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6825500000003

第3章 自我管理:做一个全健的老板(3)

高失败率表明私营企业面临着众多风险。果断决策和承担风险的意愿是私营企业创建者的基本特性。为了取得成功,老板必须有能力和勇气作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决策。

1.果断决策,敢于冒险

在不确定的环境里,人的冒险精神是最为稀缺的资源。我们一方面说私营企业创建时要三思而行,不可盲动,而另一方面提倡冒险精神。畏畏缩缩,往往一事无成。只有那些具有冒险家能力和素质的人,才有可能在冒险中获得成功。由于冒险会有很高的失败率,成功者都远远少于失败者,因此,社会上大多数怯于失败的人都对冒险活动敬而远之。在我国有这样一种现象,只允许企业管理者成功,不允许失败,甚至会以局部的失误为由而置管理者于“死地”。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每每导致中国企业管理者保守、中庸、随波逐流。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我们的私营企业老板们,切不可被周围人的观念所左右。要知道,缺乏合理的冒险是不能取胜的。下决心时要谨慎,但谨慎不能过分,不能变成犹豫不决。

企业家敢冒风险的能力,可从以下方面得到增强:

(1)他们的信心。

(2)充分发挥才能,变不利为有利的意志。

(3)实际估计风险状况的才能,以及扭转形势的能力。

(4)根据确立的目标考虑形势。

(5)必须为自己树立高目标,竭尽聪明才智以求实现。

(6)技术和产品创新,来自愿意接受大的挑战和敢冒风险的企业家的行动。

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才是高一级的敢冒风险的人。他们敢冒风险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自觉地对所做出的决策的后果负责。因而,创造性和创新精神是做一个有才能的决策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不失时机地拍板定案

私营企业老板已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投入到企业,企业的命运与自己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在重大问题上判断有误,将失掉自己的全部财产。以下五种情况需要老板作出果断决策:签字、中止某项工作、进攻、人事、投资等。决策的准确与否关系重大,判断错误和坐失良机将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请注意如下要点:

(1)是非迷惘时的决断。是非很清楚时决断并不难,难的是是非曲直难辨时的决断。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退一步,心平气和地考虑好之后再作决定。对那些需马上决断的项目,应以闪电式决断为好。因为当时已无考虑的余地,只有凭自己的直觉做出决断。如果时间允许,也可找一些信任的人商谈,听取意见。

(2)中止某项工作的决断。半途中止某项工作是最难决断的。对一个私营企业来说,有的老板碍于情面,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挽回以往的损失,结果损失更重。如果企业出现了这种情况,老板应该首先丢掉面子,果断地决定撤消出现赤字的部门,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3)进攻时的决断。进攻的决断比较容易做出,因为这时利弊已经很清楚了,问题是怎样做好进攻的准备工作。例如,新产品的开发、推销员的培训、销售渠道的开拓、广告宣传、特约经销店、零售点的设立等都是在进攻时应该决断的事项。这个时候,企业老板须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如果失败,怎么办?要设想一些假定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另外,虚心征询意见也很重要,哪怕是反对的意见也要认真地听取。

(4)人事上的决断。人事上的决断,最重要的是不徇私情。用人的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的私营企业,裙带关系严重,因此对这些人的判断标准首先是忠实。如果把能力低下不能工作的人提升为要职就会酿成悲剧。用人适当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私营企业的人事往往牵涉到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企业内有的主要职务常常是被那些沾亲带故的人占领,但是如果做得太过分,不是亲属就不能提升,就很容易使一般职工失去进取的希望,从而消极下去。因此,安排人事,一定要很好地注意这些问题。

(5)投资时的决断。投资决断一定要慎重,投资前一定要具体明确自己所希望的效益,并尽可能地用数字表现出来。如果没有具体的立项数据则不可贸然地做出决定。必须坚持以用充分的数字加以证实的好计划为基础,否则投资就会失败,那时追究责任也无济于事。如果抓住了时机,有价值的投资一定会使公司发展壮大,所以老板的投资决断关系到公司的命运与前途。

(二)决定了就干

一旦作出了决策,就要毫不犹豫地付出实践。人们尊敬那些行动有方向和信守自己决策的人。要尽量使自己周围有这么几个关键的人员,他们愿意接受你的决策,并能迅速地贯彻执行。如果员工不断对你的决策持怀疑态度,你也会受其影响,使你和企业中其他人行动迟缓并对决策放心不下。

有些决策可以改变,有些则不行。要对自己作出决策的能力充满信心。决定了的事情,要让员工马上去办,绝不能推来推去,影响了决策执行的时机和效果。

凡是可以改动的决策也都是马上可以付诸实施的决策。如果一个决策有碍于他人,最明智的方法是向他们交底。那些执行你决策的员工,当他们知道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不会因此受到责备时,是会更加勇于负责地去干的。一个企业的活动方向与员工对待决策变动的方法有着一种直接的联系。必须学会区别哪些决策可以改变,哪些决策不能改变。在作出决策之前,应当问一问:“如果我不能达到预期结果,我的决策需要做多大的改动?”

