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文学常识书
6666500000024

第24章 中国文学(10)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最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张飞的心直口快、诸葛亮的从容不迫等。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

说《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是因为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历史真实事件,是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的史实,但有些则是作者杜撰出来的,如为人所熟知的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过五关斩六将、舌战群儒、借东风、华容道、三气周瑜、落凤坡等故事都是虚构的。

中国小说不可超越的顶峰《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章回体古典长篇小说,世界经典文学巨著之一。一般认为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由于原著结尾散失,许多续作纷纷出炉,据统计,《红楼梦》续书种类高达五十余种,较为著名的续作者有清代才女顾太清及通行本续作者高鹗等。

曹雪芹家族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之妻孙氏是康熙帝的奶妈,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儿时伴读和御前侍卫,后来被任命为江宁织造。曹寅病故后,康熙命其儿子曹甬接替江宁织造职务,曹甬只任三年即去世,康熙特准曹寅之妻过继一个儿子曹頫继承江宁织造职务。雍正即位后,曹家开始失宠,几次因江宁织造贡入的织物不合格受到雍正训斥。后来御史汇报曹頫任由管家监工,自己不理政事,再加上亏空银两,最终因其解送织物上京,勒索钱物,被山东巡抚参奏。雍正批示“本来就不是个东西!”下令抄家,曹頫以“行为不端”等罪名革职,下狱一年有余并被催交亏欠,曹家从此一蹶不振。

曹雪芹写《红楼梦》

在被抄家以后,曹雪芹随家人一起迁居北京。这时的曹雪芹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嗜酒狷狂,对黑暗社会抱傲岸的态度。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贫困潦倒,靠卖画和亲友的接济过日子,但他就是在这样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的创作。这部巨著“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全书尚未完稿,曹雪芹便因贫病无医而死。

施耐庵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后代。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他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后因张士诚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耐庵等大为失望,随即离去,浪迹天涯,后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此外,施耐庵还与弟子罗贯中撰写了《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小说。

《水浒传》书名的由来

《水浒传》书名是罗贯中所起。作者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水浒传》获得过哪些评价

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吴承恩和他的《西游记》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后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年轻时即以文名著于乡里。早年曾希望以科举进身,但他科考不利,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归居故里,放浪诗酒,贫病以终。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西游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古代浪漫主义长篇小说的高峰。从19世纪开始,《西游记》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多种文字流行于世。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约作于吴敬梓四十岁至五十岁时。这本书虽然一般归类为长篇小说,但它的全书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前面一个故事说完了,引出一些新的人物,这些新的人物便成为后一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但全书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主题,也有大致清楚的时间线索。它以明代为背景,揭露在封建专制下读书人的精神堕落和与此相关的种种社会弊端。《儒林外史》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喻示全书的主旨,第二至三十二回分写各地和各种类型的儒林人物,第三十三回以后,随着杜少卿从天长迁居南京,全书的中心便转移到南京士林的活动,并以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最后以“市井四大奇人”收结全书,与第一回遥相呼应。总体说来,《儒林外史》是一部短篇艺术与长篇艺术相结合的作品。

冯梦龙和他的“三言”

冯梦龙在崇祯年间做过几年知县。清兵渡江后,他参与抗清活动一直到南明政权覆亡,最后忧愤而死。他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个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三言”的每个短篇小说集各有40篇作品,主要内容一是描写妇女追求幸福爱情,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玉堂春落难逢夫》等。二是揭露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灌园叟晚逢仙女》等。三是赞颂友谊,谴责背信弃义的行为,如《施润泽滩阙遇友》《桂员外穷途忏悔》等。

凌濛初和他的“二拍”

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共包括小说78篇。作品多取材于现成书籍,主题多寓有劝惩之意。明中叶后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得以在书中表现,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等篇,描绘了商人在海外冒险追逐金钱的活动。爱情类作品中的《宣徽院仕女秋千会》,公案类作品中的《进香客莽看金刚经》等也都较有特色。但是“二拍”中有许多宣扬迷信的篇章,甚至还有歪曲农民起义的内容。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出身于一个久已衰落的世家,十九岁时就已文名大振,但一直考到六十多岁,才接受老妻之劝,放弃了仕途幻想。《聊斋志异》中有近五百篇故事,多为来自民间的神鬼、狐妖、花木精灵的奇异故事,但其中一些优秀的揭露政治黑暗的作品,如《席方平》《促织》等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在全书中占有相当比例。《聊斋志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有许许多多狐鬼与人恋爱的美丽故事,像《娇娜》《青凤》《婴宁》《莲香》《阿宝》《巧娘》《翩翩》《鸦头》《葛巾》《香玉》等,都写得十分动人。

四大“谴责小说”

清朝末年,清政府在镇压了戊戌变法、出卖了义和团运动后,国势衰微到了极点,民族危机愈加深重,广大人民群众对腐朽无能的清帝国已感到无望。具有改良思想的小说家纷纷通过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国家的主张,人们把这一时期出现的小说称为“谴责小说”。而《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则代表了这类小说的最高成就,被后人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是李宝嘉,全书共60回,由许多独立成篇的短篇故事连缀而成。书中描写一群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他们贪污昏庸,媚外卖国,展开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暴露和讽刺晚清官场的腐败,突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和清王朝对帝国主义的无耻投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是吴趼人,全书108回。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和见闻为线索,记录了许多社会上的怪现状:官场到处是贪财受贿,营私舞弊;商场里官商勾结,尔虞我诈;洋场上嫖赌拐骗,醉生梦死等。在近二百多个小故事中形象地反映了中法战争后20年间中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的作者是刘鹗,全书20回。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江湖医生老残四处行医途中的所见、所闻、所为,暴露当时某些官吏的残暴昏庸并着重抨击了那些名为“清官”、“能吏”,实为昏官酷吏的虐民行为,反映了晚清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但作者对清政府仍寄予希望,所以对资产阶级革命和义和团运动抱敌对态度。小说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特色,语言精炼准确、形象鲜明生动,在同类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

《孽海花》

《孽海花》的作者是曾朴,全书30回,附录5回。小说以状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云(赛金花)的故事为线索,穿插了大量官僚、文人的秽闻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同治初年到甲午战争失败近三十年间的社会政治、外交、文化、思想状况,对清末黑暗政治的揭露较为有力。同时,小说还以同情的态度赞扬了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活动。作品结构严谨,语言华美,但对秘闻艳事描写过多,表现出低级庸俗的趣味。

中国“新小说”的奠基人鲁迅

鲁迅的日记体短篇《狂人日记》冲出古典小说笔记体的叙述方式,创造了全新的形态,即经济、灵活、多样的结构特点,但在描写手法和小说风格上,他依然继承了传统小说的特色。新小说在内容上倾向于反映人生的真面目。在新小说形成时期,鲁迅的《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脱颖而出,成为新小说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