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生挤兑风潮,阜康钱庄不得不关门停业,由此引发的后果第二天就波及杭州。杭州钱庄里所存现银仅有四十万两,如果挤兑风潮席卷而来,明显无法支撑。此时胡雪岩还在回杭州的船上,回到杭州至少还需要两天,杭州只有钱庄档手谢云清和螺蛳太太,此时他们都乱了阵脚,两人商量之后,认为除了暂时歇业等待胡雪岩归来,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由杭州府出面,贴出告示,告示坦言“由于时事不靖,银根不得宽裕,周转一时不灵”,故而停业三天。本想捱过眼前的困境,待胡雪岩回杭州后,即会照常开门,应付裕如。没有料到的是,告示一出,马上激起了更大的风波,在阜康有存款的客户纷纷涌到阜康钱庄,要求立即提现,幸亏有曾得到胡雪岩资助的杭州府书办周少棠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才没有闹出更大的乱子。
其实,螺蛳太太与谢云清商量暂时关门停业,也都有他们各自可以理解的考虑。在螺蛳太太来说,是想能够就此先为胡雪岩保住阜康钱庄现存的几十万两现银,留作万一无可挽回时东山再起的资本。上海既已在挤兑开始之后不久就提前关门停业,说明事态已经非常严重,她不能不为胡雪岩做最坏的打算。在谢云清则是一方面将希望寄托在胡雪岩的身上,另一方面有一个可以回旋的时间对存款大户做些安抚,同时调动可以调动的头寸,以应付危局,不致众怒一起,造成更大的损失。当然,这种想法,本质上与螺蛳太太的想法也是一样的。总之,他们都是为胡雪岩着想。
不过,在胡雪岩看来,无论如何,这都是对客户不守信用,是在做“拆烂污”的事情。钱庄对客户的信用,就是为客户着想,对客户的信托负责。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客户都有权向钱庄依约索回自己的存款,想通过关门停业拒绝客户提现,希望以此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就是最大的不讲信用。同时,以通行的规矩,钱庄要为客户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方便,随时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因此,关门停业不做生意,本身就是不讲信用。胡雪岩宁可自己一分钱都没有,也不愿意坑了储户,这就是他敢于负责的表现。
实例二:说话算数,说到做到
我国古时候有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个财主在划船过河途中不幸掉入水中,财主高呼:“有谁救我?赏金一百!”一位打渔回家的渔夫正好路过,见此便下河将财主救起。谁知那财主见是一位顺路回家的渔夫救了自己,便不愿兑现给一百金的承诺,他给了渔夫十金。渔夫说:“你不是高喊赏金一百的吗?”财主十分生气,说道:“你一个小小的渔夫,一年才赚几金,给你十金就相当不错了。”渔夫怏怏而归。
谁知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后来又有一次,这位财主过河途中又翻了船,他照样高呼:“有谁救我,赏金一百!”此地本无多少人路过,大多是一些渔夫,碰巧上次救他的那位渔夫又从此地经过,便对其他的渔夫说:“不能去救此人,他不讲信用。”于是,渔夫们都不相信财主说的话,而听信渔夫的话,没有人去救他,财主就这样被淹死了。不讲信用,把命都丢了,这个教训对人们恐怕不小吧!
