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文学常识书
6666500000003

第3章 外国文学(3)

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代表布莱克、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以及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拜伦、雪莱和济慈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六大诗人。第一代诗人致力于系统阐述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他们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讴歌平凡、古朴的农村生活和自然景物,描写神秘离奇的情节和异国风光,形成所谓“湖畔派”。第二代诗人继承启蒙思想和民主思想的传统,把文学紧密地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他们的作品充满了革命激情,追求个性解放,这种激情也体现在他们对大自然的描写中。

现代诗的鼻祖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是西方抒情诗坛两大革新者之一(另一位是彼特拉克),也是现代诗的鼻祖。在文学史上,他与柯尔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开一代诗风,是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它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创作原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生活,抒发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抒情歌谣集》前后有两篇序言,后来被人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

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雪莱是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歌颂空想社会主义的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抒情诗《西风颂》《云雀颂》《自由颂》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实际是理念诗,旨在展现理想生活的幻景,提供宇宙新生的启示。相对拜伦的现实革命精神而言,雪莱的革命概念更具理想色彩,因而也更彻底,是对现有世界方方面面的哲学否定。“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即是雪莱对未来美好世界必将来临的预言,发人深省。

多才多艺的法国作家雨果

法国作家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硕果累累。雨果首先是一位诗人,他生前发表诗集19部,总数约13万行,身后又有五部遗著整理出版,加上九部诗体剧本,雨果一生写下的诗句超过20万行。他的诗歌《惩罚集》《静观集》和《历代传说集》为法国文学树起了三座诗的丰碑,分别成为法国诗歌史上讽刺诗、抒情诗和史诗的典范。雨果还是一个画家,他一生的绘画作品约在3000幅左右。

让雨果声名远扬的《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也是让雨果声名远扬的一部作品。它以离奇和对比的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爱斯梅拉尔达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这部作品为淳朴善良的敲钟人和吉卜赛女郎、邪恶狡诈的教士和队长都安排了毁灭的结局。

《笑面人》的故事

《笑面人》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传世作品,一部富有深刻社会意义的长篇小说。《笑面人》主人公格温普兰是一个爵士的后代,从小就被卖给儿童贩子,成为宫廷阴谋的牺牲品。他落到儿童贩子之手,被迫动毁容手术,脸孔始终像在怪笑一样。后来,他被好心的流浪人于苏斯所收养。从此,他就带着在雪地上救起的盲姑娘蒂跟着于苏斯到处卖艺。他们四海飘泊,受尽贫穷与不幸的折磨,却并没有向环境屈服,彼此之间充满着诚挚的感情。在颠沛流浪生活中格温普兰和盲姑娘蒂之间也渐渐产生了爱情。后来格温普兰有机会重新获得爵士的头衔,他却厌恶贵族生活,在议会痛斥了贵族罪行后,回到自己的同伴那里。这时蒂已经病得奄奄一息,终至去世,格温普兰悲痛万分,结果投海自杀。

《悲惨世界》的故事原型

《悲惨世界》是雨果全部创作的代表作,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而结出的硕果,连雨果自己也不禁惊叹:“这部作品是一座大山”。这个真实的原型故事是这样的:1806年,有个出狱的苦役犯,名叫彼埃尔·莫兰,这个贫苦农民曾因偷窃了一块面包,而被判处五年劳役。出狱后,他的黄色身份证使他在就业中屡遭拒绝。后来他受到狄涅主教米奥利的接待,主教把他交给自己的兄弟赛克斯丢斯·德·米奥利将军。之后莫兰认真做人,以赎前愆,最后在战场上英勇牺牲。

美国现代诗的开山鼻祖惠特曼

瓦尔特·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自由、平等和民主精神的伟大歌手。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吸收人民的意志和热情,将之熔铸为一部自由奔放、丰富庞杂的诗集《草叶集》。他唱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心声,成为美国现代诗和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草叶集》从第一版到第九版,每一版的内容都有所变化。诗人不仅有新诗不断地加进去,而且改写一些旧诗。诗集的篇幅从首版的9首,增加到终版的401首。