选择作出决策的时机非常重要,对于一个正在发展的企业更为重要。在某些情况下,必须迅速作出决策并立即执行。有些决策的作出,还来不及了解将来的发展和变化。那么,对这些决策的实施就要进行有效的监督,揭露决策中的弱点,并为下次的决策提供信息。

作出决策是一种艺术。关键的决策是不容易作出的,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在决策面前无所作为要比作出一个错误的决策更加错误。

2、有精明的头脑

一个商人如果想让自己获取更大的成功,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更为充分的发展,就应当意识到,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单纯依靠过去的所谓意志、体力去拼搏是难以获得成功而成为胜者的。一个成功的商人依靠的是灵活、敏锐的头脑和科学、丰富的经营感觉去决定胜负。所以一个立志做一个成功的商人的人必须不断地掌握知识,磨练出经营管理中的感觉,培养掌握许多与经营相对关联的东西。

(1)依靠自己彻底地磨练头脑和感觉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依靠苦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代需要的是头脑和感觉。丰富的知识,灵活的思考,速变的大脑,敏锐的直觉,丰富的感性——这些都是通向胜利的法宝,所以想要成功的每一个老板都应当集中精力磨练头脑和感觉,必须不惜努力。

首先对于老板来说,进行训练和学习的自主性很重要。老板是以自己的意志为基础的人,因此,从学习的阶段开始,如果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基础,那么就不能培养出最为重要的作为老板的感觉。所以老板应当主动地学习,自费向自己投资。

其次对老板来说,所谓的头脑、感觉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掌握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例如,磨练头脑需要学习知识,吸收知识可以短期集中进行,但知识要变成自己的血肉,成为自己头脑中的一部分则只有靠每天的积累。比起一个星期的集中学习,一天抽出十分钟、二十分钟都是有效的。总之,每天不间断地坚持下去,掌握的内容会更多。即坚持就是力量。正因为坚持,知识才会变成智慧,头脑才能变得聪明起来。

另一方面,从感觉来说,一点点地积累和培养更为重要。老板应学会从日常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意识等方面去培养。对于每天所遇到的事物怎么看待、怎么吸收,对眼前的事物怎么感受、怎么思考,要从这当中一点一点地磨练下去。你会逐渐意识到,那是积极的,不需要装模作样就能做到的努力。

(2)培养问题意识

能否成为成功老板的关键,还在于其对事物的感受能力。若尤其事地在街上漫步,无心人往往什么也感受不到,而有心人,如经常寻找新事业发展契机的商人,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就会有所印象,而且牢牢地刻印在大脑里。糊里糊涂过日子的即使有所感受,也不过是停留在表象上。具有目的意识的人会将它作为“情报”来接受,根据不同的情况,从事物和现象中会发现其对人生或生意的启示。现代正是感性市场的时代,怎样抓住消费者的兴趣并将其表现出来,已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式被提上议事日程。

对于怎样看待事物,怎样去感受,作为一个老板应多想想。“为什么呢?”,要有这样的疑问。这正是一个老板最必要的感受方法。“为什么”的思考是探究、摸清事物本质的出发点。只对眼前的事物照原样接受,是不能看穿其本质的。比如,在咖啡店喝咖啡,觉得很好喝,没有“为什么”的思考的人仅此而已。即使稍好一点的人,也至多是对朋友亲人说:“那儿的咖啡味道不错”,仅达到这样传播情报的程度。有“为什么”的思考的人会去探究那种咖啡为什么好喝,确认其是用什么煮的,探究咖啡豆的种类和搅拌方法,有机会时直接询问老板其秘诀。进一步探究的话,会明白咖啡其本身的味道尽管如此,其实店内的气氛也有相当的影响。就这样,对“为什么”的思考挖掘下去,从感到咖啡好喝入手,自己会得到各种各样的情报。在生意的舞台上,其差异会如实地显现出来。有“为什么”的思考的人在发现异样现象时,会力图去抓住其原因。比如,更容易识破客户公司的经营危机,也更容易从部下的细微行动察知其生活上的异常。对事物没有疑问的人对这些事感觉迟钝,不会采取先下手的政策,往往被置于被动。这样的话,做不了成功的老板。不管怎么说,生意都是先下手为强。总之,新事业的契机常常缘于“为什么”的思考。

