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战韬略与孙子兵法
6750200000042

第42章 商战,诡道也(4)

老板自信地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咱们的包子馒头货真价实味道好,不愁没人吃!这世界,好货也得先行想办法让大家知道才行……”

“噢……”老板娘若有所思地望着老公,像品味着包子馅似的。

人们习惯上说,“是金子放在哪里都发光”,这话其实对那些不得志、未重用的人是一种勉励、宽慰。试想,金子被掩埋在灰土里,它怎么会发光?包子再好,如果没有人买,也不是一样没有出路吗?这个故事里,小伙子运用的点子之所以成功,是基于人们对“利”的喜好和追逐——“利而诱之”。“利而诱之”,再上“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就“绝”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被称作商战的最高计谋,用于卖包子馒头之类的小事,当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8.金融鳄鱼巧破“毒丸”

《孙子兵法》在论述诡道之术时指出“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也就是说,诡道之术无固定之模式,其运用在于灵活,万变不离“诡诈”,其经典有毛泽东之“四渡赤水”。

在你死我活,争夺激烈的商战,要完成一场大规模的商战,诡道这术往往也是连环应用的。

通常的兼并收购,是一家企业将别的企业联合到自己旗下,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在华尔街,最时髦的并购却是由金融资本家发动的。他们买下一家公司并非为了长期经营,而是将它肢解后立即转手倒卖,赚取中间的差额利润。由于这种并购一般都会彻底瓦解被收购企业的原有架构,破坏原有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因此,工业企业对这种收购战恨之入骨。

拥有英法双重国籍的戈德史密斯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金融资本家,外号“金融鳄鱼”。美国企业家们对他简直又恨又怕。

戈德史密斯的第一笔交易就一鸣惊人。1972年4月,他一举斥资7亿美元,兼并了经营不理想的“大联合超级市场集团”。这是一家居美国同行业第九位,下辖600家商店、职工2.7万人,年营业额12亿美元的大型连锁商业企业。戈氏将它一口吞下之后,急速扩展集团规模、新设销售网点,使连锁店增至900家,销售网遍及美国东海岸和加拿大,年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然后,戈氏便开始将这个企业逐步肢解。短短一年之内,他就转让了所有商店的一半,仅留下450家规格、档次较高的分店,当年攫取纯利1亿美元!以致华尔街盛赞这是:“金融探险史的壮丽诗篇”,而实业家则惊呼“新冒出了一条金融鳄鱼”。戈德史密斯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又如法炮制了几次,每次都获利500-700万美元。

1977年,戈氏又把目标对准了经营不善的大型木材企业钻石公司。钻石公司有100年历史,曾因发明火柴而成为美国250家大企业之一。其经营领域横跨森林、纸品、罐头、塑料泵等15个行业,年销售额12亿美元,但现在由于经营状况不佳致使股价严重超跌。最使戈氏心动的是:该公司在美国西北部有70万公顷森林,这笔巨大的财富在钻石公司的股价中几乎没有体现出来……

戈德史密斯为了出其不意,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他只吸纳了钻石公司4%的股权,直到1980年,该公司的效益继续大幅下滑,其董事会内部也出现了权力争斗,戈氏这才抓住时机,发动了总攻。他迅速调集了几亿美元的资金,大量吸纳钻石公司的流通股票,并公开了兼并的意向。

遭到袭击的钻石公司顿时方寸大乱,他们一面与戈氏协商妥协的办法,一面十万火急寻求别的大财团的支持。但两方面的进展都极其缓慢。

1981年钻石公司的经营愈发恶化。戈德史密斯又适时发动了攻心战。他首先劝说公司的中小股东,“规模过于庞大是公司的真正灾难,不把它的多种经营缩掉,就不能有良好效益”。戈氏回过头来又劝钻石公司的管理层说:“人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卓有成效地管理15项各不相同的业务活动,兼并是实现适度规模、取得最佳效益的催化剂。假如经营继续恶化,董事会和经理们都无法对股东交待,反使被兼并的过程加快。”