《鲁滨逊漂流记》的启示

笛福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他的《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是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形象。他不安于天命,不愿意过舒适平凡的家庭生活,矢志离家,三次追求冒险。他在荒岛上为了活下去与大自然顽强搏斗,在改造荒岛的自然面貌和生活环境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考验,最后以顽强的毅力取得成功。鲁滨逊的经历十分生动形象地向读者揭示了一条人生哲理:只要有勇气,有毅力,不怕艰难困苦,通过顽强的拼搏,就可以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出人间奇迹。

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

大名鼎鼎的破案大王福尔摩斯,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在系列侦探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血字研究》《回忆录》《四签名》《冒险史》《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归来记》《恐怖谷》《最后致意》《新探案》等,都是以福尔摩斯为主角,以华生作陪衬,破解各种疑案。柯南道尔由于受过高等医学教育,他把自己所学的化学、解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运用于福尔摩斯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上。福尔摩斯的各篇故事情节曲折复杂、场面紧张惊险,以逻辑推理而破案,创立了推理侦探小说的流派。

司汤达和他的《红与黑》

司汤达是法国作家,他曾经追随拿破仑的大军征战欧洲,参加过一些著名战役,担任过军官,受到过拿破仑的赏识,他对拿破仑始终钦佩有加,并为其写过传记。他的代表作品《红与黑》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加工而成的。小说描写19世纪20年代查理十世统治后期的社会生活,主人公于连是法国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形象。小说的线索是,于连与市长夫人及贵族小姐的爱情故事,既揭露了上流社会腐败、伪善的社会风气,又揭示了于连时而反抗,时而妥协的矛盾性格。最后于连被送上断头台,说明复辟王朝容不得一个平民青年。

“红”与“黑”的象征意义

《红与黑》原名《于连》,出版时改为更具象征意义的《红与黑》。关于书名历来有多种解释,比较普遍的一种看法是:“红”指红色的军装,“黑”指教士的黑袍。也有人认为,“红”象征着大革命和拿破仑的英雄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的热血和丰功伟绩;“黑”意味着复辟时期王朝和教会黑暗卑鄙的统治;“红”象征于连的力量,“黑”象征身陷囹圄的于连幻想的破灭。

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包括2420多个人物,反映了急剧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其中代表作有《驴皮记》《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贝姨》等。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的地位

《高老头》在巴尔扎克的全部小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展示了“人间喜剧”的中心图画,反映了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揭开了小说总集人物体系的序幕,是过去小说的总集,未来作品的基石,这是一部典型的巴尔扎克式的小说,是巴尔扎克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成熟的标志。

《邦斯舅舅》讲述的故事

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塑造了一个放高利贷的守财奴形象,这一形象概括了私有心理的最令人作呕的特点。主人公曾经是一个有热情,有抱负的人,但饱经沧桑后却总结出一条无耻的信条:金钱就是一切。金钱的腐蚀作用使金钱的主人沦为了金钱的奴隶。

巴尔扎克讽刺小说佳作《交际花盛衰记》

《交际花盛衰记》叙述风尘女艾丝苔与青年诗人吕西安秘密相爱,在一次假面舞会上,她被人认出,便想以自杀掩盖自己的身世。扮成西班牙教士的越狱苦役犯伏脱冷救了她,将她控制在自己手中。伏脱冷也因救过吕西安的命而成为吕西安的主宰,并企图通过他向统治者报仇。为了有足够的钱扶持吕西安进入统治阶层,他逼迫艾丝苔重操旧业,充当金融家纽沁根的情妇,艾丝苔含恨自杀。吕西安和伏脱冷受牵连而被捕入狱。不久,吕西安也在狱中自尽。伏脱冷在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他在狱中与当权人物作了一番激烈搏斗后,终于妥协,当了巴黎警察局保安处处长。

