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文学常识书
6666500000027

第27章 文体流派(3)

小调广泛流行于中国城乡里巷。小调以歌唱民间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少数小调以民间传说为题材,小调歌词及曲调都富于生活情趣和地方色彩。凡属特定地区范围内的小调,大都有当地特定名称。例如,陕西有打黄羊调、揽工调、骑白马调,甘肃有跑马调、刮地风、摘棉花,山西有打酸枣、黑狸猫调,河北有小白菜、叫五更,山东有大实话,东北三省有月牙儿、五更调、丢戒指,江苏有牧牛调、无锡景,安徽有划龙船调、凤阳花鼓,湖北有纺棉花、十想调,湖南有哼歌子调、阳雀子调,贵州有花灯调,云南有龙猜调、赶马调等。地方小调在流传过程中和民间歌舞、民间说唱、民间小戏有着紧密联系,有的说唱用其为曲牌,如湖广调被苏北扬琴用为曲牌。有的进而形成小戏曲调,如采茶调、黄梅调、花灯调、眉户调等。小调所具有的大体固定的曲调格式,常被套用填写新词,如绣荷包、小放牛、苏武牧羊调、十杯酒等。

四季歌与“十二月”

四季歌又称“唱春调”。每歌必有四叠,每叠七言四句,除第三句外,每句均押平韵。因各叠首句分别以春、夏、秋、冬四季时令起兴,故称“四季歌”。这种民歌源远流长,魏、晋间产生于长江下游一带。中国民间还流行另一种称为“十二月”的小调,可说是“四季歌”的姊妹篇,它不但能包容更多的内容,曲调也更为丰富。“四季歌”和“十二月”都是中国农民最喜欢的民间小调,至今仍流传不衰。

陕北信天游的艺术特色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主要形式。它的曲调悠扬高亢而多变化,歌词活泼自由。当地人们常在山野间歌唱。信天游篇幅短小,两句一首,第一句多为比兴句。信天游多以七字句为基础,每句字数不定,一般押脚韵,也有不押韵的,句中多用叠音词和衬字。信天游的搜集记录工作,是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开始进行的。诗人李季在陕北农村工作时,刻苦学习民歌,亲自记录了3000多首信天游,并运用信天游形式创作了杰出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

“爬山歌”的艺术特色

爬山歌是中国北方民歌体裁之一。它流行于内蒙古西部、晋西北和陕北榆林地区,也叫“爬山调”、“山曲”。歌词的基本形式是,每首分上下两句,押脚韵,每句七字四拍,如“大青—山来—乌拉—山,海海—漫漫—土默—川。”根据所唱内容和当地群众口语的特点,往往在每句字数上加以变化,但拍数基本不变。爬山歌在艺术上,有鲜明特点。歌词中大量地运用当地口语中的叠词,如:山沟沟、野鹊鹊、泪蛋蛋、一伙伙人、白格生生脸脸等。演唱中还加进一些表示语气和称谓的衬词,如:啊、来、呀、那、亲亲等。爬山歌的上句常为起兴句,所用形象比较丰富,许多都是塞外风土人情的生动描写。

五更调

五更调又称“五更曲”、“叹五更”、“五更鼓”。歌词共五叠,自一更至五更递转咏歌,故又名“五更转”。此调起源较早,用调亦甚广。南北朝时乐工采自民间,被列为相和歌辞清调曲之一。有的学者把这类曲子称为“定格联章”体曲子。“五更调”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五种,分别是100字、120字、280字、300字和250字。

“儿歌”的历史

儿歌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古代称为童谣。儿歌这一概念,是“五四”以后歌谣学兴起才普遍使用的。儿歌一般都比较短小,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易念易记易传。表现手法有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排叙、比喻、夸张、联想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拟人化。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左传》《战国策》中就有儿歌的记载,并散见于历代古籍。

民间说唱艺术

说唱艺术是以说唱表演为特点的口头文学的总称。民间说唱指流传于乡镇间的说唱文学。说唱艺术兼有说、唱两方面的特点,把文学、表演、音乐融为一体。民间说唱的内容多取材于戏曲小说、演义、历史故事以及民间生活和民间传说。各地民间说唱大都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河南坠子、山东快书、乐亭大鼓、扬州评话、陕北说书等,都是在不同地区的生活和艺术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它们不仅以地方命名,在音乐、语言和表演形式上也多具有明显的地方性。

