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牌信任状
定位完成之后,就可以正式投入生产和销售了,同时也别忘了还要进行品牌积累。消费者选择一个商品,当然首先是看产品符不符合需要,接着还要看品牌值不值得信任。一个不值得信任商品,消费者几乎是不会花钱去尝试的。因此,品牌积累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建立信任状。
品牌信任体现着一种可靠性,这是指一个品牌应有足够的实力去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品牌实力主要是通过品牌竞争力、品牌声誉等体现的。一个品牌要拥有自己的市场地位,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强势品牌,必须在同行业中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如:沃尔沃之所以能被公认为“最安全的汽车”,是因为沃尔沃从创建之初就在强调汽车的使用安全,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费用进行安全方面的产品研究和开发。业之峰装饰之所以能在装饰行业脱颖而出,是因为它具有的一般装饰公司所不具有的品牌定位:“业之峰装饰,中国环保家装领导者”。企业要想得到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必须把自己的品牌培育成强势品牌,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追求,从而升腾起强烈的购买欲望。
所谓信任状,就是能让别人对你产生信任的东西,比如说形象包装、口碑传播、机构认证、品牌背书等。形象包装和口碑传播就不用做太多的解释了,一看就懂,企业也比较重视,我们在这里重点谈一谈机构认证和品牌背书。
目前,企业界用得最多的就是国际质量体系的ISO9000认证,这似乎已经成了各种产品的“标配”。很少有企业注意到,如果在所属领域的专业机构进行了认证,就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品牌是佳洁士。佳洁士一出世,就到美国牙医学会进行了认证,成了世界上第一支被世界权威牙防组织认可的防蛀牙膏。佳洁士系列产品在进入中国以后,也都在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口腔学会进行了认证,成为口腔保健产品领域里的著名品牌。佳洁士品牌还一直与中国的教育、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合作,支持中国口腔健康事业,给广大用户塑造了一个公益大使的印象。
品牌背书,就是指品牌的特殊要素以某种方式出现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的宣传口号中,但是不直接作为品牌名称的一部分。利用品牌背书来进行营销,实际上就是借助这一特殊要素,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相关的联想,从而借力使力,让自己走上更快提升与发展的捷径。比如说蒙牛,一开始的品牌诉求就是“来自大草原,自然好味道”,强调自己来自大草原的“出身”,和区域心智资源结合在一起,让人不得不产生“绿色、健康”的联想。蒙牛的背书是内蒙古大草原,而这个内蒙古大草原就像幕后英雄一样,并不冲锋陷阵,只是让消费者觉得它跟产品之间有着某种美好的联系。后面我们将会用专门的章节来讲蒙牛的品牌背书。
需注意的是,信任状只是在品牌及品类定位正确的基础上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不能将其视为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建立品牌信任状的时候,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要尽量选择那些公认的事实,大家接受起来才更加容易;二是要尽早地使用信任状,让顾客第一次接触品牌时,就带着信任的态度去消费;三是可以不断升级信任状,但不要同时使用两个或更多的信任状,以保证最高级的信任状能被鲜明认知。
2.蒙牛的品牌诉求:来自大草原,自然好味道
1999年蒙牛开始起步,总共拥有1000万元的资金。创始人牛根生决定,要拿出1/3来做品牌,做品牌的建设、宣传和积淀,把钱存在任何地方都不如存在品牌上。牛根生已经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人数、资源、版图大小的竞争,而是品牌之间的竞争。
短短的几年时间,蒙牛不仅产品销售量成功飞涨,品牌影响力也大幅提升。据中国商业联合会与央视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蒙牛已成为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液态奶第一品牌,不但市场销售份额位列第一,市场综合占有率、市场覆盖率也均居市场前列。
蒙牛副总裁白瑛曾说:“蒙牛不仅是在卖产品,更注重建设‘蒙牛’这两个字的品牌意义。”为此,蒙牛专门成立了一个品牌管理中心,主要致力于从科技、绿色、营养等角度去提升蒙牛品牌的亲和力。
如何做好品牌定位?牛根生考虑到了品牌背书和区域心智资源的问题,想象过各地顾客见到内蒙古产品时的直觉反应。如果是汽车,消费者可能会想,噢,内蒙古的,别半路抛锚了,不买。如果是地毯和奶粉,消费者就会想,噢,来自内蒙古的,货真价实,买。不是说内蒙古只有大草原,没有高科技,只是经过上百年的积累,内蒙古已经形成了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民族文化及其载体,这就是“大草原”。