在戈德史密斯紧锣密鼓的攻坚攻心战面前,钻石公司的斗志土崩瓦解,董事会宣布缴械投降。这样,戈氏只用6.6亿美元就吞掉了销售额达13亿美元的公司。他接下来又用一年时间卖掉钻石公司中与木材生产不相关的各种企业,最后相当于只花了很少一笔钱就获得70万公顷的森林。他看准木材价格将在世界范围内上涨,这70万公顷森林是无本万利的大买卖。

1984年1月,戈德史密斯三度出手,准备收购美国排名前400位的大企业克朗公司。这一次的难度与上两次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越发体现出戈氏不凡的身手。

克朗公司是一家大型造纸企业,与钻石公司一样,戈氏也是看中它拥有的90万公顷的森林。若与钻石公司的那70万公顷森林加起来,戈氏拥有的森林面积将是比利时国土的一半!

克朗公司知道来者不善,火速请防卫专家制订出了“毒丸计划”,即那种让袭击者就是得手也会被拖垮的财务计划。克朗公司希望以此吓退这条可怕的金融鳄鱼。然而一切准备就绪,戈氏反而毫无消息了。一直等了11个月,克朗的董事长长舒了一口气,“毒丸计划”果然有效!

谁料12月12日,戈德史密斯正式宣布将收购克朗公司,吓得刚做完手术的克朗公司董事长立即出院,从三个方面完善原有的“毒丸计划”。

一是压低股息,让收购方无利可图;二是宣布新股东没有选举权,董事会每年最多更换1/3,任何重大决定须经董事会2/3票通过,让收购者无权控制公司;三是公司高级负责人离职时须支付其3年工资和全部退休金,总计1亿美元,公司骨干离职时须支付其半年工资,总计3000万美元,这将使收购者背上沉重财务包袱。该计划将在对手持股超过20%时自动生效。谁知宣布了上述计划,戈氏又无声无息了。一连4个月,克朗公司的管理层被这种沉默的恐惧气氛所笼罩着。董事长觉得这还不保险,又找了一家平时关系不错的梅德公司,以每股50美元的价格全面收购克朗公司的股票,当然包括了戈氏手中以每股42美元吸纳的克朗股票。

1985年4月,戈德史密斯表示对50美元的价格很满意,此次将净赚1亿美元,因此同意放弃收购。梅德公司没想到戈氏如此爽快,其实它根本就没有做好收购克朗公司的准备。就在双方签订协议前十几分钟,梅德公司主动取消了交易。

孤立无援的克朗公司只好回过头与戈氏谈判,由于戈氏坚持要持有公司30%以上控股权,双方的谈判破裂了。六神无主的克朗公司本以为戈德史密斯会加紧吸纳自己的股票,谁料第二天,等到的却是戈氏宣布撤消这次8亿美元的收购计划!消息一宣布,毫无准备的人们大肆抛售克朗股票,导致股价大跌。克朗公司的管理层如坠入五里云雾,搞不清戈氏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经过分析,他们认定,还是“毒丸计划”发生了作用。于是,克朗公司上下一扫愁云,开始兴致勃勃地制定公司的“振兴计划”。

这次克朗公司又大上其当,其实戈德史密斯正趁克朗股价大跌而加紧收集筹码。5月13日,他已拥有克朗公司19.88%的股权,并给克朗发去最后通谍:不取消“毒丸”,5月13日后将增持股权至20%以上。克朗公司先是一惊,继而暗喜:这样“毒丸”计划就会生效,戈德史密斯就会大吃苦头了!

谁知戈德史密斯暗地里去做各位大股东和董事的工作,说服他们把手中股票卖给自己。这一招果然奏效,到7月10日它悄悄控制了公司20%股权,到7月15日已超过50%,其实已暗中控制了公司。

7月25日,戈德史密斯召集了临时股东大会,他利用手中的股权成为克朗公司的新任董事长并宣布取消“毒丸计划”。原任董事长这才如梦方醒。

接手克朗公司之后,戈德史密斯把这个庞大的公司予以解体,到年底,除保留一家小公司外,克朗公司几乎被全部分割出售干净。戈氏只把主要精力放在兼并来的90万公顷森林上。这次兼并定成之后,戈氏再度成为华尔街的风云人物,当然,企业界对他也更增加了一份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