民间说唱的三大表演形式

民间说唱的表演形式可以分为三类:说故事、说笑话和唱故事。说故事是在民间讲述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以评书、评话等形式表演,通常为短篇单段,有时也有长篇大书。说故事表演时采取第三人称的叙,根据故事的需要,模拟各种人物的语言、性格和动作,并常运用悬念、扣子等艺术手法及各种象声词等制造气氛。说笑话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活泼、诙谐,以幽默见长,具有讽喻性。说笑话在中国南方江浙一带,多以“滑稽”形式表演,在北方则多以“相声”形式表演。唱故事,主要是民间各种说书,它以韵文形式,配以简单乐器,演唱故事,说唱兼作,如大鼓、弹词、快板书等。唱故事的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为多。此外,还有些小型演唱,如各种即兴的快板、顺口溜、莲花落等。

民间谚语

民间谚语是一种民间传世常言,内容富有教育意义,表现上采取直接陈述的方式。中国民间谚语内容极为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生产谚语,总结生产经验,包括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畜饲养、手工作业等内容,如“春雨贵如油”等;二是社会谚语,反映阶级压迫和社会人情世态等内容,如“挂羊头,卖狗肉”等;三是生活谚语,总结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反映人民的世界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如“人穷志不穷”、“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民间谚语形式短小,有的还押韵,讲究对称,具有诗的外形。

民间谜语的分类

民间谜语是民间测验智慧的短小作品。谜语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谜面是隐喻,谜底则是谜面所指的事物。民间谜语题材广泛,谜底涉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一般分为物谜、事谜和字谜三种,其中物谜数量最大。民间谜语起源甚早,它在远古时代曾具有严肃意义和重大作用。有的民族把它用于宗教仪式或生活仪式中。人们还把它作为测定智力的标准,以决定人的命运。后世流传的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常用谜语来突出主人公的智慧,既是艺术手段,也是这方面遗留的风俗习惯的反映。

寓言的起源

寓言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寓言多用借喻手法,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言的主旨在于通过虚构的故事,表现作家或人民关于某种生活现象、心理和行为的批评或教训。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后为文人作家所采用,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体裁。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相当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不少寓言保存下来。如在《孟子》《庄子》《韩非子》以及《吕氏春秋》《战国策》等书中,就运用了不少当时流行的寓言故事,如《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其中有不少作品,在后世被传为警句、格言。

“童话”的分类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并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情节离奇曲折,富于趣味性,对自然景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和知识体童话。

寓言和童话的差别

寓言和童话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相似之处是它们的故事都是虚构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同时都具有教育意义。不同的是,寓言比较短小,语言简练、朴素,重在教训和讽刺,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童话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有幻想,才有童话,它以少年儿童认识、理解的人或物为描写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一种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经过很多人不断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学形式。民间故事具有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等特点,常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内容上主要取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一般都有神话式的幻想情节,例如牛郎织女的故事等。

“号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歌谣

号子是历史最久的一种歌谣。古老形态的号子是伴随劳动所发生的有强烈节奏而缺乏旋律性的呼号。随着劳动的复杂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号子。常见的号子有,建筑和开采劳动中的打夯、采石、伐木等号子,搬运劳动中的挑担、装卸等号子,农业劳动中的车水、舂米等号子,水上劳动中的划船、拉网、拉纤号子等。号子的演唱形式大多是一人领唱众人和,也有对唱和独唱的形式。

风骚传统

“风”指《国风》,代表作《诗经》;“骚”指《离骚》,代表作《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他们分别代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形成了我国诗歌的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习惯上就称为风骚传统。后代也用“风骚”来泛指文学。

