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地理常识书
6666800000023

第23章 中国地名由来(2)

豫园,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南毗邻上海老城隍庙,西靠豫园老街。豫园是一座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由明代造园专家张南阳精心设计,整座园林规模宏伟、景色佳丽,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美誉。豫园的由来及得名皆来自“愉悦双亲,颐养天年”。豫园的主人潘允端曾任明代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当时的潘家在上海可谓是名门望族。在潘恩年迈辞官还乡后,潘允端为了让双亲安享晚年,就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了豫园。取名豫园,是因为“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又和“愉”同音,正好合“愉悦双亲,颐养天年”之意。

北京名称的由来

北京,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1949年设为直辖市。

天津名称的由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二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上海名称的由来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重庆名称的由来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香港名称的由来

宋代以前,这里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名称的由来

澳门,名字最早记录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意为海湾如明镜,盛产“蚝”。后又称做“澳”,即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称“蚝镜澳”,因隶属广东香山,亦称“香山澳”。“门”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本地内港的妈祖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的海峡象门;另一说是本地南面的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对峙,海水贯流其中呈十字门状;再一说是本地南台山和北台山相封成门。总之,既是澳,又是门,故曰澳门。1999年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取全称中的“澳”字作为简称。

广州名称的由来

广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颁布的62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这里的“百越”人民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来往,特建“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在岭南地区设立了南海、桂林、象三个郡,郡下面设县。其中南海郡管辖番禺、龙川等四个县。南海郡治,即政治、军事机构所在地,设在这里,当时称蕃禺,并在此建城,此为广州建城之始。公元226年,东吴孙权由原交州分出南海、苍梧等四郡,新设置广州,因州治原在广信,广州之名取自广信的“广”字。交广分治后,广州州治迁到番禺,广州之名由此而来。

西安名称的由来

历史上的西安叫做长安,还有过大安府、京兆府、陕西路、安西路、奉元路等不同名称,一直是“八百里秦川”的中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第二年春,大将军徐达攻下奉元路,将奉元路改名为西安,就是安定的大西北的意思。

拉萨名称的由来

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海拔365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高度相当于安徽黄山主峰的两倍。那么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呢?拉萨,藏文意为“圣地”或“佛地”,古称为“逻娑”。大昭寺建成后,藏王便把文成公主由长安带来的释加牟尼佛像供在庙内,从此各地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朝拜。久而久之,这块神圣的“逻娑”因音似,便被称为“拉萨”即“圣地”了。

苏州名称的由来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下令伍子胥督造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池,即后来的苏州。公元前522年,秦始皇在吴都城设会稽郡、吴县。当时的苏州称为吴县,或有时称为吴州。公元589年,隋改吴州为苏州。公元778年,唐朝设苏州为江南唯一的“雄州”,从此,苏州名称被固定作为通称。公元1113年,宋改苏州为平江府。

昆明名称的由来

“昆明”一词作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难稽考。关于“昆明”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昆明”最初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昆明”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写作“昆”、“昆弥”或“昆淋”。早期并非城市名称,而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即今日的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石家庄名称的由来

石家庄市,名称来源于石家庄村。100年前,石家庄是获鹿县的一个小村,面积不足半平方千米,只有百余户,600多人。从1902年起随着京广、石太、石德铁路的兴建,逐渐发展为现代都市。现在石家庄市面积14164平方千米,人口900多万,被称为“天下第一庄”。

珠海名称的由来

珠海,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珠海大部分地区原属中山县,1953年从中山、东莞、宝安县划出一部分沿海地区和岛屿设立珠海县,县城设在今唐家镇。1958年珠海县归并于中山县,1961年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城改设香洲。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为省辖市。1983年,斗门县划入珠海市。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8月,当时特区面积只有6.81平方千米,以后经两次调整,特区面积扩大到121平方千米。目前珠海市下辖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

呼和浩特名称的由来

呼和浩特,原名归绥。归绥是原绥远省的省会,其名有安抚边陲、让异族归顺之意。1954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根据政务院组织民政、民委、文教、语委、公安、检查、参事室、编译室等22个部门和土默特旗蒙汉各族各界群众及知名人士,对更改市名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征询了对新市名的意见。经过讨论,各族各界提出了40多种更名意见。1954年4月,归绥市四届七次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决议,把“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它含有加强民族团结,青壮、兴盛之意。归绥人民政府将大会决议和群众意见,报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自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改称“呼和浩特”。

长春名称的由来

一说是:长春之名是以长春花而命名的。远在辽金时期,长春这一带生长着许多“长春”花,也就是蔷薇科野生月季花,月季花从古至今,一直叫长春花,是由月月开花而得名的。

二说是:长春之名,是因设于长春堡附近而得。长春堡是由新迁居此地的汉族人命名的,是吉祥之意;另则,长春堡是沿用了辽金时代的长春州的旧名,因此地原属于长春州辖境。而长春是因袭了辽金时的长春州而得名。

济南名称的由来

济南,这个名字源于它位于济水之南,是一个大致的地理方位。古时所说的济水是由趵突泉等泉水汇聚而成,位置大致在现在的济南北部,由于年代久远,它的河道已被现在的黄河河道所侵蚀,如今早已不复存在。