在此之前,伊利给自己的定位也是“草原奶”,并且在人们的心目中确定了一个好牛奶的标准:来自大草原的牛奶才能算是好牛奶。蒙牛看好“草原奶”的心智资源,但是,也不得不屈居“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承认伊利是“第一品牌”。可是,没过多久,伊利就犯了战略性的错误,抛弃了“大草原”这个概念。因为一份国外的研究报告表明,人们容易将内蒙古大草原与沙尘暴联系在一起。伊利于是便将自己的产品重新定位为“心灵的天然牧场”。
牛根生抓住这个机会,继续强调“来自草原”这个概念。只是这个草原的含义和原来已经有所不同,牛根生告诉大家:内蒙古建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养牛场,巧妙地将人们的视线进行了转移。此后,蒙牛稳稳地坐上了“草原品牌”的第一把交椅,并在品牌的定位上不断升级。
另外,“蒙牛”这个名称的来历也很值得一提。为了起一个会说话的品牌名字,牛根生跟同事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本着“想得简单,才能做得成功的原则”,一个同事说,你看人家“澳牛”,简简单单,就是“澳洲的牛”。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有人马上就提出,“那我们就叫‘蒙牛’吧。”大家都一致叫好,只有牛根生表示反对,因为他也姓牛,“蒙牛”会让人产生“家族企业”的怀疑。尽管有很多创业者就是好这一口,随便用自己的姓氏或名字给企业冠名,而这完全违背了牛根生的初衷。
后来,又陆陆续续起了好些名字,但始终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僵持不下。有人建议,将所有备选的名字都写下来,然后集体投票,哪一个得票多就用哪一个。结果,仍是“蒙牛”高居榜首,牛根生也无话可说。“蒙牛”之名就此一锤定音。
现在我们想想,“蒙”——内蒙古。背后是:蓝天,白云,草原。“牛”——奶牛,牛奶。这样一个简单的品牌名称,不用作任何附加的解释,消费者就知道它是什么、表达什么含义。这个名称给人以画面感,很容易使人们联想到绿色草原上的壮硕奶牛,想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
蒙牛LOGO
蒙牛标志是企业名称“蒙牛”的表意造型。以厚实飘逸的一抹横笔,象征内蒙古广袤肥沃的土地,独特的区域优势表明企业的发展条件尽得天时、地利。弯角坚挺如峰,表明牛的坚韧、勤劳,象征积极向上、稳健、奋进的企业理念。并寓意企业产品是清真食品。整个标志由白色、绿色构成,突出追求天然、远离污染的主题。“大草原”这一背书,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成为了蒙牛的无形资产,节省了上百万、上千万元的广告费。
3.如何进行系统整合
品牌积累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进行系统整合,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在他的代表作《营销管理》中写道:定位问题解决了,企业的营销组合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一旦知道了要抢占的心智资源,产品的价格、分销、广告、公关、包装等问题也就有了解决的方向,因为这些手段都是为抢占定位服务的。如果企业家没有解决好品牌定位战略,往往会把最后的胜利押宝在职业经理人的战术努力上。而一个品牌的基因本身就有问题,再好的职业经理人也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所以,企业家的职责是先搭建一个拥有优秀基因的品牌平台,再让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带领大家取得成功。
品牌的整合,一定要围绕你想要控制的心智资源来进行。农夫山泉上市之初将自己定位为“天然水”,然后围绕这个心智资源进行了整合营销:它的水来自千岛湖,富含天然微量元素;它的上市价格比不含矿物质的纯净水要贵;它首先面向学生目标群和渠道推广,因为天然水对成长期的孩子有益;它的广告说“农夫山泉有点甜”,就是要暗示你水里含有什么东西,不是那种平淡的纯净水……这些看似普通的做法,由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指向,统合起来力量非常大,很快就在消费者那里抢占了“天然水”的心智资源。
可惜,农夫山泉后来价格下调,与其要控制的心智资源背道而驰,在整合上发生缺位,破坏了品牌的潜力。作为天然水,它含有足够的微量元素,是比娃哈哈、乐百氏这些纯净水更好的水,价格自然应该高一些,失去了价格上的特点,也就失去了品牌的独特性。
总的来看,定位之后的系统整合,我们认为包含了三个方面:公共关系的整合、企业文化的整合、产品创新的整合。
公共关系的整合
公共关系指的是企业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广告。前面多次说过,营销战是心智战,消费者的头脑便是战场。一切战斗的武器,便是通过广告传播出来的文字、图像和声音。
