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文学常识书
6666500000023

第23章 中国文学(9)

以虎门禁烟而名垂史册的林则徐,并不以诗著称,但由于地位与经历的关系,他的诗作对了解鸦片战争前后的形势有重要的价值。他谪戍伊犁时所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出嘉峪关感赋》等,表达了忧念时事、以身许国的热情。前一首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常吟诵的句子,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个正直的政治家的心迹。

思想家魏源

魏源和林则徐是好友,他是一位有见识的学者和思想家,曾受林则徐嘱托编纂叙述各国历史地理的《海国图志》,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代表了那个时代进步的士大夫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思想。魏源的不少诗篇,如《江南吟十章》《寰海十章》《后十章》及《秋兴十章》等,都是议论时事、抒写感愤的政治诗。魏源的山水诗喜欢写雄壮奇伟的景象,如《太室行》《钱塘观潮行》《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湘江舟行》等。另外,他的咏史诗也颇为人称赏,代表作有《金陵怀古》。

晚清重要政治人物的名作、名句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当反清革命兴起后,又成为保皇派领袖。康有为为人雄强自负,其诗亦气势不凡,代表作有《登万里长城》。谭嗣同早年的诗就写得慷慨豪迈,有英雄气,代表作有《潼关》。他的《狱中题壁》中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梁启超也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学问博杂、笔力纵横、著作宏富,作有《饮冰室合集》。章炳麟是当时著名学者,甲午战争后从事政治活动,曾因在《苏报》发表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在为邹容《革命军》所写的序文中痛斥清廷而入狱。章太炎精通文字学,好用古字,但一首《狱中赠邹容》却写得极为明快。秋瑾是一位著名的女革命家,因策划武装起义被害。秋瑾喜酒善剑,果敢明决,以女侠雄豪的形象流誉人间。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传世,后人编辑有《秋瑾集》。

黄遵宪的诗歌作品

黄遵宪是光绪年间举人,曾任驻日、英使馆参赞及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回国后积极参加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去职居家,老死乡里。黄遵宪的诗多记时事,如《冯将军歌》《东沟行》《哀旅顺》《哭威海》《度辽将军歌》等均反映了中法、中日战争中的大事件,对国家的衰危表示了极大的忧虑和悲愤。另外,《拔自贼中述所闻》《天津纪乱》《聂将军歌》等则记述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中的事件,并表示强烈的反对。黄遵宪的诗以五、七言古体长篇最具代表性。五古擅于铺陈,七古纵横变化,而均有笔力雄健、富于气势之长。

诗人苏曼殊

苏曼殊是一个极富灵性和浪漫气质的人。他能诗善画,还写小说,且通日、英、法、梵诸种文字,曾译过拜伦、雪莱的诗作和雨果的《悲惨世界》。他既是和尚,又是革命者,而两者都不能安顿他的心灵,他以一种时而激昂时而颓废的姿态,表现着强烈的生命热情。苏曼殊早期参加反清活动时所写诗篇,常在豪壮的少年锐气中渗透凄清之情,异于一般关涉时政之作。苏曼殊的情诗最为倾动一时。他一生与许多女性发生过感情纠葛,但既不能以此为归宿,又不能依佛家之说了断尘缘,总在空幻与沉溺中苦苦挣扎。

干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

干宝是两晋之际的史学名家,他的《搜神记》是最有代表性的志怪小说,现存二十卷,四百多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一些优秀的传说故事,如《东海孝妇》讲述了一孝妇为冤案所杀,死时颈血依其誓言缘旗杆而上,死后郡中三年不雨。关汉卿的名作《窦娥冤》即以此为蓝本。《董永》讲述的是董永家贫,父死后自卖为奴,以供丧事。天帝派织女下凡为其妻,织缣百匹还债,而后离去。《天仙配》的故事由此演变而来。《搜神记》中的优秀作品情节完整、形象鲜明,较以前的志怪小说有了一定的发展。

志人小说代表作《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政权的临川王刘义庆,该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也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同时还揭露和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的贪残、吝啬和虚伪。书中所记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主,文字简洁,没有铺叙或过多的描写,更绝少夸张之处,但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作者采取遗貌取神的手法,删落枝叶,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于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世说新语》一向受到古代文士的喜爱,后世笔记小说记人物言行,往往模仿其笔调。

“唐传奇”有哪些著名作品

唐传奇大体可分为三类:神怪故事、恋爱故事和侠义故事。神怪故事的著名作品有《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恋爱故事是唐代传奇小说中最有价值的作品,著名作品有《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任氏传》《柳毅传》。它们大都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谴责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并且塑造了一系列争取婚姻幸福的妇女形象。侠义故事大多描写侠客义士惩强扶弱的英雄行为,代表作品有《红线传》《谢小娥传》等。

宋、元“小说”话本有哪些著名作品

现存的宋元“小说”话本以爱情、公案类作品居多,成就也最高。《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是这类爱情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们均以爱情为主题,表现市井小民尤其是妇女反抗封建势力的斗争活动。公案类的作品以《错斩崔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最有特色。这两部作品揭露了封建官府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的反抗。

“神魔小说”包括哪些知名作品

神魔小说主要有吴承恩的《西游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李汝珍的《镜花缘》、李百川的《绿野仙踪》、夏敬渠的《野叟曝言》、吕熊的《女仙外史》、罗懋登的《三宝太监下西洋》、无垢道人的《八仙全传》、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后西游记》、《西游补》等作品。其中《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有名的,可谓妇孺皆知。《镜花缘》内容不仅光怪陆离,且充满才华,乃千古奇作。《封神演义》在神魔小说中影响力仅次于《西游记》。《野叟曝言》在当时被称作“第一奇书”,但在今日已无甚影响。

“世情小说”出现了哪些著名作品

“世情小说”是指那些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的小说,以《金瓶梅》《红楼梦》最为著名。自清朝中期以后,世情小说又演化出才子佳人小说、艳情小说、侠邪小说。其中的代表作有《好逑传》《平山冷燕》《品花宝鉴》《海上花列传》《青楼梦》《九尾龟》等。其中的《好逑传》被誉为“清朝第二奇书”。《平山冷燕》被誉为“清朝第四奇书”,是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

明清时期著名的“公案侠义”类作品

公案小说有《包公案》《狄公案》《郭公案》《海公案》《林公案》《毛公案》《彭公案》《施公案》等。荷兰人高罗佩看了《狄公案》甚为不满,于是写了《大唐狄公案》,引发轰动。从中可见清朝的公案小说水平一般,倒是偏向侠义的著作比较可观。侠义或公案侠义结合小说有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和《小五义》、唐芸洲的《七剑十三侠》等。

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

罗贯中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以及他与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在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戏曲作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所以正史不可能为罗贯中写经作传。现在唯一可看到的关于罗贯中的记载是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在这本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小说是怎么由短篇发展到长篇的呢?原来,从宋代开始盛行讲故事,说书逐渐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作为题材,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而且三国故事的零星片段原来就已经在民间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

《三国演义》刻画了多少人物

《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这些人物形象中有所谓的“三绝”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三国演义》是了不起的集体创作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就已经被搬上了舞台,演出剧目达30多种。元代时还出现了《全相三国志平话》。在这个基础上,罗贯中综合了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又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创作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而我们现在看到的120回本《三国演义》是清康熙年间毛纶和毛宗岗父子经过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而成的。

《三国演义》的两大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