业家,但大部分创业者却没有走到最后,黯然而去。综观这些成功的创业者,他们无不具有很多相同的特质,即一种创业者应该有的综合素质,如拥有梦想,勤奋,具备顽强的意志力等。

3F融资之借钱技巧

英国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着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搬家,也就是说从旧馆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英镑,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一个高人,向馆长出了一个点子,结果只花了几千块钱就解决了问题。

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借”的魅力,借力而行会走得更远。因此,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文章可做。

创业没有钱,怎么办?没有关系,你可以向亲朋好友借。私人借款也是初创资本的一种可能来源。

一谈到借钱,有的人就害怕。怕什么?怕付利息,怕亏不起、还不起。

有的人说:“我这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就吃不香、睡不着,整天压在心里很难过。”一个人要创业、要发展,就要敢借钱。商场上有句话叫做:会花钱的,花别人的钱;不会花钱的,花自己的钱。着名实业家马胜利曾经说:只要能借钱生钱,我阎王老子的钱都敢借。有的朋友说:我也知道创业没本钱要借,但是,我借不到,不知向谁借、怎样借。那么如何借到钱呢?

话说到位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一句话说得别人笑,一句话说得别人跳”,“说得不到位就借不到”。比如,你对邻居说:“我家有一盆花,你帮我修剪一下吧!”对方一定会让你滚到一边去:“哼,要我给你卖体力,没门!”但如果你换一种说法:“我发现你家的花修剪得特别漂亮,你在这方面造诣很高。哎,我家有一盆花,你能不能教教我,看怎么剪才漂亮?”对方一定就会高高兴兴地帮你剪花了。

向和尚卖梳的故事大家一定会觉得好笑,因为和尚没有头发,他要梳子干什么?我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凡事都在一种说法,只要说法到位,一切都好办。故事说的是,有3个卖梳子的人,他们都向和尚推销梳子,结果说法不同,卖出梳子的数量也不同。

第一个卖梳的人,找到和尚说:“大师啊,你买把梳子吧!”和尚一听,说:“我没头发要梳子干什么?”他说:“你虽然没头发,但可以用它来刮刮头皮,挠挠痒,既舒服又疏通经络,经常梳头也是种锻炼,脑子清醒,背经文记性好啊。”和尚一听,心想:买把梳子有这么多好处,反正不贵就买一把吧。

第二个卖梳的人,找到和尚说:“大师啊,买把梳子吧!”和尚说:“我没头发要梳子干什么?”他说:“梳子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清醒头脑,而且你在拜佛的时候,梳梳头表示修整仪容,表示你对佛的尊重,如果让你的弟子在每天朝拜佛祖的时候刮刮头皮,表示众弟子对佛的虔诚,更表示你大师对佛的一片深情厚谊。”和尚一想,对呀!于是就给他的10个弟子每人买了一把。

第三个卖梳的人,找到和尚说:“大师啊,你买把梳子吧!”和尚说:“我没头发要梳子干什么?”他说:“你虽然没有头发,但到你庙里烧香拜佛的信徒很多,假如你买把梳子送给他们,让他们清醒清醒头脑,看破世间的一切利益得失、恩恩怨怨,向佛的境界靠拢,这样做表示了佛祖大慈大悲的心肠,普度众生的心愿,那真是功德无量呀!由此,你庙里的香火也会越来越旺。”和尚一听,有道理!马上说:“我买1000把。”

这个故事说明,世上的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事在人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小办法小收获,大办法大收获!

要有信誉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果你是个借了不还,借了就赖,借了就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人,谁敢借钱给你?谁借给你谁倒霉。一个人信誉不好,就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比如,有些事如果有信誉的话,就是一很简单的事,就不需要订这个协议、那个协议。如果不信任你,就会搞得很复杂,就要防这防那,搞出很多条条框框,成本就很大。

对双方有利

当然,亲朋好友不一定要你的“利”,但我们要有一种感恩的心,要懂得知恩图报,不能过河拆桥。你在困难的时候,别人帮了你,你一定要感谢别人,要给别人一定的回报。成功的人一般都是懂得感恩的人。

做生意更是这样,大家都要有利。你想赚,别人也想赚,但你把别人的利润全搞掉了,以后谁还愿跟你合作?朋友也是这样。第一次吃了亏,可以,第二次可以,第三次别人就不会再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