胡雪岩一生收过两个徒弟,第一个便是后来成为湖州丝业收购行当中总代理的陈世龙。对陈世龙,胡雪岩可谓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去培养和教导。因此,对陈世龙而言,胡雪岩既是长辈、师傅,又是恩人和依靠。第二个徒弟是爱妾阿巧的弟弟福山,他和阿巧好上之后,阿巧向胡雪岩提出的惟一要求,就是请他将这个弟弟带出来学做生意。阿巧也只有这一个弟弟,一直住在苏州老家。胡雪岩当时为了调解上海海关与洋务之间的冲突,到苏州去见当时任江苏学政的何桂清,顺便约见了福山。初次见面,胡雪岩将他考察了一番,发现福山算盘打得溜溜儿直响,又快又准,人也很机灵,就决定把他收下来。在收福山为徒时,胡雪岩说了一通教导的话,告诉福山光会打算盘不够用,若想要把生意做大,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颇令人回味无穷,当时胡雪岩说:“要想吃得开,一定要说话算数,所以答应人家之前,先要想一想自己能否做得到,做得到的事情,不但要答应,而且要答应得爽快,答应之后就一定要去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要答应人家。”胡雪岩的这段话,既是教福山如何做人,更是教他做生意的根本,而且还要他必须牢记于心。由此可见胡雪岩对于信用问题是何等的重视。
再比如,当胡雪岩将与尤五谈妥漕米之事,并让张胖子给漕帮贷款的事情向王有龄原原本本说了一下,王有龄也觉得欣慰,事情办得这么顺当倒真有点出乎意料。忽然,王有龄似乎想起了什么,若有所思,两眼望天,脸上的表情很奇怪,倒叫胡雪岩有些猜不透。一问之下才知王有龄脑子里起了弯弯绕儿。原来王有龄素知粮价在青黄不接又加兵荒马乱的年代一定会猛涨,于是放低声音对胡雪岩说:“我有个主意,你看行不行?与其叫别人赚,倒不如我们自己赚,好不好跟张胖子商量一下,借一笔款子来,买了漕帮的米先交兑。浙江的那批漕米咱们先囤着,等价钱好再卖。”
胡雪岩正色道:“主意倒是好主意,不过我们做不得,江湖上做事,说一句算一句,答应了漕帮的事,不能反悔,不然叫人看不起,以后就吃不开了。”听胡雪岩这么一说,王有龄也十分信服,马上放弃了自己的“好主意”。
胡雪岩对王有龄说的这句“说一句算一句”,为他赢得了生意场上的好朋友。尤五后来对胡雪岩的生意帮助非常之大,胡雪岩的丝业、粮食运输、军火倒卖等无一不是承靠尤五的帮助,才做得顺顺当当,更何况尤五身为漕帮老大,也为胡雪岩提供了不少极有价值的信息。
胡雪岩深知商定的事、说出去的话是不能收回的,即使明知改变原来的协议,自己囤积,等战事一开,再卖出肯定大赚一笔,也不能那么做。尤其是江湖上做事,“说一句算一句”的含义就是:答应了的事情或达成的协议,不到万不得已,就一定要遵守履行,不能随意反悔,特别是不能像王有龄所想的“好主意”那样,当情况不利于自己的时候,求着别人帮忙,而到了情况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却又想按着对自己有利的方法办,反来复去都是自己的,一点也没有别人的份儿。
当然,从一般商人的眼光来看,也许王有龄的打算并不过分,一是商人有商人的价值标准,只要有钱赚肯定会变着法子去赚。二来漕帮此时本来就急着脱货变现以解燃眉之急,改垫付为收购,正合他们的心理,也算不得全是不守信用。但这里还有一个扪心自问的问题,如果胡雪岩按照王有龄的“好主意”办了,不仅会被江湖上的朋友看不起,恐怕就连张胖子也会瞧不起,觉得胡雪岩充其量不过是个惟利是图的小奸商而已。
信用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国家!对于一个想依靠官场势力赚大钱的官商来说,讲信用是一个人的“修身之本”,也是取信于官场的必由之路。胡雪岩尽管没有按王有龄的“好主意”办,但却让王有龄更信服他,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商场上讲究的说法是干脆利落,一句话算定局。所谓“说话就是‘银子’,就是做不到的事情可以不答应,做得到的事情,就讲究答应得痛痛快快,做得踏踏实实”。古代子贡曾向孔子请教治国的目标,孔子答道:“确保粮食的充禀,军备的扩充,以及对人民的信义。”子贡再问:“三者如果要舍其一,应该放弃哪一条呢?”孔子答道:“军备”。“不得已再舍其一,又该如何?”子贡继续追问道。孔子答道:“粮食。人难免一死,但如果信用全失,不讲信义,根本与禽兽无异。这时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孔子的回答将信用提高到比生命还重要的地步,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