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态是健康的良药
6824900000026

第26章 清扫心房,时常给它减减负(2)

我们据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疲劳往往是由忧虑、挫折、不满等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由于工作。假如你从事的是脑力工作,使你疲劳的可能性是你没有做完的工作量,并不是因为已经完成的工作量。往往正是因为没有完成的压力带给我们焦虑、挫折感,最终导致我们疲劳不堪。

《演戏船》里有一句颇有哲理味道的插曲:“能够做自己乐意做的事,这种人是幸运的。”是的,这些人总是有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幸福,而又没有忧虑的疲劳。有兴趣就有活力,要知道,和爱唠叨的人同行一小段路要比和知心好友同行十英里还累人呢!

下面是速记员维莉小姐就这一问题讲述她的感受。她说道:

我的办公室里有四位速记员,一天,某部门的助理非得要我把一封长信重新打一遍,我不愿意。我对他说,不用重打,只要把错别字改正过来就行了,他却说,如果我不做,他就找别人去做!我真气坏了,不得不重新打一遍,因为我担心别人会趁机取代这个位置,而我自己又需要这个位置,也为了让自己好过些,我只好假装自己喜欢工作——这样一想,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我真的开始有点喜欢它了。我也发现,一旦我喜欢自己的;作,效率就能提高。所以现在我很少需要加班。这种新的积极的工作态度,使大家认为我是个好职员。后来,某部门主管需要一名私人秘书,就选上了我——因为他说,我总是充满热情地去做额外的工作!这种心态的改变所产生的奇妙的力量,实在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大发现,也的的确确神奇无比!”

维莉小姐无意中应验了汉斯·瓦辛格教授的“假装”哲学。瓦辛格教授教我们“假装”自己感到快乐。他说,要是你“假装”对工作感兴趣,这种态度往往会使你的兴趣弄假成真。这种方法可以使人减少疲劳、紧张和忧虑,让人快乐无边。

著名的广播新闻分析家卡腾本年青时曾有一段成功的推销经历。他虽不懂法语,却能将一种立体幻灯机成功的在法国推广。卡腾本曾对渴望成功的青年人说道:“我们常常觉得运动对身体很重要,以至还没睡醒就起床到处活动。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心智上的运动,以便促使我们将成功的计划付诸行动。所以,每天不妨给自己说些鼓舞信心的话。”

这话听起来是不是让人觉得可笑、肤浅,或是孩子气?一点也不!其实,这在心理学上是绝对正确的:18世纪以前,马可斯·奥瑞里亚斯在《沉思录》中有这么一句话:“生命是由思想组成的。”这句话在今天也仍然是至理名言。

每天常常跟自己交谈,可以启发我们思考什么是勇气和幸福,什么是平安和力量;每天跟自己谈些充满感激的事,这样,你心灵的天空就会无比广大,溢满欢乐。

“能够做自己乐意做的事,这种人是幸运的。”是的,这些人总是有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幸福,而又没有忧虑的疲劳。有兴趣就有活力,要知道,和爱唠叨的人同行一小段路要比和知心好友同行十英里还累人呢!

把工作想成是自己分内的事,会使你的工作变得不再那么令人讨厌。上司喜欢下属对工作充满激情,那样才会为他赚更多的钱。不过,我们不管上司想要什么,我们只需想想对工作感兴趣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就够了。记住,你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上,如果你不能学会从工作中获取快乐,可能也很难从别处得到。时时告诫自己,对工作保持兴趣,这不但可以免除忧虑,从长远看,还可能使你得到重用的机会。就算不能,它还是可以减轻疲劳,帮助你自由享受安闲自在的生活,享受简单快乐的人生!

下面有四个建议,可以帮助你学习如何放松自己:

(1)在自己的案头摆一盆散发着香味的鲜花。

(2)每天自我检查四、五次。并且自问:“我做事有没有讲求效率?有没有让肌肉做不必要的操劳?”这样会使你养成一种自我放松的习惯。

(3)每天晚上再做一次总的回顾。问问自己:“我感觉有多累?如果我觉得累,那不是因为劳心的缘故,而是我工作的方法不对。”

(4)改正不良的工作习惯,工作尽量采用舒适的姿势。记往,身体的紧张会导致腰痛和精神疲劳。

4.释放自己,走出压力的牢笼

人们生活的意义就是寻求一种轻松、快乐、幸福感觉,但是一旦你背负上沉重的压力,整日都会让自己筋疲力尽,甚至影响到自己身体的健康。所以轻松的面对一切,健康、轻松的生活才是生活的根本。