特劳特提出“定位”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人们如何做出有效的广告。只是最初的时候,没有人对此感兴趣。直到1971年,品牌形象理论创始人奥格威在《纽约时报》将“定位”排在“38种具有销售力的方法”之首,并说“定位是营销中最重要的决策,广告运动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对产品的定位,而不是怎样去做广告”,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的营销不搞公关是不行的,不做广告也是不行的,经销商都不会同意。其中,广告费用又要占去所有公关费用的一大半。广告界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我知道广告费至少有一半被浪费掉了,但问题是,我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半。”钱是越花越多,产品销售却不见有起色。我们觉得,主要原因就是企业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定位,盲目投入,由此带来的就是巨大的浪费。
积累传播效果
没有定位的公关,也就没有方向和目标,只能跟市场竞争和环境的改变而随波逐流。环境变了,品牌的面孔也跟着变了,每次在制定传播计划的时候,都会将以前的推倒重来,以前所有的努力也就付诸东流。
中国现阶段品牌传播,普遍都是在没有定位的基础上展开的,没有传播主题,效果也无从积累。没有心智定位的广告诉求内容是随时都在变化的,一时宣称销量领先,一时大谈环保,一时又强调服务到家,就是没有一个持续贯穿的主题,消费者也不可能对品牌形成鲜明、独特的认识。
广告传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品牌去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一百多年来,不管哪个明星为可口可乐做广告,都会表演一个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在传达可口可乐给人们带来的那种“畅快解渴”的感觉。久而久之,可口可乐就抢占了“畅快解渴”的优质心智资源,成了可乐的品类代言人。宝洁公司的广告也是如此,不管谁来代言海飞丝,广告都是强调“去头屑”,不管是谁来代言飘柔,广告都是强调“柔顺”。所以,海飞丝和飘柔分别成了“去头屑洗发水”和“柔顺洗发水”品类的强势品牌。这就是定位的力量,让品牌抢占消费者的优质心智资源,并且保持定位的持续性,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一些企业也明白了广告是为品牌定位服务的,是用来抢占消费者优质心智资源的。王老吉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的广告一直都在坚持“怕上火,喝王老吉”的主题。
找到最佳推广策略
不管企业主观上有没有进行努力,任何一个取得初步成功的品牌在客观上都会代表某一个品类的。这时候,企业要做的事情,就是鉴别出自己的定位,并据此来制定推广策略。由于本身已经是领导品牌了,只要将所在的品类做大做强,自然会获利更多。
作为果汁饮料的第一品牌,汇源在广告中的诉求是“多喝果汁有益健康”,这实际上是在为品类做广告了。如果消费者接受了汇源的宣传,奔着健康的目的,多喝果汁,他们的第一选择肯定是汇源。
多年来,维维豆奶的广告,都在表现“欢乐开怀”的感性形象,突出自己比其他品牌的豆奶更为“欢快”。要说喝豆奶的话,可能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还有其他豆奶品牌的存在,早就将“维维豆奶”作为了第一选择,他们的心智已经完全被“维维豆奶”占据了。而维维豆奶对自己的领导地位还不知不觉,继续在跟不如自己的一些品牌竞争。其实,这时候的维维豆奶就应该转变策略,强调豆奶的好处,吸引更多的人来喝豆奶,把消费者从喝牛奶的阵营中争夺过来。这样才能赢得开拓品类市场的机会,避免企业发展出现瓶颈。
不过,为品类做广告的行为一定要慎重,如果你不是领导品牌的话,就是在为别人做嫁衣了。由于品牌自身的力量不够,在你的传播中,人们就只看见产品了,一旦要去购买这种产品,自然会想到印象更加深刻的领导品牌。可不要忽视这个问题,美国知名的调查机构丹尼尔公司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非领导品牌做电视广告非常浪费,它们中25%的广告被认为是同行领导品牌所做的,你说冤枉不冤枉?
建立真正的品牌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影响购买决策的唯一因素,就是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定位,已经不再是独特卖点、品牌形象之类的东西。因此,任何一个想要成功的品牌,都必定要拥有自己的定位,没有定位的话,就要进行调整,直到形成定位为止。
跟照相一样,定位不准的就会找不到焦距,无论按多少次快门,也拍不出一张清晰的照片。只有为品牌确立了定位,你才会有一致性的营销推广方向,才能评估出最佳的推广策略,才知道何种推广方式最适合自己。也只有这样,你才算是走对了方向,沿着一条可积累的道路去快速高效地建立品牌,而不是陷入漫无方向的广告,使品牌不知所终。
企业文化的整合
《华为基本法》在业内广为流传,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的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可以转化成物质,物质文明有利于巩固精神文明,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文化不仅仅包括知识、技术、管理、情操……也包括含了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无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