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风情百样苏东坡
6567300000005

第5章 多面天才(1)

苏东坡的《日喻》比“盲人摸象”更精彩

古印度有这样一则寓言,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

一个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高兴地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

一个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他大声喊道,“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

“你们说的都不对,大象只是根大柱子。”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

第四个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他说,“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

这则“盲人摸象”的寓言妇孺皆知,后以这个寓言来讽刺那些看问题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目光短浅的人。

一千年以前,我们的先哲、宋朝大文学家苏轼也曾写过一篇这样的寓言故事《苏东坡集·日喻》。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是日也。或告之曰‘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之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耶,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这则古文的译文:

有个人生下来就双目失明,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就去问眼睛好的人。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个大铜盆。”盲人回到家中就敲起了铜盆,盆子发出了声响。后来他听到钟声,以为这就是太阳了。又有人告诉他说:“太阳发光,就像蜡烛一样。”于是,盲人又去摸蜡烛,知道了蜡烛的形状。后来有一天,他摸到一根像竹笛一样的乐器,以为这就是太阳了。太阳与钟、竹笛般的乐器相差太远了,但是盲人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这是因为他根本没有见过太阳,只是向别人打听的缘故。

抽象的“道”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更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比生来就是瞎子认识太阳的情形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而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而到把乐器龠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世间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什么叫做“致”?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牵制左右敌人,而不被敌人将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那‘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是使它自己到来,这就是“致”啊!

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生活在一起,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合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专力踏踏实实地学。

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

成语“盲翁扪龠”,就是苏东坡讲的这个故事。

东坡在《日喻》这篇短文中,引经据典,用笔灵活,通过生动鲜明的故事来启发读者的想像,使读者对所要说的道理先有了感性认识,以一种别开生面新鲜活泼的形象来感染读者,体现了东坡十分娴熟驾驭古书的能力。

东坡以自己亲身体验,告知后之学者做学问如果不通过自己刻苦钻研,亲身实践,注重自我本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是靠打听别人,随便相信别人,则不会得到问题的本来真面,不仅失于片面,而且还容易犯错误。这篇文章语言温和流畅,不同于一般古文的条条框框,没有板起面孔说教的味道,寓意于理娓娓道来,对人生诸多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拿“盲人摸象”来和东坡先生的文章作比较,东坡的这篇短文精彩,深刻,见地,发人深省的程度都是不言而喻的。

东坡涉足了当时文人士大夫所能涉足的所有领域,并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表现出来的宽广博学让人钦佩。先生无所不逮,无所不能的才气,旷古绝后。先生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历史与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创造和传承之中,不但影响着过去,影响着现在,还将影响着未来……

宋人范温评价苏东坡,说:“老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后世得以欣赏到东坡这样“千古第一人”留下的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真是幸莫大焉。

“上下五千年,一个苏东坡。”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苏东坡是怎样不合时宜的

赵匡胤开创了北宋王朝后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从此重文轻武。宋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苏东坡这位大宋一流才子,却没能享受到这一幸福,而是一生命运坎坷,仕途跌宕。这难道是历史的误会?究其原因,这都是他“满肚皮的不合时宜”惹的祸,就是这一条“莫须有”的“罪过”,曾使他命悬一线,几乎丢了“老头皮”。那么,苏东坡是怎样不合时宜的呢?

东坡的“不合时宜”主要表现在官场上,就是谁掌权就和谁对着干。

和王安石的新党“对着干”

宋神宗赵顼(1067—1085在位)熙宁二年(1069)起用王安石任宰相。为振兴北宋王朝,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大刀阔斧地变法,新法推行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过于激进加上所变之法并非都是善策,大官僚、大地主一直带头反对,激发了各方面的矛盾。苏东坡认为道德风俗才是国家存亡之所系,希望通过社会各阶层自觉调整来改变社会的衰败,在不引起剧烈变动的条件下施行变法。

王安石变法出发点是无可厚非的,但他的青苗法,免疫法,保甲法等许多新法,实施时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给天下百姓增加了很多负担。苏东坡对这些新法极力反对,上《议学校贡举状》反对改变科举,上《谏买浙灯状》反对低价买浙灯四千。