建安风骨

公元196年,曹操挟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建安年代以及其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从此奠定了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主导地位。人们在谈到建安诗歌的时候,常常称誉“建安风骨”。所谓风骨,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建安风骨”就是建安诗歌表现出来的慷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上表现的上述特色。它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和单纯的修辞之美,而强调文学的热情和内在的感染力。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七人中除孔融之外,其余六人都依附于曹操,与曹丕、曹植有密切的文学交往,形成一个文学集团,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兴盛局面。孔融是孔子后裔,喜欢对各种政治问题发表议论。他不满于曹操的野心,常借题挖苦、嘲讽,最终被曹操杀害。孔融的作品留存很少,主要是几篇书札、杂论。王粲出身世家,但生当乱世,所以他的作品多感时伤事,其诗、文、辞赋均有成就,是“七子之冠”,他的诗歌代表作有《七哀二首》。刘桢在当时以五言诗著名,作品语言简洁,注重气势。陈琳和阮瑀当时是为曹操撰写军国书檄的官员,他们的应用文讲究文采,多用排偶,句式整齐。他们也擅乐府诗。陈琳代表作是《饮马长城窟行》,阮瑀的代表作是《驾出北郭门行》。徐幹在当时以赋见称,但作品流传较少。应瑒的诗以现存的几篇而论没有什么特色。

游仙诗

游仙诗原指专写企慕神仙游历仙境的诗,得名于曹植的一首“游仙慕神”的诗,其题即为《游仙》。其后,不少人创作同类性质的诗也往往以“游仙”为题。后世逐渐将命名为“游仙”和虽未命名为“游仙”却与之题材相同的诗统称为“游仙”诗。古代游仙诗有两种倾向类型,一是所谓正格的游仙诗,单纯描绘、歌咏神仙生活,虔诚地表达对仙界的憧憬与向往;一是借写神仙生活,表达人生的苦闷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名为游仙,实则咏怀。后者实是抒情、言志诗。

咏史诗

咏史诗歌咏史实,以历史事件为题材,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咏史诗有专咏一人一事者,如曹植的《三良诗》,也有泛咏史事者,如左思的《咏史》八首。西晋诗人左思现存诗一十四首,其中八首《咏史》诗代表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最高成就,虽曰咏史,实是托古抒怀。

正始文学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正始时期,司马氏家族大量杀戮异己分子,正始文人面对严酷的现实,开始大量抒发个人的悲哀。建安文学那种刚健明朗、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正始文学中已经基本上消失,隐晦曲折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的“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的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他们的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后者又称“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七人。其中阮籍、嵇康的成就最为突出,其他几人都很少有作品流传,只有刘伶的《酒德颂》和向秀的《思旧赋》比较有名。

太康体

太康体是西晋时期一种诗体。“太康”是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太康前后是西晋文坛上比较繁荣的时期,众多的作家都有不少传世之作。太康诗歌一般以陆机、潘岳为代表。他们的诗歌比较注重艺术形式的追求,讲究辞藻华美和对偶工整,诗歌的技巧虽更臻精美,但有时过分追求形式,往往过于雕琢,流于拙滞。不过每个作家仍有独特之处,左思在太康诗风中独树一帜。其诗内容充实、语言质朴,气势雄浑,不失汉魏遗风。

永明体

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永明新体诗的声律,要求以五言诗的两句为一基本单位,一句之内,平仄交错,两句之间,平仄对立。其余类推。另外又要求避免平头、上尾等八种声韵上的毛病,即“八病”。因为“八病”的规定过于苛刻,所以当时人们并不能完全遵守,后来定型的律诗也并不避忌所有“八病”。除了四声八病的讲究,永明体还有一些写作上的习惯。篇幅的长短虽无明确规定,但通常在十句左右。由此发展下去,最后形成了八句为一首的律诗定格。还有,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大都用对仗句,这也成为后来律诗的定式。

“永明体”诗歌代表“竟陵八友”

齐武帝“永明”年间,围绕着齐武帝次子竟陵王萧子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集团。当代凡稍有才名者,均为竟陵王所网罗。其中最著名的是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八人,号为“竟陵八友”。八友中的沈约和另一位同样与萧子良交密的周甬,是声韵学的专家,他们把考辨四声的学问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创为四声八病之说。谢朓、王融、范云等人也积极参与这种新诗体的创作,推动了古体诗向格律诗的演变,这种新体诗就是“永明体”。

无题诗

无题诗原指中国早期诗歌无标题阶段中的诗。如《弹歌》《候人》的标题是后人所加,原并无题目。后泛指古典诗歌中作者有意标明为“无题”的诗篇,即以“无题”为题的诗。古代最早写“无题”诗的诗人是中唐李德裕,但影响不大。历史上较早写“无题”诗且数量最多,引人注目,以致后世以“无题”为诗中一体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这一类诗歌多以男女爱情为题材,而又寄托深微,隐晦曲折,有的竟至旨意难明,晦涩费解。

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