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投资融资36计
6543800000008

第8章 熟悉规则,玩转投资

看准行业,选对路子

看准行业选对路,充分挖掘行业潜力,能获得最多的利润。麦当劳的崛起在人们心目中简直是一个神话。这个以经营汉堡包为主的快餐王国,历经50年,到20世纪末,在全世界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8万多家分店,每天销售汉堡包2亿5千万个,年营业额达170亿美元。

麦当劳的创始人是麦克、迪克兄弟,而真正让麦当劳发展成为快餐王国的却是雷蒙·克罗克。在这个推广过程中,克罗克选择快餐行业的决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发现最有潜力的行业

克罗克早年家境困难,高中只上了一年就休学了。他在几个旅行乐队里弹过钢琴,又在芝加哥广播电台担任过音乐节目的编导。从1929年起,克罗克一直从事推销工作,先推销房地产,后来卖纸杯。

50岁的时候,克罗克失业了。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在半夜乘游览车偷偷地离开故乡伊利诺,到加州找工作。

克罗克找到了搅拌器直销的工作。有一天,他到麦当劳兄弟的店里去推销,看到好多人在这家小小的店面排队买汉堡包吃。克罗克想:“为什么这里的汉堡包能引顾客来排队呢?”

经过询问,克罗克才发现这里的汉堡受欢迎的原因:美国传统的汉堡包是冷的、硬硬的,而麦当劳兄弟的汉堡包是热的、软软的、香香的,清洁、卫生、干净。

克罗克想:“这种企业一定会成功,一定很有吸引力。”他用心地和麦当劳兄弟做朋友。

交往3年后,克罗克问麦当劳兄弟:“你们为什么一直把麦当劳局限在加州呢?这个企业简直可以经营到全世界。”

麦当劳兄弟坦率地说:“我们的目标不是卖汉堡包啊!我们做汉堡包是为了纪念母亲当年做的汉堡包,只是跟别人分享这种美食而已。”

自立门户创业

克罗克意识到,目光短浅的麦氏兄弟没有看到自己的生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他们没有看到这一产业的辉煌前景。

克罗克决定跟麦氏兄弟合作,他说:“是不是可以让我用你们的名字,用你们这个店的名字,到我的故乡伊利诺开始经营麦当劳的事业?”

“可以啊,欢迎。”

克罗克得到了经销权,但条件却颇为苛刻:克罗克只能抽取连锁店营业额的1.9%来作为服务费,而其中只有1.4%是属于克罗克的,0.5%则归麦当劳兄弟。雄心勃勃的克罗克接受了这个条件。

1955年3月,克罗克的麦当劳连锁公司正式成立。克罗克用他的推销天才使得开分店的速度越来越快。到1960年,克罗克已经拥有228家麦当劳餐馆,营业额达3780万美元。

随着规模的扩大,麦氏兄弟抽去的利金将更多,而且按合约,克罗克不得对服务系统做任何修改,这严重阻碍了麦当劳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定要买断麦当劳”,克罗克下了决心。

1961年初,克罗克跟麦氏兄弟谈判,麦氏兄弟出价惊人:“非270万美元不卖!而且一定要现金”。

克罗克和财务长桑那本使出浑身解数,借贷到27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餐馆的名号、商标、版权以及烹饪配方。美国的全部麦当劳快餐店都归于克罗克名下。

扩大连锁经营

克罗克终于可以放手大干了,他把自己的那一套创新经营做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到麦当劳求职的人十分踊跃,他们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大部分人被淘汰,只有那些最有潜力获得成功的人才被录用。

克罗克发展连锁店的指导思想是:为了阻止那些不称职和才能平庸的人取得连锁经营权,公司将最初的现金投资额定得很高。

取得一家麦当劳分店经销权要花11万到12.5万美元,其中必须自备一半现金,另一半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资金到位以后,由克罗克派人选择地点并建造餐馆。当新的分店开张后,分店经理要将每月营业额的11.5%付给公司。

按这种方式计算,一家经营良好的餐馆,在3年内就能赚回原来的投资额。一个中等水平分店的经理每年可盈利5万至7.5万美元。

到20世纪80年代初,麦当劳在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000多家分店。麦当劳公司凭借其锐不可当的攻击力,在世界上众多的国家纷纷登陆,终于缔造起了全球快餐王国。

克罗克的麦当劳快餐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因为他具有独特的眼光。

克罗克在销售行业干到50多岁,直到看到麦氏兄弟经营的汉堡生意才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看准了这一个行业,相准了这一个门道,便不断地朝着合作的途径靠近。

正是因为克罗克看准了行业,选对了路,他在与麦氏兄弟的第一次合作中就获利颇丰。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行业很有发展前途,他的成功就不会这么快速。

像玩游戏一样去投资

投资跟游戏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讲投资就是一种游戏。大凡玩游戏的高手都是深谙游戏之道的人,他们熟悉投资规则,沉醉于投资的过程,专注于自己经营的领域,心无旁骛,故能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财富。

像大师一样把投资当做一种游戏

很多成功的投资大师对待投资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他们总是把投资当做游戏,以游戏的态度来投资,就会轻松冷静,从而获得惊人的收获。

巴菲特从11岁就喜欢玩股票,就像其他孩子喜欢飞机模型,他把股价制成表,观察涨落趋势。他把投资股票当做一种喜爱的游戏,几十年热情不减。据说,如今已成为世界巨富的他依然成天都在考虑投资的事情。