《欧也妮·葛朗台》的艺术成就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描写了19世纪初巴黎外省一个贪婪吝啬的暴发户如何毁掉自己女儿一生的幸福,塑造了世界文学人物长廊中嗜财如命、毫无人情可言的吝啬鬼葛朗台这一形象,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血腥发迹史和由金钱崇拜带来的社会丑恶和人性沦丧。小说把心理分析、风俗描绘、细节刻画、人物塑造、哲学议论融为一体,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思想和艺术方面标志着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

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作者以真人真事为原型,把一个十分普通的桃色事件写成了揭露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作品。主人公爱玛本是一个乡村少女,由于在修道院受了与自己出身完全不同的贵族教育和浪漫小说的影响,成天幻想做一个出入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她强烈追求感情生活,渴望浪漫的爱情,可是却嫁给了一个不懂感情的庸医。她不满自己的处境,在虚伪的情感生活中一步步堕落成为淫妇。《包法利夫人》是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之后法国出现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它开创了文学史上一个新纪元,作者由此而成了文学巨人。当代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是第一部现代小说,而且也是一部客观小说的范例。

狄更斯与《匹克威克外传》

《匹克威克外传》是英国作家狄更斯25岁时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他因此一举成名。这是一部既富于浪漫奇想又紧贴社会现实的幽默与讽刺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天真善良、不谙世事的有产者匹克威克带领其信徒们在英国各地漫游的奇趣经历与所见所闻。《匹克威克外传》历来被视为英国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他的作品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其中《雾都孤儿》《双城记》《远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尔》等还多次被搬上银幕。

萨克雷与《名利场》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是英国讽刺作家,他认为道德训诫是作家的重要职责。他善于描写社会中、上等阶层人与人之间风雅而又虚伪的关系。代表作《名利场》描写两个生活态度截然不同的妇女的命运,一个是穷画匠的女儿蓓基·夏泼,另一个是有钱人家的小姐爱米丽亚,其着重点在前一形象,这是一个冷酷自私、不择手段向上爬的小资产阶级野心家典型。小说通过这个人物写出了资本主义金钱社会是一个趋炎附势、卑鄙肮脏、弱肉强食的名利场。小说副标题是“没有主人公的小说”,正是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可能有正面的主人公,真正的主人公只有一个,那就是“金钱”。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易卜生是19世纪后期挪威杰出的剧作家和诗人,是欧洲戏剧史上继莎士比亚、莫里哀之后的第三个高峰,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自1849年致力于文学创作,在此后的15年间,他先后创作了不少具有革命激情的诗歌和10个剧本。1906年易卜生与世长辞,挪威国王为他举行了国葬。易卜生在长达50年的笔耕生涯中,除创作了20多个剧本外,还写了大量的诗歌。代表作有1879年发表的《玩偶之家》等。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

泰戈尔是印度现代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1861年生于一个富有的婆罗门种姓地主家庭,他的家庭是当时加尔各答知识界的中心。1881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黄昏之歌》。1892年写的《摩珂摩耶》和1898年写的《献祭》,从不同角度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和种姓制度的危害,是泰戈尔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20世纪初期,泰戈尔写了一系列中、长篇小说,广泛反映了印度现实社会中最迫切的问题,其中以长篇小说《沉船》和《戈拉》最为著名。泰戈尔诗歌的代表作品有《两亩地》《戈宾德·辛格》《吉檀迦利》《生辰集》等。《吉檀迦利》书名意是“献诗”,是一部颂神诗集,共收录诗103首。《吉檀迦利》的问世给泰戈尔带来世界荣誉,并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勃朗特三姐妹

勃朗特三姐妹是夏洛特·勃朗特、爱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她们的小说在当时英国文坛颇为引人注目,代表作分别为《简·爱》《呼啸山庄》和《阿格尼斯·格雷》,其中尤以前两部比较优秀,对后世影响很大。

夏洛特·勃朗特与《简·爱》

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以自叙形式写成。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全书构思精巧,情节波澜起伏,给读者制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而又不脱离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背景。作者还以抒情的笔法描写了主人公之间的真挚爱情和自然风景,感情色彩丰富而强烈。这部优美、动人并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至今仍保持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描写了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列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嘉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它开始曾被人看做是英国年青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