(3)磨练数字感觉

并不是每一个对数字敏锐的人都会成为优秀的老板,但是,优秀的老板会牢牢地把握企业的数字,所以,使企业倒闭的老板则几乎都是数字盲。

有些商人一说到“数字”两个字就不行,他们对预算表几乎毫不过目,全部都托付给财务负责人,而只过问“总的说本季度或本年度赚了多少钱”就完事了。即使他们知道企业的金库和银行存款上还有多少现金,但对有多少借款和欠款,有多少赊账和收受票据等,全然没有任何把握,当然,对目前企业有多少固定资本,负债多少等等更是一概不知。即使他们了解月度、年度的大概销售额,但大脑中却全然没有成本等费用的数字。这样的商人显然令人对其企业的去向不得不抱着极大的不安。

经营与数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商人们很早就使用了算盘,现在用算盘的人少,但算盘感觉却是商人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说,金钱和物品的出入要如数清点,从数字方面要正确地加以把握。

在计算机已经普及的当今,替代算盘的是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放置电脑,在监控画面上检查数字。实际上,不少私营企业老板办公室的桌子上的确放置着电脑,不过,当作装饰品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不论在什么时代,商人都非和数字打交道不可。可以说经营可以全部概括为数字。讨厌数字的老板,连公司现在的所在地都把握不住,却在掌舵,对于老板自身,对于员工,这都是非常可怕的事。

(4)掌握敏锐的金钱感觉

金钱感觉是商人必须掌握的一个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感觉。老板对公司的金钱必须严格把关。公司的金钱不仅限于现金,还包括原材料、商品、设备,必须把这所有的一切都反映为金钱。

老板动用的金钱数目越大,人对金钱的感觉就会变得越麻木。公司的规模越大,老板所动用的金额必然就会增大。日常动用巨额金钱时,小额钞票常常显得像垃圾一样不予重视。如果每天操纵着10万、100万那样巨额的现金,那么对一两万就变得无所谓,则并不足以为奇。

有一位老板在公司资金筹措紧迫时,却每天将1000元至2000元的钞票扔在酒馆里。一边说着还差二三百万,一边却将公司的钱如汤水般抛撒。的确,一天即使节省了1000元,对于筹措的100万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人们探究其资金筹措紧迫的原因之后,必然会考虑借债或贷款风险,而断绝借其款项的念头。

果然,这位老板最终使公司倒闭了。俗话说,一分钱憋死英雄汉,不会珍惜小钱的人干不了事业。

不是说要吝啬,也不是说对金钱总是做精细打算,对自己囊中的金钱稍微大方一点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对公司的金钱一分也不能浪费。

一分也不能浪费并不仅限于现金,不用说商品,就连原材料、燃料、劳动力都不能浪费。它们虽然没有露着金钱的面孔,但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与金钱相同。

对金钱以外的东西,不少人都不具备以金钱的眼光去看待的感觉。因此,不少人看重金钱,却在不断地浪费商品和原材料,这些人也属于金钱感觉薄弱型。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假设借给了邻居1万元,到了约定的日子却没有还,心情非常坏。不论过了多久仍然没还,于是怒上心头,从此不再理那邻居。

再者,假设某一家商店向邻家赊了1万元的商品,买东西的这方因为听到“什么时候付钱都可以”,不久就把这事完全忘记了,没去付钱。邻家的商店不久也忘记了,到结算的时候才想起,但是,已经是好几个月前的事了。碍于难索取,于是,店主便说:“唉,算了吧!”不了了之。

前者对现金得不到偿还怒上心头,后者因为不是现金是商品而变得慷慨大方,可以说这完全是感觉的差别,实际上两者都遭受1万元的损失。后者由于不是从金库支出的1万元,没有感到那么心痛。店主在计算损失时认为,不是1万元,而是进价的6000元吧!从金钱感觉来说,太过于迟钝。

把商品看作与标注的价格相等的现金,才是敏锐的金钱感觉。1万元的商品货款呆账了,必须看做是1万元的现金损失。一般在货款不能收回时,商人常以进价和制造成本来计算,这种感觉实在太天真。如果接受了100万元的票据,应该有借出了100万元现金的感觉,如果具有了这样的感觉,就不会那么简单地接受票据了。

退货也一样,如果有100万元的商品退货了,那么就等于是从公司的金库支出了100万元现金。这样的感觉往往使创业者有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将会更为谨慎地面对自己企业的经营活动。

3、不自以为是,不摆架子装懂

做为一个老板,千万不能自以为是,摆架子不懂装懂,以下十条就是对老板自我管理的一些忠告:

(1)老板不要迷信

从哲学角度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并且在渐渐走向唯物主义的胜利终点,与此同时,唯心主义的残余却仍在作祟。