福州名称的由来

早年的福州城南是一片水乡泽国,除吉祥山、紫气山、惠泽山、南禅山等几处浮出水面外,其他均为一片汪洋。据说自宋代以后,由于泥沙冲积,才逐渐浮出一块块陆地来。泥沙冲积而成的陆地称“洲”,所以今台江区有许多带“洲”的地名,屈指一算至少有12个,如中洲、赢洲、鸭姆洲、老药洲、后洲、沧洲、苍霞洲、义洲、帮洲、楞岩洲、三县洲、鳌峰洲。

江城名称的由来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中云:“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所谓江城,乃指武昌,后沿称武汉为江城。

武汉三镇的由来

武昌、汉口和汉阳被称为武汉三镇。

武昌: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

汉口: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汉水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汉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年间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鸦片战争后汉口开埠通商,发展更趋快速;

汉阳: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年。

蝴蝶泉名称由来

关于蝴蝶泉的由来,有一个凄美的传说。传说在苍山云弄峰下有一对男女青年,男的叫霞郎,女的叫霁姑,他俩深深相爱,常在泉边约会对歌。因霁姑的美貌被霸主虞王看中,就来抢亲纳妾。霞郎用计救出霁姑,虞王紧追不舍,他俩走投无路,双双跳入泉中,殉情而死,最后化为一对蝴蝶,在泉上翩翩起舞,此后人们就把无底潭叫作蝴蝶泉。

华清池名称由来

温泉华清池,位于苍翠清雅的骊山脚下,距古城西安20余千米。千百年来,华清池以旖旎的风光,众多的古迹和温滑的泉水而闻名遐迩,蜚声天下。华清池原名神女汤泉。相传,此泉是供神仙使用的馨温之水。秦始皇东巡过此,见一美貌神女,浴于水中,欲行无礼,被神女唾了一脸口水,致使满脸生疮,久治不愈。秦始皇无奈,请求神女宽恕,慈善的神女就以温泉水给他洗浴,疮疾即去。于是,秦始皇下令在温泉垒石筑墙,修建汤池,并赐名神女汤泉。唐贞观十八年,建起“汤浴宫”。天宝六载,又大兴土木,再次扩建,使骊山上下,亭台楼阁错落,曲道回廊相连;并将泉池置于豪华的宫殿楼阁之内,改称“华清宫”。而泉池则称“华清池”。

巫山十二峰名称由来

巫山十二峰,是巫峡当中最著名的景点。十二峰为:登龙峰、圣宗泉、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集仙峰、净坛峰、起云峰、飞凤峰、上升峰、翠屏峰和聚鹤峰。十二峰中最为美丽动人的是神女峰。有关仙女瑶姬为民除害、协助大禹治水,并化做神女峰石,永保三峡航路平安的传说,更使神女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黄鹤楼名称由来

黄鹤楼,位于武昌的黄鹄山上,建于公元223年。关于黄鹤楼名称的由来,有人说它原来建在黄鹄山上,“鹄”与“鹤”相通,故名“黄鹤楼”。有趣的是,民间有这样一则传说:黄鹤楼原名辛氏搂,相传一个姓辛的人在黄鹄矾这个美不胜收的地方,开了个小酒馆。他心地善良,生意做得很好。一天,辛氏热情招待了一个身着褴褛道袍的道人,分文未收,而且一连几天都是如此。有一天,道人喝了酒,兴致很高,便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尔后两手一拍,黄鹤竟然有了生命,飞到酒桌旁展翅起舞。道人对辛氏说,画这只黄鹤是替其招揽生意,跳舞助兴,以报辛氏款待之情。人们听说此事后,纷纷结伴而来,到辛氏酒馆饮酒观鹤。这样,酒馆总是门庭若市,钱也越赚越多。一连10年,辛氏发了大财,他就用10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山上建造了一座楼阁,以纪念好心的道人和神奇的黄鹤。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想到其纪念意义,便把那道人供奉在楼里,改称“黄鹤楼”。

“鬼城”名称由来

“鬼城”丰都,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境跨长江两岸,地处长江上游,上游距重庆172千米,下游距宜昌476千米,全县面积2910平方千米,总人口74万人。丰都是一座依山面水的古城,春秋时称“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单独设县,定名为“丰都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因为三峡建设,县城由长江的北岸名山镇迁至南岸的三合镇。丰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蜚生古今中外。丰都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人类灵魂之都”。

“天府之国”的由来

成都,历史悠久,自战国初期蜀王迁都于此,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被国务院列为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军灭蜀后设置蜀郡,重筑成都城作为蜀郡首府。秦太守李冰在此建成了举世闻名、万代受益的都江堰,使成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从此被誉为“天府之国”。汉代,成都经济繁荣,织锦业尤为发达,是西汉时期的著名五都会之一,朝廷在此设置锦官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后世也因此称成都为“锦城”。唐代,成都的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与长安、扬州、敦煌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郡。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命百姓遍植芙蓉,花开时节,满城生辉,故成都又被称为“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