巴菲特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深谙投资游戏规则,把投资当做一种游戏,没有像很多投资者那样被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压垮,所以在大多数人亏得血本无归时,他却如鱼得水。视投资为游戏,而不仅仅是赚钱,这就是巴菲特。正因为投资是他热衷的游戏,不是养家糊口的职业,所以,他永远有十足的精力投资--就像一个玩电子游戏的孩子那样着迷而专注。

投资大师摩根酷爱投资,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他数十年如一日每晚到小报摊上买一份载有股市收盘的晚报回家阅读。他说:“有些人热衷于研究棒球或者足球,我却喜欢研究怎么投资。”他从来不认为投资是很枯燥无聊的事,他就像小孩研究弹弓一样研究投资,他总是琢磨怎样高效地投资。

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据科学家研究,胎儿在母体内就开始游戏,游戏伴随着人生的始末。不少世界顶尖的投资大师之所以在投资领域辛勤耕耘,乐此不疲,就在于他们没有把投资当成繁重的工作,没有沉迷于对金钱的追逐,而是把投资当成一种获得心理满足的游戏,并努力将游戏玩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大师们正是完美地做着这个游戏,才使得他们有源源不断的精力和智慧去完成漂亮的投资。

投资大师们的投资方式各不相同,有投资股票的,也有直接创办公司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为金钱而生活,他们甚至不需要金钱来装饰自己的生活,他们喜欢的仅仅是游戏的感觉,那种一次次投资,又一次次地通过智慧赚钱的感觉。不要把投资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而应该变成一种满足心理的游戏。在投资的时候,你要进入一个游戏的世界,作为游戏的参与者,你要不停地和对手进行较量和角逐,你要采用一切办法和手段来胜过其他的人,你要超越所有的人,才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投资如游戏,关键要专注

以投资为游戏,并非说你对它的态度可以懒散而随便。事实上,玩游戏的人是最专心致志的人。玩游戏让你进入一个张弛有度的良好状态,既不过度紧张,又不完全松懈。它让你对投资市场的风云变幻洞若观火。所以说要想投资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把投资当成单纯赚钱的事,而是把它当成一种游戏融入生活,让投资不再弥漫过重的金钱气味,这样你才会对投资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清醒的认识。

只要懂得投资游戏的规则,并按照游戏规则坚持玩下去,你就是最后的赢家。投资不是富人的专利,钱多钱少都需要好好打理。

理财的最常见方式就是投资,现在我们可以投资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A股、B股、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国债、企业债、企业可转债、期货、黄金、外汇、房地产等。面对众多的投资品种,我们需要了解投资的基本常识,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才能像富人那样获得更多的财富。

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

做任何事情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做不合适的事,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试想一下,如果让姚明改行举重,他能像在NBA球场上一样呼风唤雨,独霸一方吗?投资也一样,别人赚了钱的投资项目,你去做有可能亏得底朝天。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呢?专家建议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

不同投资者的投资应该有所区别。稳健的投资者多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可选择国债等有固定收益的投资工具;而那些愿意承担较大风险以期获得较多收益和增值的投资者,可选择普通股,尤其是具有成长潜力的普通股。当然这些投资都应以你净资产所能承受的风险为依据。不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盲目投资往往会损失惨重。

香港某着名艺人就曾在楼市上损失惨重。1996年香港楼市处于顶峰,他短期借款1.54亿港元,“炒买”港湾道会景阁4607室等五处豪宅和其他项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楼市下滑,他所购的项目大幅度贬值。债权人虽没收了这些房产,但他仍无法偿清债务。由于部分贷款利率高达24%,所余本息现已滚至25亿港元。2002年7月,法院裁定他破产。他之所以损失惨重,抛开其他因素不说,与他忽略自己风险承受能力有关,在本身资金不足的前提下贷款1.54亿炒房,光这一点就犯了投资的大忌,血本无归也就不足为奇。

2.选择与自己情趣爱好关系密切的投资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邮票、字画、珠宝、古玩、钱币等投资品种也开始进入了寻常百姓家。通过投资收藏品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精神陶冶,不失为一箭双雕的美事。

民营企业家张先生在北京见客户时偶然发现,在自己住的酒店旁边有拍卖公司正在举办预展,从小爱好收藏品的张先生赶紧过去参观。结果一下子就看上了几个扇面。这几把折扇各具风貌、无一雷同,并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而价格却只有几千元,贵的也不过几万元一把。于是,张先生毫不犹豫地交了2万元押金,取得了竞买资格。在第二天的拍卖现场上,他买到了四把看好的扇子,共花费不到4万元。

从那以后,每次遇见有拍卖会,张先生特别留意有没有精美的扇子。事过一年,漂亮的扇子倒是不断出现,但是价格早已经不是当初的价格了。自己留的陆俨少的山水成扇,当初不过花了6600元,但是一年之后,成交价就已经接近30000元了。如今张先生在收藏品上战绩显赫。他的成功得益于对收藏品的兴趣。早年间没钱投资收藏品,但他经常参观艺术品展览,还阅读了不少专业书籍,这都为张先生投资收藏品获得成功埋下了伏笔。

因此,在投资的时候绝对不能盲从,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才能深入进去,达到既赢得财富又陶冶情操的双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