苏东坡的行为引起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的强烈不满,李定等人对他进行弹劾,东坡遭到当权派的贬谪,两次被贬杭州。熙宁四年(1071)元月,东坡被任命为杭州通判,此后辗转而密州、徐州和湖州。虽然远离了政治斗争的虎口,但他在地方看到新法的弊端,感觉“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他不吐不快。于是在自己的诗歌中对新法之弊进行了批评。

老翁七十自腰镰,

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

迩来山中食无盐。

七十老翁还要上山挖笋蕨,因为他已经穷困的三月食无盐了。这是讽刺新盐法使得山中之人饥贫无食。

杖藜裹饭去匆匆,

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

一年强在半城中。

实施青苗新法后,人们都到官府办理各种手续,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又耽误了农时荒芜了土地。这是对青苗法的讥讪。

东坡所为,正如苏辙为其撰墓志铭所言,“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

遭到谪贬后,苏东坡仍然不改本色坚持对抗新政。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上书《上神宗皇帝书》和《再上神宗皇帝书》给神宗皇帝,反对变法。他的坚持使青苗法完全废止,使穷苦百姓的欠债连利息在内一律得以宽免,给腐败的吏治注入了一缕清新。

元丰二年六月,李定、舒掸、何正臣等摘取苏东坡诗中的语句,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以“毁谤君相”的罪名,被将他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差点要了他的命。当他出狱后,仍作诗表示了自己的“不服”,他说自己“我真是无可救药”。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神宗说苏东坡“人才实难,不忍终弃”。手诏改他任汝州团练副使。

和司马光的旧党“对着干”

神宗驾崩后,九岁的哲宗赵煦(1085—1100在位)即位后,由祖母宣仁太后(高太后)垂帘摄政。太后颇为赏识东坡的才华,元佑六年召他回朝廷,东坡迅速升官,最初知登州,到任五日又以礼部郎中召还京师,很快升迁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成为三品的翰林,负责起草诏书,即翰林学士知制诰。东坡达到了他一生仕途的最高峰,也是他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垂帘摄政的宣仁太后反对变法,保守派得以东山再起。司马光主政后,奉行“祖宗法度不易变动”,全盘否定了王安石的变法内容,恢复旧制。看到新党不分青红皂白这样武断,东坡又站出来了,他说,“校量利害,参用所长。”他认为尽管王安石变法有不少的弊端,但其中也有很多切实可行的内容,有不少可取之处,不能仅凭意气用事一竿子打死,应该区别对待。不要只看到新法之害,而没看到新法之利,去其弊端即可。东坡举出“新法的雇役法就比原来的差役法好”,上书建议保留实行有价值的部分。

司马光见苏东坡持这样的态度,勃然大怒:是哪一个奸佞邪恶的小人阻挠废除新法?“是何奸邪阻扰罢废新法。”这样,东坡又得罪了新党,再一次遭到贬谪。

元佑七年(1092)东坡被外放颖州,由颖州(今安徽阜阳)徙知扬州任太守,在扬州他看见各处麦田长势良好,但许多农家院落却荒废无人。这是因为农民无力偿还高额本金利息,为了躲避进监狱,只好丢下将要丰收的田地而逃难。“百姓的信用一旦毁灭,商业必然随之瘫痪,万恶必由此而生。”深知这一点的苏东坡给太后上了一道长五千字的表章,并引用“苛政猛于虎”一句,尖锐说道,“以天下言之,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在东坡的努力下,终于,表章中所提的公债得以宽免。

新党旧党两方不讨好

其实,对于东坡来说他是无党无私,心怀天下。但就是这种不明朗的政治态度,新旧两党都对他不满和猜忌。在封建官场想要做到无党无私,比登天还难。苏东坡政治上表现出来的“不合时宜”使自己处于两头不讨好的地步。东坡既然是两派的共同敌人,每一次风暴来临自然是在劫难逃。

《宋史·东坡本记》说,“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小人嫉妒陷害排挤,不让东坡在朝堂上有立脚之处。”这才是东坡屡遭陷害的本源。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赵煦亲政,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重臣大换班。哲宗继承神宗未竟事业,变法派重新执政,任用从前主张变法的章惇为宰相。于是,风水又倒转过来,新党开始打击司马光的保守党。东坡因为在司马光时代被召回朝廷做过翰林,章惇一党由是把苏东坡列为司马光一党,他被冠以“讥刺先朝”的罪名,贬为惠州安置,之后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使东坡九死一生。