当今社会,有的人为了基本的生存,有的人为了事业上的成功,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学业或者是自己的家庭等等,都在拼命地工作着,寻找着,努力着,然而就是在这样紧张的生活状态下,“压力”便会从天而降,笼罩着整个健康的身心,慢慢的吞噬自己宝贵的健康。有一项调查显示,在现代人的各种病症中,约有90%以上都是与工作压力有关的生理紊乱。而“过劳死”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致命因素,压力正在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生活中的压力,是指人的精神遭遇到外界的影响而带来的心理紧张,或者痛苦,使人因这些因素而感觉精神状态不佳,精神萎靡,心情沉重,或者是痛苦不堪。很多人对压力并不是很了解,大都把压力归结于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或者是一种情绪,只要调整就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其实,压力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疾病,而是身体在面对一种外在的因素影响时,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生理机能的反应,即当某种情况发生时,大脑分泌出包括肾上腺素等的激素,这种腺素再通过血管流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当这些荷尔蒙流到心脏、肺和肌肉的时候,也就是压力显现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所以如果我们想消除压力,首先就要正确的认识压力。在现实的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压力,就像人们不能逃避生活一样。铁人王进喜曾经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其实有点压力也不是一件特怕可怕的坏事,就看我们自己怎样对待压力。生活中毫无压力的话,就会使我们空虚、怠惰、厌倦。一定的压力则会使我们振奋,激发创造力,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人有一定的抗压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锻炼意志,使人不致过于脆弱,正如现在常常被提到的“挫折教育”。

但是,什么事情都要一个度,如果压力过大,就会变成一件坏事,就会让人产生上面谈到反应。另外,人一旦压力过大,就会陷入紧张、焦躁、疲劳的状态,甚至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出现麻木、迟钝、身心崩溃等状况。相应的身体疾病也会出现,譬如脱发,偏头痛,心脏病等。所以,压力本身并非人生的目的,只是工作的附带品,只要我们及时的调节和预防,一种健康、平静、丰富、惬意的生活还是能够真实拥有的。

面对压力,我们就要学会自我减压,使压力保持在我们能够承受的限度内,让自己走出压力的牢笼,避免发生“水压过大涨爆水管”的可怕事情。但是怎么样才能科学减压呢?就像是《围炉夜话》里的一句格言讲得那样:做事不要寻求什么确定的理由,只要做到问心无愧,自己心里通得过就好。事业成就不在大小,只要是自己尽心为之就好。所以减压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持心态平衡,量力而行。

有一个在大公司工作的人,自称是“睁着眼睛睡觉的人”。他说:“别看我每天上下班‘的’来‘的’去的,吃喝用的都上档次够水平,可谁又知道,我每天晚上担心得只敢闭着一只眼睛睡觉呢。我在一家外资企业做销售。年初,洋老板给我们每人销售定额1000万元人民币。能完成的,年终奖励20万元人民币;完不成的,只发一年的生活费。开完会出来,我们好几个人的内衣都汗湿了。”

这个人的工作压力很大。一个季度的时间眼看就要过去了,他的销售成果却不是很好,整天都是忧心忡忡的。他说:“不提工作,两眼一瞄,让人晕得更快。大学同学有的出国,有的开公司,眼看一个个富得冒油,而我——工作,再工作。我尽我的一切力量,一定要让我年终时闭着双眼睡个踏实觉呀!”

听了他的叙述,不免替他担心,长期这样“睁着眼睛睡觉”,他能顶得住这沉重的压力吗?他实在是应该减减压了。首先是把心态放平。每个人的能力、机遇不同,成事的大小也自然不同。最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自己给自己加压,非要做个“百万富翁”、“超人”不可。制定一个怎么努力都不能完成的目标,其实就是无形地给自己施压。如果为此“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和青春,其实得到了生活也失去了很多的乐趣。

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想真正地灰心丧气,就把自己的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吧!”所以要减压,就要为自己选择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向上稍跳一下就能勾到成果的事情。另外不去攀比,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这样才能有劳有逸,健康平静地生活。

成功学大师和交际学的鼻祖卡耐基就给自己制定了非常有效的减压方法。他认为压力带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疲劳,继而影响人们的情绪。所以,减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防止疲劳。卡耐基说,在一个人感到疲倦之前就注意休息是预防疲劳的很好办法。他说:“休息并不是绝对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短短的一点休息时间,就能有很强的修补能力,即使只打5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他能随时想睡就睡的习惯。80岁的亨利·福特健康的秘诀是:“能坐下的时候我绝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我绝不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