元符三年(1101年)哲宗去世,徽宗继位大赦天下,东坡复任朝奉郎,得以北归。北归途中,东坡回望自己一生,宦海浮沉,经过这么多的变故,他不禁发出慨叹,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这四句话将东坡晚年心中的悲凄溢于言表。

体现东坡高尚人格的“不合时宜”

周国平评价苏东坡说:“读苏东坡豪迈奔放的诗词文章,你简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艰难的一生。”东坡一生“历典八州”,历经艰难,但他始终以从容、潇洒、旷达的心态来面对一切挫折,从来没有被打倒。“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其中透露出东坡的无奈,这不仅是东坡的无奈也是历史的无奈。

东坡的“不合时宜”,和当政派对着干,貌似喜欢出风头。其实,对于东坡来说,并不是他不懂封建官场规则,而是他痛恨那种无益的党争;因此,他被当政的各派视为持异见者,频繁遭到打击贬谪。

东坡的“不合时宜”,是他不随波逐流,不为威逼所吓倒,不说空洞的官话,而始终坚持着自己心中的真理,这是他高尚人品的体现。

东坡的“不合时宜”,是他时时扪扣自己的良心,良心使然,因而使他屡屡吐露真言;是他始终不肯向权贵低下自己高昂不屈的头颅。

东坡的“不合时宜”,是他坚持读书人的操守与良知,体现事实求的勇敢精神,展露他人道主义的光辉和独特的魅力,彰显他那伟大高尚的人格与恢宏的气度,令后世怀念。

东坡的“不合时宜”,虽说是他政治生涯的不幸,却是文学的大幸。他在“诗、词、文、书、画”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独步天下,传颂千古,名垂青史。

东坡的“不合时宜”,虽说使他历尽人世沧桑,却能以豁达的胸襟寓超旷于悲凉之中,这点更是令后世景仰。

对后世来说,对历史来说,东坡的这点“不合时宜”又算什么呢?又何尝不是一种幸事呢?。

揭秘:苏东坡也是一个炼丹好手

从古到今,人都怕死,都想长命百岁,无论是帝王还是寻常百姓都梦想得到不老之药,以求长生不老骑鹤升天,此乃人之常情。

唐代的诗圣白居易曾经钟情炼丹。苏东坡有一则《乐天烧丹》的札记,“乐天作庐山草堂,盖亦烧丹也……”说的是白乐天盖草堂是为了炼丹。

作为白乐天的粉丝,苏东坡也是一个炼丹痴迷者,他写的《阳丹诀》、《阴丹诀》仔细阐述了炼丹的方法和要领。

《阳丹诀》文:

“冬至后斋居,常吸鼻液,漱鍊令甘,乃咽下丹田。以三十瓷器,皆有盖,溺其中,已,随手盖之,书识其上,自一至三十。置净室,选谨朴者守之。满三十日开视,其上当结细砂如浮蚁状,或黄或赤,密绢帕滤取。新汲水净,淘澄无度,以秽气尽为度,净瓷瓶合贮之。夏至后取细研,枣肉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不限丸数,三五日后服尽。夏至后仍依前法采取,却候冬至后服。此名阳丹阴炼,须清净绝欲,若不绝欲,其砂不结。”

阳丹是用尿蛋白中的尿素制成的。东坡介绍炼阳丹的方法,前两句就吓你一跳,让你“将自己的鼻涕含在嘴里,反复多次在口腔漱炼,直到自己觉得甘甜后,再吞下丹田。”晕,晕。这个方法不知道哪位仙家能做到,咱可是一看就晕了。至于下文“把尿液存放在三十个瓷罐子中,还要选一个‘信得过’的‘谨朴’之人看守三十日之后,待尿液结成黄色或者红色如浮蚁一样的细砂,多次净化,最后变成白色无味的粉状物,再加枣泥制作成丸状,空腹用酒送服。重要的一点,炼制此丹一定要清净绝欲。否则,不会成功。”这是东坡介绍炼制阳丹的方法。

还有一个《阴丹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